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8251发布日期:2021-12-08 19:2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气泵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气泵。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气泵通常为电动气泵,一般只安装一个充气机芯,要么只有低压机芯,但是无法满足高压充气的需求,要么是只有高压机芯,但又不能满足低压充气的需求,又或者是两者均兼有,但是无法单独控制低压充气或放气。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充气泵功能单一,满足不了消费者快捷方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能够同时具有高低压充气功能,并能单独控制低压气泵充放气,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气泵。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气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电动气泵,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内设置有低压充气组件、高压充气组件、用于控制高压充气组件或低压充气组件启闭的控制组件,所述低压充气组件包括固定在外壳内的安装腔、转动在安装腔内的风叶、固定在安装腔外壁上的第一电机、固定在安装腔上的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所述风叶的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出外壳外且与外界连通,另一端与安装腔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远离安装腔的一端伸出外壳外与外界连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压充气组件可实现高压充气功能,低压充气的过程中,使得第一电机驱使风叶转动,安装腔的内腔形成负压,外界气体从进气管被吸入安装腔内,最终从第一出气管排出,从而实现低压充气,低压放气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组件,使得第一电机反转即可实现低压放气,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
8.可选的,所述高压充气组件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活塞泵、设置在活塞泵出气端的第二出气管、设置在外壳内用于驱使活塞泵的活塞杆往复滑移的驱动件,所述第二出气管远离活塞泵的一端与外界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使得外壳内的气体进入外壳内,活塞泵向外挤压空气的过程中,外界的气体通过活塞缸的单向进气阀进入缸体内腔,最终通过活塞朝向第二出气管的方向挤压气体,实现高压充气。
10.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活塞泵外壁上的安装壳、转动连接在安装壳内的凸轮、转动连接在安装壳上的第一齿轮、固定在外壳内的第二电机、同轴固定在第二电机转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活塞泵的活塞杆偏心转动在凸轮侧壁上,所述凸轮与第一齿轮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使第二电机的转轴转动,使得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凸轮同轴转动,使得活塞泵的活塞杆偏心转动在凸轮侧壁上,从而实现活
塞泵将吸入缸内的气体朝向第二出气管的方向挤压,从而实现高压充气。
12.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在外壳内的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按钮、固定在外壳内的电池,所述电路板与电池电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路板上集成设置有微处理单元,电路板与电池相连接,需要高压充气时,按压相应的高压充气按钮,使得气泵的高压充气组件工作,需要低压充气是,按压相应的低压充气按钮,使得低压充气组件工作,进行低压充气。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二出气管伸出外壳外的一端外壁上均开设有螺纹。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加便于将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与外界需要充气物件的气管相连接,提升了充气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预留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内固定有封口罩,所述封口罩呈开口的一端朝向外界设置,所述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均位于封口罩的内腔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加便于使用者将整个气泵竖起状态放置,尤其是将整个气泵放置在后备箱内时,使得后备箱内的空间占据面积小。
18.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壁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槽增大了整个外壳的散热面积,将透气孔开设在散热槽的相对侧壁上,从而使得外界的灰尘难以直接进入壳体的内腔内,提升可整个气泵的使用寿命。
