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旋涡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6994发布日期:2019-11-19 22:0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旋涡鼓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旋涡鼓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鼓风机一般由电机、风桶、设于风桶内的叶轮和开设于风桶上的进、出风口组成,其中叶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由于鼓风机的叶轮在风桶内运转无摩擦,不需要润滑,使排出的气体不含油,是化工、食品等工业理想的气力输送气源。但是,由于鼓风机在压缩并输送气体时,气体中携带的颗粒物质容易被吸附于风桶内的叶轮上,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清除风桶内部的灰尘,特别是叶轮上的灰尘、污垢等杂质,以防止锈蚀和失衡。清洗时需要对鼓风机进行拆卸,清洗效率较低,且频繁的拆卸安装容易损坏鼓风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旋涡鼓风机,其具有自清洁的功能,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压旋涡鼓风机,包括风桶和转动设于风桶内的叶轮,其还包括设于风桶外侧壁用于储存喷淋液的储液隔层和设于风桶内用于刷洗叶轮的刷洗装置,所述储液隔层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处设有进液阀门,所述风桶靠近储液隔层的一侧设有多个喷淋孔,多个所述喷淋孔连通储液隔层和风桶,所述风桶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设有出液阀门,所述刷洗装置包括用于刷扫叶轮圆周边沿的第一刷扫部、分别用于刷扫叶轮两相对侧面的两个第二刷扫部和用于调节第一刷扫部靠近或远离叶轮的圆周边沿的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刷扫部正对叶轮的圆周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刷扫部远离叶轮一侧的活动块、分别设于活动块两相对的侧面并与活动块侧面抵接的两块限位板、与活动块远离第一刷扫部的一端螺纹连接的丝杆和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限位板与风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刷洗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两个第二刷扫部靠近或远离叶轮的第二调节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滑动设于风桶内的两个齿条、设于两个齿条之间的齿轮和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第二驱动件,两个所述齿条平行设置且同时与齿轮啮合,两条所述齿条分别连接两个第二刷扫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刷扫部包括支撑杆、转动设于支撑杆上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以及同时套设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上的除尘带,所述第一转轮设于靠近叶轮圆心的位置,所述第二转轮设于靠近叶轮圆周边沿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刷扫部还包括用于驱动除尘带沿从叶轮圆心向叶轮圆周边沿的方向运动的传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风桶设有保护箱,所述传动件包括与第二转轮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轮、转动设于支撑杆上的第二传动轮、套设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的传送带以及用于驱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二传动轮和第三驱动件设于保护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旋涡鼓风机通过设置储液隔层和刷洗装置,清洗时,不需要对其进行拆卸,其具有自清洁能力,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旋涡鼓风机通过设置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可自动调节第一刷扫部和第二刷扫部相对叶轮的位置,保证第一刷扫部和第二刷扫部在清洗叶轮时,可以始终保持与叶轮抵接的状态,提高清洗效果,当不需要清洗叶轮时,可以调节第一刷扫部和第二刷扫部不与叶轮抵接,保证叶轮正常转动,避免影响鼓风机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风桶;11、进气口;12、出气口;13、喷淋孔;14、出液口;15、出液阀门;2、叶轮;3、第四驱动件;4、中风盖;41、通风口;5、储液隔层;51、进液口;52、进液阀门;6、刷洗装置;61、第一刷扫部;62、第二刷扫部;621、支撑杆;622、第一转轮;623、第二转轮;624、除尘带;63、第一调节组件;631、活动块;632、限位板;633、丝杆;634、第一驱动件;7、传动件;71、第一传动轮;72、第二传动轮;73、传送带;74、第三驱动件;8、保护箱;81、限位槽;9、第二调节组件;91、齿条;911、限位块;92、齿轮;93、第二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与附图本身的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高压旋涡鼓风机,如图1所示,包括风桶1、转动设于风桶1内的叶轮2和用于驱动叶轮2转动的第四驱动件3,所述第四驱动件3为电机。所述风桶1开设有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所述风桶1内设有中风盖4,所述中风盖4将风桶1内部分隔成左右两个腔体,所述中风盖4上开设有通风口41。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腔体内分别设有一个叶轮2,所述第四驱动件3的输出轴贯穿风桶1的侧壁、两个叶轮2的圆心和中风盖4的圆心,所述第四驱动件3的输出轴与风桶1的侧壁和中风盖4转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件3的输出轴与两个叶轮2的圆心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旋涡鼓风机还包括设于风桶1外侧壁并用于储存喷淋液的储液隔层5和设于风桶1内并用于刷洗叶轮2的刷洗装置6,所述储液隔层5设有进液口51,所述进液口51处设有进液阀门52,所述风桶1靠近储液隔层5的一侧设有多个喷淋孔13,多个所述喷淋孔13连通储液隔层5和风桶1,所述风桶1设有出液口14,所述出液口14处设有出液阀门15,所述刷洗装置6包括用于刷扫叶轮2圆周边沿的第一刷扫部61、分别用于刷扫叶轮2两相对侧面的两个第二刷扫部62和用于调节第一刷扫部61靠近或远离叶轮2的圆周边沿的第一调节组件63,所述第一刷扫部61正对叶轮2的圆周边沿,所述第一刷扫部61为毛刷。

