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8203发布日期:2021-10-30 09:1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缸的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单出杆油缸主要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连接在缸筒的前后两端,活塞设置在缸筒内,活塞杆的后端与活塞螺纹连接或焊接,活塞杆的前端伸出前端盖。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活塞与活塞杆螺纹连接或焊接,活塞杆后端直径变小,活塞杆与活塞均要加工螺纹,增加加工难度及成本。2、焊接的方式不方便拆装。3、活塞杆前端防尘效果差。4、在活塞杆与被推物体接触面不垂直的情况下,方向和受力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活塞杆受横向力过大导致变形或断裂,易损坏油缸。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拆装方便、降低加工难度及成本的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连接在缸筒的前后两端,活塞设置在缸筒内,活塞杆的后端与活塞相连,活塞杆的前端伸出前端盖;所述活塞杆为等径活塞杆,活塞套在活塞杆的后端,并且活塞与活塞杆通过第一卡键和第二卡键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径向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键设置在活塞杆的第一卡键槽内并且设置在活塞的前端;所述第二卡键设置在活塞杆的第二卡键槽内并且设置在活塞的后端。
5.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前端通过第一卡键与活塞杆相固定,后端通过第二卡键与活塞杆相固定,采用双卡键结构相比螺纹或焊接方式,拆装方便,并且活塞杆的外径从前至后相等,提高强度,无须加工螺纹或焊接,减少加工难度及成本。
6.本实用新型的活塞的前端内径变大形成台阶,所述第一卡键设置在台阶上,更合理地安装第一卡键。
7.为了进一步提高活塞后端的连接强度,在所述活塞杆的后端还设置卡帽,所述第二卡键设置在卡帽内;在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径向设置挡圈槽,挡圈槽内设置挡圈,挡圈设置在卡帽的后侧。
8.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前端盖的前侧依次连接压盖和连接法兰,压盖和连接法兰均套在活塞杆上,在活塞杆上设置防尘套,防尘套与连接法兰相连。
9.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设置球座,球座内设置球头,球头与活塞杆的前端相连接,在球座上设置安装孔。即使活塞杆与被推物体接触面不垂直的情况工作时,球座可自行调节,避免活塞杆变形或断裂,避免油缸损坏。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2所示,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包括缸筒1、活塞3、活塞杆2、前端盖9和后端盖8。前端盖9和后端盖8分别连接在缸筒1的前后两端,活塞3设置在缸筒1内,活塞杆2为等径活塞杆,活塞3套在活塞杆2的后端,活塞3与活塞杆2的后端通过第一卡键4和第二卡键5相连。
13.在活塞杆2的后端外表面径向设置第一卡槽16、第二卡槽17和挡圈槽18,第一卡槽16、第二卡槽17和挡圈槽18由前向后依次布置。活塞3的前端内径变大形成台阶19,第一卡键4设置在活塞杆2的第一卡键槽16内并且设置在活塞3的台阶19上。第二卡键5设置在活塞杆2的第二卡键槽17内并且设置在活塞3的后端。在活塞杆2的后端还设置卡帽6,第二卡键5设置在卡帽6内,在卡帽6的后侧设置挡圈7。挡圈7卡在活塞杆2的挡圈槽18内。活塞3与活塞杆2通过双卡键(第一卡键4和第二卡键5)可拆卸式连接,相比螺纹或焊接方式,1、拆装方便;2、提高强度;3、减少加工难度及成本。
14.前端盖9的前侧依次连接压盖20和连接法兰10,活塞杆2的前端伸出前端盖9、压盖20和连接法兰10。在活塞杆2上设置防尘套11,提高防尘效果,防尘套11与连接法兰10通过螺丝相连。
15.在活塞杆2的前端设置球座12,球座12内设置球头13,球头13通过螺丝连接球头连接杆14,球头连接杆14伸出球座12后与活塞杆2的前端螺纹连接,在球座12上设置安装孔15。通过安装孔15与被推物连接,即使活塞杆2与被推物体接触面不垂直的情况工作时,球座12在球头13上可自行调节,避免活塞杆2变形或断裂,避免油缸损坏。
16.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连接在缸筒的前后两端,活塞设置在缸筒内,活塞杆的后端与活塞相连,活塞杆的前端伸出前端盖;其特征是:所述活塞杆为等径活塞杆,活塞套在活塞杆的后端,并且活塞与活塞杆通过第一卡键和第二卡键可拆卸式连接;在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径向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键设置在活塞杆的第一卡键槽内并且设置在活塞的前端;所述第二卡键设置在活塞杆的第二卡键槽内并且设置在活塞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其特征是:所述活塞的前端内径变大形成台阶,所述第一卡键设置在台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其特征是:在所述活塞杆的后端还设置卡帽,所述第二卡键设置在卡帽内;在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径向设置挡圈槽,挡圈槽内设置挡圈,挡圈设置在卡帽的后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其特征是:所述前端盖的前侧依次连接压盖和连接法兰,压盖和连接法兰均套在活塞杆上,在活塞杆上设置防尘套,防尘套与连接法兰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其特征是:在所述活塞杆的前端设置球座,球座内设置球头,球头与活塞杆的前端相连接,在球座上设置安装孔。

技术总结
一种电液伺服四辊破碎机油缸,涉及液压缸的结构,包括缸筒、活塞、活塞杆、前端盖和后端盖;活塞杆为等径活塞杆,活塞套在活塞杆的后端,并且活塞与活塞杆通过第一卡键和第二卡键可拆卸式连接;在活塞杆的后端径向设置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键设置在活塞杆的第一卡键槽内并且设置在活塞的前端;第二卡键设置在活塞杆的第二卡键槽内并且设置在活塞的后端。活塞的前端通过第一卡键与活塞杆相固定,后端通过第二卡键与活塞杆相固定,采用双卡键结构相比螺纹或焊接方式,拆装方便,并且活塞杆的外径从前至后相等,提高强度,无须加工螺纹或焊接,减少加工难度及成本。减少加工难度及成本。减少加工难度及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樊金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凯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6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