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1280发布日期:2020-08-25 19:1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泵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



背景技术:

柱塞式电磁泵可使用于压力式咖啡机、胶囊咖啡机、蒸汽地拖、地毯清洗机、蒸汽清洁机、蒸汽电熨斗、蒸汽熨刷、自动饮料机和工业领域中的冷却系统、水处理系统以及医疗设备等非常广泛的领域中,因此对其结构的优化成为现今研究的方向。

目前,现有的柱塞式电磁泵在使用后需要储存,如一段时间内不使用相关设备或生产后放置于仓库中的情况,柱塞式电磁泵的出水结构内且单向阀作用的出水堵头极易粘连于相应的配合件上,使得再次使用时,出现出水堵头不动作、泵不抽水的问题,导致泵性能的失效,缩短了泵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架构难以实现出水堵头和相应的配合件的分离,操作不方便,结构复杂,不利于产品的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以于电磁泵的出水端设置侧压式防粘连结构,使得在泵因储存而长时间不使用时,能实现出水堵头和套筒的分离,防止出水堵头粘连于套筒上,造成泵再次使用时出水堵头不动作、泵不抽水的问题,避免了泵性能失效的风险,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侧压式防粘连结构能方便使用者调节,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更利于产品的使用和普及。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包括:进水结构、电磁结构以及出水结构,进水结构的一端和出水结构的一端连接,且电磁结构套设于进水结构外,并于进水结构和出水结构之间设置有带过水孔的套筒,出水结构设置有带出水嘴的出水腔,且出水腔内且位于套筒背离进水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沿进水结构至出水结构的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出水堵头,并于出水堵头背离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弹簧,具有这样的特征,出水结构中沿出水堵头的运动方向开设有连通出水腔的滑移腔,出水腔和滑移腔之间设置有台阶,滑移腔内设置有活动的推杆,推杆在滑移腔内做与出水堵头运动方向相同的往复运动,推杆的一端可选择性伸入出水腔内,推杆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倒钩,并于出水结构的壁体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滑移腔的卡位孔,且推杆在滑移腔内移动时,弹性倒钩卡入不同的卡位孔内,同时,推杆可伸入出水腔的一端与出水弹簧固定连接或推杆可伸入出水腔的一端与出水堵头可拆卸连接。

上述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其中,推杆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且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其中,推杆可伸入出水腔内的一端上套设有调节弹簧,且调节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推杆的侧壁上,另一端抵靠于台阶位于滑移腔的一侧。

上述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其中,当推杆与出水弹簧固定连接时,推杆可伸入出水腔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槽或凸块,出水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卡槽或凸块上,出水弹簧的另一端与出水堵头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其中,当推杆与出水堵头可拆卸连接时,推杆可伸入出水腔的一端的端头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位,出水堵头背离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位,且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为可拆卸式连接,同时,出水弹簧背离出水堵头的一端抵靠于台阶位于出水腔的一侧。

上述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其中,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为插接连接,

第一连接位包括横截面大的限位头和横截面小的延伸杆,延伸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杆可伸入出水腔的一端的端面上,延伸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头。

第二连接位包括横截面大且与限位头对应的限位孔以及横截面小且与延伸杆对应的进入孔,限位孔位于出水堵头的内部,进入孔的一端与限位孔连通,进入孔的另一端延伸至出水堵头的外部。

上述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其中,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为卡接连接,

第一连接位为卡爪,卡爪设置于推杆可伸入出水腔的一端的端面上,卡爪设置有容置腔,卡爪内且位于容置腔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卡沿;

第二连接位为卡块,卡块设置于出水堵头背离套筒的一侧,且卡块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沿对应的第二卡沿。

上述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其中,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为卡接连接,

第一连接位为第一磁体,第一磁体嵌设于推杆可伸入出水腔的一端的端面内;

第二连接位为与第一磁体配合的第二磁体,第二磁体嵌设于出水堵头背离套筒的一侧内。

上述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其中,进水结构包括进水管、进水接头、泵芯、进水堵头、复位弹簧以及进水弹簧,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接头,进水管的另一端内设置有沿进水管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泵芯,且泵芯与进水接头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同时,泵芯沿其轴向设置有中空,并于泵芯背离进水接头的一端的中空开口处设置有进水堵头,且泵芯的中空内设置有进水弹簧并拉住进水堵头,且泵芯设置有进水堵头的一端伸出进水管外,并于泵芯伸出进水管外的一端上套设有套筒。

