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流量可控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2931发布日期:2019-05-03 19:32阅读:2067来源:国知局
合流量可控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流量可控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属于液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是指通过转向液压系统优先阀的控制,转向泵的流量优先满足转向后,多余的流量去工作液压系统合流。

如图1为传统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转向泵8出来的液压油进入优先阀7,当无转向操作时,转向泵的流量全部通过优先阀EF口去工作液压系统合流,当转向器有转向动作时,转向负载信号通过优先阀LS口反馈优先阀弹簧腔时,根据负载信号的大小,来调节优先阀7阀芯的开口,进而满足转向所需的流量,多余的流量经过EF口去工作系统合流,因此去工作系统合流的流量大小不能根据工作系统的需求去控制,而是转向系统的流量强制去工作系统合流,因此增加了流量经过多路阀3的局部压力损失以及管路的沿程压力损失,尤其当工作系统处在在高压小流量工况时,大部分流量高压溢流回油箱,系统能量损失大,系统不够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流量可控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能够根据梭阀组输出不同的压力信号来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口,进而控制合流的流量大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流量可控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工作液压控制系统和转向液压控制系统,工作液压控制系统与转向液压控制系统相连,工作液压控制系统和转向液压控制系统均与液压油箱相连,工作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工作泵、先导手柄、多路阀和油缸,其中工作泵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多路阀分别与工作泵的出油口、油缸以及先导手柄相连,转向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转向泵和优先阀,其中转向泵的吸油口连接液压油箱,转向泵的出油口连接优先阀,优先阀还连接有流量控制阀和转向器,流量控制阀的一端通过梭阀组连接工作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多路阀,另一端连接液压油箱。

针对传动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的缺点,在传统的双泵合流液压系统上增加1个梭阀组和1个流量控制阀,根据梭阀组输出不同的压力信号来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口,进而控制区工作系统合流的流量大小。

所述的油缸包括左右举升油缸和转斗油缸。

所述的多路阀的B2口与左右举升油缸的小腔相连,多路阀的A2口与左右举升油缸的大腔相连,多路阀的B1口与转斗油缸的小腔相连,多路阀的A1口转斗油缸的大腔相连,多路阀的T1口与液压油箱相连。

所述的先导手柄的2B口与多路阀的a2口相连,先导手柄的2A口与多路阀的b2口相连,先导手柄的1A口与多路阀的a1口相连,先导手柄的1B口与多路阀的b1口相连,先导手柄的P3口与先导油源相连,先导手柄的T3口与液压油箱相连。

所述的优先阀的EF口与流量控制阀的P4口相连,优先阀的CF口与转向器进口相连,优先阀的LS1口与转向器的LS口相连,优先阀的T2口与液压油箱相连。

所述的梭阀组的X1口与多路阀的b1口相连,梭阀组的X2口与多路阀的a2口相连,梭阀组的X3口与多路阀的a1口相连,梭阀组的X4口与多路阀的b2口相连。

所述的梭阀组的X口与流量控制阀的K1口相连。

所述的流量控制阀的P4口与优先阀的EF口相连,流量控制阀的P5口与工作泵的出口相连,流量控制阀的T4口与液压油箱相连。

所述的工作泵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工作泵的出油口H与多路阀的P1口相连,转向泵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相连,转向泵的出油口P6与优先阀的P2口相连。