20.可选的,所述外壳外壁上一体成型有把手孔,所述把手孔的内侧壁均呈圆弧状,所述外壳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平放整个外壳的支撑座。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孔更加便于使用者将整个气泵拎起,支撑座更加便于气泵可平放在地面上进行抽放气,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便捷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实现高压充气、抵压充气或抵压放气,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的效果;充放气稳定性高,气泵使用寿命长等优势。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施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施例中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施例中低压充气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施例中驱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外壳;2、低压充气组件;3、高压充气组件;4、控制组件;5、安装腔;6、风叶;7、第一电机;8、进气管;9、第一出气管;10、活塞泵;11、第二出气管;12、驱动件;13、安装壳;14、凸轮;15、第一齿轮;16、第二电机;17、第二齿轮;18、电路板;19、按钮;20、电池;21、封口罩;22、散热槽;23、透气孔;24、把手孔;25、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动气泵。
32.参照图1,一种电动气泵,包括外壳1,外壳1的边缘均呈圆弧状,外壳1的外壁一体成型有把手孔24,使用者可通过把手孔24将整个气泵拎起,把手孔24的内侧壁均呈圆弧状,外壳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有支撑座25,支撑座25为橡胶材质,可将整个外壳1放置在地面上进行充放气。
33.参照图2,外壳1的外壁上间隔均匀的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槽22,散热槽22增大了外壳1的散热面积,散热槽22的相对内壁上开设有透气孔23,透气孔23与外壳1的内腔连通,一方面便于外壳1内的元器件散热,另一方面使得外界的灰尘难以直接掉落至外壳1的内腔内,提升了整个气泵的使用寿命。
34.参照图3,外壳1的内腔内设置有低压充气组件2、高压充气组件3和用于控制高压充气组件3或低压充气组件2电回路通断的控制组件4,从而使得气泵即可实现高压充气功能,同时又可以实现低压充放气功能。
35.参照图3和图4,低压充气组件2包括安装腔5、风叶6、第一电机7、进气管8和第一出气管9,安装腔5为封闭的壳体,风叶6转动连接在安装腔5的内腔内,第一电机7固定在外壳1的内腔内,第一电机7的转轴与风叶6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进气管8一端伸出外壳1外,另一端固定在安装腔5上且与安装腔5的内腔连通,第一出气管9一端与安装腔5连通,另一端伸出外壳1外且与外界连通。
36.参照图4,低压充气时,使得第一电机7的转轴与风叶6同步转动,外界空气从进气管8进入安装腔5的内腔,最终在风叶6的作用下,从第一出气管9排出外界,低压放气的过程中,使得第一电机7的转轴反向转动即可。
37.参照图3和图5,高压充气组件3包括活塞泵10、第二出气管11和设置在外壳1内用于驱使活塞泵10的活塞杆往复滑移的驱动件12,活塞泵10的缸体内滑移有活塞杆,活塞泵10壳体远离出气端的外壳1与外界连通,活塞杆的活塞上穿设有若干个进气单向阀,滑移活塞杆,在负压作用下将外界的气体吸入活塞泵10的缸体内腔,最终活塞又将缸体内的气体压入第二出气管11中,第二出气管11一端与活塞泵10的出气端连通,另一端伸出外壳1外与外界连通。
38.参照图3和图5,驱动件12包括安装壳13、凸轮14、第一齿轮15、第二电机16和第二齿轮17,安装壳13与活塞泵10的外壳1固定连接,安装壳13与外壳1的内腔连通,安装壳13的内腔与活塞泵10缸体远离第二出气管11一端连通,凸轮14转动连接在安装壳13的内腔内,活塞泵10的活塞杆偏心转动连接在凸轮14的侧壁上,第一齿轮15转动连接在安装壳13上,第一齿轮15与凸轮14同轴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6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第二齿轮17同轴固定在第二电机16的转轴上,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5啮合,驱使第一齿轮15转动,使得第一齿轮15啮合第二齿轮17与凸轮14同轴转动,从而实现活塞杆在活塞泵10的缸体内腔内往复滑移。
39.参照图3,控制组件4包括电路板18、按钮19和电池20,电路板18固定在外壳1的内腔内,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16均为伺服电机,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16均通过导线与电路板18电连接,电池20固定在外壳1的内腔内,电池20与电路板18电连接,按钮19滑移在外壳1侧壁上,按钮19与电路板18电连接,按钮19设置有多个,其中包括有用于控制高压充气加压档、高压充气减压档、抵压充气开关以及高压充气开关。
40.参照图2,第一出气管9与第二出气管11伸出外壳1外的一端外壁上均开设有螺纹,通过开设螺纹一方面便于使用者将待充气件的气管连接在第一出气管9或第二出气管11上,另一方面使得充放气更加稳定。
41.参照图2,外壳1的底部预留有卡接口,卡接口的内腔内固定有封口罩21,封口罩21卡接固定在外壳1底部的卡接口内,封口罩21呈开口设置的一端朝向外界,第一出气管9与第二出气管11开设有螺纹的一端均位于封口罩21的内腔内。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动气泵的实施原理为:需要高压充气时,将待充气件的气管与第二出气管11连接,按压控制第二电机16转轴转动的开关,使得外界的气体进入活塞泵10的缸体内,进而被压出第二出气管11外。
43.低压充气时,将待充气件的气管与第一出气管9连接,按压控制第一电机7转轴转动的开关,使得外界气体从进气管8进入安装腔5内进而从第一出气管9吹出,实现低压充气,低压放气时,使得第一电机7的转轴反转即可。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