当需要清洗风桶1及风桶1内的叶轮2时,通过进液口51连通外部的输水管道,并打开进液阀门52,使清洗液从进液口51被输送到储液隔层5中,并从多个喷淋孔13喷洒到风桶1内,多个喷淋孔13的设置可以增大清洗液的喷洒面积,提高清洗效果。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组件63使第一刷扫部61与叶轮2的圆周边沿抵接,然后启动第四驱动件3,第四驱动件3转动带动叶轮2转动,叶轮2转动时其圆周边沿与第一刷扫部61摩擦,第二刷扫部62与叶轮2两相对的侧边摩擦,第一刷扫部61和第二刷扫部62将附着于其表面的灰尘污垢进行清理。通过多个喷淋孔13喷洒的喷淋液对附着于叶轮2表面的灰尘进行润湿及冲洗,刷洗装置6通过摩擦作用将附着于叶轮2表面的灰尘及清洗液从叶轮2表面刷扫到风桶1底部,清洗后的污水及杂质从风桶1上的出液口14排出,两种清洁方式的配合有效提高了清洁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高压旋涡鼓风机清洗时,不需要对其进行拆卸,其具有自清洁能力,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为了提高喷洒液的喷洒面积,将储液隔层5设于风桶1的顶部,为了便于污水和灰尘排出风桶1,将出液口14设于风桶1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3包括设于第一刷扫部61远离叶轮2一侧的活动块631、分别设于活动块631两相对的侧面并与活动块631侧面抵接的两块限位板632、与活动块631远离第一刷扫部61的一端螺纹连接的丝杆633和用于驱动丝杆633转动的第一驱动件634,所述限位板632与风桶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631为矩形,所述第一驱动件634为电机,丝杆633远离活动块631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63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第一调节组件63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刷扫部61有效清扫叶轮2的圆周边沿,同时,在鼓风机工作时,可以调节第一刷扫部61不与叶轮2的圆周边沿发生接触避免第一刷扫部61影响叶轮2的转动。调节第一刷扫部61的位置时,通过启动第一驱动件634,第一驱动件634驱动丝杆633转动,由于矩形的活动块631受到两块限位板632的抵接,不能跟随丝杆633一起转动,而丝杆633与活动块631螺纹连接,因此,当丝杆633转动时,活动块631只能推动第一刷扫部61向靠近叶轮2圆周边沿或向远离叶轮2圆周边沿的方向运动。丝杆633和活动块631的螺纹配合提高活动块631的调节精度,进而可以准确的调节第一刷扫部61的位置,操作简单,结构稳定,有利于提高清扫效果和清扫效率。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二刷扫部62包括支撑杆621、转动设于支撑杆621上的第一转轮622和第二转轮623以及同时套设于第一转轮622和第二转轮623上的除尘带624,所述第一转轮622设于靠近叶轮2圆心的位置,所述第二转轮623设于靠近叶轮2圆周边沿的位置,进而使同时套设于第一转轮622和第二转轮623上的除尘带624沿靠近圆心的位置向靠近叶轮2圆周边沿的位置设置,增大除尘带624与叶轮2表面的接触面积,当叶轮2转动时,除尘带624可以除去叶轮2表面的大部分灰尘,提高清洁效果和清洁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刷扫部62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转轮623转动的传动件7,当第二转轮623转动时,在第一转轮622与第二转轮623的配合下,使得除尘带624转动,除尘带624的转动方向为沿从叶轮2圆心向叶轮2圆周边沿的方向转动,有利于将靠近叶轮2圆心处的灰尘刷扫到叶轮2的圆周边沿处,使灰尘更容易跟随清洗液或者在第一刷扫部61的刷扫作用下清扫到风桶1的底部,并从出液口14排出,提高清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风桶1设有保护箱8,所述传动件7包括与第二转轮623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轮71、转动设于支撑杆621上的第二传动轮72、套设于第一传动轮71和第二传动轮72上的传送带73以及用于驱动第二传动轮72转动的第三驱动件74,所述第二传动轮72和第三驱动件74设于保护箱8内,所述第三驱动件74为电机,所述第二转轮623与第一传动轮71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箱8,使用于驱动除尘带624转动的第三驱动件74设于保护箱8内,对第三驱动件74起保护作用,避免清洗液直接滴落到第三驱动件74上而损坏第三驱动件74,延长第三驱动件74的使用寿命。第一传动轮71、第二传动轮72和传送带73的配合稳定,有效带动除尘带624的转动,提高清洁效果。

