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机调速系统及其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1485发布日期:2020-04-21 22:04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水轮机调速系统及其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轮机调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轮机调速系统及其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



背景技术:

水轮机在水电站内的作用是将水流的动能转换成机械能,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运行从而发电。水轮机调速系统是通过液压控制导叶的开度大小来控制水轮机的过水流量,从而对水轮机的转速进行控制,进而控制发电量,因此水轮机调速系统对水轮机组乃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关键作用。

主配压阀组则保证调速器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用于实时接收电气控制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液压信号输出以控制接力器开度,从而实现对水轮机过水流量调节。但是,现有的主配压阀组的可靠性较低,从而影响调速系统甚至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主配压阀组可靠性较低影响调速系统甚至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水轮机调速系统及其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

一种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包括:

主配阀,具有开机状态及关机状态,所述主配阀包括进油通道、回油通道、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以及控制腔和恒压腔,所述恒压腔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及

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座及装设于所述安装座的连通组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主配阀连接,所述连通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状态及第二连通状态;

当所述连通组件处于所述第一连通状态,所述连通组件连通于所述进油通道和所述控制腔,以使所述主配阀进入所述开机状态;

当所述连通组件处于所述第二连通状态,所述连通组件连通于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控制腔,以使所述主配阀进入所述关机状态;

其中,当所述主配阀处于所述开机状态,所述进油通道和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连通;当所述主配阀处于所述关机状态,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连通。

通过设置上述的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将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与接力器连通,连通组件通过安装座与主配阀连接在一起,而且连通组件在处于不同状态时,从而使主配阀在开机状态和关机状态中切换,进而实现对水轮机开关机的切换。如此,整个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一体设置,集成度较高,避免形成较长的外接管道,降低了漏油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可靠性,进而确保调速系统甚至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b-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100,包括主配阀10及控制机构30。

主配阀10具有开机状态及关机状态,主配阀10包括进油通道12、回油通道14、第一连接通道16和第二连接通道18以及控制腔112(如图4所示)和恒压腔114(如图4所示),恒压腔114与进油通道12连通。

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座22及装设于安装座22的连通组件24,安装座22与主配阀10连接,连通组件24包括第一连通状态及第二连通状态。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一连通状态,连通组件24连通于进油通道12和控制腔112,以使主配阀10进入开机状态。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二连通状态,连通组件24连通于回油通道14与控制腔112,以使主配阀10进入关机状态。

其中,当主配阀10处于开机状态,进油通道12与第一连接通道16连通,回油通道14与第二连接通道18连通;当主配阀10处于关机状态,进油通道12与第二连接通道18连通,回油通道14与第一连接通道16连通。

结合图2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通道16和第二连接通道18分别连接于接力器200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当进油通道12中液压油进入控制腔112时,主配阀10进入开机状态,而主配阀10处于开机状态时,接力器200朝左移动,水轮机开机;当控制腔112内的液压油进入回油通道14时,主配阀10进入关机状态,而主配阀10处于关机状态时,接力器200朝右移动,水轮机关机。

当然,第一连接通道16和第二连接通道18也可以是分别连接于接力器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对应主配阀10处于开机状态时,接力器200朝右移动,水轮机关机,而主配阀10处于关机状态时,接力器200朝左移动,水轮机开机。优选为主配阀10的开机状态和水轮机开机对应,以下实施例中主配阀10的开机状态和关机状态分别与水轮机的开机和关机是对应的。

通过设置上述的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第一连接通道16和第二连接通道18连接于接力器200,连通组件24通过安装座22与主配阀10连接在一起,而且连通组件24在处于不同状态时,从而使主配阀10在开机状态和关机状态中切换,进而实现对水轮机开关机的切换。如此,整个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一体设置,集成度较高,避免形成较长的外接管道,降低了漏油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可靠性,进而确保调速系统甚至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请同时参阅图3-5,进一步地,主配阀10包括阀体11及阀芯13,安装座22连接于阀体11的一端,阀体11具有阀腔第一连接通道16和第二连接通道18均与阀腔连通,进油通道12及回油通道14与阀腔连通。

实际应用中,阀芯13可移动地连接于阀体11,阀芯13穿过阀腔且阀芯13一端从阀体11连接安装座22的一端穿出,且阀芯13穿出阀体11的一端与阀体11之间是密封的,阀芯13的移动路径包括第一连通区间及第二连通区间。

