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2169发布日期:2019-06-11 22:5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泵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工作。把地下水提取到地表,是生活用水、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还可用于喷泉景观,热水潜水泵用于温泉洗浴,还可适用于从深井中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山区人畜用水,亦可供中央空调冷却、热泵机组、冷泵机组、城市、工厂、铁路、矿山、工地排水使用。

潜水泵通常是沉降到水井或水渠内部进入抽水,目前潜水泵的沉降通过是用绳子捆绑然后手动放下,这样的沉降方式既费力,而且绳子无法保证潜水泵的稳定性,潜水泵容易磕到水渠的内部上造成损失,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沉降方式费力容易磕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包括升降台、第一伸缩柱、第二伸缩柱和液压杆,所述升降台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支撑杆,第二伸缩支撑杆有四个,且第二伸缩支撑杆的一端延展至升降台的内部,所述升降台的两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支撑杆,第一伸缩支撑杆有四个,且第一伸缩支撑杆的一端延展至升降台的内部,所述第二伸缩支撑杆的一端位于第一伸缩支撑杆一端的上方,且第一伸缩支撑杆和第二伸缩支撑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升降台的前端设置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支点,所述滑动支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点,所述滑动支点设置在第二伸缩柱的一端,所述固定支点设置在第一伸缩柱的一端,所述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支点杆,且支点杆贯穿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延展至第一伸缩柱的外侧,所述支点杆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架支点螺母,所述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的正中间设置有中轴杆,且中轴杆的两端均贯穿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延展至第一伸缩柱的外侧,所述中轴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架中轴点螺母,所述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的下方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上端安装有吊环,吊环有四个,所述吊环与第一伸缩柱均通过锁链连接,所述锁链与吊环均通过锁扣连接,所述锁链的另一端连接在锁链孔的内部,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杆固定端,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液压杆伸缩端,所述液压杆固定端与支点杆通过固定端转轴连接,所述液压杆伸缩端与中轴杆通过伸缩端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架支点螺母与支点杆通过内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架中轴点螺母与中轴杆通过内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环与潜水泵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链孔分别与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转轴有三个,且固定端转轴与支点杆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端转轴有三个,且伸缩端转轴与中轴杆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转轴与液压杆固定端通过螺栓连接,且伸缩端转轴与液压杆伸缩端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升降的潜水泵,通过设置有液压杆,通过液压杆的伸缩实现升降架的伸缩调节,从而让潜水泵沉降到水渠内,液压杆在实现伸缩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而且液压杆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也具有防水特性,相较于气缸更适合该升降装置的起降,解决了手动升降的费力问题。

2、该可升降的潜水泵,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支撑杆和第二伸缩支撑杆来支撑整个升降台的重量,保证升降台的平衡,它可以实现伸缩,即使在较宽的井口都可以实现固定,让升降台一直保证垂直升降,使潜水泵的沉降更加稳定,解决了沉降过程容易磕损的问题。

3、该可升降的潜水泵,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实现潜水泵的升降,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还通过中轴杆和支点杆实现之间的连接和固定,而且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是可拆装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安装相应的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减少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的数量,从而提高升降台的稳定性。

4、该可升降的潜水泵,通过设置锁扣使升降台和潜水泵可以实现快速固定和拆装,锁扣设置有四个,四个锁扣使升降台和潜水泵的连接更加得牢靠,而且四个锁扣的互相牵制减少了潜水泵的晃动,也减少了沉降前后的捆绑和拆解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杆来驱动升降台实现潜水泵的伸缩,解决了手动升降的费力问题,保证升降台的平衡和稳定,潜水泵的沉降更加稳定,解决了沉降过程容易磕损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调整相应长度,实现快速固定和拆装,也减少了沉降前后的捆绑和拆解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的区部图。

图中:1升降台、2第一伸缩支撑杆、3第二伸缩支撑杆、4支撑脚、5滑动条、6滑动支点、7固定支点、8第一伸缩柱、9第二伸缩柱、10伸缩架支点螺母、11锁链孔、12锁链、13锁扣、14吊环、15潜水泵、16液压杆、17中轴杆、18支点杆、19伸缩架中轴点螺母、20液压杆固定端、21液压杆伸缩端、22伸缩端转轴、23固定端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可升降的潜水泵,包括升降台1、第一伸缩柱8、第二伸缩柱9和液压杆16,升降台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支撑杆3,第二伸缩支撑杆3有四个,且第二伸缩支撑杆3的一端延展至升降台1的内部,升降台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支撑杆2,第一伸缩支撑杆2有四个,且第一伸缩支撑杆2的一端延展至升降台1的内部,第二伸缩支撑杆3的一端位于第一伸缩支撑杆2一端的上方,且第一伸缩支撑杆2和第二伸缩支撑杆3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支撑脚4,升降台1的前端设置有滑动条5,滑动条5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支点6,滑动支点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支点7,滑动支点6设置在第二伸缩柱9的一端,固定支点7设置在第一伸缩柱8的一端,第一伸缩柱8和第二伸缩柱9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支点杆18,且支点杆18贯穿第一伸缩柱8和第二伸缩柱9延展至第一伸缩柱8的外侧,支点杆18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架支点螺母10,第一伸缩柱8和第二伸缩柱9的正中间设置有中轴杆17,且中轴杆17的两端均贯穿第一伸缩柱8和第二伸缩柱9延展至第一伸缩柱8的外侧,中轴杆17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架中轴点螺母19,第一伸缩柱8和第二伸缩柱9的下方设置有潜水泵15,潜水泵15的上端安装有吊环14,吊环14有四个,吊环14与第一伸缩柱8均通过锁链12连接,锁链12的另一端连接在锁链孔11的内部,锁链12与伸缩柱8均通过锁链孔11连接,液压杆16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杆固定端20,液压杆16的另一端设置有液压杆伸缩端21,液压杆固定端20与支点杆18通过固定端转轴23连接,液压杆伸缩端21与中轴杆17通过伸缩端转轴22连接。

伸缩架支点螺母10与支点杆18通过内螺纹连接。伸缩架中轴点螺母19与中轴杆17通过内螺纹连接。吊环14与潜水泵15焊接连接。锁链孔11分别与第一伸缩柱8和第二伸缩柱9焊接连接。固定端转轴23有三个,且固定端转轴23与支点杆18焊接连接。伸缩端转轴22有三个,且伸缩端转轴22与中轴杆17焊接连接。固定端转轴23与液压杆固定端20通过螺栓连接,且伸缩端转轴22与液压杆伸缩端21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锁扣13来连接潜水泵15,减少了沉降前的准备时间,调整第一伸缩支撑杆2和第二伸缩支撑杆3固定在水渠边缘,八个支撑脚让升降台1在承重的同时保证平衡,且通过液压杆16推动第一伸缩柱8和第二伸缩柱9的运动,从而使潜水泵15沉降到合适的深度,启动潜水泵15,潜水泵15开始工作,并进行抽水,完成抽水任务后,再次驱动液压杆16,使液压杆16拉升第一伸缩支撑杆2和第二伸缩支撑杆3,从而让潜水泵15提升上来,从而通过一伸缩支撑杆2和第二伸缩支撑杆3可以让潜水泵15的升降变得更加省力和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