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3246发布日期:2019-03-27 11:0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风扇的结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可将风量分流到不同目标区域的风扇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风扇的形式或者为轴流式结构或者为离心式结构,前者利用旋转的轴流风叶产生主要沿风扇回转轴线方向流动的轴向气流、后者利用旋转的径向风叶产生主要沿径向方向流动的离心气流。过往,轴流式风扇和离心式风扇都是单一构造的结构形式,亦即它们只能提供要么轴流风要么离心风,然而,在某些场合,常常需要一个风扇能同时产生出轴向气流和径向气流、或者产生出不同流向或流量的多路指向不同的气流。如无油空气压缩机就需要同时冷却气缸头部的缸盖和支撑曲轴的主轴承,由于缸盖一般布置在偏离压缩机回转轴线的一侧旁,因此需要离心式的风扇产生径向气流吹向该部件以便对其进行冷却,另外由于主轴承一般套装在压缩机的曲轴上,因此需要风扇产生轴向气流对主轴承加以冷却。显然,传统的离心式风扇或轴流式风扇均不能满足上述工作的冷却要求。

鉴于此,中国专利申请CN103967835A提出了一种复合式风扇及带有该风扇的压缩机,其解决方案是在其风扇上设置有径流叶片和轴流叶片,其中径流叶片旋转时能派生出径向气流、轴流叶片旋转时能派生出轴向气流,另外压缩机配置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将复合风扇径流叶片产生的气流引导至压缩机的气缸盖部位。但是,上述中国专利申请CN103967835A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它的风扇叶片为径流叶片和轴流叶片两种,所以它主要产生沿风扇回转轴线方向流动的轴向气流和主要沿径向方向流动的离心气流,当针对不同结构布局的压缩机来说,就需要设置专门的导流罩来将复合风扇径流叶片产生的气流引导至压缩机的目标区域,也因此它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其成本也会上升,特别地当针对不同分布位置而需要其流向方向不同的两股冷却风时,上述中国专利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明显缺乏布局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冷却风扇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目的在于使风扇能够可靠地同时产生出不同流向需求的至少两股气流,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和生产成本低廉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包括有一个轮毂、若干个第一扇叶和一个第一背板,所述的第一扇叶与第一背板紧固连接或者它们为一体结构制作,第一背板的中心区域开设有通孔状的第一进风口,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扇叶和至少一个第二背板,所述的第二扇叶与第二背板紧固连接或者它们为一体结构制作,在第二背板的中心区域开设有通孔状的第二进风口,其中第二进风口与第一进风口沿风扇的轴向来流方向依次布置亦即风扇的轴向进风先经过第二进风口然后才进抵第一进风口。

进一步,上述第二进风口的通风口径大于第一进风口的通风口径。

进一步,上述第一扇叶为径向辐射状的扁平形结构,它们的扁平形结构与风扇回转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上述第二扇叶为径向辐射状的扁平形结构,它们的扁平形结构与风扇回转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上述第二扇叶为第一扇叶的延展体。

上述第二扇叶的最大外缘回旋直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扇叶的最大外缘回旋直径。

上述第一背板的出风部位为环筒状构造,该环筒状构造与风扇回转轴线同轴设置。

上述风扇设置有止回板,该止回板布局在风扇的轴向出风端,止回板的最大外缘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进风口的通风口径。

上述风扇设置有传力环,所述传力环呈环带状并与第一扇叶紧固连接或者它们为一体结构制作。

上述风扇设置有与轮毂紧固连接或者与该轮毂为一体结构制作的偏方孔构造或/和法兰盘构造。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采用包含有第一扇叶及第一背板、第二扇叶及第二背板的结构,利用第二背板的引导而产生出初级出风流、第一背板的引导而产生出末级出风流,通过灵活设置它们不同的出射仰角可以获得不同的出流风向,从而可以实现可靠地同时产生不同流向需求的两股气流,籍此可对不同的目标零件和区域实施精准冷却。此外,由于第一扇叶及第一背板、第二扇叶及第二背板的结构均为板壳状,它们的结构十分简单,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还具有结构简单和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去掉了独立件的法兰盘后的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4:

