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0763发布日期:2022-11-15 18:4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2.循环冷却水的作用之一是用于机泵轴承箱以及泵体支座等的热量吸收,达到冷却降温保护设备的目的。主要流程为来自循环水站温度较低的循环水进入其他装置设备吸热后,成为温度较高的循环水,再进入循环水站的晾水塔冷却降温,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
3.现有技术为来自循环水站的循环水通过总管进入装置,在装置内部分支路直接进入机泵轴承箱进行换热。这种流程存在三个问题:1)当循环水中断时,系统无冷介质换热,存在安全隐患,将被迫停车,经济损失较大;2)循环水中断,机泵继续运行,不能冷却降温而损坏,导致财产损失。3)循环水中断,机泵继续运行,会存在人身伤亡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循环水中断时,系统无冷介质换热导致被迫停车以及机泵继续运行,不能冷却降温而损坏,经济损失较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站、待降温装置、换热器、循环水罐和机泵;
7.循环水站出口连接待降温装置入口,待降温装置出口连接循环水站入口,换热器、循环水罐和机泵均设置在待降温装置内部,循环水罐设置在换热器和机泵中间,换热器和循环水罐的入口均连接待降温装置入口,循环水罐的第一出口连接机泵的入口,换热器和机泵的出口均连接待降温装置出口;
8.所述循环水罐上还开设有溢流出口,溢流出口与待降温装置出口连接。
9.优选地,所述循环水罐上的溢流出口与循环水罐内的溢流面平齐。
10.优选地,所述循环水罐的溢流面的高度为循环水罐高度的三分之二。
11.优选地,所述循环水罐的第一出口设置在循环水罐底部。
12.优选地,所述循环水站出口通过循环上水总管连接待降温装置入口。
13.优选地,所述待降温装置出口通过循环回水总管连接循环水站入口。
14.优选地,所述循环水罐的容积为12m3。
15.优选地,所述循环水罐为不锈钢水罐。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系统,在循环水进入机泵前设置循环水罐可以温流稳压,使机泵换热效果更好;循环水罐上的溢流出口有利于维持其液位的稳定,同时循环水罐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短时间系统出现循环水流量低甚至中断所引发的系统停车;此外,当系统出现循环水流量低甚至中断时,事故循环水罐维持机泵运行30分钟,可以及时调整系
统工况,有效避免机泵损坏以及人身伤亡安全隐患。
18.进一步地,循环水罐的第一出口设置在循环水罐底部,有利于循环水罐出水供给机泵换热循环水。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20.其中:1-循环水站;2-待降温装置装置;3-换热器;4-循环水罐;5-机泵; 6-溢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一种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站1、待降温装置2、换热器3、循环水罐4和机泵5;循环水站1出口连接待降温装置2 入口,待降温装置2出口连接循环水站1入口,换热器3、循环水罐4和机泵5 均设置在待降温装置2内部,循环水罐4设置在换热器3和机泵5中间,换热器 3和循环水罐4的入口均连接待降温装置2入口,循环水罐4的第一出口连接机泵5的入口,换热器3和机泵5的出口均连接待降温装置2出口;在循环水进入机泵5前设置循环水罐4可以温流稳压,使机泵5换热效果更好;同时循环水罐 4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短时间系统出现循环水流量低甚至中断所引发的系统停车;此外,当系统出现循环水流量低甚至中断时,循环水罐4维持机泵5运行30分钟,可以及时调整系统工况,有效避免机泵5损坏以及人身伤亡安全隐患;所述循环水罐4上还开设有溢流出口,溢流出口与待降温装置2出口连接,循环水罐 4上的溢流出口有利于维持循环水罐4液位的稳定。
25.进一步地,循环水罐4上的溢流出口与循环水罐4内的溢流面6平齐,且溢流面6的高度为循环水罐4高度的三分之二;循环水罐4的第一出口设置在循环水罐4底部。
26.进一步地,循环水罐4为容积12m3的碳钢水罐。
27.进一步地,循环水站1出口通过循环上水总管连接待降温装置2入口;待降温装置2出口通过循环回水总管连接循环水站1入口。
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循环水系统,流程设置为来自循环水站 1的
循环水在进入待降温装置2后,在进入机泵5的支路前增加一个循环水罐4。循环水罐4的溢流管线可维持其液位的稳定。在正常运行时,供给机泵5换热的循环水就来自循环水罐4底部第一出口。
29.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站(1)、待降温装置(2)、换热器(3)、循环水罐(4)和机泵(5);循环水站(1)出口连接待降温装置(2)入口,待降温装置(2)出口连接循环水站(1)入口,换热器(3)、循环水罐(4)和机泵(5)均设置在待降温装置(2)内部,循环水罐(4)设置在换热器(3)和机泵(5)中间,换热器(3)和循环水罐(4)的入口均连接待降温装置(2)入口,循环水罐(4)的第一出口连接机泵(5)的入口,换热器(3)和机泵(5)的出口均连接待降温装置(2)出口;所述循环水罐(4)上还开设有溢流出口,溢流出口与待降温装置(2)出口连接;所述循环水罐(4)上的溢流出口与循环水罐(4)内的溢流面(6)平齐;所述循环水罐(4)的溢流面(6)的高度为循环水罐(4)高度的三分之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罐(4)的第一出口设置在循环水罐(4)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站(1)出口通过循环上水总管连接待降温装置(2)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降温装置(2)出口通过循环回水总管连接循环水站(1)入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罐(4)的容积为12m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罐(4)为不锈钢水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系统,属于煤化工技术领域,包括循环水站、待降温装置、其他设备、循环水罐和机泵,本实用新型的流程设置为来自循环水站的循环水在进入待降温装置后,在进入机泵的支路前增加一个循环水罐。循环水罐的溢流管线可维持其液位的稳定。在正常运行时,供给机泵换热的循环水就来自循环水罐底部第一出口。第一出口。第一出口。


技术研发人员:牛田 杨峻 张庆 李自恩 吴小军 李海东 张磊 宋雪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8
技术公布日:2022/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