上述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其中,电磁结构包括线圈结构,线圈结构套设于进水管外且位于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泵芯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通过在出水结构的滑移腔内设置有可伸入出水腔内的推杆,并于推杆上设置有弹性倒钩,出水结构的壁体上设置有若干连通滑移腔的卡位孔,使得推杆在滑移腔内移动时,弹性倒钩能卡入到不同的卡位孔内,实现推杆的一端伸入出水腔内的长度的控制,从而使得推杆伸入出水腔内的一端能带动出水堵头离开套筒,实现在泵储存而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出水堵头和套筒的分离,避免了出水堵头粘连于套筒上而导致再次使用时出水堵头不动作、泵不抽水的问题,防止了泵性能的失效,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同时,推杆上的弹性倒钩和卡位孔的配合方式使得使用者在调节时只需按压弹性倒钩或推杆即可,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更利于产品的使用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的推杆和出水弹簧固定连接的一种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的推杆和出水弹簧固定连接的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插接连接的一种状态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插接连接的另一种状态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卡接连接的一种状态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卡接连接的另一种状态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磁吸连接的一种状态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磁吸连接的另一种状态结构图。

附图中:1、进水结构;11、进水管;12、进水接头;13、泵芯;14、进水堵头;15、复位弹簧;16、进水弹簧;2、电磁结构;21、线圈结构;3、出水结构;31、出水腔;32、出水嘴;33、滑移腔;34、推杆;35、台阶;331、卡位孔;341、弹性倒钩;342、调节弹簧;343、卡槽;344、凸块;345、密封槽;346、密封圈;347、延伸杆;3471、限位头;348、卡爪;349、第一磁体;4、套筒;5、出水堵头;51、出水弹簧;52、进入孔;53、限位孔;54、卡块;55、第二磁体;6、密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8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的推杆和出水弹簧固定连接的一种状态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的推杆和出水弹簧固定连接的另一种状态下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包括:进水结构1、电磁结构2以及出水结构3,进水结构1的一端和出水结构3的一端连接,且电磁结构2套设于进水结构1外,并于进水结构1和出水结构3之间设置有带过水孔的套筒4,出水结构3设置于带出水嘴32的出水腔31,且出水腔31内且位于套筒4背离进水结构1的一侧设置有沿进水结构1至出水结构3的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出水堵头5,并于出水堵头5背离套筒4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弹簧51,通过出水堵头5的往复运动,实现对套筒4上的过水孔的间断性开启,实现了出水单向阀的功能,从而实现泵液操作。

具体的,出水结构3中沿出水堵头5的运动方向开设有连通出水腔31的滑移腔33,出水腔31和滑移腔33之间设置有台阶35,另外,滑移腔33内设置有活动的推杆34,推杆34在滑移腔33内做与出水堵头5运动方向相同的往复运动,推杆34的一端可选择性伸入出水腔31内,即推杆34在滑移腔33内朝向进水结构1一侧移动时,推杆34的一端伸入到出水腔31内,而推杆34在滑移腔33内朝向远离进水结构1的一侧移动时,推杆34的一端从出水腔31内退出至滑移腔33内,为后续推杆34带动出水堵头5远离套筒4而防止出水堵头5粘连与套筒4上提供了结构基础。并且,推杆34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弹性倒钩341,并于出水结构3的壁体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滑移腔33的卡位孔331,且推杆34在滑移腔33内移动时,弹性倒钩341卡入不同的卡位孔331内,通过弹性倒钩341和卡位孔331的配合,实现了推杆34在滑移腔33内不同位置的固定,从而使得推杆34伸入出水腔31内的长度在调节后固定,为推杆34带动出水堵头5远离套筒4并保持提供了结构基础,另外也使得使用者能通过按压弹性倒钩341或推杆34来实现调节,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利于使用和推广。同时,推杆34可伸入出水腔31的一端与出水弹簧51固定连接或推杆34可伸入出水腔31的一端与出水堵头5可拆卸连接,在推杆34与出水弹簧51固定连接时,可实现推杆34、出水弹簧51以及出水堵头5的一体式运动,而在推杆34与出水堵头5可拆卸连接时,推杆34仅作为储存时带动出水堵头5离开套筒4的部件,即实现了推杆34和出水堵头5的两种不同配合方式,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

