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耐腐型泵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5064发布日期:2019-06-13 12:2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耐腐型泵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领域应用的一种耐磨耐腐型泵体。



背景技术:

在涉及渣浆泵、脱硫泵等行业的泵体通常利用金属铸造成型,该合金泵的强度高且结构稳定,可实现高强度作业。当泵体达到使用寿命后无法使用,只能报废换新,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导致生产成本提升。此外,金属泵体内部表面摩擦力较大,导致内部液体的流速降低,不利于器件工作效率的提升,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耐磨性能的一种耐磨耐腐型泵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耐腐型泵体,包括外壳和防腐层,所述防腐层均匀覆盖于外壳的内表面,所述外壳为合金材料,所述防腐层为碳化硅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金材料进行外壳的生产,同时利用防腐层进行外壳内表面的覆盖,降低了合金材料的加工精度需求,从而实现了铸造成本的降低。此外,碳化硅材料具有极高的抗磨损性、耐腐蚀和抗冲击等性能,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耐磨性能,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当泵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通过碳化硅材料的刷涂实现防腐层的修复,达到反复使用的工作效果,降低了工作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此外紧急情况还可以在现场修复,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是,所述碳化硅材料为小颗粒碳化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结构中的外壳仅仅是起到支撑和定型的作用,因此降低了合金材料的加工精度,实现了铸造成本以及加工成本的减少。防腐层使用的碳化硅材料为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抗磨损性、耐腐蚀和抗冲击等性能,有效提高了泵体的耐磨耐腐蚀性能,延长了泵体的使用寿命。

2、外壳的内表面覆碳化硅材料时只需要将主剂与固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覆在合金表面,碳化硅材料可在常温下固化,不需要繁琐的工艺流程,便可牢牢的与合金表面结合,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生产过程中碳化硅材料不会产生收缩、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有效提高了产品尺寸精度;

3、该泵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通过碳化硅材料的刷涂实现防腐层的修复,实现了反复使用的工作效果,有效降低了工作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紧急情况还可以在现场修复;

4、碳化硅固化成型后,其表面类似于釉面,光洁度高,在流道内便于液体的流动,提高了泵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磨耐腐型泵体的截面图。

图中标记为:外壳1,防腐层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泵体通过合金材料铸造形成外壳1结构。该外壳1可起到泵体的支撑和定型作用。工作人员将碳化硅材料的主剂与固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刷涂在合金材料即外壳1的内表面形成防腐层2。碳化硅材料可在常温下固化,并且在混合固化时不会产生收缩、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有效保证了产品精度,同时不需要繁琐的工艺流程,便可牢牢的与合金表面结合,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碳化硅材料固化成型后,可形成类似于釉面的表面,光洁度高,同时在流道内便于水流的运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当泵体达到一定的使用寿命即防腐层2受损后,工作人员可重新刷涂碳化硅材料,实现防腐层的修复,达到泵体的反复使用效果,有效降低了工作成本,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碳化硅材料固化不需要复杂繁琐的流程且环境要求低,因此紧急情况还可以在现场修复,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步骤以及资源投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