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0808发布日期:2021-11-15 22:1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捞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


背景技术:

2.在救助打捞领域,经常会碰到搁浅或者处于潮汐带站桩的遇险船舶。由于潮汐作用,甲板会循环的被海水淹没,采用常规的甲板开口抽水方式需要往复的安装和拆卸抽水泵,还需要封堵开口,这大大影响了抽水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该套筒可以提高抽水效率,使抽水作业不受潮汐影响。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包括短管、长管和支撑件,所述短管通过法兰与长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件为“v”形,支撑件的顶端固定在长管的外管壁上,支撑件的底端两端固定在船体甲板上,所述短管的一端固定在船体甲板的开口处,另一端与长管通过法兰连接。
5.优选的,所述短管、长管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型、矩形或方形。
6.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可以使遇险船舶的抽水作业不因潮汐的影响而中断,提高抽水效率,减少安装拆卸水泵的工作量。抽水结束后,通过盲板可以保持船体的水密性。
附图说明
8.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做出简要的说明:
9.图1为本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10.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短管;2、长管;3、支撑件;4、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2.如图1所示,本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包括短管1、长管2和支撑件3,短管1通过法兰与长管2连接在一起,支撑件3为“v”形,支撑件3的顶端固定在长管2的外管壁上,支撑件3的底端两端固定在船体甲板上,短管1的一端固定在船体甲板的开口处,另一端与长管2通过法兰4连接,短管1、长管2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型、矩形或方形。
13.使用时遇险船舶甲板退潮露出水面后,在甲板上按照抽水套筒内径的大小开洞,
将短管1套筒焊接在船体甲板上的开口位置,短管1罩住甲板抽水的洞口,在短管1上安装长管2,焊接斜支撑件3,通过长管2顶部下放抽水泵至船体舱室内,打开水泵进行抽水,抽水完成后,拆除长水泵和长管2,在短管1顶部安装法兰盲板密封住短管1顶部的洞口即可。
14.本抽水套筒可以使遇险船舶的抽水作业不因潮汐的影响而中断,提高抽水效率,减少安装拆卸水泵的工作量,抽水结束后,通过盲板可以保持船体的水密性。
1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短管、长管和支撑件,所述短管通过法兰与长管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件为“v”形,支撑件的顶端固定在长管的外管壁上,支撑件的底端两端固定在船体甲板上,所述短管的一端固定在船体甲板的开口处,另一端与长管通过法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长管的横截面为圆型、矩形或方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属于打捞设备领域,包括短管、长管和支撑件,短管通过法兰与长管连接在一起,支撑件为“V”形,支撑件的顶端固定在长管的外管壁上,支撑件的底端两端固定在船体甲板上,短管的一端固定在船体甲板的开口处,另一端与长管通过法兰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潮汐带难船打捞用抽水套筒可以使遇险船舶的抽水作业不因潮汐的影响而中断,提高抽水效率,减少安装拆卸水泵的工作量。抽水结束后,通过盲板可以保持船体的水密性。体的水密性。体的水密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海 杨鹏 魏良孟 易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