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叶片、空调风扇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178发布日期:2019-11-12 23:4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扇叶片、空调风扇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扇叶片、空调风扇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一种常见的家电,空调器主要是由压缩机、室内外换热器、节流元件、控制器、管路系统以及风扇系统等组成,通过调节空气状态使局部空间内的温度、湿度保持在某一水平,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此过程中,空调将从局部空间中吸收的热向外部释放或从外部吸收热,需要将空气向外强制排放的空气排放装置,而风扇就执行此功能。一旦接收到来自驱动源的旋转动力,风扇就产生用于空气循环的压力差。因为空气排出效率、噪音、振动等会依赖于风扇的形状或结构而有所变化,所以应该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来确定风扇的叶片形状。风扇与驱动源的驱动轴连接,这样在设计叶片的形状时,还应该考虑连接的工作效率。在对空调等通风换气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对空调风扇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高能效、低噪音及长寿命是重点的关注指标,这三个指标直接决定了风扇的市场地位。

现有技术中,根据出风方向可将叶片两侧分为压力面和吸力面,风扇所对应的出风方向即为压力面,而相应的将风扇的轴侧进风方向作为吸力面,空气在风扇叶片的搅动下由风扇叶片间的空隙从吸力面到达压力面,进而沿风扇轴方向出风。当风扇工作时,在风扇叶片的两侧形成压力差,吸力面一侧的气压较低,而压力面一侧的气压比较高,因此空气从压力面越过风扇叶片的顶端边缘流向吸力面,从而造成轴流风扇的工作效率损失,而且由于风扇叶片顶端边缘比较薄,气流从压力面向吸力面流动的过程中,压力和气流的流向变化比较剧烈,容易造成较大的噪音。随着空调功能越来越强大,如何在兼顾能量利用率、振动、噪音、工作效率等因素下,得到最有效的风扇叶片形状是亟待需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风扇叶片、空调风扇及空调器,以有效减少风扇运行时的气流震动,降低运行噪音,并优化上述风扇的叶片总重量占风扇总重的比例,改善风扇性能;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及工业化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风扇叶片,设在空调风扇上,所述空调风扇包括主板、护罩、加强板及叶片,所述叶片设在主板和护罩之间,由导风件、连接件、送风件组成,所述导风件位于靠近风扇旋转轴的一端,其下端部与所述主板相连接,所述送风件位于远离风扇旋转轴的一端,其上侧端部与所述护罩相连,所述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送风件、导风件连成一体,共同形成弧形的导风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件、连接件、送风件均为弧形设置,其弧度α、β、γ分别为0~10°、0~20°、0~7°,且γ<α<β。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件、连接件、送风件沿弧面的宽度分别为 a、b、c厘米,满足a<b<c,且a+b=1.17c。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件的上侧端部呈半弧形平滑过渡,所述导风件与主板之间设有所述加强板;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护罩相连,连接件的另一端部分的与所述加强板部分的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件的弧面延长线与所述护罩的底边圆相切。

一种空调风扇,所述的空调风扇上述的叶片以及护罩、主板、加强板、固定结合孔,所述固定结合孔设在主板的中心,所述主板呈“喇叭形”,上方设有所述风扇叶片,所述护罩两端开口,大口径的一端套设在风扇叶片上,共同限定出风扇的气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主板设有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出风口的两侧为弧形呈左右对称;所述辅助出风口有6个,所述辅助出风口的形状相同并以叶片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沿周向等间距的分布在主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合孔的一端套设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的侧边上设有6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固定结合孔的旋转轴等间距的设置;所述固定结合孔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加强凸台,所述第一加强凸台的边缘设有3个等间距分布的螺钉孔,加强环套设在第一加强凸台的外周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叶片设置有5~9片,优选为7片,所述叶片的形状相同并以风扇旋转轴线为中心等间距的分布在主板上,所述主板与上述风扇的叶片总重量的比例范围在1:(0.8~2.0)。

一种空调器,所述的空调器包含上述的空调风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风扇叶片、空调风扇及空调器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扇叶片,能够有效减少气流震动,降低运行噪音,并优化了上述风扇的叶片总重量占风扇总重的比例,改善风扇性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扇叶片,结构简单,节省材料,成本低、便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风扇的第一视角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风扇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风扇的仰视图;

图5为图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风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连接件-1、送风件-2、导风件-3、主板-4、护罩-5、加强板-6、加强筋-7、辅助出风口-8、螺钉孔-9、第一加强凸台-10、加固环-11、加强环-12、固定结合孔-13、上边圆-14、底边圆-15、护罩侧壁-16、主板侧壁-17、第二加强凸台-18。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风扇,包括护罩5、主板4、加强板6以及所述的风扇叶片。所述主板4呈“喇叭形”,包含加强筋7、辅助出风口8、螺钉孔9、第一加强凸台10、加固环11、加强环12、固定结合孔13、第二加强凸台 18、主板侧壁17。主板4的上方设有所述风扇叶片,所述护罩5两端开口,位于大口径的底边圆15一端套设在风扇叶片上,共同限定出风扇的气流通道。

