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输送带微颗粒介质的新型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2901发布日期:2022-09-27 23:2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输送带微颗粒介质的新型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液下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输送带微颗粒介质的新型液下泵。


背景技术:

2.目前,液下泵输送有微颗粒介质时,正常闭式叶轮容易堵塞,且轴、滑动轴承体和轴衬浸泡在介质中,介质中的颗粒容易进入旋转部件中使轴衬结构磨损严重,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输送带微颗粒介质的新型液下泵,克服了叶轮容易堵塞,轴衬结构磨损严重等缺点,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适合输送带微颗粒介质的新型液下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叶轮螺母,所述叶轮螺母上设有防转螺母,所述防转螺母上安装有叶轮,所述泵体内设有下轴套,所述下轴套内活动连接有轴,所述下轴套外设有下滑动轴承体;所述叶轮为半开式叶轮,所述叶轮和下轴套之间、所述叶轮和防转螺母之间以及所述防转螺母和叶轮螺母之间均设有垫片;所述轴的外部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外设有轴衬,所述轴衬外设有滑动轴承体;所述下滑动轴承体与轴之间设有下填料压盖,所述轴的外部设有接管,所述接管与下填料压盖、下滑动轴承体和滑动轴承体共同形成冲洗腔,所述下滑动轴承体上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冲洗腔内通入外冲洗液。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开式叶轮的使用,能够防止介质中的微颗粒阻塞叶片流道,保证泵正常运转;叶轮和下轴套之间、叶轮和防转螺母之间以及防转螺母和叶轮螺母之间增加垫片,可增加旋转部件的密封性;同时,使用润滑液做为外冲洗液,将外冲洗液通过进液管通入冲洗腔内,并通过轴与下滑动轴承体之间以及轴与滑动轴承体之间的空隙填充冲洗腔,使旋转部件仅叶轮、防转螺母和叶轮螺母接触介质,其余部分不接触介质,形成一个与介质不接触的冲洗腔,保证轴、轴衬和滑动轴承体等在干净的环境中工作;下填料压盖保证介质颗粒不进入冲洗腔中,干净的外冲洗液保证轴衬和轴的正常运转,防止介质进入轴,形成护轴结构,保证轴的旋转不受介质的影响,避免轴衬结构发生磨损,使得输送带有微颗粒的介质时可以在半开式叶轮的情况下正常工作,保证泵的正常运转,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7.进一步的,所述叶轮远离叶轮盖板的一侧设有耐磨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用泵盖结构做为半开式叶轮的叶轮盖板,并在叶轮远离叶轮盖板的一侧增加耐磨板结构,可增加叶轮的耐磨性能,从而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
9.进一步的,所述下滑动轴承体与下轴套之间设有机械密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滑动轴承体与下轴套之间增加的机械密封结构,可防
止外冲洗液泄漏。
11.进一步的,所述下滑动轴承体与下轴套之间还设有填料密封。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滑动轴承体与下轴套之间增加的填料密封结构,可进一步防止外冲洗液泄漏。
13.进一步的,所述接管远离泵体的一端为敞开式结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实际工况控制冲洗腔内的液位高度,保证轴衬和轴的正常运转,防止介质进入轴,形成护轴结构,保证轴的旋转不受介质的影响,避免轴衬结构发生磨损。
15.进一步的,所述接管远离泵体的一端为封闭式结构,所述接管远离泵体的一端设有外冲洗液的出液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冲洗液充满整个冲洗腔时,外冲洗液可从出液管流出,使得冲洗腔内仅存在外冲洗液外流的情况,不存在介质颗粒进入冲洗腔的情况,保证轴、轴衬和滑动轴承体等在干净的环境中工作。
17.进一步的,所述接管内设有液位变送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变送器可以随时测量液位高度,并对外冲洗液进行传送,便于控制冲洗腔内的液位高度,更加智能化。
