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板双缸模垫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7170发布日期:2019-04-13 02:1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板双缸模垫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缸,特别涉及一种一板双缸模垫机构。



背景技术:

气缸是一种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等组成。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是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模垫用于连接气缸和外部的执行工件,模垫板的载荷承载能力跟气缸的尺寸结构有关,因此一些体积较小的气缸模垫机构,其模垫板的载荷承载能力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承载力大的一板双缸模垫机构。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板双缸模垫机构,包括:气缸安装座、连接基板、安装在所述连接基板上的模垫板以及分别安装在所述气缸安装座底部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模垫板用于连接外部的模具,所述气缸安装座上安装有多个导向柱,所述连接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的导向套;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的结构相同;所述连接基板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模垫板安装在所述上基板上,所述上基板两侧设置有多个缓冲垫,所述第一气缸内的第一活塞通过连接套连接所述下基板;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将所述第一气缸的内部分割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活塞置于所述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一活塞的活塞杆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密封隔板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塞置于所述第二内腔内,所述活塞杆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气缸安装座安装有两个气缸,每个气缸分别设置有两个内腔和两个活塞,工作时加压顶出力大,使连接基板的模垫板上的模具具有较大的顶出力,整体的体积较小,结构紧凑,可承载力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密封隔板上设置有注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内腔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油封,所述密封隔板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安装有第二油封,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内腔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三油封。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板双缸模垫机构设置有两个气缸,每个气缸都设置有两个内腔和两个活塞,工作时加压顶出力大;整体的体积较小,结构紧凑,可承载力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板双缸模垫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板双缸模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阶梯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其中:1为气缸安装座、2为连接基板、3为模垫板、4为第一气缸、5为第二气缸、6为导向柱、7为导向套、8为上基板、9为下基板、10为缓冲垫、11为第一活塞、12为连接套、13为密封隔板、14为第一内腔、15为第二内腔、16为活塞杆、17为第二活塞、18为连接通道、19为进气口、20为注油孔、21为第一油封、22为第二油封、23为第三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板双缸模垫机构,包括:气缸安装座1、连接基板2、安装在连接基板2上的模垫板3以及分别安装在气缸安装座1底部的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5,模垫板3用于连接外部的模具,气缸安装座1上安装有多个导向柱6,连接基板2上设置有与导向柱6滑动配合的导向套7;第一气缸4和第二气缸5的结构相同;连接基板2包括上基板8和下基板9,模垫板3安装在上基板8上,上基板8两侧设置有多个缓冲垫10,第一气缸4内的第一活塞11通过连接套12连接下基板9。

参阅图3和图4,第一气缸4固定安装有密封隔板13,密封隔板13将第一气缸4的内部分割成第一内腔14和第二内腔15,第一活塞11置于第一内腔14内,第一活塞11的活塞杆16一端安装有第二活塞17,活塞杆16与密封隔板13滑动配合,第二活塞17置于第二内腔15内,活塞杆16设置有连接通道18,连接通道18连通第一内腔14和第二内腔15。

参阅图3,第一气缸4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9,密封隔板13上设置有注油孔20。

参阅图4,第一活塞11与第一内腔14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油封21,密封隔板13与活塞杆16之间安装有第二油封22,第二活塞17与第二内腔15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三油封23。

工作时,外部的高压气经进气口19进入第二内腔15,再经活塞杆16的连接通道18进入至第一内腔14,共同驱动第二活塞17和第一活塞11向上运动,通过连接套12上抬模垫板3,此时导向柱6在导向套7滑动。

本实施例一板双缸模垫机构的气缸安装座安装有两个气缸,每个气缸分别设置有两个内腔和两个活塞,工作时加压顶出力大,使连接基板的模垫板上的模具具有较大的顶出力,整体的体积较小,结构紧凑,可承载力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