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泡式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6789发布日期:2019-12-10 19:2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浸泡式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油浸泡式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源和设置在液压源与负载端之间的阀组,液压源包括动力源和用于对动力源进行控制的调压阀、安全阀等阀类组件;常规水下液压系统采用潜水电机和液压泵组成独立动力源,由该动力源形成的水下液压源分为两种,一种为闭式水下液压源:独立动力源装在油箱中作为一体,调压阀、安全阀等阀类组件设在独立阀箱内,独立阀箱与独立动力源和油箱的一体结构通过油路连接;另一种开式水下液压源:独立动力源和油箱分开安装,二者通过油路连接,调压阀、安全阀等阀类组件设在独立阀箱内,独立阀箱与独立动力源和油箱分别通过油路连接。但是,这两种液压源都需要单独设置用于放置调压阀、安全阀等阀类组件的独立阀箱,而且需要通过较多的管路连接,造成泄漏点比较多。

阀组箱用于连接外部负载,但是传统的阀组箱为干式阀组箱,阀组箱与液压源之间的回油管路需要单独汇集到液压源的回油管路中,因此,需要进一步增加连接管路,造成更多的泄漏点。

在水下,液压源和阀组箱都要放在密闭箱体内,但是,液压源和阀组箱的回油管路较多,而且需要汇集在一起,导致密闭箱体要求容积较大,结构安装复杂,同时,多个箱体之间的密封也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浸泡式液压系统,能够将动力源和阀箱中的阀件集成在油箱内,减少安装回油管路,节省空间,所有连接接口处进行密封,有利于增加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浸泡式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源和阀组箱,液压源包括动力组件、压力补偿器a和水密插接件;

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油箱内,所述压力补偿器a和水密插接件a分别安装在油箱上与油箱内部贯通的通孔内;

油箱和阀组箱上均分别设置回油接口和压力接口,油箱的回油接口和压力接口和阀组箱的回油接口和压力接口对应连接;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变量泵、安全阀、止回单向阀、高压过滤器、吸油过滤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a、电比例调压阀和电机;

所述电机为变量泵提供动力;

所述变量泵的入口端与吸油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吸油过滤器安装在油箱内部箱壁上;变量泵的出口端分出两条并联的管路,分别连接安全阀和止回单向阀,止回单向阀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高压过滤器相连,高压过滤器通过管路与油箱的压力接口连通;变量泵的调压口与电比例调压阀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油箱内的压力;所述温湿度传感器a用于检测油箱底部水的电导率和油箱内温度;

所述高压过滤器、吸油过滤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a、电比例调压阀和电机分别通过水密插接件与外部控制单元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组箱包括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b和多路阀组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压力补偿器b和水密插接件b,多路阀组固定在箱体底部,其上设置一个以上安装孔,阀座和温湿度传感器b分别安装在安装孔内,连接阀座的安装孔与阀组箱的箱体壁面贯通,阀座伸出阀组箱外部与负载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b用于检测阀组箱底部水的电导率和阀组箱内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补偿器a和水密插接件a分别螺纹连接在油箱上的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油接口和压力接口与油箱之间、回油接口和压力接口与阀组箱之间、压力补偿器a与油箱之间和水密插接件与油箱之间均通过密封圈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座与阀组箱上的安装孔连接处通过密封圈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油箱采用不锈钢或铝阳极氧化材料。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液压系统采用动力源和油箱一体的液压源再与阀组箱组合,油箱可以直接为液压源中的动力源供油,回油不需要额外的回油管路,可以直接回流到油箱中;

变量泵、安全阀、止回单向阀、高压过滤器、吸油过滤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a、电比例调压阀和电机等零部件可以直接安装于油箱内并浸泡在液压油内;阀组箱与液压源的油箱通过油口和压力接口联通,阀组箱内可以存放回油,温湿度传感器b和多路阀组可以直接安装于阀组箱内并浸泡在液压油内;

温湿度传感器a和温湿度传感器b分别放在油箱和阀组箱的底部,它们的探头可以检测水的电导率,当有水渗入时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液压油的密度,水沉入箱底,当沉入箱底的水达到设定置量时,温湿度传感器a和温湿度传感器b将信号反馈给外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油箱或阀组箱排水,防止对液压元件损坏。

