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5281发布日期:2022-08-23 22:4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冷式水泵上的用于对电机进行支撑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泵主要用于对液体物料进行增压远距离输送,水泵的结构包括泵体,在泵体内设置有叶轮,叶轮在电机的带动下,在转动过程中而对进入到泵体内的液体进行增压。由于电机工作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现有水泵中,电机的冷却主要靠风冷。电机风冷式的水泵结构相对不紧凑,而且冷却效果相对不理想。因此,现在也出现了水冷式的水泵,利用水流过电机的外侧,而实现电机的水冷。
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cn108799082a)公开了一种新型水冷智能水泵控制装置,包含水冷永磁电机、变频调速器、gprs远程通讯模块、水泵控制主板、液晶显示屏、外壳、顶盖;水冷永磁电机的机体设有冷却水管道,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上端盖和下端盖,下端盖上设有航空插头、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变频调速器设于上端盖上,其上端设有24v开关电源、电压检测模块和gprs远程通讯模块;水泵控制主板位于水冷永磁电机的第一侧面,包含can总线通讯、485总线通讯;液晶显示屏为带电容型触控按键的控制屏,覆于水泵控制主板外侧;外壳的下端与下端盖连接,上端连接顶盖。本发明采用无线通讯方式控制供水系统,降低了设备成本。本发明还使用水冷永磁电机,节能环保,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4.这种水泵控制装置的结构本身较为复杂,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水泵控制器本身的降温需求,而会影响到控制器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能够为电机提供充分的冷却,也方便对水泵控制器的安装,能够有效保证控制器工作的稳定性。
6.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包括内筒,电机的定子设置在内筒的内周面上,其特征在于,在内筒的外周间隙地套接有外筒,水泵中的出液通道经过内筒与外筒之间,外筒的外端封闭,内端连接在水泵的支撑体上,支撑体内设有若干水孔,设置在外筒上的通液管与所述的出液通道相通,在外筒上成型有安装面。
7.水泵在工作时,水自水泵进水口进入到出液通道内,并在外筒与内筒之间的间隙内流过,水会与内筒进行热交换,而使得电机得到降温。所述的安装面为一个连续面,可以是平面或弧面。该安装面用于和水泵控制器的壳体贴合联接固定,外筒和壳体选用金属材质,外筒和内筒之间的水流会对控制器进行降温。
8.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面为平面。这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多数的水泵控制器壳体的结构造型,便于对水泵控制器进行安装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面形成在安装凸台上,安装凸台一体成型在外筒的外周面上,安装凸台突出到外筒外周面的外侧。通过设置有安装凸台,而方便形成所述的安装面,便于实现水泵控制器的联接。
10.进一步地,安装凸台中空,且该中空部分与所述的出液通道相通。把安装凸台设置成中空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对水泵控制器的冷却效果。
11.进一步地,外筒为圆筒形,端盖扣接在外筒的外端上而实现外筒外端的封闭。端盖与外筒之间可以是螺纹联接,可以是卡接,也可以是通过固定件而实现压固。外筒与端盖被制成分体式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制备。
12.进一步地,在端盖与支撑体上分别设有数目相同的联接孔,端盖和支撑体两者上的联接孔位置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联接孔之间连接有一根联接杆,而实现端盖和外筒联接固定在支撑体上。通过这种联接杆结构,而能够有效地保证端盖与外筒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便于实现它们之间的液密封,且联接操作方便。
13.进一步地,在外筒的外周面上对应于所述联接杆而设置有插槽结构,一根联接杆插接在一插槽结构内。通过设置插槽结构而供联接杆的穿接,能够有效提高端盖与外筒之间的装配速度,端盖与外筒之间的装配位置准确性高。
14.进一步地,所述的插槽结构包括两并列设置的槽片,两槽片在内筒径向上的外端侧处形成缩口。这种插槽结构简单,方便成型和设置。插槽结构也可以是成型在外筒壁体内的孔结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电机支撑装置的结构包括内筒和外筒,水泵内的出液通道经过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该出液通道内可以有水的流动,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与内筒进行热交换,而可以把电机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带走,对电机的冷却效果好,而使得电机的工作稳定性得以保证,能够有效提高电机的工作寿命。在外筒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安装面,可以在该安装面上安装水泵控制器,通过外筒和控制器壳体金属材质的选用,而使得水流能够对控制器进行有效冷却,能够有效保证控制器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带有本支撑结构的水冷式水泵的立体图。
