一种基坑抽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1903发布日期:2019-02-15 22:14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抽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抽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坑开挖时,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渗入会造成积水,施工时遇雨天也会造成基坑积水,为了防止水泡塔防,在挖方前需要做好土方施工排水方案,并准备相应的设备,以保证顺利开挖,浅基础或水量不大的基坑,一般在挖方时保持坑底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并在低处挖集水沟引水,每30~40cm设一个集水井于基坑范围之外,集水井井底应该低于集水沟1左右,再将抽水泵放入集水井内抽水,但是现有的抽水管道在进入集水井时,由于积水深度较深,很难伸入集水井的底部进行抽水,大大降低抽水的效率,并且在抽水的过程中,由于基坑内常常还有砂砾和石子,在抽水过程中,砂砾和石子不但会对其抽水泵造成损伤,还会对抽水管道造成损伤,大大减小了抽水泵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基坑抽水装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抽水装置,包括排砂腔,排砂腔为圆台状,排砂腔的上端面大于下端面,排砂腔的上端面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分别位于固定盒的两侧,排砂腔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重力块,排砂腔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还连接固定盒,固定盒的上端伸出排砂腔的上端面,固定盒的下端伸入排砂腔内部,固定盒上设有数个供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水流通道自上而下贯穿固定盒,固定盒内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伸出固定盒的下端面且连接叶轮,排砂腔内还设有数个转轮,转轮包括转轴,两两转轴的长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相同,转轴上设有数个转片,转片的片面垂直于转轴的侧壁,数个转轮分为两组,数个第一组转轮位于一侧开口的下方且两两转片的转动轨迹相重叠,数个第二组转轮位于另一侧开口的下方且两两转片的转动轨迹相重叠,固定盒外套设抽水管道,抽水管道外设有卡箍,形成卡箍紧固固定盒与抽水管道的结构,抽水管道连接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盒的外侧壁上设有倒刺,该倒刺的端部朝向排砂腔的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口呈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与转片的长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口的宽度小于为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重力块呈半球状,重力块的切面与排砂腔的下端面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卡箍由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状弧型片组成,弧型片的两端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设有供两个弧型片通过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可拆卸的螺栓。

使用时,将基坑抽水装置放入被雨水浸没的基坑,由于重力块自身的重力,基坑抽水装置会落入集水井底部,打开旋转电机开关,叶轮开始转动,水流会自开口进入排砂腔内,大颗粒的砂砾会被堵在排砂腔外部,由于开口的长度方向与转片的长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水流直接冲击转片的片面,转轮开始转动,由于数个转轮的转动轨迹相重叠,因此数个转轮开始同时转动,两侧的转轮转动,水流自开口流入水流通道,继而被水泵吸至基坑上方。

本发明设置排砂腔可以将大颗粒的石子过滤掉,防止大颗粒石子影响水泵的工作,同时将排砂腔设置成圆台状,可以方便整个基坑抽水装置落入集水井底部,在排砂腔内设有叶轮,叶轮转动提供横向的水流,可以防止含有泥沙的积水在进入水流通道时,流水通道发生堵塞,在排砂腔内设有转轮,可以加快水流的流速,还可以防止大颗粒的泥沙在排砂腔底部堆积,影响工作效率,转轮开口为两个,开口的长度方向与转轮的转片的长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垂直,由于水泵压力,水流自开口进入排砂腔,冲击开口下方对应的转轮,再从流水通道进入抽水管道,第一组转轮的转动轨迹相重叠,第二组转轮的转动轨迹相重叠,因此两组转轮的运动无需提供任何动力,即可转动,节省能源,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砂腔的俯视图;

图3为固定盒与叶轮的位置关系图;

图4为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砂腔、2开口、3固定盒、4重力块、5水流通道、6旋转电机、7叶轮、8转轮、801转轴、802第一组转轮、803第二组转轮、9抽水管道、10水泵、11倒刺、12卡箍、1201半圆状弧型片、1202连接片、120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基坑抽水装置,包括排砂腔1,排砂腔1为圆台状,排砂腔1的上端面大于下端面,排砂腔1的上端面设有两个开口2,两个开口2分别位于固定盒3的两侧,固定盒3为圆柱体空腔结构,排砂腔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重力块4,排砂腔1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还连接固定盒3,固定盒3的上端伸出排砂腔1的上端面,固定盒3的下端伸入排砂腔1内部,固定盒3上设有数个供水流通过的水流通道5,水流通道5自上而下贯穿固定盒3,固定盒3内设有旋转电机6,旋转电机6的输出端伸出固定盒3的下端面且连接叶轮7,排砂腔1内还设有数个转轮8,转轮8包括转轴801,两两转轴801的长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相同,转轴801上设有数个转片,转片的片面垂直于转轴801的侧壁,数个转轮8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转轮802位于一侧开口2的下方且两两转片的转动轨迹相重叠,第二组转轮803位于另一侧开口2的下方且两两转片的转动轨迹相重叠,固定盒3外套设抽水管道9,抽水管道9外设有卡箍12,形成卡箍12紧固固定盒3与抽水管道9的结构,抽水管道9连接水泵10,所述的固定盒3的外侧壁上设有倒刺11,倒刺11的端部朝向排砂腔1的方向,所述的开口2呈条形,开口2的长度方向与转片的长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所述的开口2的宽度为5mm,所述的重力块4呈半球状,重力块4由不锈钢制作而成,重力块4的切面与排砂腔1的下端面重合,所述的卡箍12由两个半径相同的半圆状弧型片1201组成,弧型片1201的两端设有连接片1202,连接片1202上设有供两个弧型片1201通过的通孔1203,通孔1203内设有可拆卸的螺栓,所述的旋转电机6回路上串接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gprs模块,实施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控制智能设备控制继电器的开闭。

使用时,将基坑抽水装置放入被雨水浸没的基坑,由于重力块4自身的重力,基坑抽水装置会落入集水井底部,打开旋转电机6开关,叶轮7开始转动,水流会自开口2进入排砂腔1内,大颗粒的砂砾会被堵在排砂腔1外部,由于开口2的长度方向与转片的长度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平行,水流直接冲击转片的片面,转轮8开始转动,由于数个转轮8的转动轨迹相重叠,因此数个转轮8开始同时转动,两侧的转轮8转动,水流自开口2流入水流通道5,继而被水泵10吸至基坑上方。

实施例2:

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的开口2的宽度为3mm。

实施例3

实施例1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的开口2的宽度为4m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抽水装置。包括排砂腔、开口、固定盒、重力块、水流通道、旋转电机、叶轮、转轮、转轴、第一组转轮、第二组转轮、抽水管道、水泵、倒刺、卡箍、半圆状弧型片、连接片、通孔,排砂腔为圆台状,排砂腔的上端面大于下端面,排砂腔的上端面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分别位于固定盒的两侧,排砂腔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重力块,排砂腔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还连接固定盒,固定盒的上端伸出排砂腔的上端面,固定盒的下端伸入排砂腔内部。本发明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唐封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天狼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6
技术公布日:2019.0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