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3443发布日期:2019-03-27 11:0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电磁阀。



背景技术:

阀门广泛应用于各技术领域的流体控制,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

二位五通阀便是电磁阀其中的一种,为人们所熟知。其结构通常包括阀体、分别设置于阀体两端的后盖和阀座,阀体内成型有阀腔,阀腔内活动设置有阀杆,阀杆的臂上从后至前依次设置等间距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第一排气口、第一工作口、进气口、第二工作口及第二排气口,阀杆上设置有若干扁形圈,阀体内设置有与扁形圈对应的若干节点,若干节点与第一排气口、第一工作口、进气口、第二工作口交错设置,阀杆的后端与后盖之间设有后活塞,后活塞与后盖之间设有复位机构,阀杆的前端与阀座之间设有前活塞,阀座分别设置有与前活塞对应配合的控制气孔、与控制气孔相配合的导气孔,阀体与阀座配合设置有气体通道,进气口通过气体通道与导气孔相连通,阀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导气孔与控制气孔导通或截断的先导头。安装时,进气口与工作气源相连接,当先导头通电时,导气孔与控制气孔之间被导通,进气口内的压缩气体依次经气体通道、导气孔及先导头进入控制气孔中,进而通过前活塞驱动阀杆向后移动;当先导头断电时,后活塞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驱动阀杆向前移动,从而实现气路的换向。

然后,上述二位五通阀在工作时噪音较大,先导头在使用时磨损较大,使用寿命较短,而且不便于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气动电磁阀,具有使用噪音小,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电磁阀,包括阀体、活塞座和后盖,阀体一端连接于后盖,阀体另一端连接于活塞座,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阀杆,活塞座内设有活塞腔,活塞腔内活动安装有活塞,阀杆一端伸入活塞腔内与活塞固定连接,阀杆另一端与后盖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抵设于后盖,第一弹簧另一端抵设于阀杆,阀体上设有与阀腔连通的第一排气口、第一工作口、进气口、第二工作口以及第二排气口,活塞座上设有控制口,活塞座内设有将控制口与活塞腔连通的控制通道,活塞座旁连接有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套筒、动铁芯、静铁芯和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套设于套筒外,套筒与活塞座固定连接,静铁芯设于套筒内,动铁芯一端位于套筒内,动铁芯另一端伸出于套筒外,动铁芯与套筒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动铁芯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伸出于套筒外的一端嵌设有密封堵头,安装腔内另一端设有缓冲头,安装腔内设有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第三弹簧一端抵设于密封堵头,第三弹簧另一端抵设于安装腔内,第四弹簧一端抵设于缓冲头,第四弹簧另一端抵设于安装腔内,密封堵头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与控制通道相抵以将控制通道封堵,静铁芯上设有与缓冲头配合的凸出部,动铁芯上还设有将安装腔与活塞腔连通的排气孔,活塞座上设有手动杆,手动杆底部呈锥形,手动杆伸入活塞座内且手动杆底部与动铁芯侧壁相抵,手动杆与活塞座之间设有第五弹簧。

进一步的,后盖通过螺钉与阀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后盖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电磁线圈上设有接线盒。

进一步的,静铁芯上还设有与活塞腔连通的排气通道。

进一步的,排气通道临近动铁芯的一端内安装有消音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当电磁线圈处于断电状态时,进气口与第一工作口之间连通,第二工作口与第二排气口之间连通,第一工作口与第一排气口之间、进气口与第二工作口之间通过阀杆封堵,进气口进气,气体经进气口进入阀腔,再经第一排气口排出进行工作,排气时,气体经第二排气口进入阀腔,再经第二进气口排气,当需要将气体的排出口由第一工作口切换至第二工作口时,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动铁芯在磁力的作用下压缩第二弹簧向静铁芯移动,密封堵头与控制通道分离,不再对控制通道封堵,同时控制口进气,气体经控制口、控制通道进入活塞腔内,活塞腔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带动活塞杆压缩第一弹簧向左移动,活塞杆向左移动后,此时第一工作口与第一排气口之间连通;进气口与第二工作口之间连通,进气口与第一工作口之间、第二工作口与第二排气口之间通过阀杆封堵,进气口进气,气体经进气口进入阀腔,再经第二排气口排出进行工作,排气时,气体经第一排气口进入阀腔,再经第一进气口排气,从而实现切换排气口,通过在安装腔内设有缓冲头,当动铁芯向静铁芯移动时,缓冲头先与静铁芯的凸出部相抵实现缓冲,从而缓解动铁芯与静铁芯之间的撞击,从而减少噪音,还能减少动铁芯的磨损,减少了电磁阀的故障率,增长了使用寿命,此外通过活塞座设置手动杆,当电磁线圈无法通电时,通过下按手动杆,手动杆压缩第五弹簧向下移动,手动杆移动时底部锥形面与动铁芯相抵,从而推动动铁芯压缩第二弹簧向静铁芯移动,密封堵头与控制通道分离,不再对控制通道封堵,从而手动切换排气口,而且使得电磁阀出现故障时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阀体;2.活塞座;3.后盖;4.阀腔;5.阀杆;6.活塞腔;7.活塞;8.第一弹簧;9.第一排气口;10.第一工作口;11.进气口;12.第二工作口;13.第二排气口;14.控制通道;15.套筒;16.动铁芯;17.静铁芯;18.电磁线圈;19.第二弹簧;20.安装腔;21.密封堵头;22.缓冲头;23.第三弹簧;24.凸出部;25.排气孔;26.第四弹簧;27.手动杆;28.第五弹簧;29.密封圈;30.接线盒;31.排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气动电磁阀,包括阀体1、活塞座2和后盖3,阀体1一端连接于后盖3,后盖3通过螺钉与阀体1固定连接, 后盖3与阀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29,以保证密封性良好,气体不易泄漏,阀体1另一端连接于活塞座2,阀体1内设有阀腔4,阀腔4内设有阀杆5,活塞座2内设有活塞腔6,活塞腔6内活动安装有活塞7,阀杆5一端伸入活塞腔6内与活塞7固定连接,阀杆5另一端与后盖3之间设有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一端抵设于后盖3,第一弹簧8另一端抵设于阀杆5,阀体1上设有与阀腔4连通的第一排气口9、第一工作口10、进气口11、第二工作口12以及第二排气口13,活塞座2上设有控制口,活塞座2内设有将控制口与活塞腔6连通的控制通道14。

