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2021发布日期:2019-09-12 09:3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风风机。



背景技术:

通风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通风风机广泛应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

公告号为CN2077619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轴流式消防通风风机,包括风机外筒和风机内筒,风机内筒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叶轮、电机输出轴的另一端设置第一叶片,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圈,导风圈的周向设置多个导流板。该轴流式消防通风风机可以耐高温,在消防事故时能够正常运行,而且噪音小,通风效果好,能够实现消防通风的作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风机的进风口一般通过与管道连接,对室内室外的空气进行交换。风机的进风口和管道连接时,需要多个人将管道与风机的进风口对齐,然后进行安装,此种安装方式较为麻烦,且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风机,具有快速定位、提高安装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风风机,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通风筒、设置在通风筒内的转轴、固定在转轴端部的叶轮、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通风筒的两端贯通,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支架包括立柱、底板,所述立柱与所述底板垂直,所述立柱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筒固定,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法兰盘,所述立柱上滑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为弧形板,所述定位板的底壁与所述法兰盘下端抵接;所述定位板的侧壁上固定有滑块,所述立柱上开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沿着所述通风筒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定位板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立柱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风机使用时一般通过管道与室内连通,安装管道时,管道与进风口要定位准确,才能确保管道与进风口的连接处没有缝隙,提高通风效果。安装管道时,先将定位板滑出,管道与进风口连接的一端放置到定位板上,实现管道的快速定位,再稍作调整,进行管道的安装。定位板一方面可以快速定位管道,提高管道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定位板对管道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延长管道的使用时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滑块上的凹槽、固定在凹槽内的弹簧、与弹簧固定的卡块、开设在滑槽底壁上且与卡块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滑槽贯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管道时,滑动定位板,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弹簧被压缩,卡块在凹槽内,滑至定位板伸出进风口一段距离,卡块卡入到卡槽内,弹簧恢复至自然状态。卡块卡入到卡槽后,定位板相对立柱无法再滑动,实现定位板与立柱的固定。需要调整定位板伸出进风口的距离,按压卡块至卡块脱离卡槽,重新滑动定位板,至卡块卡入到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的两侧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与法兰盘固定后,卡环上固定拉绳,拉绳绕过管道与另一侧的卡环固定,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大风天气,管道晃动,导致管道脱离法兰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筒的内壁上固定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所述通风筒的一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通风筒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套筒穿过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相对所述套筒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将套筒固定在通风筒内,使得转轴在套筒内稳定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通风筒上方的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固定在转轴上的从动带轮、缠绕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上的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从动带轮和主动带轮实现同向转动。从动带轮带动转轴转动,最终驱动叶轮转动,叶轮转动后交换室内室外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筒上方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筒表面为圆弧状,不方便电机的安装,在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板,方便固定电机,使得电机能够正常运转,从而保证叶轮正常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口处安装有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护网可以避免较大的杂物进入壳体,影响风机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风筒的上方固定有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吊环方便对通风风机进行吊装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定位板一方面可以快速定位管道,提高管道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定位板对管道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延长管道的使用时长;

2.定位板伸出进风口的长度可调,可根据安装现场的空间大小,适当调整;

3.设置的防护网可以避免较大的杂物进入壳体,影响风机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体现通风筒内部的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体现通风筒外部的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立柱;111、滑槽;12、底板;2、通风筒;21、进风口;22、出风口;23、法兰盘;24、转轴;25、叶轮;26、安装架;27、安装板;28、支杆;29、套筒;3、驱动组件;31、电机;32、主动带轮;33、从动带轮;34、皮带;4、定位板;41、滑块;42、卡环;43、固定组件;432、凹槽;433、弹簧;434、卡块;435、卡槽;5、防护网;6、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通风风机,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上的通风筒2、设置在通风筒2内的转轴24、固定在转轴24端部的叶轮25、驱动转轴24转动的驱动组件3、滑动连接在支架1上的定位板4。

如图1所示,支架1包括立柱11、底板12,立柱11与底板12垂直,立柱11一端与底板12固定,另一端与通风筒2固定。通风筒2两端贯通,一端为进风口21,另一端为出风口22,进风口21处安装有法兰盘23。

如图1-图2所示,定位板4为弧形板,定位板4的底壁与法兰盘23的底端抵接,定位板4的侧壁上固定有滑块41,立柱11上开设有与滑块41配合的滑槽111,滑槽111沿着滚筒的长度方向开设,滑块41在滑槽111内滑动,定位板4通过固定组件43与立柱11固定。

如图3所示,固定组件43包括开设在滑块41上的凹槽432、固定在凹槽432内的弹簧433、与弹簧433固定的卡块434、开设在滑槽111底壁上且与卡块434配合的卡槽435,卡槽435与凹槽432贯通,弹簧433一端与凹槽432底壁固定,另一端与卡块434固定。安装管道时,滑动定位板4,滑块41在滑槽111内滑动,弹簧433被压缩,卡块434在凹槽432内,滑至定位板4伸出进风口21一段距离,卡块434卡入到卡槽435内,弹簧433恢复至自然状态。卡块434卡入到卡槽435后,定位板4相对立柱11无法在滑动,实现定位板4与立柱11的固定。需要调整定位板4伸出进风口21的距离,按压卡块434至卡块434脱离卡槽435,重新滑动定位板4,至卡块434卡入到卡槽435内。

如图3所示,定位板4的两侧侧壁上均间隔设置有卡环42,卡环42固定在定位板4上。管道与法兰盘23固定后,卡环42上固定拉绳,拉绳绕过管道与另一侧的卡环42固定,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大风天气,管道晃动,导致管道脱离法兰盘23。

如图1所示,通风筒2内固定有支杆28,支杆28远离通风筒2的一端固定有套筒29,套筒29穿过转轴24,转轴24相对通风筒2转动,叶轮25固定在转轴24靠近出风口22的一端。

如图1所示,通风筒2上方固定有安装架26,安装架26上方固定有安装板27。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主动带轮32、从动带轮33、皮带34,电机31固定在安装板27上,主动带轮32固定套设在电机31的输出轴上,从动带轮33固定套设在转轴24上。启动电机31,电机31驱动主动带轮32转动,在皮带34的作用下,从动带轮33和主动带轮32实现同向转动。从动带轮33带动转轴24转动,最终驱动叶轮25转动。

如图2所示,出风口22处固定有防护网5,设置的防护网5可以避免较大的杂物进入壳体,影响风机的正常使用。通风筒2上固定有吊环6,吊环6方便对通风风机进行吊装安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风风机使用时一般通过管道与室内连通,安装管道时,管道与进风口21要定位准确,才能确保管道与进风口21的连接处没有缝隙,提高通风效果。安装管道时,先将定位板4滑出,管道与进风口21连接的一端放置到定位板4上,实现管道的快速定位,再稍作调整,进行管道的安装。定位板4一方面可以快速定位管道,提高管道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定位板4对管道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延长管道的使用时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