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泵、高压组件及其挺柱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3268发布日期:2020-05-26 17:1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高压泵、高压组件及其挺柱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有关一种高压泵、高压组件及其挺柱体组件,尤其是有关一种具有柱塞的高压泵、高压组件及与柱塞直接接触的挺柱体组件。



背景技术:

高压柱塞泵是一种可以将液体加压至高压状态的装置。传统的高压泵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包括泵壳10、形成于泵壳10内的收容腔11、收容于上述收容腔11内的凸轮轴12及安装于泵壳10上的高压组件13。凸轮轴12上具有凸轮121。高压组件13包括柱塞套131,设置于柱塞套131内的柱塞132,柱塞132的底座1321突出于柱塞套131之外且抵接于挺柱体组件133上。在挺柱体组件133与柱塞套131之间设置有受压的弹簧134。前述凸轮轴12受外力进行旋转运动,凸轮121推动挺柱体组件133在开设于泵壳10内的高压组件容腔内往复运动。

柱塞132在柱塞腔135之内在上止点和下止点之间往复运动,当柱塞132处上止点向下止点转换时,需要弹簧134通过弹性力将柱塞132向下拖动。由于凸轮形线变化较大,导致挺柱体下行时存在某些瞬间无法与凸轮完全贴合,从而产生撞击发出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压泵容易产生噪音的问题。

为完成上述申请目的,提供一种挺柱体组件,包括挺柱体、销轴及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柱体包括上部、下部及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于所述上部及下部之间,所述销轴设置于所述下部,所述转子围绕所述销轴旋转,所述下部具有顶面,所述顶面与所述弹性体接触。

本申请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弹性体为碟片弹簧。

本申请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上部具有侧壁及底壁,所述侧壁周向围绕底壁向上形成圆柱形承接腔。

本申请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底壁向承接腔内突出形成有承接座。

本申请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侧壁周向围绕底壁向下形成圆柱形弹性件腔,所述弹性体部分收容于所述弹性件腔内。

本申请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销轴安装于所述挺柱体的下部,所转子可转绕所述销轴旋转。

为完成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高压组件,包括:

柱塞套,所述柱塞套内开设有柱塞腔;

柱塞,包括柱塞杆及柱塞底座,所述柱塞杆设置于所述柱塞腔,所述柱塞底座设置于柱塞腔外;

弹簧,其一端受压地抵接于所述柱塞套上,另一端受压地抵接于所述柱塞底座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挺柱体组件。

本申请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高压组件还包括弹簧座,所述弹簧通过弹簧座抵接于所述柱塞底座上,所述弹簧座具有穿透孔,所述柱塞底座通过穿透孔设置于弹簧座远离柱塞套的一侧,并抵接于所述底壁,优选为所述柱塞底座抵接于所述承接座。

为完成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高压泵,包括壳体、凸轮轴及如上所述的高压组件,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凸轮轴腔及容腔,所述高压组件设置于所述容腔内。

本申请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凸轮轴上具有多个凸轮,所述转子抵接于所述凸轮,所述挺柱体的上部与下部之间设置有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体。

使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高压泵较少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对本申请的范围作出限制,所附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高压泵的平面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现有技术高压泵的挺柱体组件的平面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的高压泵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的如图3中所示的高压泵的高压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为清楚显示其结构,图4相对于图3进行放大;

图5是本申请的如图4中所示的高压组件的挺柱体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为清楚显示其结构,图5相对图4进行放大。

附图标记列表:

凸轮轴2

凸轮21

壳体3

凸轮轴腔31

容腔32

弹簧4

弹簧座41

穿透孔42

柱塞5

柱塞杆51

柱塞底座52

柱塞套6

柱塞腔61

转子7

销轴8

挺柱体9

上部90

侧壁901

底壁902

承接腔903

承接座904

安装腔906

下部91

顶面911

弹性体92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说明,其中部件的尺寸、比例关系以及部件的数目均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图3、图4及图5其分别示出了本申请的高压泵、高压组件及挺柱体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图,用以示例性地展示适用于本申请的高压泵、高压组件及挺柱体组件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本申请中为说明方便,假定高压泵的凸轮轴的轴线方向为水平,假定高压组件处于凸轮轴的上方确定方位。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高压泵包括壳体3、凸轮轴2及高压组件。壳体3内开设有凸轮轴腔31及容腔32,凸轮轴2上具有两个凸轮21,设置于凸轮轴腔31内,高压组件设置于容腔32内。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高压组件,包括柱塞套6、柱塞5、弹簧4、弹簧底座41及挺柱体组件。柱塞套6内开设有柱塞腔61,而柱塞5包括柱塞杆51及柱塞底座52,柱塞杆51设置于柱塞腔61,可以在柱塞腔61内往复运动,柱塞底座52设置于柱塞腔61外。弹簧4呈压缩状态一端抵接于柱塞套6上,另一端直接或间接抵接于柱塞底座52上。弹簧座41具有穿透孔42,柱塞底座52通过穿透孔42设置于弹簧座41远离柱塞套6的一侧。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挺柱体组件,包括挺柱体9、销轴8及转子7。挺柱体9包括上部90、下部91及弹性体92,弹性体92设置于上部90及下部91之间,弹性体92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下部91具有顶面911,顶面911与弹性体92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体92示例为碟片弹簧。上部90具有侧壁901及底壁902,侧壁901周向围绕底壁902向上形成圆柱形承接腔903。柱塞底座52在承接腔903内抵接于底壁902上。优选地,在上述承接腔903内,底壁902部分向上凸起形成有承接座904,柱塞底座52抵接于承接座904上。虽然图中未示,但在其它的部分实施例中,侧壁901周向围绕底壁902向下形成圆柱形弹性件腔,弹性体92部分收容于弹性件腔内。在下部91内向下形成安装腔906,销轴8在安装腔906内安装于挺柱体9的下部91,转子7具有销孔(未标号),销轴8自所述销孔穿过所述转子7。转子7可以围绕销轴8旋转。

请共同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在工作中,转子7抵接于凸轮21上,在凸轮轴2受外力作用旋转时,凸轮21推动转子7向上运动。转子7带动挺柱体组件向上,此时柱塞底座52抵接于承接座904上,弹簧4及碟片弹簧均受压缩,具有恢复趋势,从而使柱塞底座52始终紧贴于承接座904上。在挺柱体组件下行时,碟片弹簧扩张,可以将挺柱体压在凸轮轴上。另外,在上部90及下部91之间具有碟片弹簧的缓冲作用,也不会产生破坏或噪声。

综合上述,分体式挺柱体的设置,使得本申请的高压泵、高压组件及挺柱体组件在使用中,不会产生破坏或噪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