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3290发布日期:2020-05-26 17:18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水泵的用途较广。

在现有技术中,水泵是空调器中用于排水的结构,是空调必不可少的设备。由于水泵运行进行排水时,水泵会产生震动,水泵震动时带动安装支架震动,导致水泵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泵震动带动支架震动导致水泵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板和水泵支架之间设计缓冲垫,使得整个支架组件具有一定抗震缓冲能力;再通过在水平固定板与水泵之间设计空气弹簧,可以减缓水泵震动对支架组件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水泵支架,所述水泵支架包括水平固定板,所述水平固定板和竖直固定板相互垂直;所述水平固定板上安装有空气弹簧;所述水平固定板和所述竖直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安装通孔;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和竖直支撑板相互垂直;所述水平支撑板与所述水平固定板之间安装有缓冲垫;所述水平支撑板与所述竖直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侧板,所述水平支撑板和所述竖直支撑板均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竖直固定板与所述侧板通过弯曲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组件通过在支撑板和水泵支架之间设计缓冲垫,使得整个支架组件具有一定抗震缓冲能力;再通过在水平固定板与水泵之间设计空气弹簧,可以减缓水泵震动对支架组件的影响。水泵支架与水泵通过螺栓固定,水泵支架和水泵之间设计空气弹簧,当水泵工作时震动,空气弹簧具有一定减震的作用,减少对水泵支架的影响,从而延长水泵支架的使用寿命。支撑板用于支撑水泵支架和水泵,避免水泵支架单一支撑会出现受力过载的问题,延长水泵支架的使用寿命。侧板是用于将整体固定在空调器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固定板上设置有四个安装通孔,四个安装通孔的中心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所述空气弹簧的中心与正方形的中心重合。正方形安装通孔可以很好的实现固定,并且着力点对称,受力均匀。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竖直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直固定板对称安装在所述水平固定板的两侧;所述竖直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直支撑板对称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两侧。设计两个竖直方向的竖直固定板和竖直支撑板,使得整体更为对称,承重效果更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支撑板与所述水平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嵌套在相应的螺栓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支撑板和所述竖直支撑板的侧面贯穿所述侧板,所述竖直支撑板与所述侧板通过紧固件卡接。贯穿卡接的固定效果更好,整体更为稳定。紧固件固定的过程是两边都进行固定,其固定效果好,并可拆卸。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与水泵之间设置有线路管道,所述线路管道与所述侧板贯通连接。设计线路管道是便于放置各类线缆,对其起到一定保护的作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支撑板和水泵支架之间设计缓冲垫,使得整个支架组件具有一定抗震缓冲能力;再通过在水平固定板与水泵之间设计空气弹簧,可以减缓水泵震动对支架组件的影响。水泵支架与水泵通过螺栓固定,水泵支架和水泵之间设计空气弹簧,当水泵工作时震动,空气弹簧具有一定减震的作用,减少对水泵支架的影响,从而延长水泵支架的使用寿命。支撑板用于支撑水泵支架和水泵,避免水泵支架单一支撑会出现受力过载的问题,延长水泵支架的使用寿命。侧板是用于将整体固定在空调器上。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的安装水泵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的未安装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水泵支架与支撑板的爆炸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板的加强筋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的未安装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水泵支架,101-水平固定板,102-竖直固定板,103-空气弹簧,104-安装通孔;2-支撑板,201-水平支撑板,202-竖直支撑板;3-缓冲垫,301-凹槽;4-加强筋;5-紧固件;6-弯曲板;8-水泵;9-侧板;10-线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请参阅图5,水泵支架1,所述水泵支架1包括水平固定板101,所述水平固定板101和竖直固定板102相互垂直;所述水平固定板101上安装有空气弹簧103;所述水平固定板101和所述竖直固定板102上均设置有安装通孔104;所述水平固定板101上设置有四个安装通孔104,四个安装通孔104的中心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所述空气弹簧103的中心与正方形的中心重合;所述竖直固定板10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直固定板102对称安装在所述水平固定板101的两侧;

请参阅图4和图5,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包括水平支撑板201,所述水平支撑板201和竖直支撑板202相互垂直;所述水平支撑板201与所述水平固定板101之间安装有缓冲垫3;所述水平支撑板201与所述竖直支撑板20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4;所述水平支撑板201与所述水平固定板1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3上设置有凹槽301,所述凹槽301嵌套在相应的螺栓内;所述竖直支撑板20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直支撑板202对称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撑板201的两侧;请参阅图3,所述水平支撑板201和所述竖直支撑板202的侧面贯穿所述侧板9(贯穿的具体位置为图6中下半部分的中空槽体),所述竖直支撑板202与所述侧板9通过紧固件5卡接;所述竖直支撑板202的一部分贯穿侧板9中的中空槽体,侧板9前后的支撑板202上均设置有紧固件5,由此可以实现固定竖直支撑板202的作用。

请参阅图6,侧板9,所述水平支撑板201和所述竖直支撑板202均与所述侧板9连接,所述竖直固定板102与所述侧板9通过弯曲板6连接;所述侧板9与水泵8之间设置有线路管道10,所述线路管道10与所述侧板9贯通连接。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安装水泵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

请参阅图7,水泵支架1,所述水泵支架1包括水平固定板101,所述水平固定板101和竖直固定板102相互垂直;所述水平固定板101上安装有空气弹簧103;所述水平固定板101和所述竖直固定板102上均设置有安装通孔104;所述水平固定板101上设置有四个安装通孔104,四个安装通孔104的中心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所述空气弹簧103的中心与正方形的中心重合;竖直固定板102的数量为一个。

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包括水平支撑板201,所述水平支撑板201和竖直支撑板202相互垂直;所述水平支撑板201与所述水平固定板101之间安装有缓冲垫3;所述水平支撑板201与所述竖直支撑板202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4;所述水平支撑板201与所述水平固定板1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3上设置有凹槽301,所述凹槽301嵌套在相应的螺栓内;所述水平支撑板201和所述竖直支撑板202的侧面贯穿所述侧板9,所述竖直支撑板202与所述侧板9通过紧固件5卡接;竖直支撑板202的数量为一个;

侧板9,所述水平支撑板201和所述竖直支撑板202均与所述侧板9连接,所述竖直固定板102与所述侧板9通过弯曲板6连接;所述侧板9与水泵8之间设置有线路管道10,所述线路管道10与所述侧板9贯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板2和水泵支架1之间设计缓冲垫3,使得整个支架组件具有一定抗震缓冲能力;再通过在水平固定板101与水泵8之间设计空气弹簧103,可以减缓水泵8震动对支架组件的影响。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