当阀芯13处于第一连通区间,进油通道12与第一连接通道16连通,回油通道14与第二连接通道18连通。

当阀芯13处于第二连通区间,进油通道12与第二连接通道18连通,回油通道14与第一连接通道16连通。

也就是说,可将第一连接通道16和第二连接通道18分别与接力器200的无杆腔和有杆腔连通,然后通过阀芯13控制第一连接通道16和第二连接通道18与进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4之间的连通,以使主配阀10处于开机状态或关机状态。

具体地,当第一连接通道16与进油通道12连通,第二连接通道18则与回油通道14连通,主配阀10处于开机状态,水轮机开机;当第二连接通道18与进油通道12连通,第一连接通道16则与回油通道14连通,主配阀10处于关机状态,水轮机关机。

第一连接通道16和第二连接通道18分别与接力器200的有杆腔及无杆腔连通,当阀芯13处于第一连通区间使得进油通道12的液压油进入有杆腔,无杆腔内的液压油流回回油通道14,此时接力器200右移,水轮机关机;当阀芯13处于第二连通区间使得进油通道12的液压油进入无杆腔,而有杆腔内的液压油流回回油通道14,此时接力器200左移,水轮机开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配阀10还具有静止状态,也就是说上述的连通组件24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或第二连通状态时,会使得主配阀10在开机状态、静止状态以及关机状态中相互切换。

进一步地,阀芯13的移动路径包括第一连通区间、断开区间及第二连通区间,断开区间位于第一连通区间和第二连通区间之间。当阀芯13处于断开区间,进油通道12、回油通道14、第一连接通道16及第二连接通道18互不连通,主配阀10处于静止状态。

当阀芯13处于断开区间,有杆腔和无杆腔均与进油通道12或回油通道14断开连通,此时接力器200保持不动。需要进行解释的是,对于接力器200而言,除了需要接力器200左右移动以实现水轮机的开机和关机,还需要在某些情况下使得接力器200保持在当前位置不动,从而稳定水轮机中的过水流量。而当主配阀10处于静止状态时,接力器200是保持在当前位置不动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芯13包括杆体132及设置于杆体132的第一隔绝部134和第二隔绝部136,第一隔绝部134和第二隔绝部136沿杆体132纵长方向间隔布设,且与杆体132沿杆体132的纵长方向在阀腔内可移动,第一隔绝部134和第二隔绝部136移动过程中均与阀腔内壁密封,以将阀腔分隔成的控制腔112、调节腔及恒压腔114,调节腔与进油通道12、回油通道14、第一连接通道16及第二连接通道18连通,控制腔112的横截流通面积大于恒压腔114的横截流通面积。

第一隔绝部134和第二隔绝部136与阀腔内壁密封形成上述的控制腔112、调节腔及恒压腔114,而控制腔112的横截流通面积大于恒压腔114的横截流通面积,因此对应第一隔绝部134的横截面积是大于第二隔绝部136的横截面积。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主配阀10是竖直安装的,将主配阀10竖直安装时,恒压腔114、调节腔及控制腔112从下至上依次排列,在控制腔112与进油通道12连通进油时,恒压腔114与进油通道12也是连通,对于液压油来说,位于下方的恒压腔114内的液压油压强会略大于控制腔112内的压强,而阀芯13可移动的设置,阀芯13的重力会与部分恒压腔114内的液压油对阀芯13的压力进行抵消。

当然,即使不竖直安装,压强相同的话,在控制腔112及恒压腔114均与进油通道12连通的情况下,也是第一隔绝部134受到的压力大于第二隔绝部136的压力。

但是液压油与第一隔绝部134的接触面积大于液压油与第二隔绝部136的接触面积,可以确定的是,控制腔112和恒压腔114均与进油通道12连通的情况下,第一隔绝部134受到的压力加上阀芯13的重力大于第二隔绝部136受到的压力,阀芯13会沿控制腔112、调节腔及恒压腔114的排列方向移动,阀芯13沿该排列方向移动时可依次经过第一连通区间、断开区间以及第二连通区间。

同理,当控制腔112与回油通道14连通时,即控制腔112内的液压油会流出,控制腔112内液压油内的压强减小,而恒压腔114内压强不变,对应第二隔绝部136受到的压力不变,而第一隔绝部134受到的压力减小,此时第一隔绝部134受到的压力加上阀芯13的重力会小于第二隔绝部136受到的压力,因此阀芯13会沿恒压腔114、调节腔及控制腔112的排列方向移动,阀芯13沿该排列方向移动时可依次经过第二连通区间、断开区间以及第一连通区间。

