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供油系统及压缩机供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03188发布日期:2019-08-10 00:06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供油系统及压缩机供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供油系统及压缩机供油方法。



背景技术:

离心式压缩机内设有轴承和齿轮等转子部件,压缩机运行时需要油液对转子部件进行润滑,以保证压缩机稳定运行。为确保油液循环流动,通常采用液泵进行油液输送。压缩机启动前,液泵启动向压缩机转子箱内输送油液,待压缩机停止工作关闭液泵。由于液泵停止时油液回流,导致液泵启动初期,管路中存在气体,从而使管路液泵气蚀和干磨,易造成供油系统损坏。另外油液温度受环境影响波动较大,从而影响油液润滑性能,易造成转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供油系统及压缩机供油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供油系统中液泵气蚀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供油系统,包括:液箱、第一液泵、压缩机转子箱和辅助油路;所述第一液泵的进口与所述液箱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液泵的出口与压缩机转子箱流体连通;所述辅助油路用于将油液输入至所述第一液泵以排出所述第一液泵所在管路中的气体。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辅助油路包括第二液泵;所述第二液泵的进口与所述液箱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液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液泵的进口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液箱与所述第一液泵之间设有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泵的进口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排气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液箱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液箱与所述第一液泵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阻隔流体自所述第一液泵的进口流向所述液箱。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辅助油路包括:第二液泵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液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液泵的出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液泵和所述第一液泵之间,以阻隔流体自所述第一液泵流入所述第二单向阀。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进液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液泵的出口和所述辅助油路流体连通,所述冷却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压缩机转子箱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温控阀;所述温控阀的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液泵的出口流体连通;所述温控阀的第二进口与所述冷却器流体连通;所述温控阀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转子箱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压缩机转子箱与所述液箱流体连通。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供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油液经辅助油路输入至第一液泵以排出所述第一液泵所在管路中的气体;启动第一液泵将油液自液箱输向压缩机转子箱。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第一液泵的进口与液箱流体连通,第一液泵的出口与压缩机转子箱流体连通,辅助油路用于将油液输入至第一液泵以排出第一液泵所在管路中的气体的方式,通过辅助油路将油液通入第一液泵所在管路中,从而在第一液泵启动前排出第一液泵所在管路中的气体,进而可以避免第一液泵气蚀和干磨。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供油系统的示意图。

图标:1-液箱;2-第一液泵;3-压缩机转子箱;4-辅助油路;41-第二液泵;42-第二单向阀;5-第一单向阀;6-排气管路;7-冷却器;8-温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供油系统,包括:液箱1、第一液泵2、压缩机转子箱3和辅助油路4;第一液泵2的进口与液箱1流体连通,第一液泵2的出口与压缩机转子箱3流体连通;辅助油路4用于将油液输入至第一液泵2,以排出第一液泵2进口所在管路中的气体。

具体地,辅助油路4与第一液泵2流体连通,在压缩机启动前,油液经辅助油路4输入至第一液泵2,从而排出第一液泵2所在管路中的气体;待辅助油路4运行一定时间,或者,观察第一液泵2所在管路中气体排尽时启动第一液泵2。第一液泵2将油液自液箱1输送至压缩机转子箱3内,从而润滑压缩机转子箱3内的齿轮和轴承。其中,压缩机转子箱3包括压缩机齿轮箱、轴承座和转轴箱的一种或多种,油液输送至压缩机转子箱3可润滑压缩机内部活动组件,从而确保压缩机稳定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液泵2用于将液箱1内油液输送至压缩机转子箱3中,由于油液中杂质沉积在液箱1底部,为避免杂质进入压缩机转子箱3,应使第一液泵2的进口连通至液箱1的中部或上部,此外,为避免第一液泵2吸入气体,应使第一液泵2的进口管路浸没在液箱1内油液的液面下方。并且,应使辅助油路4的进口浸没在液箱1内油液的液面下方,从而油液在重力作用可充满辅助油路4的进口管路,进而避免辅助油路4中存在气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辅助油路4包括第二液泵41;第二液泵41的进口与液箱1流体连通,第二液泵41的出口与第一液泵2的进口流体连通。在压缩机启动前,第二液泵41启动将油液自液箱1输送至第一液泵2的进口,从而将第一液泵2进口管路中的气体排出;从而在启动第一液泵2时,第一液泵2的进口管路中充满油液,进而可以避免第一液泵2气蚀和干磨。

进一步的,液箱1与第一液泵2之间设有带有控制阀的排气管路6,排气管路6的一端与第一液泵2的进口流体连通。

当辅助油路4将油液输送至第一液泵2的进口时,第一液泵2进口管路中的气体自排气管路6排出;可通过观察排气管路6内油液有无判断第一液泵2所在管路中气体是否排尽,当排气管路6内充满油液时则证明第一液泵2所在管路中气体已排尽,此时关闭排气管路6上的控制阀,启动第一液泵2,第一液泵2可将液箱1中油液输送至压缩机转子箱3。

如图1所示,排气管路6的另一端与液箱1流体连通。其中,第一液泵2进口所在管路中的气体混合有润滑油,为避免油液排出至压缩机外,将排气管路6与液箱1连通,从而可将第一液泵2所在管路中的气体排放至液箱1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液箱1与第一液泵2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5;第一单向阀5用于阻隔流体自第一液泵2的进口流入液箱1。

