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可调式膜片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9714发布日期:2021-09-25 11:4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正压可调式膜片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膜片泵。


背景技术:

2.膜片泵主要包括电机、偏心轮机构、弹性膜片、进气阀片、排气阀片、泵座以及泵盖。膜片泵是通过偏心轮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弹性膜片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循环通过进气阀片、排气阀片实现膜片泵吸气、排气过程。
3.公开号为cn2090537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膜片泵。现有的膜片泵的的输出正压无法实现微调,需要在排气阀的排气接口额外在配接一调压阀,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正压可调式膜片泵,以解决现有的膜片泵的排出的正压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正压可调式膜片泵,包括膜片泵主体,所述膜片泵主体包括进气阀片、排气阀片、泵座以及泵盖,所述泵座与所述泵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泵盖上开设有进气通道以及排气通道,所述泵盖的侧面开设有与进气通道导通的进气口与排气通道导通的排气口,所述进气通道上安装有所述进气阀片,所述排气通道上安装有所述排气阀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调压机构,所述泵盖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所述调压机构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排气通道导通;
6.所述调压机构包括顶头、泄阀套、弹簧、调节螺母以及泄阀芯;
7.所述泄阀套的左端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8.所述泄阀套内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所述顶头、弹簧以及所述泄阀芯,所述泄阀套的左端为气孔,所述顶头抵住所述气孔;
9.所述泄阀芯上开设有左右导通的导流孔,所述泄阀芯与所述泄阀套螺纹连接,所述泄阀芯的外围螺纹连接有所述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泄阀套相抵。
10.本专利通过优化膜片泵的结合,集成有调压机构,便于实现膜片泵输排气压的调节。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泄阀套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12.便于实现泄阀套的旋转。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气孔的内壁包括左右设置的圆柱形孔以及圆锥形孔,所述圆柱形孔内径左右相等,所述圆锥形孔的内径为从左至右内径递增的锥形面;
14.所述顶头的外轮廓呈所述圆锥形孔的内壁相匹配的圆锥状。
15.便于保证密封效果。
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泵盖上开设有左右设置的左螺纹孔以及右螺纹孔,所述左螺纹孔与所述进气通道导通,所述右螺纹孔与所述排气通道导通;
17.所述左螺纹孔与一进气密封螺钉螺纹连接,所述进气密封螺钉与所述泵盖的连接
处设有密封圈;
18.所述右螺纹孔与一排气密封螺钉螺纹连接,所述排气密封螺钉与所述泵盖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19.便于保证密封效果。
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泵座的左右两端均开口,所述泵座的右端与一挡板可拆卸连接;
21.所述泵座的左端与电机可拆卸连接。
22.便于组装以及维修。
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膜片泵主体包括电机、膜片以及带动膜片上下往复运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偏心轴、偏心块、拉杆、轴承;
24.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偏向块,所述偏心块上过盈配合连接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偏心轴的外围套设有所述轴承,且所述轴承的外围位于所述拉杆的下端的开口环内,所述拉杆的下端的开口环通过螺钉锁紧;
25.所述膜片的外边缘夹持在所述泵座与所述泵盖之间,所述膜片的下端嵌设有螺钉嵌件,所述螺钉嵌件与所述拉杆的上端螺纹连接。
26.便于膜片的上下传动。
2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偏心块上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偏心轴设置在所述偏心块的相对侧。
28.便于保证电机转动过程中的平衡。
2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偏心轴上套设有衬套,所述衬套夹持在所述偏心块与所述轴承之间。
30.便于实现轴承与偏心块之间的隔离。
3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偏心块的左端开设有套入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的插孔;