(2)本发明中液压源的箱体和阀组箱与外部零件连接处均用密封圈密封,有效保证液压系统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的液压源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的液压源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的液压源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的阀组箱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的阀组箱的左视图。

其中,1-压力补偿器a,2-变量泵,3-安全阀,4-止回单向阀,5-高压过滤器,6-吸油过滤器,7-压力传感器,8-温湿度传感器a,9-电比例调压阀,10-电机,11-水密插接件a,12-多路阀组,13-温湿度传感器b,14-压力补偿器b,15-水密插接件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浸泡式液压系统,能够将动力源和独立阀箱中的阀件集成为动力组件安装在油箱内,减少安装回油管路,节省空间,通过水密插接件密封,有利于增加密封性。

如图1所示,该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源和阀组箱,液压源包括动力组件、压力补偿器1和水密插接件a11,动力组件设置在油箱内,可以浸泡在油内,压力补偿器1和水密插接件a11分别螺纹连接在油箱上与油箱内部贯通的通孔内,并在连接处用密封圈密封;

油箱和阀组箱上均分别设置回油接口(t)和压力接口(p),油箱的回油接口和压力接口和阀组箱的回油接口和压力接口对应连接,每个接口处通过密封圈密封;其中,油箱采用不锈钢或铝阳极氧化材料;压力补偿器1作为液压源在水下的压力补偿部件,保证油箱内与外部的压力平衡。

如图2-4所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变量泵2、安全阀3、止回单向阀4、高压过滤器5、吸油过滤器6、压力传感器7、温湿度传感器a8、电比例调压阀9和电机10;

电机10为变量泵2提供动力;变量泵2的出口端(b端)分出两条并联的管路,分别与安全阀3和止回单向阀4,安全阀3的另一端悬空,止回单向阀4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高压过滤器5相连,高压过滤器5通过管路与油箱的压力接口连通;变量泵2的调压口(x口)与电比例调压阀9通过管路连接;其中,安全阀3用于保护液压源内的管路和液压元件的安全性,安全阀3内预设压力值,当电比例调压阀9故障时,液压源内的管路和液压元件的压力值超过安全阀3的预设值,安全阀3的悬空端将管路中的液压油泄压进入油箱,使管路和油箱内压力平衡;

止回单向阀4用于防止从变量泵2流至高压过滤器5的液压油回流;

高压过滤器5、吸油过滤器6、压力传感器7、温湿度传感器a8、电比例调压阀9和电机10分别通过水密插接件11与外部控制单元电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高压过滤器5、吸油过滤器6、压力传感器7、温湿度传感器a8、电比例调压阀9和电机10动作或接收高压过滤器5、吸油过滤器6、压力传感器7、温湿度传感器a8、电比例调压阀9和电机10反馈的信号;

变量泵2的入口端(s端)与吸油过滤器6通过管路连接,吸油过滤器6安装在油箱内部箱壁上,用于吸除杂质,防止变量泵2的入口堵塞;压力传感器7固定在油箱内部,用于实时检测油箱内的压力;温湿度传感器a8设置在油箱的底部,其探头用于检测油箱底部水的电导率和油箱内温度,当有水渗入油箱时,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液压油的密度,水沉入箱底,当沉入箱底的水达到设定置量或油箱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温湿度传感器a8将信号反馈给外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油箱排水或降温,防止对液压元件损坏;电比例调压阀9用于调节电机油箱内和管路中的压力平衡。

如图5-6所示,所述阀组箱包括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b13和多路阀组12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压力补偿器b14和水密插接件b15,多路阀组12固定在箱体内部,其上设置一个以上安装孔,阀座和温湿度传感器b13分别安装在安装孔内,连接阀座的安装孔与阀组箱的箱体壁面贯通,阀座伸出阀组箱外部与负载连接,阀座与阀组箱上的安装孔连接后通过密封圈密封。

温湿度传感器b13均设置有探头,其探头用于检测水的电导率和阀组箱内温度,温湿度传感器b13与外部控制单元相连,当有水渗入阀组箱时,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液压油的密度,水沉入箱底,当沉入箱底的水达到设定置量或或阀组箱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温湿度传感器b13将信号反馈给外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阀组箱排水或降温,防止对阀组箱内部元件损坏。

将液压源和阀组箱分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液压源的体积,有利于小型化,本实施例也可以将阀组箱安装在液压源的油箱中,可以同样达到节省管路的目的。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