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3734发布日期:2021-06-08 16: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包括缸体(1)和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包括前缸(11)和后缸(12),所述前缸(11)和后缸(12)通过螺栓连接以在所述前缸(11)和所述后缸(12)之间形成活塞腔(3),所述活塞腔(3)内沿所述缸体(1)轴向方向滑移连接有活塞杆(4),所述缸体(1)内设置有油路轴(13),所述油路轴(13)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内,所述油路轴(13)内设有第一油路(131),所述第一油路(131)与靠近所述后缸(12)一侧的活塞腔(3)相连通,所述油路轴(13)内还设有第二油路(132),所述第二油路(132)与靠近所述前缸(11)一侧的活塞腔(3)相连通,所述安装座(2)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油路(131)相通的第一进油口(21)以及与所述第二油路(132)相通的第二进油口(22),所述活塞杆(4)上设有出液口(43),所述安装座(2)上设有进液口(23),所述油路轴(13)穿设于所述活塞杆(4)内,所述油路轴(13)内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液口(23)和所述出液口(43)的冷却液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4)包括滑移于所述活塞腔(3)的活塞盘(41)、套设于所述油路轴(13)上的活塞管(42),所述活塞管(42)朝远离所述后缸(12)的方向延伸出所述前缸(11),所述活塞管(42)延伸出所述前缸(11)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43)相通,所述活塞盘(41)将所述活塞腔(3)分隔为与所述第一油路(131)相通的第一腔室(31)、与所述第二油路(132)相通的第二腔室(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油路(131)的第一环槽(211)、连通所述第二油路(132)的第二环槽(2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131)靠近所述第一进油口(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槽(211)相通,所述第一油路(131)远离所述第一进油口(21)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腔室(3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路(132)包括与所述第二环槽(221)相连通的通油腔(1321)、开设于所述后缸(12)内与所述通油腔(1321)相连通的环形腔(1322)、开设于所述前缸(11)内与所述第二腔室(32)相通的导油腔(1323),所述导油腔(1323)沿所述前缸(11)的侧壁延伸至所述环形腔(1322)内。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盘(41)的侧壁上套设有密封圈一(4111),所述活塞盘(4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密封圈一(4111)嵌入的第一卡槽(411),所述密封圈一(4111)抵紧于所述前缸(11)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卡槽(411)的槽底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缸(12)朝所述活塞腔(3)内延伸有与所述活塞盘(41)相抵接的凸台(121),所述凸台(121)侧壁上套设有密封圈二(4121),所述凸台(12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密封圈二(4121)嵌入的第二卡槽(412),所述密封圈二(4121)抵紧于所述前缸(11)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卡槽(412)的槽底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轴(13)位于所述活塞盘(41)内的侧壁上套设有若干密封环(4131),所述活塞盘(41)内开设有供所述密封环(4131)嵌入的密封槽(413),所述密封环(4131)抵紧于所述油路轴(13)的外侧壁与所述活塞盘(41)的内侧壁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盘(41)上沿所述缸体(1)的轴向方向螺纹连接有若干导向柱(44),所述前缸(11)及后缸(12)的内侧壁上开
设有供所述导向柱(44)滑移的导向槽(441)。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冷式回转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轴(13)外侧壁与所述安装座(2)内侧壁之间安装有若干转动轴承(24),所述安装座(2)上设有连通若干转动轴承(24)的润滑管路(241),所述安装座(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润滑管路(241)的通液口(24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