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集中远程供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9443发布日期:2022-06-08 05:14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煤矿集中远程供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煤炭供液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煤矿集中远程供液系统。


背景技术:

2.远距离供液技术是目前国内煤综采工作面装备配置的一个新技术,其特点是将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从回采工作面移动电子列车分离,移至工作面顺槽偏口以外固定布置,通过特高压管路系统将乳化液、高压喷雾输送至回采工作面,同时保证支架液压系统末端压力、采煤机内外喷雾和支架喷雾满足规程规范规定,采用远距离供液,不但节约成本和投资,提高生产安全系数,还可以解决在大坡度条件下列车布置困难,操作复杂的问题,降低在设备列车拉移过程中的倾倒、断绳、跑车、人员挤伤等安全风险,远距离供液的发展趋势也由原来的一站一面式开始向一站多面式发展。
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远程供液系统在供液过程中,后端管线压力检测仍然采用人工计划巡检,压力检测仍然是靠普通的机械压力表进行检测,无法及时的发现压力损失的情况发现,从而导致煤矿内部安全无法保证,同时,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会掺杂金属摩擦产的碎屑,不及时清理会导致乳化液变质,且现有的远程供液系统需要人为观察油量,无法自动提示,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及时发现压力损失、碎屑无法及时清理、油量无法自动提示等问题,而提出的煤矿集中远程供液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煤矿集中远程供液系统,包括空心的主体和油箱,所述主体与油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体与油箱内设置有压力检测机构;
7.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包括与主体上表面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体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所述主体与油箱共同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主体内的一端与所述转轴位于主体内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主体内开设有泵液槽,所述泵液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两个所述转动块共同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动块的一端与所述活塞侧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活塞远离连杆一侧的侧壁嵌设有第一力敏电阻,所述主体内开设有感知腔,所述感知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二导电块远离第一导电块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体,所述感知腔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感知腔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转轴位于油箱内的一段滑动连接有三个旋流叶,其中一个所述旋流叶内设置有导电棒,所述油箱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体,所述主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报警灯。
8.进一步,所述主体与油箱共同贯穿固定连接有吸液管,所述主体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供液管,所述油箱顶壁贯穿固定连接有回液管,所述吸液管将所述泵液槽与油箱内部
连通,所述吸液管与供液管内均设置有单向阀。
9.进一步,所述感知腔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共同与第二导电块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与导向槽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10.进一步,所述油箱内设置有二次净化机构,所述二次净化机构包括两个空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油箱一侧的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功能管、回流管,所述功能管与回流管均与所述油箱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所述油箱对称的两个侧壁内均开设有功能腔,所述油箱侧壁与功能管共同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将对应的功能腔与功能管连通,所述功能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板,所述功能腔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
11.进一步,所述固定块远离油箱一侧的侧壁贯穿密封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固定块内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网。