综上所述,可以理解的是,连通组件24处于不同状态时,控制腔112分别与进油通道12或回油通道14连通,从而实现移动阀芯13,进而实现将主配阀10在开机状态、静止状态及关机状态之间相互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22朝向主配阀10的表面开设有沿阀芯13纵长方向延伸的限位孔,控制机构还包括限位件26,限位件26一端沿阀芯13纵长方向可移动地限位于限位孔内,限位件26另一端伸出限位孔,限位件26限位于限位孔内的一端限位孔内移动时与限位孔内壁密封,以围合形成定中腔222。

其中,限位件26沿阀芯13纵长方向移动过程中具有定中位置,当限位件26处于定中位置,限位件26伸出限位孔的一端可抵接于阀芯13穿出阀体11的一端,以将阀芯13限位于断开区间和第二连通区间。

也就是说,当限位件26位于定中位置时,阀芯13的移动路径仅限于断开区间和第二连通区间。限位件26限位于限位孔内,限位件26与限位孔围合形成密封的定中腔222,限位件26处于定中位置时,定中腔222容积达到最大,此时限位件26与限位孔的底壁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且限位件26受限无法在朝远离限位孔底壁的方向移动。

在需要快速将主配阀10从关机状态切换到静止状态时,需要将阀芯13从第二连通区间移动到断开区间,则可将限位件26保持在定中位置,然后将连通组件24处于第一连通状态,主配阀10会从关机状态朝开机状态转换,且转换过程会经过静止状态,但是由于限位件26限制,主配阀10转换到静止状态时阀芯13停止移动,从而将主配阀10保持在静止状态。

进一步地,限位孔的横截流通面积大于恒压腔114的横截流通面积,控制机构还包括定中组件28,定中组件28包括浮动连通状态及定中连通状态。

当定中组件28处于浮动连通状态,定中腔222通过定中组件28与回油通道14连通;当定中组件28处于定中连通状态,定中腔222通过定中组件28与进油通道12连通。

因此,同理可得出,限位件26与阀芯13的一端相抵接的情况下,将定中腔222与进油通道12连通,限位件26受到的压力加上阀芯13的重力会大于第二隔绝部136受到的压力,因此限位件26会带动阀芯13同时沿控制腔112、调节腔及恒压腔114的排列方向移动,即向下移动,而限位件26达到定中位置时无法在继续向下移动,从而将阀芯13移动到断开区间内。

在需要将主配阀10快速从开机状态切换到静止状态时,可使得连通组件24处于第一连通状态,而使定中组件28处于定中连通状态,定中腔222与进油通道12连通,限位件26受力移动并带动阀芯13移动,直到限位件26移动到定中位置,此时阀芯13会位于断开区间,主配阀10处于静止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26包括限位部,限位孔的孔口处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部与限位孔的孔径相匹配,限位部通过限位凸起限位在限位孔内,限位部在限位孔内可移动,且限位部与限位孔内壁之间密封。

进一步地,限位件26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部的配合部,配合部远离限位部的一端可穿出限位孔,且配合部远离限位部的一端开设有配合孔,阀芯13穿出阀体11的一端可伸入配合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中组件28包括相互连通的梭阀282及液控换向阀284,梭阀282还与连通组件24连通,液控换向阀284分别与定中腔222、回油通道14及进油通道12连通。

当定中组件28处于浮动连通状态,液控换向阀284通过梭阀282及连通组件24与进油通道12连通,定中腔222通过液控换向阀284与回油通道14连通。

当定中组件28处于定中连通状态,液控换向阀284通过梭阀282与回油通道14连通,定中腔222通过液控换向阀284与进油通道12连通。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组件24包括设置于安装座22的第一比例控制阀242、第一切换阀244及第二切换阀246。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分别与进油通道12、回油通道14及第一切换阀244连通,第一切换阀244分别与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回油通道14及第二切换阀246连通,第二切换阀246分别回油通道14及控制腔112连通。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一连通状态,进油通道12依次通过第一比例控制阀242、第一切换阀244及第二切换阀246与控制腔112连通。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控制腔112依次通过第二切换阀246、第一切换阀244及第一比例控制阀242与回油通道14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组件24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座22的第三切换阀247及第四切换阀248。第二切换阀246还与定中组件28连通,第三切换阀247分别与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及回油通道14连通,第四切换阀248分别与定中组件28及回油通道14连通。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一连通状态,定中组件28依次通过第二切换阀246、第一切换阀244及第一比例控制阀242与进油通道12连通,以使定中组件28处于浮动连通状态。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二连通状态,定中组件28依次通过第四切换阀248、第三切换阀247及第一比例控制阀242与进油通道12连通,以使定中组件28处于浮动连通状态。

