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馏除焦循环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2220发布日期:2019-12-24 20:2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馏除焦循环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馏除焦循环泵。



背景技术:

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循环泵是将液态物质循环起来的泵类设备,例如水暖供热管道中的热水是通过循环泵在管道中循环流动。在化学物质真空精馏生产系统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循环泵为化学物质的循环提供动力。然而循环泵在工作时,有的介质粘度大,并且在温度即使较低时就容易结晶,这样就易造成机封腔内结焦,最终导致机封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馏除焦循环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循环泵在工作时,有的介质粘度大,并且在温度即使较低时就容易结晶,这样就易造成机封腔内结焦,最终导致机封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馏除焦循环泵,所述精馏除焦循环泵包括:泵体和悬架体,所述泵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泵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悬架体相连接,所述泵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叶轮;

所述悬架体包括密封器和储油器,所述密封器的一端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所述密封器的另一端设置有前盖,所述前盖将所述密封器的内部和所述储油器的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所述储油器的远离所述密封器的一端设置有后盖;

所述悬架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驱动轴,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所述驱动轴的中心轴线、所述机械密封装置的中线轴线以及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均相重合,所述机械密封装置包括泵盖和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的一端与所述叶轮相接触,所述泵盖通过设置于所述机械密封的端部的静环压盖与所述机械密封相连接,所述泵盖、所述叶轮以及所述机械密封之间形成机械密封腔,所述机械密封腔的端部呈圆锥台状。

优选地,所述静环压盖的靠近所述前盖的一端设置有油封装置,所述油封装置靠近所述前盖的一侧设置有油封挡板。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通过叶轮螺母与所述叶轮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叶轮之间设置有叶轮键。

优选地,所述储油器的顶部设置有气孔盖,所述储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标,所述储油器的底部设置有管堵。

优选地,所述储油器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驱动轴的中心轴线相重合。

优选地,所述储油器远离所述密封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轴承。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馏除焦循环泵,包括:泵体和悬架体,所述泵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泵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悬架体相连接,所述泵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叶轮;所述悬架体包括密封器和储油器,所述密封器的一端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所述密封器的另一端设置有前盖,所述前盖将所述密封器的内部和所述储油器的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所述储油器的远离所述密封器的一端设置有后盖;所述悬架体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驱动轴,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所述驱动轴的中心轴线、所述机械密封装置的中线轴线以及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均相重合,所述机械密封装置包括泵盖和机械密封,所述机械密封的一端与所述叶轮相接触,所述泵盖通过设置于所述机械密封的端部的静环压盖与所述机械密封相连接,所述泵盖、所述叶轮以及所述机械密封之间形成机械密封腔,所述机械密封腔的端部呈圆锥台状。泵体用于输送待传送的液体,悬架体用于支撑泵体同时为泵体中的叶轮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的精馏除焦循环泵,将机械密封腔的端部设置成圆锥台状,从而增加介质在机械密封腔内的流动体积和流动量,更有利于带走机械密封摩擦产生的热量,防止介质结晶,避免介质在机械密封腔内结焦,防止结焦对机械密封装置的损坏,提高机械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馏除焦循环泵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馏除焦循环泵的整体示意图。精馏除焦循环泵包括:泵体1和悬架体2,泵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1,泵体1远离进水口11的一端与悬架体2相连接,泵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12,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叶轮3。泵体1和悬架体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泵体1可以是一体成型,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循环腔,并且设置有叶轮3,泵体工作时,叶轮3旋转产生一定的压力,将液体从进水口11压至出水口12,叶轮3不断的转动,液体不断的从进水口11压至出水口12,实现循环过程。

悬架体2包括密封器21和储油器22,密封器21的一端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4,密封器21的另一端设置有前盖221,前盖221将密封器21的内部和储油器22的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储油器22的远离密封器21的一端设置有后盖222。储油器22中存储有润滑油,润滑油的一方面可以起到进一步的密封作用,还能为部件之间提供润滑作用,降低部件之间的摩擦力。

