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双支撑泵上的一种便拆式轴承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8821发布日期:2018-12-25 20:0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双支撑泵上的一种便拆式轴承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双支撑泵上的一种便拆式轴承体,属于手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支撑泵两侧轴承体固定在泵体上,对整个转子部件起支撑作用,轴承体内圈和轴承的外圈配合间隙不能太大,太大会导致整个泵的振动,太小则会引起轴承发热,此间隙最佳装配要求为装配完后要求保证轴承游隙为零,这就要求轴承体装配时要轻敲进去,且四周受力应均匀。在泵上整个转子部件运转时,都为易损件,需经常更换的部件有轴承、轴承挡圈、机封轴套、机械密封、叶轮、密封环,而这些部件的跟换都需要拆卸从动端轴承体。而拆卸从动端轴承体时,一般是以敲打的方式,将轴承体与轴承外圈分离。但是采用敲打方式进行拆卸,会造成轴承外圈两侧受力不均匀,对轴承造成一定的损伤,在后续运行时会影响水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应用于双支撑泵上的便拆式轴承体。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应用于双支撑泵上的一种便拆式轴承体,所述轴承体包括从动端轴承体和主动端轴承体,所述从动端轴承体的端盖的中部安装有小轴承,所述小轴承上穿设小轴,所述小轴上套设有固接于小轴上的大齿轮;所述从动端轴承体上攻四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位置关于所述小轴中心对称,所述螺纹孔上安装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上安装有小齿轮,所述紧定螺钉的前端顶在所述从动端轴承体内侧的轴承外圈上;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互配合;所述小齿轮和所述紧定螺钉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齿轮传动的原理,利用大小齿轮相互组合的方式,利用紧定螺钉对称的在轴承外圈上施力,保证拆卸过程中轴承外圈受力均匀,对轴承损伤小,有效保护轴承,避免损伤,提高维修的质量,并节约维修成本;此装置结构简单,运转速度低,可实现一次安装终身使用;不改变原泵结构,只是在原轴承体上加装即可,使用性广,可用于全部双支撑结构泵。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大齿轮上安装有转动手柄。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的传动比为1:16~1:20。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大齿轮半径为所述小齿轮半径的4-6倍。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螺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小轴的中心线平行。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紧定螺钉为细牙螺纹,所述细牙螺纹的螺距与所述大齿轮的半径配合,当大齿轮旋转一周时,能够通过所述紧定螺钉使所述从动端轴承体与所述轴承外圈分离,大齿轮的齿宽大于轴承厚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大齿轮上安装手柄方便操作,利用紧定螺钉上细牙螺纹的螺距与大齿轮的半径配合,使得大齿轮转动一周后,便可实现将从动端轴承体与轴承外圈分离的目的,便于操作,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支撑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拆式轴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拆式轴承体左视图。

附图标号:从动端轴承体1、轴承压环2、轴承3、轴承压盖4、机械密封5、机封轴套6、密封环7、叶轮8、泵体9、轴承挡圈10、主动端轴承体11、转子部件12、转动手柄13、小轴14、固定螺母15、止动垫圈16、固定键17、小齿轮18、大齿轮19、紧定螺钉20、小轴承2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如图2所示的应用于双支撑泵上的一种便拆式轴承体,安装于如图1所示的双支撑泵的从动端轴承体1的端盖上,从动端轴承体1的端盖的中部安装有小轴承21,小轴承21上穿设小轴14,小轴14上套设有大齿轮19,小轴14与大齿轮19之间通过固定键17固接,并在大齿轮19的端面用止动垫片和固定螺母15固定。从动端轴承体1上攻四个螺纹孔,螺纹孔的位置关于小轴14中心对称,螺纹孔上安装有紧定螺钉20,紧定螺钉20与螺纹孔的螺纹相同,紧定螺钉20上安装有小齿轮18,相互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紧定螺钉20的前端顶在从动端轴承体1内侧的轴承3外圈上,各紧定螺钉20的长度相同。大齿轮19与小齿轮18相互配合。大齿轮19上安装有转动手柄13。大齿轮19与小齿轮18的传动比可以在1:16~1:20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比例进行设置。大齿轮19半径为小齿轮18半径的4-6倍。螺纹孔的中心线与小轴14的中心线平行。紧定螺钉20为细牙螺纹,细牙螺纹的螺距与大齿轮19的半径配合,当大齿轮19旋转一周时,能够通过紧定螺钉20使从动端轴承体1与轴承3外圈分离,大齿轮19的齿宽大于轴承3厚度。

在实际使用时,从动端轴承体1及主动端轴承体11通过轴承体压环2和泵体9固定,整个转子部件12的重量及运转所产生的轴向力径向力通过轴承3传递到从动端轴承体1和主动端轴承体11上,在由从动端轴承体1和主动端轴承体11传递到泵体9上。

在泵上整个转子部件12运转时,都为易损件,需经常更换的部件有轴承3、轴承挡圈10、机封轴套6、机械密封5、叶轮8、密封环7,而这些部件的跟换都需要拆卸从动端轴承体1。

因此在从动端轴承体1上通过安装一个小轴承21,在小轴承部件1上穿小轴14,大齿轮19和小轴14用固定键17连接,轴向用止动垫片16和螺母15锁死。再在从动端轴承体1上攻4个螺纹孔,在螺纹孔上安装4个紧定螺钉20,紧定螺钉20拧入时正好顶在轴承3的外圈,在紧定螺钉20上安装小齿轮18。大齿轮19上安装转动手柄13。当用力转动手柄13时,带动大齿轮19旋转,大齿轮19又带动4个小齿轮18旋转,4个小齿轮18带动4个紧定螺钉20拧入,顶在轴承3外圈后,就会反向将从动端轴承体1顶出。

具体安装过程如下,先将固定键17安装在小轴14上,再将小轴承21安装小轴14上,小轴承21安装时采用加热装配;在将安装好小轴承21的小轴14安装在轴承体上,小轴承21外圈与轴承体配合采用过盈配合;将小齿轮18安装在紧定螺钉20上,采用过盈配合;将轴承体上攻与紧定螺钉相同的螺纹,将紧定螺钉带小齿轮拧入轴承体螺纹孔中,并与大齿轮配合;将大齿轮19安装在小轴14上,端面用止动垫片16和固定螺母15固定,安装完成后在将转动手柄13安装在大齿轮19上;将转子部件12安装,两端轴承锁紧后开始安装从动端轴承体1和主动端轴承体11,调节好从动端轴承体的顶丝螺钉,将轴承体轻轻敲入轴承外圆上,再安装轴承压盖4,将轴承压盖4用螺栓固定在轴承体上;将转子部件12、主动端轴承体11、从动端轴承体1、轴承压盖4、密封环7进行吊装在泵体9上;安装完成后用轴承体压环2将整个转子部件12、主动端轴承体11、从动端轴承体1、轴承压盖4固定在泵体9上。

在进行拆卸时,用大齿轮带动4个小齿轮旋转,4小齿轮带动4个紧定螺钉作用于轴承外圈,紧定螺钉拧入深度为轴承厚度,靠方向旋转的力将轴承体顶出轴承外圈,此过程4个螺钉受力均匀,拆卸方便,不仅缩短了泵检修时间,而且还提高泵安装维护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