结合图2进行说明的是,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时,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处于交叉位,第一切换阀244和第二切换阀246处于平行位,此时从进油通道12进入的液压油经过第二切换阀246后会分别进入控制腔112及梭阀282,进入梭阀282的液压油会进入液控换向阀284,使得液控换向阀284处于交叉位,从而使得定中腔222与回油通道14连通,限位件26可左右移动,不会对阀芯13产生限位。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时,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处于平行位,第一切换阀244和第二切换阀246均处于平行位,此时控制腔112与回油通道14连通,而且此时第三切换阀247和第四切换阀248均是处于平行位,进油通道12内不会流向控制腔112但会通过第一比例控制阀242、第三切换阀247及第四切换阀248流向梭阀282,同样经过梭阀282进入液控换向阀284,使得液控换向阀284处于交叉位,从而使得定中腔222与回油通道14连通。

需要进行解释的是,梭阀282分别以第二切换阀246及第四切换阀248连通,而梭阀282的作用就是将进油通道12输入的液压油输送至液控换向阀284,当第二切换阀246与梭阀282之间的液压油的压力大于第四切换阀248与梭阀282之间的压力时,梭阀282会接收来自第二切换阀246的液压油;反之则会接收来自第四切换阀248的液压油。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组件24还包括第二比例控制阀243,第二比例控制阀243分别与进油通道12、回油通道14、第一切换阀244及第三切换阀247连通。连通组件24还包括第三连通状态及第四连通状态。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三连通状态,进油通道12依次通过第二比例控制阀243、第一切换阀244及第二切换阀246与控制腔112连通。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四连通状态,控制腔112依次通过第二切换阀246、第一切换阀244及第二比例控制阀243与回油通道14连通。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第二比例控制阀243为冗余设计,即是在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失效的情况下使用的,也就是说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三连通状态或第四连通状态时,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均已失效。而且在第一比例控制阀242正常工作时,第二比例控制阀243始终与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处于相同状态,即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处于交叉位时,第二比例控制阀243也是处于交叉位,而此时第二比例阀的作用仅仅是连通回油通道14的。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三连通状态时,第二比例控制阀243、第一切换阀244及第三切换阀247均处于交叉位,而第二切换阀246及第四切换阀248均处于平行位,以使进油通道12的液压油流入梭阀282和控制腔112。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四连通状态时,第二比例控制阀243由交叉位变为平行位,其他阀的位置与第三连通状态时的位置相同,以使进油通道12的液压油流入梭阀282,而控制腔112内的液压油流入回油通道14。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组件24还包括第三比例控制阀241,第三比例控制阀241分别与进油通道12、回油通道14、第二切换阀246及第四切换阀248连通。连通组件24还包括第五连通状态及第六连通状态。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五连通状态,进油通道12依次通过第三比例控制阀241及第二切换阀246与控制腔112连通。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六连通状态,控制腔112依次通过第二切换阀246及第三比例控制阀241与回油通道14连通。

同时需要进行解释的是,第三比例控制阀241为手动操作的阀,在第一比例控制阀242或第二比例控制阀243未失效的时候,第三比例控制阀241也是可随第一比例控制阀242或第二比例控制阀243动作,以确保第三比例控制阀241与第一比例控制阀242或第二比例控制阀243同时处于交叉位或平行位,此时第三比例控制阀241的作用就是连通回油通道14。而在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和第二比例控制阀243均失效的情况下,第三比例控制阀241需要手动进行调整,连通组件24处于第五连通状态或第六连通状态时,第一比例控制阀242和第二比例控制阀243均已失效。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五连通状态时,第三比例控制阀241、第二切换阀246及第四切换阀248均处于交叉位,以使进油通道12的液压油进入到控制腔112及梭阀282。

当连通组件24处于第六连通状态时,第三比例阀由交叉位转变成平行位,而第二切换阀246及第四切换阀248位置与第五连通状态的相同,以使进油通道12的液压油流入梭阀282,而控制腔112内的液压油流入回油通道14。

结合上述实施例需要对图2进行说明的是,图2中各种阀内的箭头仅仅是为了表示内部油路,而对应的油路仅仅是用于连通外部接入的油路的,并不限制阀内液压油的流向,将其看作是连通状态即可。