结合图2,进一步地,所述刷洗装置6还包括用于调节两个第二刷扫部62靠近或远离叶轮2的第二调节组件9。第二调节组件9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二刷扫部62在清扫叶轮2侧部时,可以始终保证第二刷扫部62与叶轮2侧部发生抵接,有效清扫叶轮2侧部,同时,在鼓风机工作时,可以调节第二刷扫部62不与叶轮2的发生接触避免第二刷扫部62影响叶轮2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组件9包括滑动设于风桶1内的两个齿条91、设于两个齿条91之间的齿轮92和用于驱动齿轮92转动的第二驱动件93,两个所述齿条91平行设置且同时与齿轮92啮合,两条所述齿条91分别连接两个第二刷扫部62。

通过启动第二驱动件93,第二驱动件93驱动齿轮92转动,齿轮92转动带动两条齿条91同时向远离齿轮92的方向或同时向靠近齿轮92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二刷扫部62同时向远离叶轮2的侧面的方向运动或同时向靠近叶轮2的侧面的方向运动,操作简单,可有效调整第二刷扫部62与叶轮2的侧部之间的间隔。

具体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63和第二调节组件9均设于保护箱8内,对第一调节组件63和第二调节组件9进行保护,避免清洗液直接滴落到第一驱动件634和第二驱动件93上而损坏第一驱动件634和第二驱动件93。

进一步地,所述齿条91靠近保护箱8侧壁的一侧设有限位块911,所述保护箱8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911相匹配的限位槽81,所述限位块911滑动设于限位槽81内。限位块911和限位槽81的设置使齿条91运动更稳定不易发生晃动,进一步提高第二刷扫部62运动时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

当需要对风桶1和叶轮2进行清洁时,将进气口11、出气口12、出液口14打开,保持风桶1内部的空气流通。启动第一驱动件634驱动丝杆633转动,使丝杆633推动活动块631向靠近叶轮2圆周边沿的方向上升,进而使活动块631推动第一刷扫部61运动至第一刷扫部61与叶轮2的圆周边沿抵接,关闭第一驱动件634。启动第二驱动件93驱动齿轮92转动,齿轮92转动带动两条齿条91同时向靠近齿轮92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带动第二刷扫部62向靠近叶轮2侧部运动,直到第二刷扫部62运动至与叶轮2两个侧部抵接时关闭第二驱动件93。启动第三驱动件74驱动除尘带624转动对叶轮2的侧面进行刷扫除去其表面的灰尘。然后将进液口51连接外部的输液管并打开进液阀门52,通过进液口51将外界的清洗液输送至储液隔层5中,使清洗液流到多个喷淋孔13并从风桶1的顶部喷洒到风桶1内的各个位置对风桶1内的灰尘进行清洗。启动第四驱动件3驱动叶轮2转动,叶轮2转动与第二刷扫部62和第一刷扫部61发生摩擦,粘附于叶轮2表面的灰尘在第一刷扫部61和第二刷扫部62的摩擦作用以及清洗液的润湿及冲洗作用下被清除到风桶1的底部,并由出液口14排出风桶1外。当清洗工作结束后,关闭进液阀门52、出液阀门15,关闭第四驱动件3和第三驱动件74使叶轮2和除尘带624停止运动,然后启动第一驱动件634和第二驱动件93使第一刷扫部61和第二刷扫部62运动至远离叶轮2的位置,操作简单,清洁效率高,清洁效果好,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避免频繁拆卸鼓风机,减少鼓风机的受损率,提高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