一种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包括有一个轮毂1、若干个第一扇叶2和一个第一背板3,所述的第一扇叶2与第一背板3紧固连接或者它们为一体结构制作,第一背板3的中心区域开设有通孔状的第一进风口3a(如图1至图4所示);在这里,所述第一扇叶2可以接受轮毂1的驱动而产生围绕风扇回转轴线O1的回转运动,而轮毂1又可以接受来自各种原动机比如电机的驱动而转动,进一步,第一扇叶2可以带动第一背板3产生旋转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背板3呈薄壳状,特别地,第一背板3还可以是呈具有回旋体特征的薄壳构造,第一背板3的功能是引导和驱使气流沿着一定的指向方向进行运动,而第一扇叶2的外缘部位可以与第一背板3进行连接、第一扇叶2的内缘部位则可以与轮毂1进行连接(参见图1和图3),也因此可以说第一扇叶2环布在轮毂1的外周围,同时第一扇叶2还可以环布在第一背板3的内部或者说第一背板3可以环抱上述各个第一扇叶2(当然本实用新型允许第一扇叶2有部分结构超出或者超越第一背板3而相对于第一背板3呈外露的状况);特别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扇叶2具有扁片构造(参见图1和图3),亦即该第一扇叶2呈薄片状,第一扇叶2借助其旋转运动而驱使从第一进风口3a进来的空气介质产生离心运动,当空气介质流动到第一扇叶2的外缘处而与第一背板3发生作用时,该空气介质流动将在第一背板3的约束与引导下沿着特定的指向流出风扇;本实用新型的特色在于:除设置有上述第一扇叶2及第一背板3之外,另外还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扇叶4和至少一个第二背板5,所述的这些第二扇叶4与第二背板5紧固连接或者它们为一体结构制作,另外在第二背板5的中心区域开设有通孔状的第二进风口5a(参见图1至图4),其中第二进风口5a与第一进风口3a沿风扇的轴向来流方向依次布置、亦即风扇轴向进风首先流经第二进风口5a之后才进抵第一进风口3a(如图1和图3所示),在这里,与第一扇叶2相似第二扇叶4亦具有扁片构造(参见图1和图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扇叶4的内缘部位可以与第一背板3紧固连接或者它们为采用一体结构制作、此时第二扇叶4可以接受第一背板3的驱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扇叶4的内缘部位也可以与轮毂1紧固连接或者它们采用一体结构制作、此时第二扇叶4可以接受轮毂1的驱动;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背板3和第二背板5均可以为薄壳构造,它们可根据需要设计呈具有一定的出射仰角并可籍此出射仰角可以引导空气介质的出流风向,参见图1至图4:当轮毂1旋转时,第一扇叶2和第二扇叶4产生围绕风扇回转轴线O1的回转运动,于是空气介质受它们的驱动而产生离心运动,此时在第一背板3和第二背板5的引导下空气介质沿着它们的出射仰角流出从而获得不同的出流风向,其中轴流进气F首先流经第二进风口5a而其一部分风量被第二扇叶4驱使并在第二背板5的引导下产生出初级出风流F1、轴流进气F的剩余部分进抵第一进风口3a而被第一扇叶2驱使并在第一背板3的引导下产生出末级出风流F2(如图2和图4所示),很显然,可以通过灵活设计第一背板3和第二背板5的不同出射仰角来获得不同的出流风向,从而可以使风扇实现可靠地同时产生出不同流向需求的两股气流,籍此可以对不同的目标零件和区域实施精准冷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进风口5a的通风口径大于第一进风口3a的通风口径,这样可以较好地分配和处置流经第一扇叶2和第二扇叶4的空气流量,特别地,如此安排可以不会影响到第一扇叶2获得的进风量。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扇叶2可以为各种构造形式包括各种轴流型扇叶和径流型扇叶,特别地可以将第一扇叶2制作成径向辐射状的扁平形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其中它们的扁平形结构与风扇回转轴线O1呈平行设置,如此布局的好处是风扇的正转和反转并不影响第一扇叶2对空气介质的驱动效果(包括风量和流向),如此可以增加风扇的通用性或者说适应性。同样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扇叶4也可以为各种构造形式包括各种轴流型扇叶和径流型扇叶,特别地第二扇叶4可以为径向辐射状的扁平形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其中它们的扁平形结构与风扇回转轴线O1呈平行设置,如此布局的好处同样是风扇的正转和反转不会影响到第二扇叶4对空气介质的驱动效果,亦即可以增加风扇的通用性和适应性。再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扇叶4为第一扇叶2的延展体,或者说第二扇叶4与第一扇叶2为一体结构制作(如图1至图4所示),如此布局的好处是风扇将具有更好的制作工艺性,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扇叶4其最大外缘回旋直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扇叶的最大外缘回旋直径(如图1至图4所示),这样布局可以起到更好的分流效果,同时可以兼顾第二扇叶4和第一扇叶2均可以分配得到空气介质,从而可以形成不同出流指向的冷却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背板3其出风部位的结构可以为环筒状构造(如图3和图4所示),该环筒状构造与风扇回转轴线O1同轴设置,如此安排的目的是可以让第一扇叶4及第二背板5产生主要以径向气流为主的指向气流,而同时可以让第一扇叶2及第一背板3产生主要以轴向气流为主的指向气流,从而可以满足特定的冷却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可以设置止回板6,并让该止回板6布局在风扇的轴向出风端(如图3和图4所示),止回板6的最大外缘大于或者等于第一进风口3a的通风口径,止回板6可以与所述的第一扇叶2紧固连接或者它们为一体结构制作、止回板6也可以与所述的轮毂1紧固连接或者它们为一体结构制作,止回板6的功用是防止或者减少风扇出流气流的径向短路回流,以此可以提高风扇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可以设置传力环7,该传力环7呈环带状并与第一扇叶2紧固连接或者它们为一体结构制作(如图1至图4所示),设置传力环7的好处是可以提高风扇的强度,从而增加其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可以设置与轮毂1紧固连接或者与轮毂1为一体结构制作的偏方孔构造8a(如图1和图3所示)或/和法兰盘构造8b(如图3所示);偏方孔构造8a可以方便驱动风扇转动,其主要构成为包含有至少一个切面的圆柱孔(因而该圆柱孔不是一个完整或者完全的圆柱面,参见图1和图3);法兰盘构造8b同样可以方便驱动风扇转动而且它具有更好的强度,在这里,法兰盘构造8b可以与轮毂1或/和第一扇叶2为一体结构制作、法兰盘构造8b还可以增设专门的独立件8c以加强其强度(参见图3)。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采用包含有第一扇叶2及第一背板3、第二扇叶4及第二背板5的结构,利用第二背板5的引导而产生出初级出风流、利用第一背板3的引导而产生出末级出风流,通过灵活设置它们不同的出射仰角可以获得不同的出流风向,从而可以实现可靠地同时产生不同流向需求的两股气流,籍此可对不同的目标零件和区域实施精准冷却。此外,由于第一扇叶2及第一背板3、第二扇叶4及第二背板5的结构均为板壳状,它们的结构十分简单,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分流构造的风扇还具有结构简单和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各种等效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