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泵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1627发布日期:2021-01-05 17:3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泵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泵的动力传递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由于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从低处扬到高处或远方,水泵运转后,水沿离心泵的流经方向是沿叶轮的轴向吸入,垂直于轴向流出,在叶轮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

现目前的离心泵的动力传递结构,泵轴及叶轮在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而转动时,水压则吸入到泵体内,由于水中的杂质较多,大颗粒杂质如果直接进入到泵体内,会导致泵体堵塞,即使有些泵体设置了过滤网,但是过滤网不易拆卸更换,过滤网的堵塞也会影响泵体的吸水性能,并且水压进入泵体后会直接冲击泵轴及密封圈的连接处,长时间的冲击导致密封圈产生微小的形变,即密封圈与泵轴的连接处产生间隙,而细小颗粒的杂质会进入间隙当中,长此积累,细小颗粒的杂质变多,从而导致泵轴在转动时出现阻尼感,以致于泵轴带动叶轮转动时动力不足,甚至卡死,严重的会导致泵体漏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离心泵的动力传递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泵的动力传递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大颗粒杂质易堵塞泵体,过滤网不易拆卸更换,细小颗粒的杂质易进入密封圈与泵轴的连接处,以致于泵轴带动叶轮转动时动力不足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心泵的动力传递结构,包括泵体:

所述泵体左端相接有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外围左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密封管,所述外螺纹密封管外围左端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密封管,且所述内螺纹密封管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外螺纹密封管螺纹连接,且所述内螺纹密封管内围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右端与连接管左端相接触,且所述进水管右端内侧与连接管左端内侧均开有密封槽,两个所述密封槽内部卡接有橡胶密封环,所述橡胶密封环内侧开有卡槽,且所述卡槽内卡接有过滤网板,所述泵体右端相接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左端转动连接有泵轴,所述泵轴贯穿进泵体,且所述泵轴与泵体转动连接,所述泵轴末端并位于泵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叶轮,且所述泵体内部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套管,所述泵体内部右端并位于防护套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所述泵轴外围且位于所述防护套管的内侧相接有若干个挡环,所述防护套管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杂质吸附环,且所述泵体上端相接有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与连接管相通,且所述连接管通过叶轮与出水管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密封管与外螺纹密封管的连接处铺设有防水胶布。

进一步的,所述泵轴依次穿插过密封圈和防护套管,且所述泵轴不与防护套管接触,所述防护套管左端面呈弧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挡环与杂质吸附环之间呈交替分布,且所述挡环与杂质吸附环之间相隔至少1cm,所述杂质吸附环与泵轴之间相隔至少1cm,且所述挡环与防护套管内壁之间相隔至少1cm。

进一步的,所述杂质吸附环由活性炭材质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过滤网板将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可以防止大颗粒杂质进入叶轮及泵体,以免大颗粒杂质造成泵体堵塞,保证了泵体的使用寿命,而过滤网板可以进行拆卸清理,避免过滤网板上杂质过多而影响吸水效率的情况发生,密封环则可以提高连接管与进水管之间的密封性能,以免漏水,由于挡环与杂质吸附环之间呈交替分布,因此挡环与杂质吸附环之间会存在一条不规则且行程相对较长的通道,所以可以增加水流的行程,而挡环则对水压进行减压缓冲,杂质密封环则对细小的杂质进行吸附,以免水压直接冲击密封圈,且能防止杂质进入到泵轴与密封圈及泵体的连接处,以免泵轴产生卡死的情况,使泵轴在转动时的动力传递效果更好,还能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性能,以免水从泵轴与泵体的连接处漏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中:泵体1、驱动电机2、叶轮3、泵轴4、防护套管5、出水管6、进水管7、连接管8、过滤网板9、密封圈10、内螺纹密封管11、螺纹杆12、橡胶密封环13、密封槽14、卡槽15、挡环16、杂质吸附环17、外螺纹密封管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泵的动力传递结构,包括包括泵体1,下面对一种离心泵的动力传递结构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泵体1左端相接有连接管8,且所述连接管8外围左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密封管18,所述外螺纹密封管18外围左端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密封管11,且所述内螺纹密封管11上下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与外螺纹密封管18螺纹连接,且所述内螺纹密封管11内围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右端与连接管8左端相接触,且所述进水管7右端内侧与连接管8左端内侧均开有密封槽14,两个所述密封槽14内部卡接有橡胶密封环13,所述橡胶密封环13内侧开有卡槽15,且所述卡槽15内卡接有过滤网板9,所述进水管7与连接管8相通,且所述连接管8通过叶轮3与出水管6相通;