具体的,于推杆34可伸入出水腔31内的一端上套设有调节弹簧342,且调节弹簧342的一端固定于推杆34的侧壁上,另一端抵靠于台阶35位于滑移腔33的一侧,优选地,推杆34可伸入出水腔31内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凸的弹簧限制结构,使得在调节弹簧342套设于推杆34上时,弹簧的一端能抵靠于弹簧限制结构上,弹簧的另一端能抵靠于台阶35位于滑移腔33的一侧,使得推杆34在使用者的按压下朝向进水结构1一侧移动时,弹簧能被压缩,从而使得在使用者从卡位孔331内按压弹性倒钩341时,推杆34能自动复位,操作更加方便,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当推杆34与出水弹簧51固定连接时,推杆34可伸入出水腔31的一端上设置有卡槽343或凸块344,出水弹簧51的一端固定于卡槽343或凸块344上,出水弹簧51的另一端与出水堵头5固定连接,使得出水弹簧5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推杆34和出水堵头5上,此时推杆34、出水弹簧51以及出水堵头5为一体式结构,从而使得推杆34在移动时能带动出水堵头5跟随移动,即泵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推杆34带动出水弹簧51和出水堵头5封堵套筒4的过水孔,推杆34最为出水弹簧51的抵靠基础,使得出水堵头5、出水弹簧51能作为单向阀使用,实现泵水;而在泵需要储存时,使用者按压推杆34上的弹性倒钩341使其从卡位孔331中退出,在调节弹簧342的作用下推杆34的一端从出水腔31内退出,从而带动出水堵头5离开套筒4,避免了因泵储存时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的问题,避免了泵性能的失效,而需再次使用泵时,只需按压推杆34将推杆34朝向进水结构1一侧推入即可实现出水堵头5与套筒4的接触,实现正常的出水单向阀的作用,保证泵的正常泵液,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更加具体的,当推杆34与出水堵头5可拆卸连接时,推杆34可伸入出水腔31的一端的端头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位,出水堵头5背离套筒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位,且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为可拆卸式连接,同时,出水弹簧51背离出水堵头5的一端抵靠于台阶35位于出水腔31的一侧,使得推杆34和出水堵头5为分体式结构,同时两者也可进行连接,为后续将出水堵头5带离套筒4或与出水堵头5分离后出水堵头5抵靠于套筒4上提供了结构基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插接连接的一种状态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插接连接的另一种状态结构图。如图1至图4所示,推杆34上的第一连接位与出水堵头5上的第二连接位为插接连接时,第一连接位包括横截面大的限位头3471和横截面小的延伸杆347,延伸杆347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杆34可伸入出水腔31的一端的端面上,延伸杆347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头3471,使得在推杆34移动时,推杆34能带动第一连接位进行移动,为后续第一连接位与出水堵头5上的第二连接位的连接或分离提供了结构基础。同时,第二连接位包括横截面大且与限位头3471对应的限位孔53以及横截面小且与延伸杆347对应的进入孔52,限位孔53位于出水堵头5的内部,进入孔52的一端与限位孔53连通,进入孔52的另一端延伸至出水堵头5的外部,使得在推杆34带动第一连接位移动时,第一连接位能插入到第二连接位内,实现两者的插接,即在泵正常工作状态下,推杆34位于远离进水结构1的位置上,使得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之间互不干扰,出水堵头5在进水压力以及出水弹簧51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实现泵液;而在泵需要储存时,使用者只需按压弹性倒钩341使其从卡位孔331中退出,并推动推杆34,将推杆34朝向进水结构1的一侧推入,使得第一连接位的限位头3471和延伸杆347插入到出水堵头5上的第二连接位的限位孔53和进入孔52内,实现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的连接,并再次下压弹性倒钩341使其从相应的卡位孔331内退出,推杆34在调节弹簧342的作用下朝远离进水结构1的一侧移动,从而带动出水堵头5离开套筒4,防止在储存时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而导致泵性能失效的问题,并且在需要再次使用泵时,只需继续朝远离进水结构1的一侧移动推杆34,出水堵头5会抵靠于台阶35位于出水腔31的一侧,此时出水堵头5无法跟随推杆34继续移动而与推杆34分离,出水堵头5在出水弹簧51的作用下复位并抵靠于套筒4上,实现正常的泵液操作,结构设计更合理。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为卡接连接的结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卡接连接的一种状态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卡接连接的另一种状态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5和图6所示,此时,第一连接位为卡爪348,卡爪348设置于推杆34可伸入出水腔31的一端的端面上,卡爪348设置有容置腔,卡爪348内且位于容置腔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卡沿;第二连接位为卡块54,卡块54设置于出水堵头5背离套筒4的一侧,且卡块54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沿对应的第二卡沿。即在泵正常工作状态下,推杆34位于远离进水结构1的位置上,使得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之间互不干扰,出水堵头5在进水压力以及出水弹簧51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实现泵液;而在泵需要储存时,使用者只需按压弹性倒钩341使其从相应的卡位孔331中退出,并推动推杆34,将推杆34朝向进水结构1的一侧推入,使得作为第一连接位的卡爪348套至出水堵头5上作为第二连接位的卡块54上,并通过第一卡沿和第二卡沿限位,实现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的连接,并再次下压弹性倒钩341使其从相应的卡位孔331内退出,推杆34在调节弹簧342的作用下朝远离进水结构1的一侧移动,从而带动出水堵头5离开套筒4,防止在储存时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而导致泵性能失效的问题,并且在需要再次使用泵时,只需继续朝远离进水结构1的一侧移动推杆34,出水堵头5会抵靠于台阶35位于出水腔31的一侧,此时出水堵头5无法跟随推杆34继续移动而使得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分离,出水堵头5在出水弹簧51的作用下复位并抵靠于套筒4上,实现正常的泵液操作,结构设计更合理。

