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1008发布日期:2022-06-14 22:5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


背景技术:

2.为了提高水泵的智能化程度,现有的水泵一般需要对内部流体进行压力和流速的实时检测,而现有技术中,流速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一般安装在水泵外的流道内;占用了较多安装空间,检修不便。
3.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智能水泵及消防设备”,其公告号为cn202768362u,包括水泵和智能控制装置,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出水流速传感器以及转速传感器;所述水泵与外接气动马达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及出水流速传感器均设于所述水泵的出口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水泵的入口处,所述转速传感器设于所述水泵与外接气动马达的连接处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出水流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流速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一般安装在水泵外的流道内占用了较多安装空间,检修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可以用于安装流速检测组件和压力检测组件,从而将流速检测组件和压力检测组件整合到水泵结构中,从而减少智能水泵占用的安装空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包括与定子连接的定子连接座,所述定子的外侧设有外流道,所述定子的内侧设有内流道,所述定子连接座内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上设有与外流道连通的外流道开口,出水腔朝向定子的一侧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内流道开口,出水腔背向定子的一侧与出水口连通,所述定子连接座内还设有与出水腔连通的压力检测口,所述压力检测口中安装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出水口中安装有流速检测组件。
7.所述外流道和内流道中的流体在出水腔中汇集,然后从出水口处流出,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安装在压力检测口中,可以检测汇集后的流体压力,而流速检测组件安装在出水口中,可以检测汇集后的流体的流速,并且,流速检测组件和压力检测组件直接安装在水泵定子后盖上,减少了智能水泵占用的安装空间。
8.作为优选,压力检测组件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适配安装在压力检测口中的压力检测安装部,以及朝向定子外侧的压力检测接电口;所述压力检测安装部与压力检测口之间安装有压力检测密封圈;由于压力检测口之间与液体接触,而接电口处不能沾有液体,因此通过压力检测密封圈进行密封。
9.作为优选,流速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出水口中的流速检测器,以及位于出水口侧
面的流速检测接电口。
10.作为优选,所述压力检测口与所述出水腔之间设有压力检测限流口,通过所述压力检测限流口可以在出水腔内压力瞬时变化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压力检测口处检测到的压力波动过大,难以读数。
11.作为优选,所述内流道开口处安装有限流块,所述限流块上设有限流槽;所述内流道通过将液体分流到定子与转子之间来实现定子与转子的冷却,而所述限流槽可以限制内流道的流量,从而避免内流道内液体流速过快导致能量损耗较大的情况。
12.作为优选,所述外流道开口的开口角度不超过90
°
;通过限制外流道开口的角度使得外流道中的流体从同一个方向进入出水腔,从而避免流体对冲产生的能耗。
13.作为优选,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还包括后盖固定座,所述后盖固定座的外径与泵体外壳的内径大小适配,所述后盖固定座与泵体外壳之间安装有后盖密封圈;所述后盖密封圈可以避免水泵内的流体进入到后盖与泵体之间,从而沾湿接电口。
14.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将流速检测组件和压力检测组件整合到水泵结构中,从而减少智能水泵占用的安装空间;(2)压力检测数值稳定;(3)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压力检测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定子连接座2、出水腔3、外流道开口4、内流道开口5、出水口6、压力检测口7、压力检测安装部8、压力检测接电口9、压力检测密封圈10、流速检测器11、流速检测接电口12、压力检测限流口13、限流块14、后盖固定座15、后盖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1.如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包括与定子连接的定子连接座1,所述定子的外侧设有外流道,所述定子的内侧设有内流道,所述定子连接座内设有出水腔2,所述出水腔上设有与外流道连通的外流道开口3,出水腔朝向定子的一侧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内流道开口4,出水腔背向定子的一侧与出水口5连通,如图3所示,外流道开口位于出水腔上侧,内流道开口位于出水腔左侧,所述定子连接座内还设有与出水腔连通的压力检测口6,所述压力检测口中安装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出水口中安装有流速检测组件;压力检测组件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适配安装在压力检测口中的压力检测安装部7,以及朝向定子外侧的压力检测接电口8;所述压力检测安装部与压力检测口之间安装有压力检测密封圈9;流速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出水口中的流速检测器10,以及位于出水口侧面的流速检测接电口11;所述压力检测口与所述出水腔之间设有压力检测限流口12,如图3所示,压力限流口位于出水腔下侧;所述内流道开口处安装有限流块13,所述限流块上设有限流槽;所述外流道开口的开口角度不超过90
°
;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还包括后盖固定座14,所述后盖固定座的外径与泵体外壳的内径大小适配,所述后盖固定座与泵体外壳之间
安装有后盖密封圈15。
22.在安装时,定子连接座与定子连接,后盖固定座与泵体外壳连接;在使用时,内流道中的流体经过限流槽和内流道开口进入出水腔,外流道中的流体经过外流道开口进入出水腔,而出水腔中的液体经过出水口离开水泵,在经过出水口的同时,流速检测组件可以检测流体的流速;同时,由于压力检测口与出水腔连通,可以对出水腔中流体的压力进行检测,当出水腔中流体压力波动较大时,所述压力限流口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得压力检测的数值相对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与定子连接的定子连接座,所述定子的外侧设有外流道,所述定子的内侧设有内流道,所述定子连接座内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上设有与外流道连通的外流道开口,出水腔朝向定子的一侧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内流道开口,出水腔背向定子的一侧与出水口连通,所述定子连接座内还设有与出水腔连通的压力检测口,所述压力检测口中安装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出水口中安装有流速检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其特征是,压力检测组件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适配安装在压力检测口中的压力检测安装部,以及朝向定子外侧的压力检测接电口;所述压力检测安装部与压力检测口之间安装有压力检测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其特征是,流速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在出水口中的流速检测器,以及位于出水口侧面的流速检测接电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压力检测口与所述出水腔之间设有压力检测限流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流道开口处安装有限流块,所述限流块上设有限流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流道开口的开口角度不超过90
°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后盖固定座,所述后盖固定座的外径与泵体外壳的内径大小适配,所述后盖固定座与泵体外壳之间安装有后盖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流道水泵定子后盖结构,属于水泵结构,包括与定子连接的定子连接座,所述定子连接座内设有出水腔,所述出水腔上设有外流道开口和内流道开口,出水腔背向定子的一侧与出水口连通,所述定子连接座内还设有与出水腔连通的压力检测口,所述压力检测口中安装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出水口中安装有流速检测组件,将流速检测组件和压力检测组件整合到水泵结构中,从而减少智能水泵占用的安装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流速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一般安装在水泵外的流道内占用了较多安装空间,检修不便的问题。检修不便的问题。检修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逸 林荣 颜成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利欧集团浙江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6/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