此外,三个比例控制的冗余设计,可确保整个连通组件24的稳定运行,而且能在自动操作和手动操作之间切换,进一步地提高了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机构还包括紧停阀29,紧停阀29装设于安装座22,紧停阀29分别与进油通道12、回油通道14及液控换向阀284连通,且紧停阀29包括紧停状态及工作状态。

当紧停阀29与处于紧停状态,定中组件28处于浮动连通状态,进油通道12通过紧停阀29与回油通道14连通,定中腔222依次通过液控换向阀284及紧停阀29与回油通道14连通。

结合图2进行解释,当紧停阀29处于紧停状态,紧停阀29处于交叉位,进油通道12直接通过紧停阀29与回油通道14连通,不会经过连通组件24进入到控制腔112内,无论连通组件24处于什么状态,控制腔112内的液压油会通过连通组件24或连接组件和紧停阀29流回回油通道14。而且定中腔222通过液控换向阀284及紧停阀29与回油通道14连通,限位件26可左右移动,不会对阀芯13限位,从而使得主配阀10快速进入关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还包括过滤器30,过滤器30装设于安装座22,过滤器30连接于进油通道12和控制机构之间,用于对进油通道12输送至控制机构的液压油进行过滤。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机构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对输入的液压油进行过滤。具体地,过滤器30为双桶过滤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还包括连接件40,连接件40连接于安装座22与阀体11之间,用于使得安装座22与阀体11相互固定。实际应用中,连接件40为钟罩,阀芯13穿出阀体11的一端穿设于钟罩。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还包括第一连接管50及第二连接管60,第一连接管50和第二连接管6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阀体11及安装座22,第一连接管50用于连通进油通道12和控制机构,而第二连接管60用于连通控制机构和回油通道14。

进一步地,阀体11内开设有第一连通管道111、第二连通管道113及第三连通管道115,第一连通管道111用于连通进油管道和恒压腔114,而第二连通管道113一端与进油管道连通,另一端贯穿阀体11朝向安装座22的一端,而第一连接管50与第二连通管道113贯穿阀体11的一端连通;第三连通管道115一端与回油管道连通,另一端贯穿阀体11朝向安装座22的一端,第二连接管60与第三连通管道115贯穿阀体11的一端连通。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安装座22上装设有上述的阀,而安装座22内对应开设有连通管道,可用于安装座22上的阀以及与第一连接管50及第二连接管60连通。

如此,在阀体11上开设对应的连通管道,控制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管50和第二连接管60与进油通道12连通,而且各种阀设置于安装座22上,安装座22内设置对应的连通管道实现安装座22上各种阀之间、阀与定中腔222之间以及阀与两根连接管之间的连通,有效地将整个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集成在一起,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方便吊装和拆卸,同时油路集成度高,漏油风险较低,提高了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可靠性。

此外,主配阀10包括两条回油通道14a(14b),其中回油通道14a用于控制机构回油,而回油通道14b则用于主配阀10的回油。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还包括第三连接管70,第三连接管7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阀体11和安装座22,第三连接管70用于连通控制腔112与控制机构。连通方式与上述第一连接管50及第二连接管60的连通方式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开设连通管道,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主配阀10处于开机状态或关机状态时的开度。

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组件82和第二调节件84,第一调节组件82连接于安装座22,用于对阀芯13朝向安装座22的移动进行限位,第二调节件84连接于阀体11,用于对阀体11朝远离安装座22的方向移动进行限位。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主配阀10而言,是通过阀芯13的移动连接或断开油路之间的连通的,而阀芯13移动过程中可以调节油路之间连通的开度,对于主配阀10而言,这是常规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杆体132伸出阀体11的一端具有一台阶结构,第一调节组件82包括连接杆822及限位杆824,连接杆822连接于安装座22,限位杆824一端连接于连接杆822,另一端具有一与台阶结构径向尺寸较小部分相匹配的凹槽,凹槽套设于台阶结构中径向尺寸较小的部分,而台阶结构径向尺寸较大的移动时可抵接于限位杆824,从而实现限位,调节主配阀10开机状态时的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调节件84螺纹且密封连接于阀体11远离安装座22的一端,且伸入阀腔内,通过调节地第二调节件84伸入阀腔内的一端与阀芯13之间的距离,可调节阀芯13朝下移动的距离,从而调节主配阀10处于关机状态时的开度。

基于上述的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水轮机调速系统,该水轮机调速系统包括上述的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水轮机调速器及其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集成度高,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方便吊装和拆卸;

2)油路集成度高,漏油风险较低,提高了内置式自复中双端调节主配压阀组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