12.进一步,所述油箱内设置有油量提示机构,所述油量提示机构包括开设在功能腔内侧壁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三导电块,所述第三导电块与对应的所述磁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块与限位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弹簧,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槽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电块,所述主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报警灯。
13.进一步,所述转轴位于油箱内的一段开设有三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所述旋流叶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滑动槽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力敏电阻。
14.进一步,所述功能管两端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回流管内设置有泄压阀。
15.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6.1、供液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转动块以及连杆驱动活塞往复运动,进行供液,同时转轴带动旋流叶转动,从而使得导电棒切割第二永磁体的磁感线,产生电流,供给第一电磁铁,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铁对第一永磁体产生磁斥力,随着供液,每次供液时,活塞端面所受压力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第一力敏电阻的阻值减小,从而使得第一导电块每次均与与第二导电块接触,而当存在压力损失时,第一导电块则长时间无法与第二导电块接触,此时第一报警灯则会点亮,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管线内存在压力损失,从而进行及时的排查,保证矿井内的安全;
17.2、通过旋流叶的转动,使得油箱内的乳化液产旋流,使得乳化液内的金属碎屑在旋流时下,受到离心力,从而向油箱两侧运动,靠近第二永磁体,通过第二永磁体的磁力,将金属碎屑进行吸附,保证乳化液的纯净,避免变质;
18.3、经过第二永磁体进行一次净化后,可能存在较大的金属碎屑无法被很好的吸附,随着泵液时的乳化液下降,使得乳化液下降至功能管处,通过导电棒产生的电能使得磁性板上下往复运动,不断的将油箱内的乳化液抽入固定块内,通过滤网的过滤后,再泵回油箱,进行二次净化,进一步的提升了乳化液的纯净程度;
19.4、旋流叶在转动过程中,若油量充足,其转动时所受的阻力最大,而乳化液量不足时,即旋流叶一部分在乳化液内,一部分不在乳化液内时,此时所受阻力减小,从而使得第二力敏电阻阻值减小,此时第二电磁铁的磁力使得磁性板往复运动时,运动程度使得第三导电块与第四导电块接触,从而使得第二报警灯点亮,提示乳化液量不足,从而及时补充乳化液。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煤矿集中远程供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22.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
23.图4为图1中的c-c处剖面图;
24.图5为图4中的e处放大图;
25.图6为图1中的d-d处剖面图;
26.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煤矿集中远程供液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27.图中:1主体、2油箱、4驱动电机、5转轴、6转动块、7连杆、8泵液槽、9活塞、10第一力敏电阻、11感知腔、12第一导电块、13第一弹簧、14第二导电块、15第一永磁体、16导向槽、17导向杆、18第二弹簧、19第一电磁铁、20旋流叶、21导电棒、22第二永磁体、23第一报警灯、24供液管、25吸液管、26回液管、27功能管、28回流管、29固定块、30功能腔、31连接管、32磁性板、33第二电磁铁、34安装块、35滤网、36泄压阀、37限位槽、38第三导电块、39第二弹簧、40第四导电块、41第二报警灯、42滑动槽、43滑块、44第二力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28.参照图1-7,煤矿集中远程供液系统,包括空心的主体1和油箱2,主体1与油箱2上表面固定连接,主体1与油箱2内设置有压力检测机构;
29.压力检测机构包括与主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与主体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主体1与油箱2共同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5,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位于主体1内的一端与转轴5位于主体1内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6,主体1内开设有泵液槽8,泵液槽8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9,两个转动块6共同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杆7,连杆7远离转动块6的一端与活塞9侧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通过转动块6、连杆7的设置,驱动电机4驱动两个转动块6转动,使得连杆7带动活塞9不断往复运动,将乳化液从油箱2内抽入泵液槽8内,再泵入供液管24内,进行乳化液的供给,活塞9远离连杆7一侧的侧壁嵌设