另外,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为磁吸连接的结构。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磁吸连接的一种状态结构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位与第二连接位磁吸连接的另一种状态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7和图8所示,此时,第一连接位为第一磁体349,第一磁体349嵌设于推杆34可伸入出水腔31的一端的端面内;而第二连接位为与第一磁体349配合的第二磁体55,第二磁体55嵌设于出水堵头5背离套筒4的一侧内,且第一磁体349和第二磁体55为磁铁或软磁合金。即在泵正常工作状态下,推杆34位于远离进水结构1的位置上,使得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之间互不干扰,出水堵头5在进水压力以及出水弹簧51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实现泵液;而在泵需要储存时,使用者只需按压弹性倒钩341使其从相应的卡位孔331中退出,并推动推杆34,将推杆34朝向进水结构1的一侧推入,使得作为第一连接位的第一磁体349接触到出水堵头5上作为第二连接位的第二磁体55上,并通过第一磁体349和第二磁体55的磁吸配合,实现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的连接,并再次下压弹性倒钩341使其从相应的卡位孔331内退出,推杆34在调节弹簧342的作用下朝远离进水结构1的一侧移动,从而带动出水堵头5离开套筒4,防止在储存时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上而导致泵性能失效的问题,并且在需要再次使用泵时,只需继续朝远离进水结构1的一侧移动推杆34,出水堵头5会抵靠于台阶35位于出水腔31的一侧,此时出水堵头5无法跟随推杆34继续移动而使得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分离,出水堵头5在出水弹簧51的作用下复位并抵靠于套筒4上,实现正常的泵液操作,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与出水结构3连接的进水结构1又包括进水管11、进水接头12、泵芯13、进水堵头14、复位弹簧15以及进水弹簧16,进水管11的一端设置有进水接头12,进水管11的另一端内设置有沿进水管11轴向做往复运动的泵芯13,且泵芯13与进水接头1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5,同时,泵芯13沿其轴向设置有中空,并于泵芯13背离进水接头12的一端的中空开口处设置有进水堵头14,且泵芯13的中空内设置有进水弹簧16并拉住进水堵头14,且泵芯13设置有进水堵头14的一端伸出进水管11外,并于泵芯13伸出进水管11外的一端上套设有套筒4,使得能通过泵芯13在进水管11内做往复运动,并结合复位弹簧15、进水堵头14以及进水弹簧16的作用,实现对水的抽取,并通过套筒4和出水堵头5实现对水的排出,从而实现泵液。

更加具体的,电磁结构2又包括线圈结构21,且线圈结构21套设于进水管11外且位于设置有复位弹簧15和泵芯13的位置,即在线圈结构21通电的情况下,且结合复位弹簧15的共同作用,能推动泵芯13沿进水管11轴向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泵水。

更加具体的,泵芯13与套筒4之间、套筒4与进水管11之间、套筒4与出水结构3之间、进水接头12与进水管1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6,防止了水从泵芯13与套筒4、套筒4与进水管11之间、套筒4与出水结构3之间以及进水接头12与进水管11之间的间隙中泄露,安全保障性更高,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推杆34的外壁上还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345,并于密封槽345内设置有密封圈346,实现了将出水结构3的滑移腔33的内壁和推杆34之间的间隙密封,防止泵液时出现泄漏的问题,结构设计更合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压式防粘连的柱塞电磁泵,包括进水结构1、电磁结构2以及出水结构3;通过于出水结构3上设置有连通出水腔31的滑移腔33,并于滑移腔33内设置有一端可选择性伸入出水腔31内的推杆34,且推杆34上设置有弹性倒钩341,出水结构3的壁体上开设有若干连通滑移腔33的卡位孔331,使得在推杆34移动时,弹性倒钩341能卡入不同的卡位孔331内,从而实现了推杆34的一端伸入出水腔31内长度的调节和维持,并且,推杆34可伸入出水腔31内的一端与出水弹簧51固定连接或与出水堵头5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了在推杆34移动时,能带动出水堵头5远离套筒4,防止在储存时出水堵头5粘连于套筒4而导致出水堵头5不动作、泵不抽水的问题,避免了泵性能的失效,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且带弹性倒钩341的推杆34与卡位孔331的配合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更利于使用和推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