32.所述偏心块上螺纹连接有一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抵;
33.所述紧固螺钉上还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偏心块相抵。
3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气阀片以及所述排气阀片上均包括沿着轴向设置的锥形插入部、柱形安装部以及片状遮挡部;
35.所述锥形插入部的外径沿着轴向从外至内递增,所述锥形插入部连接柱形安装部侧的外径大于所述柱形安装部的外径。
36.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3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处于排气状态下的剖视图;
38.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俯视图;
39.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处于进气状态下的剖视图。
40.图中:1、电机风叶;2、电机;3、动力输出轴;4、m4螺钉;5、泵座;6、泵盖;7、进气阀片;8、进气o形密封圈;9、进气密封螺钉;10、排气o形密封圈;11、排气密封螺钉;12、排气阀
片;13、顶头;14、泄阀套;15、弹簧;16、调节螺母;17、泄阀芯;18、膜片;19、螺钉嵌件;20、拉杆;21、轴承;22、衬套;23、偏心轴;24、偏心块;25、m3螺钉;26、自攻螺钉;27、挡板;28、平衡块;29、螺栓;30、紧固螺钉;31、紧固螺母;3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42.参见图1至图3,具体实施例1:正压可调式膜片泵,包括膜片泵主体,膜片泵主体包括电机2、膜片18、带动膜片18上下往复运动的传动机构、进气阀片7、排气阀片12、泵座5以及泵盖6。泵座5通过螺钉32与泵盖6可拆卸连接,泵盖6上开设有进气通道以及排气通道,泵盖6的侧面开设有与进气通道导通的进气口与排气通道导通的排气口,进气通道上安装有进气阀片7,排气通道上安装有排气阀片12。
43.还包括一调压机构,泵盖6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调压机构的安装孔,安装孔与排气通道导通。且位于排气通道的排气口与排气阀片之间区域。调压机构包括顶头13、泄阀套14、弹簧15、调节螺母16以及泄阀芯17;泄阀套14的左端与安装孔螺纹连接,泄阀套14内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顶头13、弹簧15以及泄阀芯17,泄阀套14的左端为气孔,顶头13抵住气孔,泄阀芯17上开设有左右导通的导流孔,泄阀芯17与泄阀套14螺纹连接,泄阀芯17的外围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16,调节螺母16与泄阀套14相抵。本专利通过优化膜片泵的结合,集成有调压机构,便于实现膜片泵输排气压的调节。
44.图1以及图3中的右上角关于调压机构显示的是半剖视图。
45.泄阀套14的横截面呈现多边形。便于实现泄阀套14的旋转。泄阀芯17的导流孔的横截面可以呈多边形。便于泄阀芯17的旋转。
46.气孔的内壁包括左右设置的圆柱形孔以及圆锥形孔,圆柱形孔内径左右相等,圆锥形孔的内径为从左至右内径递增的锥形面;顶头13的外轮廓呈圆锥形孔的内壁相匹配的圆锥状。便于保证密封效果。
47.泵盖6上开设有左右设置的左螺纹孔以及右螺纹孔,左螺纹孔与进气通道导通,右螺纹孔与排气通道导通;左螺纹孔与一进气密封螺钉9螺纹连接,进气密封螺钉9与泵盖6的连接处设有进气o形密封圈8;右螺纹孔与一排气密封螺钉11螺纹连接,排气密封螺钉11与泵盖6的连接处设有排气o形密封圈10。便于保证密封效果。
48.泵座5的左右两端均开口,泵座5的右端通过自攻螺钉26与一挡板27可拆卸连接;泵座5的左端通过m4螺钉4与电机2可拆卸连接。便于组装以及维修。
49.传动机构包括偏心轴23、偏心块24、拉杆20、轴承21。电机是双出力轴电机。电机2的左端的输出轴连接有电机风叶1。电机2的右端延伸出动力输出轴。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上可拆卸连接有偏向块,偏心块24上过盈配合连接有偏心轴23,偏心轴23与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但不共线,偏心轴23的外围套设有轴承21,且轴承21的外围位于拉杆20的下端的开口环内,拉杆20的下端的开口环通过m3螺钉25锁紧;膜片18的外边缘夹持在泵座5与泵盖6之间,膜片18的下端嵌设有螺钉嵌件19,螺钉嵌件19与拉杆20的上端螺纹连接。便于膜片18的上下传动。
50.偏心块24上通过螺栓29可拆卸连接有平衡块28,平衡块28与偏心轴23设置在偏心块24的相对侧。便于保证电机转动过程中的平衡。
51.偏心轴23上套设有衬套22,衬套22夹持在偏心块24与轴承21之间。便于实现轴承21与偏心块24之间的隔离。
52.偏心块24的左端开设有套入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的插孔;偏心块24上螺纹连接有一紧固螺钉30,紧固螺钉30与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相抵;紧固螺钉30上还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31,紧固螺母31与偏心块24相抵。
53.进气阀片7以及排气阀片12上均包括沿着轴向设置的锥形插入部、柱形安装部以及片状遮挡部;锥形插入部的外径沿着轴向从外至内递增,锥形插入部连接柱形安装部侧的外径大于柱形安装部的外径。便于安装。
5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