有第一力敏电阻10,第一力敏电阻10的阻值随其表面所受的压力增大而减小,主体1内开设有感知腔11,感知腔1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导电块12、第二导电块14,第一导电块12侧壁设置有阻尼垫,从而使得第一导电块12与感知腔11内侧壁阻尼滑动连接,从而使其在第一弹簧13弹力下,缓慢回滑,第二导电块14远离第一导电块12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永磁体15,感知腔1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铁19,第一导电块12与感知腔11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3,转轴5位于油箱2内的一段滑动连接有三个旋流叶20,其中一个旋流叶20内设置有导电棒21,电路连接如图7所示,第二力敏电阻44与第二电磁铁33电连接,第一力敏电阻10、第一电磁铁19连接有再连接一个二极管后与第二力敏电阻44、第二电磁铁33并联后,再与导电棒21两端连接,由于导电棒21转动过程中,切割第二永磁体22的磁感线,产生交变的感应电流,同时活塞往复运动过程中,每一个运动方向对应一个电流方向,二极管的设置则使得活塞9往复运动过程中,在活塞9向右运动过程供给乳化液时,电流可以通过二极管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铁19通电,对第一永磁体15产生磁斥力,而在活塞9向左运动过程进行抽液时,电流无法通过,第一电磁铁19不通电,油箱2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永磁体22,两个第二永磁体22设置使得磁感线由一个第二永磁体22平行指向另一个第二
永磁体22,主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报警灯23,第一导电块12与第二导电块14与传感器连接,传感器再与第一报警灯23连接,传感器在一端时间后监测不到电流通过,即使得第一报警灯23点亮,传感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在泵液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4、转动块6以及连杆7驱动活塞9往复运动,进行供液,同时转轴5带动旋流叶20转动,从而使得导电棒21切割第二永磁体22的磁感线,产生电流,供给第一电磁铁19,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铁对第一永磁体15产生磁斥力,此时第一永磁体15在磁斥力作用下,使得第二导电块14滑出,同时带动第一导电块12滑出,泵液压力随着泵液过程的进行,其压力应为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第一力敏电阻10的阻值不断减小,从而使得每次泵液,第一永磁体15所受的磁斥力不断增大,从而使得其运动距离不断增加,而第一导电块12由于阻尼作用,其回滑缓慢,从而使得第二导电块14每次运动总会与第一导电块12接触,而存在压力损失时,活塞9的泵液压力逐渐压力减小,从而使得第二导电块14的运动距离不断减小,无法与第一导电块12接触,由于第一导电块12回滑缓慢,导致第二导电块14长时间无法与第一导电块12接触,此时第一报警灯23点亮,提示工作人员存在压力损失,需要及时进行检修,从而避免现有技术需要人工定期巡检,大大提高供液系统的安全性;
30.值得一提的是,转轴5在转动过程中,使得旋流叶20转动时,使得油箱2内的乳化液产生旋流,从而使得乳化液内的金属碎屑在乳化液的旋流下,受到一定的离心力,靠近第二永磁体22,从而通过第二永磁体22的磁力,对金属碎屑进行一定的吸附,从而对乳化液进行第一次净化,清楚乳化液内的碎屑,避免乳化液变质。
31.主体1与油箱2共同贯穿固定连接有吸液管25,主体1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供液管24,油箱2顶壁贯穿固定连接有回液管26,吸液管25将泵液槽8与油箱2内部连通,吸液管25与供液管24内均设置有单向阀,吸液管25内的单向阀仅允许乳化液由油箱2进入泵液槽8内,供液管24内的单向阀仅允许乳化液由泵液槽8进入供液管24内,从而使得活塞9往复运动可以不断将油箱2内的油泵入供液管24内。
32.感知腔11内侧壁开设有两个导向槽16,导向槽16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7,导向杆17共同与第二导电块14侧壁固定连接,导向杆17与导向槽16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通过导向杆17与导向槽16的设置,使得第二导电块14在磁力下平稳的滑动。
33.油箱2内设置有二次净化机构,二次净化机构包括两个空心的固定块29,固定块29靠近油箱2一侧的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有若干功能管27、回流管28,功能管27与回流管28均与油箱2侧壁贯穿固定连接,油箱2对称的两个侧壁内均开设有功能腔30,油箱2侧壁与功能管27共同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1,连接管31将对应的功能腔30与功能管27连通,功能腔30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磁性板32,功能腔30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铁33,随着导电棒21的转动,不断切割第二永磁体22的磁感线,使得导电棒21产生交变感应电流,从而使得第二电磁铁33产生交变磁力,不断的交替对磁性板32产生磁吸力、磁斥力,从而使得磁性板32上下往复运动,将油箱2内的乳化液通过功能管27吸入功能腔30内再通过功能管27泵入固定块29内,通过滤网35进行过滤,将较大的金属碎屑进行过滤,过滤后的乳化液通过回流管28回流入油箱2内,进行二次净化,进一步的保证乳化液的纯净;
34.值得一提的是,乳化液由油箱2顶部回流,又从底部进行泵出,从而使得使用过的乳化液自上而下运动,经过一次净化与二次净化后,方可被泵出,从而较大程度的保证乳化液的纯净,避免变质,同时避免液压效果变差。
