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泵的密封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8845发布日期:2018-12-25 20:0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泵的密封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旋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泵的密封环。



背景技术:

螺旋离心泵结构60年代由秘鲁研究成功,马丁·史泰勒先生发明,当时是用来输送鱼类,随后用来输送固液两相流体,还可以用来排水和输送高粘度液体。(潜水工作)为防止固态物质堵塞,使之顺利的流出,开(闭)式叶轮中有一扭曲的螺旋叶片,在锥形轮毂体上由吸入孔沿轴向延长,叶片的半径铸件增大,形成螺旋推进作用,涡壳部分的叶轮像一般离心泵产生离心作用。叶片进口的锐角部分将杂物导向轴心附近,再利用螺旋作用使之沿轴向推进。这种泵像容积泵和离心泵的组合,故称螺旋离心泵,而卧式螺旋离心泵的密封环是位于入水口处,且包裹在叶轮处,一般内表面为光滑的结构,且在螺旋离心泵在工作时,经常会有一些像编织袋类的较长杂物缠绕在叶轮上的现象,因此对于如何避免此类杂物的缠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缠绕在叶轮上的杂物切断,避免缠绕的卧式螺旋离心泵的密封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泵的密封环,结构简单,能够将缠绕在叶轮上的杂物切断,避免缠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泵的密封环,包括安装在螺旋离心泵入水口的密封环本体,且密封环本体套设在螺旋离心泵的叶轮外侧,密封环本体的内壁上环绕有螺旋形沟槽。

优选的,密封环本体包括圆柱形的上筒体、与上筒体一体相连的圆台形的下筒体、环设在下筒体外壁上的环形连接件以及位于下筒体端部的端口座,环形连接件上设有若干螺纹孔,环形连接件与螺旋离心泵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使得连接更加方便。

优选的,螺旋形沟槽伸入到密封环本体内壁上的槽口截面为弧形截面,且弧形截面的圆弧半径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有技术的中,连接在卧式螺旋离心泵入水口的密封环本体内表面是光滑的平面,像编织袋类的较长杂物较容易缠绕在叶轮上,而通过在密封环本体内部设置螺旋沟槽,从而在卧式螺栓离心泵工作时,与旋转的叶轮配合,从而能够将杂物切断,避免缠绕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卧式螺旋离心泵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方向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中的标记:10为螺旋离心泵,20为密封环本体,30为叶轮,40为螺旋形沟槽,21为上筒体,22为下筒体,23为环形连接件,24为端口座,25为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泵的密封环,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安装在螺旋离心泵10入水口的密封环本体20,且密封环本体20套设在螺旋离心泵10的叶轮30外侧,密封环本体20的内壁上环绕有螺旋形沟槽40。

结合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泵的密封环,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环本体20包括圆柱形的上筒体21、与上筒体21一体相连的圆台形的下筒体22、环设在下筒体22外壁上的环形连接件23以及位于下筒体22端部的端口座24,环形连接件23上设有若干螺纹孔25,环形连接件23与螺旋离心泵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使得连接更加方便。

结合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泵的密封环,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形沟槽40伸入到密封环本体20内壁上的槽口截面为弧形截面,且弧形截面的圆弧半径R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有技术的中,连接在卧式螺旋离心泵10入水口的密封环本体20内表面是光滑的平面,像编织袋类的较长杂物较容易缠绕在叶轮30上,而通过在密封环本体10内部设置螺旋沟槽40,从而在卧式螺栓离心泵10工作时,像编织袋类的较长杂物因为一部分会陷入槽中,因此在螺旋形沟槽40的拐角与旋转的叶轮30相互配合作用下,从而能够将杂物切断,从而避免缠绕现象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