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0684发布日期:2020-05-22 20:4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



背景技术:

缓冲脚踏阀是应用于各种液压机械中,用于控制多路阀的重要部件。根据不同的液压机械性能要求,通过改变脚踏阀阀芯的行程,能满足不同液压机械的不同控制要求。

目前现有技术中,广泛使用的缓冲脚踏阀有着明显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固定支架自带安装孔相当于整体结构,自带安装孔,直接与上阀体进行固定安装,并且是直接将固定支架固定在驾驶室底板上,无法灵活满足用户对不同安装尺寸的要求,不能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优越性;传统下阀体的结构有很多多余的部分,增加了脚踏阀的重量且浪费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增强固定支架安装的灵活性,从而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安装尺寸的要求,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优越性;缩减下阀体的外部结构,减轻了脚踏阀的重量,节约生产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包括固定机构、上阀体和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连接;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套装在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安装板通过连接件和所述上阀体安装固定,所述下阀体的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柱形阀体和第二柱形阀体,所述第一柱形阀体和所述第二柱形阀体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固定机构将固定支架和安装板采用分离设计,传统的固定支架和安装板为一体,自带安装孔,不利于模块化设计,固定支架套装在安装板的限位孔内,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上阀体的第一安装孔,通过连接件将安装板和上阀体进行安装,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在驾驶室底板的第二安装孔,通过固定机构使得脚踏阀可以灵活满足用户对不同安装尺寸的要求,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优越性,可以安装在不同安装尺寸的产品上。传统的下阀体设计为一个整体,存在多余的外部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下阀体的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柱形阀体和第二柱形阀体,第一柱形阀体和第二柱形阀体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缩减下阀体的外部结构,减轻了脚踏阀的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还包括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后与所述上阀体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将所述安装板装配在驾驶室底板上。

进一步,还包括防尘套和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中推杆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固定支架内,所述缓冲组件中推杆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下阀体中,所述上阀体上设置有腔体,所述缓冲组件中部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上阀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安装柱,所述防尘套套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防尘套套装在固定支架上,缓冲组件中的推杆一端插入到固定支架底部,缓冲组件中的推杆另一端穿过上阀体的腔体插入到下阀体中,缓冲组件置于腔体内,上阀体的腔体向外突出,去除了传统上阀体中多余的外部轮廓结构,上阀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用于配合连接件将安装板和上阀体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阀体上开有进油口p口、回油口t口和工作油口,通过下压所述缓冲组件来控制所述进油口p口与所述工作油口的连通,通过放开所述缓冲组件来控制所述工作油口与所述回油口t的连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种可分离的固定机构替代了现有技术脚踏阀中的固定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固定支架安装位置受限的缺陷。将固定支架和安装板分离设计,使得脚踏阀可以灵活满足用户对不同安装尺寸的要求,可以用在不同产品上,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优越性;传统的下阀体设计为一个整体,存在多余的外部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下阀体的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柱形阀体和第二柱形阀体,第一柱形阀体和第二柱形阀体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缩减下阀体的外部结构,减轻了脚踏阀的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的固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的安装板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的上阀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的下阀体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为防尘套、2为固定支架、3为安装板、301为限位孔、302为第一安装孔、303为连接件、304为第二安装孔、4为上阀体、401为腔体、402为安装柱、5为下阀体、501为第一柱形阀体、502为第二柱形阀体、6为缓冲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带有固定机构的缓冲脚踏阀,包括固定机构、上阀体4和下阀体5,上阀体4和下阀体5连接;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支架2和安装板3,安装板3上设置有限位孔301,固定支架2的底部套装在限位孔301内,安装板3通过连接件303和上阀体4安装固定,下阀体5的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柱形阀体501和第二柱形阀体502,第一柱形阀体501和第二柱形阀体50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安装板3还包括第一安装孔302和第二安装孔304,第一安装孔302用于连接件303穿过且与上阀体4进行安装,第二安装孔304用于装配在驾驶室底板上。

脚踏阀还包括防尘套1和缓冲组件6,缓冲组件6中推杆的一端插入到固定支架2内,缓冲组件6中推杆的另一端插入到下阀体5中,上阀体4上设置有腔体401,缓冲组件6中部置于腔体401内,上阀体4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302对应的安装柱402,防尘套1套装在固定支架2上。下阀体5上开有进油口p口、回油口t口和工作油口,通过下压缓冲组件6来控制进油口p口与工作油口的连通,通过放开缓冲组件6来控制工作油口与回油口t的连通。

参阅图1和图2,固定机构将固定支架2和安装板3采用分离设计,传统的固定支架和安装板为一体,自带安装孔,不利于模块化设计,固定支架2套装在安装板3的限位孔301内,安装板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上阀体4的第一安装孔302,通过连接件303将安装板3和上阀体4进行安装,安装板3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在驾驶室底板的第二安装孔304,防尘套1套装在固定支架2上,通过固定机构使得脚踏阀可以灵活满足用户对不同安装尺寸的要求,可以用在不同产品上,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优越性。

参阅图3、图4和图5,缓冲组件6中的推杆一端插入到固定支架2底部,缓冲组件6中的推杆另一端穿过上阀体4的腔体401插入到下阀体5中,缓冲组件6置于腔体401内,腔体401的外圆周面向外突出,去除了传统上阀体4中多余的外部轮廓结构,节约了生产成本;上阀体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02,用于配合连接件将安装板3和上阀体4连接在一起,上阀体4上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302对应的安装柱402。传统的下阀体5设计为一个整体,存在多余的外部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下阀体5的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柱形阀体501和第二柱形阀体502,第一柱形阀体501和第二柱形阀体50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缩减下阀体5的外部结构,减轻了脚踏阀的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参阅图6,缓冲脚踏阀中工作油口有四个,分别为工作油口a、工作油口b、工作油口c和工作油口d,对应工作油口上方的液压座分别为液压座a1、液压座b1、液压座c1和液压座d1,液压油从p口进入,下压液压座a1,推杆挤压阀芯逐渐下降使得进油口p口的液压油逐渐与工作油口a连通直至最大,撤去下压液压座a1的力,通过复位弹簧使得阀芯逐渐恢复到初始位置,使得工作油口a与回油口t口连通直至最大,液压油回油箱,其他工作油口原理与此相同,通过下压缓冲组件来控制阀芯的不同动作,从而驱动不同的油路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一种可分离的固定机构替代了现有技术脚踏阀中的固定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固定支架无法灵活满足用户对不同安装尺寸的要求,同时无法用在不同产品上,不能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优越性的缺陷。将固定支架和安装板分离设计,固定支架套装在安装板的限位孔内,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上阀体的第一安装孔,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装配在驾驶室底板的第二安装孔,通过固定机构使得脚踏阀可以灵活满足用户对不同安装尺寸的要求,可以用在不同产品上,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优越性;传统的下阀体设计为一个整体,存在多余的外部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下阀体的端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柱形阀体和第二柱形阀体,第一柱形阀体和第二柱形阀体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缩减下阀体的外部结构,减轻了脚踏阀的重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