35.固定块29远离油箱2一侧的侧壁贯穿密封滑动连接有安装块34,安装块34位于固定块29内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网35,通过固定块29的设置,使得滤网35可以随时拆卸出来进行清洁,保证滤网35不会堵塞。
36.油箱2内设置有油量提示机构,油量提示机构包括开设在功能腔30内侧壁的限位槽37,限位槽37内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三导电块38,第三导电块38与对应的磁性板32固定连接,第三导电块38与限位槽3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弹簧39,其中一个限位槽37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导电块40,主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报警灯41,第三导电块38、第四导电块40以及第二报警灯41通过导线电连接,旋流叶20在转动过程中,若油量充足,即旋流叶20整个浸没在乳化液内,此时旋流叶20转动所受的阻力一定,而在油量不充足时,即旋流叶20仅有部分位于乳化液内时,此时旋流叶20所受的阻力减小,从而使得第二力敏电阻44所受压力减小,阻值减小,从而使得第二电磁铁33的磁力增大,此时磁性板32的往复运动长度增加,从而使得第三导电块38与第四导电块40间隙性的接触,从而使得第二报警灯41间歇闪烁,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及时发现油箱2内的油量不足,需要及时添加。
37.转轴5位于油箱2内的一段开设有三个滑动槽42,滑动槽4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3,滑块43与对应的旋流叶20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滑动槽42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力敏电阻44,第二力敏电阻44的阻值随其所受压力的减小而减小。
38.功能管27两端均设置有单向阀,回流管28内设置有泄压阀36,功能管27靠近油箱2的单向阀仅允许乳化油由油箱2进入功能管27内,另一端的单向阀仅允许乳化液由功能管27进入固定块29内,从而使得磁性板32的上下往复运动可以不断的将油箱2内的乳化液泵入固定块29内,泄压阀36在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开启,从而使得仅在向固定块29内泵液时,泄压阀36打开,从而避免油箱2内的乳化液通过回流管28回流至固定块29内。
39.本发明中,泵液时,开启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带动两个转动块6转动,同时带动转轴5转动,转动块6的转动通过连杆7使得活塞9不断往复运动,同时转轴5转动,带动旋流叶20转动,从而使得导电棒21绕转轴5转动,不断的切割第二永磁体22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同时,活塞9的每一个运动方向,对应导电棒21的一个感应电流方向;
40.泵液时,活塞9向右运动时,将泵液槽8内的乳化液泵入供液管24进行乳化液的供给,活塞9向左运动时,将油箱2内的乳化液由吸液管25抽入泵液槽8内,泵液时,转轴5带动旋流叶20转动,从而使得导电棒21切割第二永磁体22的磁感线,产生电流,供给第一电磁铁19,从而使得第一电磁铁对第一永磁体15产生磁斥力,此时第一永磁体15在磁斥力作用下,使得第二导电块14滑出,同时带动第一导电块12滑出,使得第一导电块12滑动至一定位置,泵液压力随着泵液过程的进行,其压力应为逐渐增大,从而使得第一力敏电阻10的阻值不断减小,从而使得每次泵液,第一永磁体15所受的磁斥力不断增大,从而使得其运动距离不断增加,而第一导电块12由于阻尼作用,其回滑缓慢,从而使得第二导电块14每次运动总会与第一导电块12接触,而存在压力损失时,活塞9的泵液压力逐渐压力减小,从而使得第二导电块14的运动距离不断减小,直至无法与第一导电块12接触,由于第一导电块12回滑缓慢,导致第二导电块14长时间无法与第一导电块12接触,传感器感知长时间没有电流通过,第一报警灯23点亮,提示工作人员存在压力损失,需要及时进行检修;
41.转轴5在转动过程中,使得旋流叶20转动时,使得油箱2内的乳化液产生旋流,从而使得乳化液内的金属碎屑在乳化液的旋流下,受到一定的离心力,靠近第二永磁体22,从而
通过第二永磁体22的磁力,对金属碎屑进行一定的吸附,从而对乳化液进行第一次净化,清楚乳化液内的较小碎屑,较大碎屑可能由于离心力大小不足,其运动距离不足,无法被第二永磁体22吸附,其随着乳化液的泵出,不断向下运动;
42.直至运动至功能管27处,此时随着导电棒21的转动,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电流,从而使得第二电磁铁33产生交变的磁力,当第二电磁铁33对磁性板32产生磁吸力时,磁性板32下滑,同时将油箱2内的乳化液抽入功能腔30内,同时将较大的金属碎屑吸入,而在第二电磁铁33对磁性板32产磁斥力时,磁性板32向上滑动,将吸入的乳化液泵入固定块29内,从而通过滤网35对较大的金属碎屑进行吸附,过滤后的乳化液通过泄压阀36与回流管28回流至油箱2内,进行二次净化;
43.乳化液由油箱2顶部回流,又从底部进行泵出,从而使得使用过的乳化液自上而下运动,经过一次净化与二次净化后,方可被泵出,从而较大程度的保证乳化液的纯净,避免变质,同时避免液压效果变差;
44.净化的同时,若油量充足,即旋流叶20整个浸没在乳化液内,此时旋流叶20转动所受的阻力一定,而在油量不充足时,即旋流叶20仅有部分位于乳化液内时,此时旋流叶20所受的阻力减小,从而使得第二力敏电阻44所受压力减小,阻值减小,从而使得第二电磁铁33的磁力增大,此时磁性板32的往复运动长度增加,带动第三导电块38运动的距离增加,在充足时的压力下,第三导电块38向下运动的程度无法使得第三导电块38与第四导电块40接触,第二报警灯41不亮,而在油量不足时,第二电磁铁33对磁性板32的磁力则可使得使得第三导电块38与第四导电块40间隙性的接触,从而使得第二报警灯41间歇闪烁,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及时发现油箱2内的油量不足,需要及时添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