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用动力补偿水能机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2654发布日期:2021-04-09 12:3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塔用动力补偿水能机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水能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塔用动力补偿水能机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水能机用于驱动风机冷却塔,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等领域,现在国内部分企业已安装水能机冷却塔,或对冷却塔电动风机进行了节能改造。

授权公告号为cn208026099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冷却塔,包括塔体以及安装在塔体上方并与塔体连通的风筒,风筒内设有轴流风机,轴流风机通过同轴设置的水能机驱动,水能机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通过输水管道连接有相互贯通的循环水池,水能机包括旋转轴、轴承座以及水能驱动壳,水能驱动壳与塔体固定安装;该实用新型将需要冷却的循环水通过输水管道导入进水管,进水管连通水能机,水能机通过水能驱动带动同轴设置的轴流风机转动,将外界较低温的空气引入塔体内,轴流风机通过水能机驱动,无需通过电机驱动,节能环保。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的冷却塔在降温时,主要是由水能机利用水能驱动轴流风机转动,但在最热的夏季,即使水循环系统满负荷运转,也存在冷却塔降温无法满足系统要求的情况,导致冷却塔的降温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夏季冷却塔降温效果变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塔用动力补偿水能机节能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塔用动力补偿水能机节能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塔用动力补偿水能机节能装置,包括轴流风机以及与轴流风机同轴连接的水能机,所述水能机包括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旋转轴上的水能机轴承座,还包括相互连通的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和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所述水能机轴承座穿设在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上,所述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设置在水能机上,所述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的内壁与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的内壁围合形成补偿空腔,所述补偿空腔的腔壁上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联动齿轮,所述补偿空腔内设有补偿组件,所述旋转轴通过补偿组件与联动齿轮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水能机旁的补偿电机,所述补偿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一转轴伸出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的一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和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来盛放补偿组件,当循环水的水能无法提供足够动力时,利用补偿电机驱动第一转动轴转动,从而使转动轴带动联动齿轮转动,使联动齿轮带动补偿组件,使补偿组件为轴流风机提供小部分所欠缺的动力,从而使轴流风机转速达到额定值,进而提升夏季该冷却塔的降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补偿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内侧壁上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配合齿轮,所述配合齿轮与联动齿轮啮合,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连接有补偿齿轮,所述补偿齿轮内设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补偿齿轮与旋转轴同轴连接,所述补偿齿轮通过连接件与转动齿轮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轴的转速未达到额定值时,补偿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在配合齿轮与联动齿轮的啮合作用下,第一转轴带动转动轴转动,在连接件的作用下,转动齿轮作用于离合器上,离合器自动啮合,从而作用于水能机的旋转轴上,使轴流风机的转速达到额定值。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联结齿轮,所述联结齿轮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补偿空腔内,所述联结齿轮的一端与转动齿轮啮合,所述联结齿轮的另一端与补偿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联结齿轮将转动齿轮与补偿齿轮连接,当配合齿轮转动时,在联结齿轮与转动齿轮的啮合下,补偿齿轮与联结齿轮远离配合齿轮的一端啮合传动,从而使补偿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进而为旋转轴提供足够的动力。

优选的:所述补偿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一转轴伸出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的侧壁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弹性联轴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联轴器,有利于补偿轴向、径向和角向的位移偏差;且弹性联轴器具有吸振、隔振的能力,有助于提升补偿电机工作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还包括注油装置,所述注油装置包括设置在补偿空腔内的储油箱,所述储油箱上穿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侧壁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出油管远离储油箱的一端连接有两支管,两所述支管分别位于联动齿轮和联结齿轮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补偿空腔内通过多个齿轮的啮合实现对旋转轴的补偿,通过出油管、支管以及储油箱的配合,对多个齿轮进行润滑,从而有助于减小多个齿轮间的摩擦损耗,进而减少补偿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补偿空腔的腔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支管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件对支管进行固定,从而减小支管注油时晃动的可能性,有助于保证注油过程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底端的侧壁上连通有排油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一段时间后,补偿空腔内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油液废液,通过排油管将油液废液从补偿空腔内排出,有助于保持补偿空腔内部环境的整洁度。

优选的:所述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内底壁的表面为朝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一侧倾斜的倾斜面,所述补偿空腔的腔壁上设有若干疏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液落入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的内底壁上时,在倾斜面以及疏油槽的作用下,油液从倾斜面流向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的内壁上,并从排油管排出,有利于保持补偿空腔内部环境的整洁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补偿电机、第一转轴、联动齿轮以及补偿组件的配合,对旋转轴进行动力补偿,从而保证旋转轴的转速达到额定值,进而保证夏季该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2.对旋转轴的转速进行补偿时,补偿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联动齿轮转动,在联动齿轮与配合齿轮的啮合下,第一转轴带动转动轴转动,在转动齿轮与联结齿轮的啮合下,联结齿轮带动补偿齿轮转动,从而实现对旋转轴的动力补偿;

3.通过储油箱、出油管、支管以及控制阀的配合,对补偿空腔内的联动齿轮、配合齿轮、转动齿轮、联结齿轮以及补偿齿轮进行润滑,有利于减小摩擦损耗,从而减小补偿损耗,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补偿电机、弹性联轴器、第一转轴、联结齿轮、旋转轴与补偿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联动齿轮、配合齿轮、转动轴、转动齿轮、联结齿轮、补偿齿轮与旋转轴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

