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动液压泵的安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6377发布日期:2019-06-29 01:03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动液压泵的安全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气动液压泵的安全阀。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以压流体为介质,实现动力的输出。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液压系统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高度重视。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动力元件。

液压泵按照驱动方式又分为手动液压泵、气动液压泵及电动液压泵,气动液压泵将较低的空气压力转换成高压油,即利用大面积活塞端的低气压产生小面积活塞端的高液压。可以代替手动或电动液压泵与锚索张拉机具、退锚机、锚杆拉力计或其他液压工具配套使用。

其中气动液压泵使用时通常会使用安全阀(溢流阀),其安全保护作用,现有的安全阀结构采用弹簧推动阀座,在阀座上端设置钢珠的结构,其存在易漏液、压力值不稳定,及精准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动液压泵的安全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气动液压泵的安全阀,包括安全阀阀体,所述安全阀阀体的前端设置有油腔口,所述安全阀阀体的后端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安全阀阀体为内中空结构,所述安全阀阀体的后端安装有安全阀螺钉,所述安全阀阀体的内腔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安全阀阀体内腔与油腔口的连通处设置有安全阀阀芯,所述安全阀阀芯呈锥形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阀阀芯的锥形头位于油腔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缩弹簧的前端与安全阀阀芯相连接,所述压缩弹簧的后端与安全阀螺钉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阀螺钉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安全阀阀体的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阀螺钉呈内中空结构,所述出油口贯穿安全阀螺钉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申请对比现有技术,将现有技术采用的阀座配合钢珠的密封结构,变更为锥形结构的阀芯与阀座配合作业,从原先的面接触结构变更为线接触结构,从而有效消除了漏液现象,并且提高了安全阀的的作业精度,进一步保证了安全阀作业时压力值的稳定性。

二、同时设置安全阀螺钉与弹簧机构相配合,便于对安全阀的压力值进行调节,适合不同类别的液压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全阀阀体、2-安全阀阀芯、3-压缩弹簧、4-安全阀螺钉、5-油腔口、6-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气动液压泵的安全阀,包括安全阀阀体1,所述安全阀阀体1的前端设置有油腔口5,所述安全阀阀体1的后端设置有出油口6,所述安全阀阀体1为内中空结构,所述安全阀阀体1的后端安装有安全阀螺钉4,所述安全阀阀体1的内腔设置有压缩弹簧3,所述安全阀阀体1内腔与油腔口5的连通处设置有安全阀阀芯,所述安全阀阀芯2呈锥形设计,所述安全阀阀芯2的锥形头位于油腔口5内,所述压缩弹簧3的前端与安全阀阀芯2相连接,所述压缩弹簧3的后端与安全阀螺钉4相连接,所述安全阀螺钉4呈内中空结构,所述出油口6贯穿安全阀螺钉4内腔。

作业时,所述安全阀螺钉4可调节,通过调节安全阀螺钉4调节压缩弹簧3的压缩量,从而设定额定压力值,正常工作状态下,安全阀处于常闭状态,当出现油压高于设定值时,油液将安全阀阀芯4顶开,压缩弹簧3受力压缩,油液从安全阀螺钉4内腔的出油口6中流出。

现有技术常常采用弹簧推动阀座,并且在阀座上端设置钢珠的结构;本申请对比现有技术,将现有技术采用的阀座配合钢珠的密封结构,变更为锥形结构的阀芯与阀座配合作业,从原先的面接触结构变更为线接触结构,从而有效消除了漏液现象,并且提高了安全阀的的作业精度,进一步保证了安全阀作业时压力值的稳定性。同时设置安全阀螺钉4与弹簧机构相配合,便于对安全阀的压力值进行调节,适合不同类别的液压泵。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优化,在其基础上,所述安全阀螺钉4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安全阀阀体1的后端,通过螺纹传动机构保证了安全阀螺钉4调节时的稳定性,避免压缩弹簧3的反向作用力造成调节时的精确度存在误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