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灌装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0647发布日期:2019-11-29 18:21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陶瓷灌装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使用于医药、化工灌装的陶瓷灌装泵。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药、环境工程、石油及化工等行业,柱塞泵的应用较为广泛,由于金属泵的硬度低、耐磨、耐腐蚀性能差,而且不耐高温,因此采用陶瓷材料制作柱塞泵。现有陶瓷泵在泵体中央开有孔,泵杆从上方插入孔,进液口和出液口相对设置在泵体上与孔导通,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在泵杆上开设有导液凹槽,灌装工作时,需要将泵杆上的导液凹槽与进液口对准,泵杆上行完成进液,然后泵杆旋转将导液凹槽对准出液口,泵杆下行完成出液,最后泵杆反向旋转复位,完成一次灌装过程。因此,在灌装过程中,待灌装的液体需要经过凹槽进入或者排出陶瓷泵,由于受到泵杆直径的限制以及陶瓷易碎的特性,导液凹槽只能加工的比较细而不能加工的很宽或者很深,对于流动性好的液体,在细的导液凹槽内可以很好的流动,顺利完成进出液。但是对于化妆品等粘性很大、流动性不好的液体,在细的导液凹槽很难流动。因此使用带导液凹槽的陶瓷泵灌装粘性大的液体时,需要对泵杆施加很大的拉力或者推力才能完成进液或出液,但是陶瓷泵杆在大的作用力下,很容易导致泵杆断裂,缩短使用寿命,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而且粘性大的液体进液和出液速度很慢,严重影响灌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陶瓷泵使用导液凹槽的结构灌装粘性大、流动性差的液体时,灌装效率低、泵杆易断裂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陶瓷灌装泵,可以加快进液、出液过程中液体流动速度,提高灌装效率,且泵杆不易断裂,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节省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陶瓷灌装泵,包括泵体、泵杆和转换阀;所述泵体中央开有孔,泵杆插入孔内;所述转换阀包括阀套和阀杆,阀套中间开有圆孔,圆孔与孔连通,阀杆插入圆孔内,阀杆上加工有导液孔;所述阀套还安装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与圆孔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转换阀安装在泵体顶部。

所述进液口安装在阀套顶端,出液口安装在阀套侧面。

所述阀杆包括主杆,主杆中部沿直径方向加工有贯通的通孔和非贯通的半孔组成的导液孔,半孔与通孔垂直导通,通孔在主杆侧壁的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半孔的开口为第三开口。

所述圆孔的轴线与孔的轴线垂直。

所述陶瓷芯体的直径与孔之间、主杆与圆孔之间均采用不渗液可滑动的小间隙配合。

所述阀杆还包括杆柄。

所述半孔的深度等于主杆的半径长度。

所述泵体内壁嵌套有陶瓷芯体,陶瓷芯体中央开有孔;所述阀套内壁嵌套有陶瓷内套,陶瓷内套中间开有圆孔。

所述泵杆和主杆使用陶瓷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杆与阀套的配合,待灌装液体经过阀杆的通孔、半孔与泵体配合完成进出液。相比很细的导液凹槽,通孔和半孔的孔径可以做的很大,加大了液体流动通道,外部驱动装置只要给泵杆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即可完成进出液,有效降低泵杆断裂的风险并提高灌装效率,同时由于泵杆不需要加工导液凹槽,因此泵杆的长度比现有的陶瓷泵泵杆短,进一步降低泵杆断裂的风险,提高陶瓷泵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阀套的示意图。

图4为阀杆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b-b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1、阀套;2、阀杆;3、泵体;4、泵杆;5、进液口;6、出液口;7、陶瓷芯体;8、孔;9、陶瓷内套;10、圆孔;11、杆柄;12、主杆;13、通孔;14、半孔;15、第一开口;16、第二开口;17、第三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陶瓷灌装泵包括泵体3、泵杆4和泵体3顶部安装的转换阀,泵体3内壁嵌套有陶瓷芯体7,陶瓷芯体7中央开有孔8,孔8连通转换阀,泵杆4插入孔8内,泵杆4为陶瓷材料。转换阀包括阀套1和阀杆2,阀套1内壁嵌套有陶瓷内套9,陶瓷内套9中间开有圆孔10,圆孔10的轴线与孔8的轴线垂直,且圆孔10与孔8连通,阀杆2的主杆12插入圆孔10内。阀套1的顶端安装有进液口5,未开孔的侧面安装有出液口6,进液口5和出液口6与圆孔10连通。陶瓷芯体7的直径与孔8之间、主杆12与圆孔10之间均采用不渗液可滑动的小间隙配合。当然,如果泵体3直接中空设置孔8或者阀套1直接中空设置圆孔10,则无需再内嵌套陶瓷芯体7或者陶瓷内套9。

如图4和图5所示,阀杆2包括杆柄11和主杆12,杆柄11连接外部的旋转驱动机构。主杆12为陶瓷材料,主杆12中部沿直径方向加工有贯通的通孔13和非贯通的半孔14,半孔14与通孔13垂直导通,半孔14的深度等于主杆12的半径长度,通孔13在主杆12侧壁的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15和第二开口16,半孔14的开口为第三开口17。

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灌装泵安装时,按照图1的方式竖直安装,进液口5可以通过外部管路连通待灌装的液体,或者在进液口5上方直接安装进料斗,进料斗内存放待灌装的液体。实际工作时,如图2所示,陶瓷泵处于进液状态,结合图5,其中第一开口15与进液口5导通,第二开口16与孔8导通,此时第三开口17被陶瓷内套9内表面封闭,泵杆4向下移动,液体沿进液口5、第一开口15、通孔13、第二开口16的路径进入孔8,并存储在孔8内。进液完成后,外部的旋转驱动机构驱动阀杆2转动90度,使第二开口16对准出液口6,此时第三开口17与孔8导通,第一开口15被陶瓷内套9内表面封闭,泵杆4向上移动,将液体沿第三开口17、半孔14、通孔13、第二开口16、出液口6的路径压出陶瓷泵,完成出液。最后外部的旋转驱动机构驱动阀杆2反向转动90度,使第一开口15与进液口5导通,完成一次灌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陶瓷灌装泵工作过程中,待灌装液体沿进液口5、通孔13进入孔8内,然后沿半孔14、通孔13和出液口6排出陶瓷泵,通孔13和半孔14的内径可以加工的很大,相比现有陶瓷泵泵杆上细的导液凹槽,本实用新型加大了液体流动通道,外部驱动装置只要给泵杆4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即可以完成进出液,有效降低泵杆4断裂的风险并提高灌装效率,同时由于泵杆4不需要加工导液凹槽,因此泵杆4的长度可以加工的更短,进一步降低泵杆4断裂的风险,提高陶瓷泵的可靠性。另外,进液口5上方可以直接安装进料斗,进液过程中,进料斗内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可以提高液体进入孔8内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灌装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