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的外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7044发布日期:2020-04-28 20:1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的外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往复式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的外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往复式压缩机属于容积式压缩机,是使一定容积的气体顺序地吸入和排出封闭空间提高静压力的压缩机,其原理为曲轴带动连杆,连杆带动活塞,活塞做往复运动对气缸内的气体进行压缩。目前往复式压缩机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天然气及化工行业。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089505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往复式压缩机气缸保护装置,包括顶杆、固定板、密封盘和顶紧螺帽;所述顶杆的杆体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顶杆的底部与所述密封盘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上部穿过所述固定板中部的定位孔,所述顶紧螺帽套设在顶杆上并位于所述固定板下侧,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通过安装孔和螺栓固定在的阀盖安装面上;所述密封盘覆盖在的气阀阀座上。但是现有的螺杆式压缩机的外部保护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对压缩机进行散热,压缩机气源气源不稳定时不方便对气体进行排放和压缩机散热效果单一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的外部保护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的外部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螺杆式压缩机的外部保护装置不方便对压缩机进行散热,压缩机气源气源不稳定时不方便对气体进行排放和压缩机散热效果单一的问题。一种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的外部保护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控制开关,储水散热架结构,气体储存排放箱结构,安装架,通孔,安装板,安装管,安装杆,调节螺栓,防护板,电机和扇叶,所述的支撑板分别螺栓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控制开关镶嵌在底板正表面右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储水散热架结构设置在支撑板和支撑板连接处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气体储存排放箱结构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架分别螺栓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通孔开设在安装架内侧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板螺栓连接在支撑板内侧的上部;所述的安装管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板内的上部和安装板内侧向内;所述的安装杆横向插接在安装管内部的内侧;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安装管和安装杆的连接处;所述的防护板螺栓连接在安装杆的内侧;所述的电机螺栓连接在防护板的内侧;所述的扇叶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储水散热架结构包括防护壳,上防护网,下防护网,进水管,连通管,紧固管,储水管,出水管和密封塞,所述的上防护网镶嵌在防护壳内侧的上部;所述的下防护网镶嵌在防护壳内侧的下部;所述的进水管从左到右依次镶嵌在上防护网内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通管螺纹连接在进水管的下部;所述的紧固管螺纹连接在连通管的左侧;所述的储水管螺纹连接在紧固管的右侧;所述的出水管螺纹连接在储水管的下部;所述的密封塞套接在出水管外表面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底板具体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底板的底部胶接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架具体采用l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安装架的外表面涂刷有防锈漆层。

优选的,所述的通孔具体采用长方形的孔;所述的通孔的内壁上车削有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的上防护网与下防护网分别采用不锈钢网。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管与连通管相连通;所述的连通管与紧固管相连通;所述的紧固管与储水管相连通;所述的储水管与出水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塞具体采用橡胶塞。