19.进一步的,所述垫片为聚四氟乙烯垫片。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垫片具有良好的机械韧性,且耐低温、耐高温、耐腐蚀,耐老化,使用寿命长。
21.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2.(1)半开式叶轮的使用,能够防止介质中的微颗粒阻塞叶片流道,保证泵正常运转;叶轮和下轴套之间、叶轮和防转螺母之间以及防转螺母和叶轮螺母之间增加垫片,可增加旋转部件的密封性;使用润滑液做为外冲洗液填充冲洗腔,使旋转部件仅叶轮、防转螺母和叶轮螺母接触介质,其余部分不接触介质,形成一个与介质不接触的冲洗腔,保证轴、轴衬和滑动轴承体等在干净的环境中工作,保证轴的旋转不受介质的影响,避免轴衬结构发生磨损,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23.(2)通过使用泵盖结构做为半开式叶轮的叶轮盖板,并在叶轮远离叶轮盖板的一侧增加耐磨板结构,可增加叶轮的耐磨性能,从而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
24.(3)通过下滑动轴承体与下轴套之间增加的机械密封结构和填料密封结构,可防止外冲洗液泄漏。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泵体;2、叶轮螺母;3、防转螺母;4、叶轮;5、下轴套;6、轴;7、下滑动轴承体;8、垫片;9、轴套;10、轴衬;11、滑动轴承体;12、下填料压盖;13、接管;14、冲洗腔;15、进液管;16、耐磨板;17、机械密封;18、填料密封;19、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适合输送带微颗粒介质的新型液下泵。参照图1和图2,液下泵包括泵体1,泵体1内安装有叶轮螺母2,叶轮螺母2上安装有防转螺母3,防转螺母3上安装有叶轮4。
30.叶轮4为半开式叶轮,可使用泵盖结构做为半开式叶轮的叶轮盖板,半开式的叶轮结构能够防止介质中的微颗粒阻塞叶片流道,保证泵正常运转。叶轮4远离叶轮盖板的一侧固设有耐磨板16,可增加叶轮4的耐磨性能,从而延长叶轮4的使用寿命。
31.泵体1内安装有下轴套5,叶轮4和下轴套5之间、叶轮4和防转螺母3之间以及防转螺母3和叶轮螺母2之间均安装有垫片8,可增加旋转部件的密封性。且垫片8为聚四氟乙烯垫片,具有良好的机械韧性,且耐低温、耐高温、耐腐蚀,耐老化,使用寿命长。
32.下轴套5内活动连接有轴6,下轴套5外安装有下滑动轴承体7,下滑动轴承体7与轴6之间安装有下填料压盖12。轴6的外部还安装有轴套9,轴套9外安装有轴衬10,轴衬10外安装有滑动轴承体11。
33.轴6的外部设置有接管13,且接管13与下填料压盖12、下滑动轴承体7和滑动轴承体11共同形成冲洗腔14;下滑动轴承体7上安装有进液管15,进液管15和冲洗腔14内通入外冲洗液。使用润滑液做为外冲洗液,将外冲洗液通过进液管15通入冲洗腔14内,并通过轴6与下滑动轴承体7之间以及轴6与滑动轴承体11之间的空隙填充冲洗腔14,保证轴6、轴衬10和滑动轴承体11等在干净的环境中工作,保证介质颗粒不进入冲洗腔14中,保证轴衬10和轴6的正常运转,避免轴衬10结构发生磨损,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34.下滑动轴承体7与下轴套5之间设置有机械密封17和填料密封18,且填料密封18位于下滑动轴承体7与下填料压盖12之间,通过增加的机械密封17结构和填料密封18结构,可防止外冲洗液泄漏。
35.接管13远离泵体1的一端可以为敞开式结构,需要根据实际工况控制冲洗腔14内的液位高度,保证轴衬10和轴6的正常运转,防止介质进入轴6,形成护轴6结构,保证轴6的旋转不受介质的影响,避免轴衬10结构发生磨损。
36.接管13远离泵体1的一端还可以为封闭式结构,且接管13远离泵体1的一端安装有外冲洗液的出液管19,使得外冲洗液充满整个冲洗腔14时,外冲洗液可从出液管19流出,实现冲洗腔14内仅存在外冲洗液外流的情况,不存在介质颗粒进入冲洗腔14的情况,保证轴6、轴衬10和滑动轴承体11等在干净的环境中工作。
37.接管13内还可以取点安装液位变送器,用于随时测量液位高度,并对外冲洗液进行传送,便于控制冲洗腔14内的液位高度,更加智能化。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适合输送带微颗粒介质的新型液下泵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润滑液做为外冲洗液,将外冲洗液通过进液管15通入冲洗腔14内,并通过轴6与下滑动轴承体7之间以及轴6与滑动轴承体11之间的空隙填充冲洗腔14,使旋转部件仅叶轮4、防转螺母3和叶轮螺母2接触介质,其余部分不接触介质,形成一个与介质不接触的冲洗腔14,保证轴6、轴衬10和滑动轴承体11等在干净的环境中工作,保证介质颗粒不进入冲洗腔14中,保证轴衬10和轴6的正常运转,从而保证泵的正常运转。
3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