17.图2是图1的爆炸图。
18.图3是外筒的立体图。
19.图4是外筒的横向剖面图。
20.图中:1、泵体;2、支撑体;3、外筒;4、端盖;5、通液管;6、安装凸台;7、控制器;8、定子;9、内筒;10、转子;11、槽片。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本电机支撑装置设置在水冷式水泵中,用于为水泵中的电机提供支撑,在对电机进行支撑的同时,也可以为电机提供冷却作用。
23.本电机支撑装置的结构包括内筒9,内筒9作为电机的一部分,相当于电机的外壳,电机的定子8设置在内筒9的内周面上,转子10转动地设置在定子8内。在内筒9的外周同轴
地套接有外筒3,外筒3与内筒9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与水泵中的出液通道相通。图1、2中显示,外筒3的外端封闭,外筒3的内端连接固定在水泵的支撑体2上。该支撑体2的前侧连接固定有筒形的泵体1,外筒3和内筒9两者的同侧端同时固定在支撑体2的后端上。电机的转子轴穿过支撑体2而伸入到泵体1内,在转子轴上固定有叶轮,叶轮位于泵体1内。支撑体2内设有若干水孔,这些水孔所处的位置与内筒9和外筒3之间的间隙位置相对应,水孔沟通泵体1和内筒9与外筒3之间的间隙。在外筒3上设置有通液管5,通液管5与所述的出液通道相通,通液管5把出液通道内的水流导出到外筒3的外侧。
24.在外筒3的外周面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凸台6,在安装凸台6的外端面上成型有安装面,该安装面为平面,水泵控制器7贴合固定在该安装面上。安装凸台6中空,且该中空部分与所述的出液通道相通。
25.见图3、4,所述的外筒3为圆筒形,外筒3的内端联接固定在所述的支撑体2上,端盖4扣接在外筒3的外端上而实现外筒3外端的封闭。在端盖4与支撑体2上分别设有数目相同的联接孔,端盖4和支撑体2两者上的联接孔位置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联接孔中连接有一根联接杆,联接杆的两端形成有螺纹结构,通过螺纹联接而实现端盖4和外筒3联接固定在支撑体2上。
26.在外筒3的外周面上对应于所述联接杆而设置有插槽结构,一根联接杆插接在一插槽结构内。图3、4中,所显示的插槽结构包括两并列设置的槽片11,两槽片11在内筒9径向上的外端侧处通过彼此相向折弯而形成了缩口,从而便于联接杆稳定地处于两片槽片11之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包括内筒,电机的定子设置在内筒的内周面上,其特征在于,在内筒的外周间隙地套接有外筒,水泵中的出液通道经过内筒与外筒之间,外筒的外端封闭,内端连接在水泵的支撑体上,支撑体内设有若干水孔,设置在外筒上的通液管与所述的出液通道相通,在外筒上成型有安装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面为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面形成在安装凸台上,安装凸台一体成型在外筒的外周面上,安装凸台突出到外筒外周面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凸台中空,且该中空部分与所述的出液通道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为圆筒形,端盖扣接在外筒的外端上而实现外筒外端的封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端盖与支撑体上分别设有数目相同的联接孔,端盖和支撑体两者上的联接孔位置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联接孔之间连接有一根联接杆,而实现端盖和外筒联接固定在支撑体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筒的外周面上对应于所述联接杆而设置有插槽结构,一根联接杆插接在一插槽结构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槽结构包括两并列设置的槽片,两槽片在内筒径向上的外端侧处形成缩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水冷式水泵中由于结构原因而导致整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不便实现水泵控制器的降温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冷式水泵电机支撑装置,包括内筒,电机的定子设置在内筒的内周面上,其特征在于,在内筒的外周间隙地套接有外筒,水泵中的出液通道经过内筒与外筒之间,外筒的外端封闭,内端连接在水泵的支撑体上,支撑体内设有若干水孔,设置在外筒上的通液管与所述的出液通道相通,在外筒上成型有安装面。上成型有安装面。上成型有安装面。


技术研发人员:陈宜文 吴培祥 陈典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泰福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9
技术公布日:2022/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