活塞座2旁连接有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套筒15、动铁芯16、静铁芯17和电磁线圈18,电磁线圈18套设于套筒15外,电磁线圈18上设有接线盒30,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套筒15与活塞座2固定连接,静铁芯17设于套筒15内,动铁芯16一端位于套筒15内,动铁芯16另一端伸出于套筒15外,动铁芯16与套筒15之间形成有间隙,动铁芯16与套筒15之间设有第二弹簧19,动铁芯16内设有安装腔20,安装腔20伸出于套筒15外的一端嵌设有密封堵头21,安装腔20内另一端设有缓冲头22,安装腔20内设有第三弹簧23和第四弹簧26,第三弹簧23一端抵设于密封堵头21,第三弹簧23另一端抵设于安装腔20内,第四弹簧26一端抵设于缓冲头22,第四弹簧26另一端抵设于安装腔20内,密封堵头21在第三弹簧23的作用下与控制通道14相抵以将控制通道14封堵,静铁芯17上设有与缓冲头22配合的凸出部24,动铁芯16上还设有将安装腔20与活塞腔6连通的排气孔25,活塞座2上设有手动杆27,手动杆27底部呈锥形,手动杆27伸入活塞座2内且手动杆27底部与动铁芯16侧壁相抵,手动杆27与活塞座2之间设有第五弹簧28。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当电磁线圈18处于断电状态时,进气口11与第一工作口10之间连通,第二工作口12与第二排气口13之间连通,第一工作口10与第一排气口9之间、进气口11与第二工作口12之间通过阀杆5封堵,进气口11进气,气体经进气口11进入阀腔4,再经第一排气口9排出进行工作,排气时,气体经第二排气口13进入阀腔4,再经第二进气口11排气,当需要将气体的排出口由第一工作口10切换至第二工作口12时,电磁线圈18通电产生磁力,动铁芯16在磁力的作用下压缩第二弹簧19向静铁芯17移动,密封堵头21与控制通道14分离,不再对控制通道14封堵,同时控制口进气,气体经控制口、控制通道14进入活塞腔6内,活塞腔6内的气体推动活塞7带动活塞7杆压缩第一弹簧8向左移动,活塞7杆向左移动后,此时第一工作口10与第一排气口9之间连通;进气口11与第二工作口12之间连通,进气口11与第一工作口10之间、第二工作口12与第二排气口13之间通过阀杆5封堵,进气口11进气,气体经进气口11进入阀腔4,再经第二排气口13排出进行工作,排气时,气体经第一排气口9进入阀腔4,再经第一进气口11排气,从而实现切换排气口,通过在安装腔20内设有缓冲头22,当动铁芯16向静铁芯17移动时,缓冲头22先与静铁芯17的凸出部24相抵实现缓冲,从而缓解动铁芯16与静铁芯17之间的撞击,从而减少噪音,还能减少动铁芯16的磨损,减少了电磁阀的故障率,增长了使用寿命,缓冲头22与静铁芯17的凸出部24相抵时,缓冲头22会压缩第四弹簧26向密封堵头21所在位置移动一定距离,当缓冲头22移动时,缓冲头22会压缩安装腔20内的气体经排气孔25、动铁芯16与套筒15之间的间隙、控制通道14进入活塞腔6内,通过设置排气孔25,便于缓冲头22能在活塞腔6内移动,使得缓冲效果更加良好。

此外通过活塞座2设置手动杆27,当电磁线圈18无法通电时,通过下按手动杆27,手动杆27压缩第五弹簧28向下移动,手动杆27移动时底部锥形面与动铁芯16相抵,从而推动动铁芯16压缩第二弹簧19向静铁芯17移动,密封堵头21与控制通道14分离,不再对控制通道14封堵,从而手动切换排气口,而且使得电磁阀出现故障时检修方便。当松开手动杆27时,手动杆27在第五弹簧28的作用下复位,动铁芯16在第二弹簧19的作用下复位与控制通道14相抵。

静铁芯17上还设有与活塞腔6连通的排气通道31,排气通道31连接于外界,当活塞7向右移动时,此时电磁线圈18处于断电状态,活塞腔6内的气体经控制通道14、动铁芯16与套筒15之间的间隙、排气通道31排出至外界,排气通道31临近动铁芯16的一端内安装有消音棉,减少了排气噪音,当活塞7向左移动时,此时电磁线圈18处于通电状态,动铁芯16与静铁芯17相抵,此时缓冲头22与静铁芯17的凸出部24相抵从而将排气通道31密封,避免控制口所进入的空气经排气口排出,而且当缓冲头22与静铁芯17的凸出部24相抵时,消音棉能够减少碰撞所产生的噪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