优选的,所述的气体储存排放箱结构包括储气箱,检测球,进气管,出气管,阀门和排气管,所述的检测球放置在储气箱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管镶嵌在储气箱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出气管螺纹连接在储气箱右侧的上部;所述的阀门螺纹连接在出气管的右侧;所述的排气管螺纹连接在阀门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储气箱与进气管相连通;所述的储气箱与出气管相连通;所述的出气管与阀门相连通;所述的阀门与排气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球具体采用橡胶球。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具体采用蛇形的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壳与支撑板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储气箱与底板螺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电机。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sb16的开关;所述的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yl的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壳,上防护网,下防护网,进水管,连通管,紧固管,储水管,出水管和密封塞的设置,有利于对压缩机进行散热。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储气箱,检测球,进气管,出气管,阀门和排气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压缩机气源不稳定时,可对压缩机内的气体进行排放。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板,电机和扇叶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对压缩机的散热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板具体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底板的底部胶接有橡胶层,有利于防止保护装置滑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架具体采用l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安装架的外表面涂刷有防锈漆层,有利于防止安装架生锈损坏。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通孔具体采用长方形的孔;所述的通孔的内壁上车削有内螺纹,有利于对压缩机进行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储水散热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储存排放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支撑板;3、控制开关;4、储水散热架结构;41、防护壳;42、上防护网;43、下防护网;44、进水管;45、连通管;46、紧固管;47、储水管;48、出水管;49、密封塞;5、气体储存排放箱结构;51、储气箱;52、检测球;53、进气管;54、出气管;55、阀门;56、排气管;6、安装架;7、通孔;8、安装板;9、安装管;10、安装杆;11、调节螺栓;12、防护板;13、电机;14、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的外部保护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板2,控制开关3,储水散热架结构4,气体储存排放箱结构5,安装架6,通孔7,安装板8,安装管9,安装杆10,调节螺栓11,防护板12,电机13和扇叶14,所述的支撑板2分别螺栓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控制开关3镶嵌在底板1正表面右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储水散热架结构4设置在支撑板2和支撑板2连接处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气体储存排放箱结构5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架6分别螺栓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通孔7开设在安装架6内侧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板8螺栓连接在支撑板2内侧的上部;所述的安装管9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板8内的上部和安装板8内侧向内;所述的安装杆10横向插接在安装管9内部的内侧;所述的调节螺栓11螺纹连接在安装管9和安装杆10的连接处;所述的防护板12螺栓连接在安装杆10的内侧;所述的电机13螺栓连接在防护板12的内侧;所述的扇叶14套接在电机13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储水散热架结构4包括防护壳41,上防护网42,下防护网43,进水管44,连通管45,紧固管46,储水管47,出水管48和密封塞49,所述的上防护网42镶嵌在防护壳41内侧的上部;所述的下防护网43镶嵌在防护壳41内侧的下部;所述的进水管44从左到右依次镶嵌在上防护网42内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通管45螺纹连接在进水管44的下部;所述的紧固管46螺纹连接在连通管45的左侧;所述的储水管47螺纹连接在紧固管46的右侧;所述的出水管48螺纹连接在储水管47的下部;所述的密封塞49套接在出水管48外表面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底板1具体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底板1的底部胶接有橡胶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架6具体采用l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安装架6的外表面涂刷有防锈漆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通孔7具体采用长方形的孔;所述的通孔7的内壁上车削有内螺纹。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上防护网42与下防护网43分别采用不锈钢网。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水管44与连通管45相连通;所述的连通管45与紧固管46相连通;所述的紧固管46与储水管47相连通;所述的储水管47与出水管48相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密封塞49具体采用橡胶塞。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气体储存排放箱结构5包括储气箱51,检测球52,进气管53,出气管54,阀门55和排气管56,所述的检测球52放置在储气箱51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管53镶嵌在储气箱51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出气管54螺纹连接在储气箱51右侧的上部;所述的阀门55螺纹连接在出气管54的右侧;所述的排气管56螺纹连接在阀门55的右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储气箱51与进气管53相连通;所述的储气箱51与出气管54相连通;所述的出气管54与阀门55相连通;所述的阀门55与排气管56相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球52具体采用橡胶球。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气管53具体采用蛇形的不锈钢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壳41与支撑板2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储气箱51与底板1螺栓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开关3电性连接电机13。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开关3具体采用型号为sb16的开关;所述的电机13具体采用型号为yl的电机。

工作原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首先把需要保护的压缩机放在安装架6上,然后借助外部的螺栓穿过通孔7顺时针旋转固定在压缩机上即可对安装架6上的压缩机进行固定,然后把压缩机排气口的一端固定在进气管53上,接着接通保护装置的外部电源,然后按下控制开关3启动电机13带动扇叶14旋转,然后利用电机13带动扇叶14旋转产生的风配合储水管47内的水即可对安装架6上的压缩机进行散热,若压缩机上的气源不稳定时,打开阀门55,利用排气管56即可对压缩机内的气体进行排放。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