如图2所示,所述主板侧壁17上设有辅助出风口8,所述辅助出风口8的左、右两个侧边呈弧形,且以辅助出风口8的中心轴线呈左右对称;所述辅助出风口8有6个,所述辅助出风口8的形状相同并以叶片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沿周向等间距的分布在主板4上。当叶片旋转产生的空气气流经过主板4及加强板6时,容易在主板4、加强板6的两侧产生压力差,导致局部气流紊乱并产生噪音。通过设置辅助出风口8,可有效平衡主板4两侧的压力,减少不必要的气流动能损失。

所述固定结合孔13位于所述主板4的中心并沿轴向贯穿主板4。产生旋转的动力源的驱动轴从固定结合孔13的一侧插入,从另一侧穿出,用螺件将穿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可以使电机轴与主板4完全成为一体,保证在风扇工作时电机轴不会从固定结合孔13中脱出;当风扇叶片接收到由驱动轴传递的驱动力时,便与驱动轴一起旋转。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固定结合孔13的底部套设有加固环11,所述加固环11的侧边上设有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的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共6个,沿固定结合孔13的旋转轴等间距的设置;该设置可保证主板4的重心始终在固定结合孔13的旋转轴上。所述加强筋7的底面设在主板4上,加强筋7的侧面与加固环11的侧壁相连,所述加强筋7与主板4一体成型,通过加强筋7可将主板4与加固环 11连成一体,这样对主板4、加固环11形成支撑,进一步增加主板 4的稳定性。

如图3、图6所示,所述固定结合孔13的顶端设有第一加强凸台10、第二加强凸台18,在所述主板4的上侧依次设置第二加强凸台18、第一加强凸台10,且第二加强凸台18的直径大于第一加强凸台10。该设置即可保证连接强度,同时又能节省原料。所述第一加强凸台10的边缘设有3个等间距分布的螺钉孔9,加强环12套设在第二加强凸台10的外周上。使用螺件通过所述螺钉孔9可将风扇与配套的电机进行辅助固定,增加电机与风扇的连接强度。

所述护罩5由上边圆14、底边圆15、护罩侧壁16组成,其中护罩5的上、下两端分别由上边圆14、底边圆15形成的圆形开口,且上边圆14的口径小于底边圆15的口径,上边圆14与底边圆15之间以以一定的曲率形成平滑的护罩侧壁16,护罩5的底边圆15处套设在风扇叶片上相接形成一体。

所述叶片设置有5-9片,其中优选为7片,所述叶片具有相同扭转角度,所述叶片及主板4均采用增强聚丙烯,优选增强PP,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作。所述主板4与上述风扇的叶片总重量的比例范围在1:(0.8-2.0),优选的所述主板4与上述风扇的叶片总重量比例为1:1.5。

所述叶片的中心向着轴以辐射状设置在主板4上,风扇叶片与主板4间均为一次成型,在加工过程中直接注塑成为相互连接的结构。一旦主板4接收到位于固定结合孔13内的驱动轴所传递的驱动力,便以沿固定结合孔13虚拟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此时叶片与主板4一起转动,从而在叶片的两侧间形成压力差,由此执行将空气向前侧排出的功能。

所述叶片设在主板4和护罩5之间,由导风件3、连接件1、送风件2组成,所述导风件3位于风扇旋转轴的近端,其下端部与所述主板4相连接,上端部与所述护罩相接,所述送风件2位于风扇旋转轴的远端,其上侧端部与所述护罩5相连,所述连接件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送风件2、导风件3连成一体,共同形成弧形导风叶片。该设置可将叶片、主板4、护罩5连成一体,减少气流流动造成的叶片震动,同时增加风扇的整体稳定性。

所述导风件3、连接件1、送风件2均为弧形设置,三者一体成型,其弧度α、β、γ分别为0~10°、0~20°、0~7°,且γ<α<β。所述导风件3、连接件1、送风件2沿弧面的宽度分别为a、b、c cm,满足a<b<c,且a+b=1.17c。通过该设置节省空间且具有较高的能效比,同时可使经过风扇叶片的气流平缓的改变流动的方向、角度,有效降低风扇叶片处的气体紊流,减少出风气流的动能损失。

所述导风件3的上侧端部呈半弧形平滑过渡,所述导风件3与主板4之间设有所述加强板6;所述加强板6有2条弧形边和1条直边构成,两条弧形边分别与主板侧壁17及叶片的端部相接。所述连接件1的一端与所述护罩5相连,连接件1的另一端部分的与所述加强板6部分的相连。所述送风件2的弧面与所述护罩5的底边圆相切。该设置可进一步将风扇叶片与主板4连成一体,增加风扇整体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