悬架体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驱动轴5,叶轮3设置于驱动轴5的端部,驱动轴5的中心轴线、机械密封装置4的中线轴线以及叶轮3的中心轴线均相重合。驱动轴5带动叶轮3转动,转动的同时能够将储油器22中的润滑油从储油器22往密封器21的一侧输送。

机械密封装置4包括泵盖41和机械密封42,机械密封42的一端与叶轮3相接触,泵盖41通过设置于机械密封42的端部的静环压盖43与机械密封42相连接,泵盖41、叶轮3以及机械密封42之间形成机械密封腔44,机械密封腔44的端部呈圆锥台状。一般的机械密封腔均呈圆柱体状,将圆柱体状的机械密封腔设置为圆锥体状,能够减小机械密封腔的体积从而增加介质在机械密封腔内的流动体积和流动量,提高介质的流动速度,更有利于带走机械密封摩擦产生的热量,防止介质结晶,避免介质在机械密封腔内结焦,防止结焦对机械密封装置的损坏,提高机械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精馏除焦循环泵,泵体1和悬架体2,泵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1,泵体1远离进水口11的一端与悬架体2相连接,泵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12,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叶轮3;悬架体2包括密封器21和储油器22,密封器21的一端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4,密封器21的另一端设置有前盖221,前盖221将密封器21的内部和储油器22的内部分隔为两个独立的空间,储油器22的远离密封器21的一端设置有后盖222;悬架体2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驱动轴5,叶轮3设置于驱动轴5的端部,驱动轴5的中心轴线、机械密封装置4的中线轴线以及叶轮3的中心轴线均相重合,机械密封装置4包括泵盖41和机械密封42,机械密封42的一端与叶轮3相接触,泵盖41通过设置于机械密封42的端部的静环压盖43与机械密封42相连接,泵盖41、叶轮3以及机械密封42之间形成机械密封腔44,机械密封腔44的端部呈圆锥台状。泵体1用于输送待传送的液体,悬架体2用于支撑泵体1同时为泵体1中的叶轮3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的精馏除焦循环泵,将机械密封腔的端部设置成圆锥台状,从而增加介质在机械密封腔内的流动体积和流动量,更有利于带走机械密封摩擦产生的热量,防止介质结晶,避免介质在机械密封腔内结焦,防止结焦对机械密封装置的损坏,提高机械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静环压盖43的靠近前盖221的一端设置有油封装置6,油封装置6靠近前盖221的一侧设置有油封挡板61。油封装置6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机械密封装置4的密封性能,油封挡板61则用于将密封的润滑油密封在油封装置6的密封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驱动轴5通过叶轮螺母51与叶轮3可拆卸连接,驱动轴5与叶轮3之间设置有叶轮键52。驱动轴5通过叶轮螺母51与叶轮3可拆卸连接能够方便驱动轴5的更换和维修,叶轮键52能够使得驱动轴5和叶轮3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叶轮3发生松动,影响循环泵的循环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储油器22的顶部设置有气孔盖223,储油器22的侧壁上设置有油标224,储油器22的底部设置有管堵225。气孔盖223一方面能够保证气孔的正常使用功能,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落入储油器22中,防止杂质进入设备对设备尤其是驱动轴5的传动造成不良影响。油标224能够观测储油器22中的含油量,及时添加润滑油。可以根据密封性能的需求,将储油器22中的润滑油进行更换,更换时直接将管堵225打开,润滑油自行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储油器22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226,轴承226的中心轴线与驱动轴5的中心轴线相重合。轴承226能够保证驱动轴5的比较顺畅的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储油器22远离密封器2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轴承226。由于储油器22远离密封器21的一端属于传动装置的端部支点位置,承受的力也更大,所以在储油器22远离密封器21的一端设置多个轴承226,使得驱动轴5的转动更平稳。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