所述的流量控制阀采用比例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流量可控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能够根据梭阀组输出不同的压力信号来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口,进而控制合流的流量大小;当工作液压系统工作在高压小流量时,可以控制去工作液压系统的合流量,避免了不必要的溢流损失和沿程损失,提高了系统的节能效果;当单独转向或无转向时,减少了合流后进入多路阀的中位损失及整个管路的沿程损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中:1、液压油箱;2、工作泵;3、多路阀;4、转斗油缸;5、左右举升油缸;6、先导手柄;7、优先阀;8、转向泵;9、流量控制阀;10、梭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为传统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工作液压控制系统和转向液压控制系统,工作液压控制系统与转向液压控制系统相连,工作液压控制系统和转向液压控制系统均与液压油箱1相连,工作泵2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工作泵2出油口H与多路阀3的P1口相连,多路阀3的B2口与举升油缸5的小腔相连,多路阀3的A2口与举升油缸5的大腔相连,B1口与翻斗缸4的小腔相连,A1口翻斗缸4的大腔相连,T1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先导手柄6的2B与多路阀3的a2口相连,2A口与b2口相连,1A口与a1口相连,1B口与b1口相连,P3口与先导油源相连,T3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转向泵8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出油口P6与优先阀7的P2口相连,优先阀7的EF口与工作泵2的出口H相连,优先阀7的CF与转向器进口相连,优先阀7的LS1口与转向器LS口相连,优先阀7的T2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转向泵8出来的液压油进入优先阀7,当无转向操作时,转向泵8的流量全部通过优先阀7的EF口去工作液压系统合流,当转向器有转向动作时,转向负载信号通过优先阀7的LS口反馈优先阀7的弹簧腔时,根据负载信号的大小,来调节优先阀7阀芯的开口,进而满足转向所需的流量,多余的流量经过优先阀7的EF口去工作系统合流,因此去工作系统合流的流量大小不能根据工作系统的需求去控制,而是转向液压控制系统的流量强制去工作系统合流,因此增加了流量经过多路阀3的局部压力损失以及管路的沿程压力损失,尤其当工作系统处在在高压小流量工况时,大部分流量高压溢流回液压油箱1,系统能量损失大,系统不够节能。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合流量可控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1、工作液压控制系统和转向液压控制系统,工作液压控制系统与转向液压控制系统相连,工作液压控制系统和转向液压控制系统均与液压油箱1相连,工作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工作泵2、先导手柄6、多路阀3和油缸,其中工作泵2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多路阀3分别与工作泵2的出油口、油缸以及先导手柄6相连,转向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转向泵8和优先阀7,其中转向泵8的吸油口连接液压油箱1,转向泵8的出油口连接优先阀7,优先阀7还连接有流量控制阀9和转向器,流量控制阀9的一端通过梭阀组10连接工作液压控制系统中的多路阀3,另一端连接液压油箱1。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实施例,油缸包括左右举升油缸5和转斗油缸4。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实施例,多路阀3的B2口与左右举升油缸5的小腔相连,多路阀3的A2口与左右举升油缸5的大腔相连,多路阀3的B1口与转斗油缸4的小腔相连,多路阀3的A1口转斗油缸4的大腔相连,多路阀3的T1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实施例,先导手柄6的2B口与多路阀3的a2口相连,先导手柄6的2A口与多路阀3的b2口相连,先导手柄6的1A口与多路阀3的a1口相连,先导手柄6的1B口与多路阀3的b1口相连,先导手柄6的P3口与先导油源相连,先导手柄6的T3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实施例,优先阀7的EF口与流量控制阀9的P4口相连,优先阀7的CF口与转向器进口相连,优先阀7的LS1口与转向器的LS口相连,优先阀7的T2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实施例,梭阀组10的X1口与多路阀3的b1口相连,梭阀组10的X2口与多路阀3的a2口相连,梭阀组10的X3口与多路阀3的a1口相连,梭阀组10的X4口与多路阀3的b2口相连。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实施例,梭阀组10的X口与流量控制阀9的K1口相连。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实施例,流量控制阀9的P4口与优先阀7的EF口相连,流量控制阀9的P5口与工作泵2的出口相连,流量控制阀9的T4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实施例,工作泵2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工作泵2的出油口H与多路阀3的P1口相连,转向泵8的吸油口与液压油箱1相连,转向泵8的出油口P6与优先阀7的P2口相连。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实施例,流量控制阀9采用比例控制阀。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单独转向时,此时梭阀组10无压力输出,流量控制阀9工作在下位,因此去工作系统合流的油路不通,转向泵8的流量经过优先阀7的CF口去转向器,满足转向系统后多余的流量经过优先阀7的EF口进入流量控制阀9后直接回液压油箱1,减少了合流后进入多路阀3的中位损失及整个管路的沿程损失。

无转向、先导手柄6无动作时与单独转向原理基本相同,转向泵8的流量全部经过流量控制阀9回液压油箱1,避免了经过多路阀3的局部损失及管路的沿程损失。

当先导手柄6有动作时,先导手柄6输出的压力信号分别连接多路阀3及梭阀组10,梭阀组10的输出压力接流量控制阀9的非弹簧腔,由于流量控制阀9采用比例控制,因此先导手柄6的摆角不同时,梭阀组10输出的压力也不同,进而流量控制阀9的开口也不同,因此进入工作液压控制系统合流的流量也不同,即先导手柄6输出压力越大,流量控制阀9开口越大,合流量越大。

由于是根据先导手柄6的摆角不同来控制合流量的,因此当工作液压控制系统进入高压小流量工况时,可以根据先导手柄6摆角的不同控制合流量,避免了溢流损失,减小了系统的能量损耗,降低了燃油消耗。

采用以上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合流量可控的装载机双泵合流液压系统,能够根据梭阀组10输出不同的压力信号来控制流量控制阀9的开口,进而控制合流的流量大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这些对实施方式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