图中,1、轴流风机;10、风叶;2、水能机;21、旋转轴;211、补偿齿轮;212、离合器;22、水能机轴承座;23、进水管;24、下水管;25、水能机底座;3、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4、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5、补偿空腔;6、第一转轴;7、联动齿轮;8、补偿组件;81、转动轴;82、配合齿轮;83、转动齿轮;84、联结齿轮;841、第二转轴;9、补偿电机;91、电机支柱;11、弹性联轴器;12、注油装置;121、储油箱;1211、出油口;122、出油管;123、控制阀;124、支管;13、支杆;14、限位环;15、排油管;16、倾斜面;17、疏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冷却塔用动力补偿水能机节能装置,参照图1,一种冷却塔用动力补偿水能机节能装置包括轴流风机1,轴流风机1的输出轴的顶端连接有风叶10,轴流风机1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水能机2,水能机2包括旋转轴21、水能机轴承座22、进水管23、下水管24以及水能机底座25,水能机2轴承座的侧壁上套设有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3,水能机2的顶壁上固定有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4,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4与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3连通。

参照图1和图2,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4的内壁与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3的内壁间围合形成补偿空腔5,补偿空腔5内设有补偿组件8,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4的内侧壁上穿设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伸入补偿空腔5内的一端连接有联动齿轮7,第一转轴6伸出补偿空腔5外的一端连接有补偿电机9,补偿电机9通过电机支柱91设置在水能机2旁,补偿电机9的电机轴与第一转轴6之间连接有弹性联轴器11。

参照图1和图2,当轴流风机1的转速未达到额定值时,补偿电机9顺次驱动第一转轴6、联动齿轮7转动,在补偿组件8的作用下,联动齿轮7对旋转轴21进行动力补偿,使旋转轴21的转速达到额定值,从而保证夏季该冷却塔的降温效果。

参照图2和图3,补偿组件8包括转动轴81,转动轴8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4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转动轴81的一端固定有配合齿轮82,配合齿轮82与联动齿轮7啮合,转动轴81的另一端固定有转动齿轮83,旋转轴21的侧壁上连接有补偿齿轮211,补偿齿轮211内设有离合器212,离合器212、补偿齿轮211与旋转轴21同轴连接,补偿齿轮211通过连接件与转动齿轮83连接,连接件包括联结齿轮84,联结齿轮84通过第二转轴841转动连接在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3的内顶壁上,联结齿轮84的一端与转动齿轮83啮合,联结齿轮84的另一端与补偿齿轮211啮合。

参照图2和图3,对旋转轴21进行动力补偿时,补偿电机9顺次驱动第一转轴6、联动齿轮7转动,在联动齿轮7与配合齿轮82的啮合作用下,配合齿轮82带动转动轴81转动,转动轴81带动转动齿轮83转动,转动齿轮83与联结齿轮84转动,联结齿轮84作用于离合器212上,离合器212自动啮合,从而作用于水能机2的旋转轴21上,使轴流风机1的转速达到额定值,进而保证该冷却塔在夏季的冷却效果。

参照图3和图4,塔体内还设有注油装置12,注油装置12包括储油箱121、出油管122以及两支管124,储油箱121固定在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3上的内顶壁上,储油箱121的底壁设有出油口1211,出油管122的一端与出油口1211连通,出油管122的另一端与两支管124连通,出油管122的侧壁上设有控制阀123,本申请中的控制阀123为电磁阀,便于控制出油量和出油时间,补偿空腔5的侧壁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若干支杆13,支杆13远离补偿空腔5腔壁的一端连接有限位环14,支管124远离出油管122的一端顺次穿过若干限位环14,两支管124远离出油口1211的一端分别位于配合齿轮82和联结齿轮84的上方,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3内底壁的表面为朝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4一侧倾斜的倾斜面16,动力补偿减速传动卧箱3的内底壁上设有疏油槽17,疏油槽17延伸至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4的内侧壁上,通过疏油槽17对油液的流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动力补偿减速传动立箱4底端的侧壁上连通有排油管15(图1)。

参照图3和图4,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联动齿轮7与配合齿轮82啮合时的摩擦阻力、转动齿轮83、联结齿轮84与补偿齿轮211间啮合时的摩擦阻力会增大,打开控制阀123,使储油箱121内的油液顺次经过出油管122和两支管124后,对联动齿轮7、配合齿轮82、转动齿轮83、联结齿轮84以及补偿齿轮211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从而保证联动齿轮7与配合齿轮82啮合、转动齿轮83、联结齿轮84与补偿齿轮211啮合时的顺畅性,进而减小补偿损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旋转轴21的转速达到恒定值时,补偿电机9不工作;当旋转轴21的转速未达到额定值时,补偿电机9通过弹性联轴器11顺次驱动第一转轴6、联动齿轮7转动,在联动齿轮7与配合齿轮82的啮合下,配合齿轮82带动第二转轴841转动,第二转轴841带动转动齿轮83转动,转动齿轮83带动联结齿轮84和补偿齿轮211转动,离合器212与旋转轴21自动啮合,从而使补偿齿轮211带动旋转轴21转动,以此对旋转轴21进行动力补偿,进而保证该节能装置在炎热的夏季的降温效果;且节能环保。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