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吊挂功能的台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6800发布日期:2021-06-22 15:0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吊挂功能的台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式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吊挂功能的台式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机械风扇起源房顶上,1829年,一个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从钟表的结构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这种风扇转动扇叶带来的徐徐凉风使人感到欣喜,但得爬上梯子去上发条很麻烦,1872年,一个叫约瑟夫的法国人又研制出一种靠发条涡轮启动,用齿轮链条装置传动的机械风扇,这个风扇比拜伦发明的机械风扇精致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1880年,美国人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阵阵凉风扑面而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

现有的专利(公共号:cn202108756u)公开了一种旋转台式风扇,旋转台式风扇主要由台座、支撑杆、轴承、传动轴、齿圈、电机、风扇、中间齿轮组成,支撑杆通过轴承装在台座上,传动轴装在支撑杆内,传动轴下面的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与齿圈连接,传动轴的上面与电机的轴硬连接或软连接,齿圈和中间齿轮装在台座内,电机装在支撑杆的上面,风扇装在电机的前面。发明人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该台式风扇不便于进行吊挂,使用时也不便于对其整体位置进行水平调节,2、风扇在使用的过程中长度不易进行延伸,增加了使用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台式风扇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吊挂功能的台式风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如下问题:1、该台式风扇不便于进行吊挂,使用时也不便于对其整体位置进行水平调节,2、风扇在使用的过程中长度不易进行延伸,增加了使用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吊挂功能的台式风扇,包括导轨和伸缩杆,所述导轨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锁紧栓,所述导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伸缩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且伸缩杆位于滑块的右侧,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右端活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端开设有散热口,且电机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电机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后壳,且后壳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卡箍,所述卡箍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后壳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前壳,且前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扇体。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之间关于导轨的中轴线之间相对称,且滑块通过滑槽与导轨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中轴线与滑块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伸缩杆的中轴线与电机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转轴贯穿于连接件的内部,且连接件的上表面与电机的下表面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卡箍的内部尺寸与前壳的外部尺寸相吻合,且前壳的中轴线与后壳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中轴线与扇体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扇体通过电机与转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轨、固定块、锁紧栓、滑槽和滑块的设置,使得先将导轨利用锁紧栓将其固定在墙面上,再将滑块安装在滑槽的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结构,便于对台式风扇整体进行移动,增大了风扇吹风的面积,且移动过程中稳定性高便于进行拆卸,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连接件、转轴、电机、散热口的设置,使得伸缩杆可对风扇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位置进行散热,连接件内部的转轴可对风扇进行多角度的调节,增大风吹的面积,达到解暑降温的效果,连接电源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杆和扇体旋转从而利用电能转化成风力,实现机械吹风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多个散热口可在电机工作时对其进行散热,避免长时间使用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内部零件损坏减短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后壳、卡箍、前壳、固定栓、固定环、转杆和扇体的设置,使得后壳与电机之间螺纹连接,其次利用卡箍将前壳与后壳之间相连接,依靠固定栓和固定环将两者安装固定,其间组成的可拆卸结构便于使用者进行安装与拆卸,也便于对扇叶进行清洗,操作便捷,壳体可对扇体进行防护,既增加了安全性也避免了自身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轨;2、固定块;3、锁紧栓;4、滑槽;5、滑块;6、伸缩杆;7、连接件;8、转轴;9、电机;10、散热口;11、后壳;12、卡箍;13、前壳;14、固定栓;15、固定环;16、转杆;17、扇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吊挂功能的台式风扇,包括导轨1和伸缩杆6,导轨1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且固定块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锁紧栓3,导轨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槽4,且滑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5,固定块2之间关于导轨1的中轴线之间相对称,且滑块5通过滑槽4与导轨1之间构成滑动结构,通过导轨1、固定块2、锁紧栓3、滑槽4和滑块5的设置,使得先将导轨1利用锁紧栓3将其固定在墙面上,再将滑块5安装在滑槽4的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滑块5与滑槽4之间的滑动结构,便于对台式风扇整体进行移动,增大了风扇吹风的面积,且移动过程中稳定性高便于进行拆卸,使用方便;

伸缩杆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7,且伸缩杆6位于滑块5的右侧,连接件7的内部右端活动连接有转轴8,且转轴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9,伸缩杆6的中轴线与滑块5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伸缩杆6的中轴线与电机9的中轴线之间相平行,转轴8贯穿于连接件7的内部,且连接件7的上表面与电机9的下表面之间紧密贴合,通过伸缩杆6、连接件7、转轴8、电机9、散热口10的设置,使得伸缩杆6可对风扇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位置进行散热,连接件7内部的转轴8可对风扇进行多角度的调节,增大风吹的面积,达到解暑降温的效果,连接电源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转杆16和扇体17旋转从而利用电能转化成风力,实现机械吹风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多个散热口10可在电机9工作时对其进行散热,避免长时间使用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内部零件损坏减短使用寿命;

电机9的左端开设有散热口10,且电机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6,电机9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后壳11,且后壳11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有卡箍12,卡箍12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5,且固定环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栓14,转杆16的中轴线与扇体17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且扇体17通过电机9与转杆16之间构成旋转结构,后壳1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前壳13,且前壳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扇体17,卡箍12的内部尺寸与前壳13的外部尺寸相吻合,且前壳13的中轴线与后壳11的中轴线之间相重合,通过后壳11、卡箍12、前壳13、固定栓14、固定环15、转杆16和扇体17的设置,使得后壳11与电机9之间螺纹连接,其次利用卡箍12将前壳13与后壳11之间相连接,依靠固定栓14和固定环15将两者安装固定,其间组成的可拆卸结构便于使用者进行安装与拆卸,也便于对扇叶进行清洗,操作便捷,壳体可对扇体17进行防护,既增加了安全性也避免了自身受到损坏。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吊挂功能的台式风扇时,首先将将导轨1利用锁紧栓3将其固定在墙面上,再将滑块5安装在滑槽4的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滑块5与滑槽4之间的滑动结构,便于对台式风扇整体进行移动,增大了风扇吹风的面积,根据自身的需求利用伸缩杆6可对风扇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依靠连接件7内部的转轴8可对风扇进行多角度的调节,将后壳11与电机9(型号:ysk110-16-4)之间安装固定,其次利用卡箍12将前壳13与后壳11之间相连接,依靠固定栓14和固定环15将两者安装固定,其间组成的可拆卸结构便于使用者进行安装与拆卸,也便于对扇叶进行清洗,安装完成后连接电源启动电机9,电机9带动转杆16和扇体17旋转从而利用电能转化成风力,散热口10可在电机9工作时对其进行散热,避免长时间使用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内部零件损坏减短使用寿命,这就是该具有吊挂功能的台式风扇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