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高温间隙补偿的阀套锁紧防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5425发布日期:2018-11-27 21:0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工程中的电液伺服阀,尤其是一种具有高温间隙补偿的电液伺服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如图1所示,主要由力矩马达1、射流管式液压放大器(喷嘴2、接受器3)、功率级组件(阀体4、阀套5、阀芯6)、端盖7、锁紧圈8以及反馈弹簧组件组成,伺服阀的零位稳定性对伺服液压系统的影响非常关键。为保证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的零位,一般喷嘴2和接受器3需要进行对中,阀套5和阀芯6需要进行对中。接受器3安装在阀套5上,阀套5安装在阀体4内,阀体4两端有内螺纹,阀套5通过两侧的锁紧圈8施加拧紧力矩拧紧后进行定位和固定。

该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1.两侧锁紧圈拧紧力矩较大,根据尺寸规格的不同,拧紧力矩一般为8Nm~30Nm。锁紧后容易产生阀套变形,从而导致阀芯卡滞,工艺控制较为困难。

2.一般在电液伺服阀中,阀体的材料为铝合金、阀套的材料为9C18Mo等耐磨不锈钢,因阀套和阀体材料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在高温(150℃以上)、振动的综合环境条件下,存在锁紧圈松动、阀套发生轴向窜动的隐患,从而影响伺服阀零位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带高温间隙补偿的阀套锁紧防松结构,通过在阀套和锁紧圈之间安装碟型弹簧的方式,在高温环境条件下,通过碟型弹簧的弹性变形来补偿阀套和阀体因材料膨胀差异产生的轴向间隙,同时通过定位销防止锁紧圈转动,该结构可以解决阀套卡滞、锁紧松动的问题,提高伺服阀在高温(120℃以上)、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并且也适用于同类液压阀的相关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高温间隙补偿的阀套锁紧防松结构,包括安装在阀体内的阀套、分别固定在阀体两端的锁紧圈,所述阀套两端和两个锁紧圈之间各安装一个碟型弹簧,通过碟型弹簧的弹性变形补偿高温下阀体和阀套之间产生的微小间隙。

所述锁紧圈与阀体底面之间通过定位销钉定位连接,用于防止锁紧圈在高温、振动环境下发生旋转和松退。

所述定位销与阀体之间用锁固胶进行固定。

所述锁紧圈与阀体端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安装碟型弹簧后,可以适当降低锁紧圈的拧紧力矩,防止因施加的拧紧力矩过大导致的阀套变形和卡滞,改进了工艺性;

2)可以补偿高温环境条件下,因阀体阀套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轴向间隙,防止阀套发生轴向位移,提高伺服阀零位的稳定性;

3)进一步通过定位销进行固定锁紧圈的位置,可以防止锁紧圈在高温、振动等恶劣工况下发生旋转和螺纹松退,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高温间隙补偿的阀套锁紧防松结构示意图;

图3为碟型弹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带高温间隙补偿的阀套锁紧防松结构,包括阀体4、阀套5、锁紧圈8、碟型弹簧9、定位销钉10等。

阀套5安装在阀体4内、阀体4两端分别连接有锁紧圈8,阀套5两端和两个锁紧圈8之间各安装一个碟型弹簧9,利用碟型弹簧9的弹性变形补偿高温下阀体4和阀套5因材料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微小间隙,另外从阀体4底面安装两个定位销钉10到锁紧圈8上,进一步防止锁紧圈8在高温、振动环境下发生旋转和松退。

本实用新型的带高温间隙补偿的阀套锁紧防松结构,具体实施如下:

将阀套5安装在阀体4内,阀体4两端有两个内螺纹结构,左锁紧圈和右锁紧圈,通过与阀体4上的内螺纹拧入,通过施加拧紧力矩拧紧并固定阀套5的对中位置。在阀套5左右两端和左锁紧圈、右锁紧圈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碟型弹簧9(见图3),该碟型弹簧9具有如下特性:小变形、大承载能力,空间利用率高。当锁紧圈8拧紧后时,碟形弹簧9被压缩到极限位置,并利用其大弹性分别支撑锁紧圈8和阀套5。在高温环境下,阀套5和阀体4因材料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微小间隙,碟型弹簧9释放形变,补偿该间隙。

阀体4底面设置有定位销孔,当左、右锁紧圈拧紧固定后,从阀体4底面分别配装左、右两个定位销钉10到锁紧圈8上。在定位销钉10和阀体4之间用锁固胶11进行固定。进一步通过定位销钉10进行固定锁紧圈8的位置,可以有效防止锁紧圈8在高温、振动等恶劣工况下发生旋转和松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