当第二液泵41启动时,油液进入第一液泵2的进口管路,并使第一液泵2进口管路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管路6排入液箱1中;关闭排气管路6的控制阀,启动第一液泵2,第一液泵2将液箱1内油液流经第一单向阀5和第一液泵2进入压缩机转子箱3;当第一液泵2停止运行时,第一单向阀5可阻隔油液自第一液泵2流向液箱1,从而避免油液回流而使第一液泵2所在管路中掺杂气体。

如图1所示,辅助油路4包括:第二液泵41和第二单向阀42;第二液泵41的出口与第一液泵2的出口流体连通;第二单向阀42设置在第二液泵41和第一液泵2之间,以避免流体自第一液泵2流向第二单向阀42。

具体的,第二单向阀42用于阻隔油液自第一液泵2流向第二液泵41,从而避免第二单向阀42关闭时,第一液泵2驱动油液反向冲击第二液泵41,进而防止第一液泵2被油液反向冲击造成损坏。此外,油液可自液箱1依次流经第二液泵41和第二单向阀42,在重力作用下,液箱1内油液可充满第二液泵41的进口管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单向阀42和第一液泵2之间设有三通管,且三通管的管口分别连通第二单向阀42、第一液泵2的进口和出口;为减少第一液泵2运行时油液自第一液泵2的出口流向第一液泵2的进口,连接在第一液泵2进口和出口之间的管路径向尺寸小于第一液泵2的进口和出口的口径。例如:连接在第一液泵2进口和出口之间的管路径向尺寸配置为第一液泵2的出口径向尺寸的1/8~1/10,从而减少自第一液泵2的出口流向第一液泵2进口的油液流量。

进一步的,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冷却器7;冷却器7的进液口分别与第一液泵2的出口和辅助油路4流体连通,冷却器7的出液口与压缩机转子箱3流体连通。

具体的,压缩机启动前,液箱1内油液经辅助油路4流向冷却器7和第一液泵2的进口,从而使第一液泵2进口所在管路中的气体排出;待第一液泵2进口所在管路中的气体排尽时,第一液泵2启动,第一液泵2将油液输入压缩机转子箱3。

如图1所示,压缩机供油系统还包括温控阀8;温控阀8的第一进口与第一液泵2的出口流体连通;温控阀8的第二进口与冷却器7流体连通;温控阀8的出口与压缩机转子箱3流体连通。

具体的,压缩机启动前,温控阀8的第一进口开启,温控阀8的第二进口封闭,第二液泵41启动并将油液自液箱1输送至第一液泵2进口所在的管路和压缩机转子箱3中,从而将第一液泵2进口所在的管路内的气体排出;当第一液泵2所在的管路内气体排尽时,启动第一液泵2,液箱1内油液流经第一液泵2和温控阀8的第一进口进入压缩机转子箱3;当油液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控阀8的第一进口开度缩小,温控阀8的第二进口开启,液箱1内的部分油液流经冷却器7和温控阀8进入压缩机转子箱3。在冷却器7的作用下可将油液冷却,冷却后的油液与未经冷却的油液在温控阀8内混合达到预设温度后再经温控阀8的出口进入压缩机转子箱3中,从而避免油液因升温造成润滑失效。为确保冷热油液在温控阀8内能够充分混合,温控阀8配置为混流式温控阀。

进一步的,压缩机转子箱3与液箱1流体连通。进入压缩机转子箱3内的油液对压缩机转子箱3内的齿轮和轴承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再经管路流回液箱1从而实现油液循环流动。

进一步的,排气管路6内设有液位开关,液位开关用于检测排气管路6是否充满油液;当排气管路6内充满油液时,则表明第一液泵2进口管路中的气体已排尽,此时关闭排气管路6的控制阀,启动第一液泵2可避免第一液泵2吸入气体产生气蚀和干磨。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差别在于,可省去液箱1与第一液泵2之间的第一单向阀5,第二液泵41将油液输送至第一液泵2的进口管路,从而使第一液泵2的进口管路中的气体排入液箱1中,进入液箱1中的气体在油液中产生气泡并上浮是油液的液面上方,从而可避免第一液泵2启动吸入气体。在压缩机启动前,第二液泵41启动将液箱1内油液输送至第一液泵2的进口管路中,从而使油液沿第一液泵2的进口管路流入液箱1,进而排尽第一液泵2的进口管路中的气体。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供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油液经辅助油路4输入至第一液泵2以排出第一液泵2所在管路中的气体;启动第一液泵2将油液自液箱1输向压缩机转子箱3。

具体地,在启动第一液泵2之前启动第二液泵41,使液箱1内油液经辅助油路4输送至第一液泵2的进口管路,从而排出第一液泵2进口所在管路中的气体;通过观察或者使用液位传感器检测,待第一液泵2进口所在管路中的气体排尽时,启动第一液泵2,液箱1内油液经第一液泵2输送至压缩机转子箱3内。当油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液箱1内油液经第一液泵2进入温控阀8的第一进口,最终进入压缩机转子箱3内;当油液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温控阀8的第一进口开度缩小,温控阀8的第二进口开启,液箱1内部分油液流经第一液泵2、冷却器7和温控阀8进入压缩机转子箱3,从而避免因油液温度较高造成润滑失效。经冷却器7冷却的油液与未经冷却的油液在温控阀8内混合达到预设温度,再经温控阀8的出口进入压缩机转子箱3内,从而保证油液温度稳定性,进而可确保压缩机转子箱3内的齿轮和轴承获得稳定润滑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