具体的,水从进水管7进入时,首先会接触过滤网板9,过滤网板9将大颗粒的杂质进行过滤掉,以免大颗粒的杂质直接进入到泵体1及叶轮3内,以免泵体1内部产生堵塞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泵体1的使用寿命,而松动螺纹杆12,再将内螺纹密封管11及外螺纹密封管18分离,此时则便于将进水管7与连接管8分离,将橡胶密封环13从密封槽14内取出,再将过滤网板9从橡胶密封环13内的卡槽15内取出,从而便于对过滤网板9进行清理或更换,保证了连接管8与进水管7之间的流通性,使泵体1的吸水性能得以保障,而将橡胶密封环13卡接至密封槽14内,再将内螺纹密封管11与外螺纹密封管18进行螺纹固定,拧紧螺纹杆12,此时过滤网板9被密封槽14限位卡死,保证了过滤网板9的使用时的稳定性,而橡胶密封环13则可以提高连接管8与进水管7连接处的密封性能,防止漏水的情况发生。

所述泵体1右端相接有驱动电机2,且所述驱动电机2左端转动连接有泵轴4,所述泵轴4贯穿进泵体1,且所述泵轴4与泵体1转动连接,所述泵轴4末端并位于泵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叶轮3,且所述泵体1内部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套管5,所述泵体1内部右端并位于防护套管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0,且所述泵轴4外围且位于所述防护套管5的内侧相接有若干个挡环16,所述防护套管5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杂质吸附环17,且所述泵体1上端相接有出水管6,所述杂质吸附环17由活性炭材质组成;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2带动泵轴4转动,泵轴4则带动叶轮3转动,叶轮3转动产生离心力对水进行吸收,当水进入到泵体1内时,水压会冲向防护套管5,再进入防护套管5内,此时挡环16对水压进行阻挡消减,由于挡环16设置了多个,因此挡环16会不断的对水压进行消减,而挡环16与杂质吸附环17之间呈交替分布,因此挡环16与杂质吸附环17之间会存在一条不规则且行程相对较长的通道,所以可以增加水流的行程,而挡环16则对水压进行减压缓冲,活性炭材质组成的杂质吸附环17则对细小的杂质进行吸附,以免水压直接冲击密封圈10,从而能防止杂质进入到泵轴4与密封圈10及泵体1的连接处,以免泵轴4产生卡死的情况,使泵轴4在转动时的动力传递效果更好,还能保证密封圈10的密封性能,以免水从泵轴4与泵体1的连接处漏出。

所述内螺纹密封管11与外螺纹密封管18的连接处铺设有防水胶布;

进一步的,防水胶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不但可以增加内螺纹密封管11与外螺纹密封管18之间的密封效果,也能使内螺纹密封管11与外螺纹密封管18连接时的稳固性能。

所述泵轴4依次穿插过密封圈10和防护套管5,且所述泵轴4不与防护套管5接触,所述防护套管4左端面呈弧形状;

进一步分,由于泵轴4在转动时没有受到来自防护套管5的接触,所以防护套管5并不会给泵轴4的转动带来阻力,利于使泵轴4的动力转动性能正常,而防护套管5的左端面是呈弧形状设置的,因此利于水压会沿着弧面向防护套管5四周进行分散,降低水压对防护套管5的冲击。

所述挡环16与杂质吸附环17之间呈交替分布,且所述挡环16与杂质吸附环17之间相隔至少1cm,所述杂质吸附环17与泵轴4之间相隔至少1cm,且所述挡环16与防护套管5内壁之间相隔至少1cm;

进一步的,挡环16不与杂质吸附环17接触,杂质吸附环17不与泵轴4接触,挡环16不与防护套管5接触,从而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摩擦阻力,因此挡环16、杂质吸附环17及防护套管5不会影响到泵轴4正常的动力传动性能。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