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5168发布日期:2023-02-04 01:2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2.在中小型挖掘机上通常会配置推土铲,推土铲通常由油缸驱动其举升或下降以调节其作业高度。在一些特殊工况下,需要推土铲进行浮动作业。现有油缸浮动控制系统中,通常仅是将油缸有杆腔与无杆腔连通,以使油缸处于完全浮动状态。当油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连通时,推土铲与作业面之间的接触力完全取决于推土铲的自身重力,也就是说,现有控制系统无法调节推土铲作用于作业面上的浮动作业压力,其使用范围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油缸浮动控制系统无法调节推土铲作用于作业面上的浮动作业压力,使用范围较为局限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缸、液压泵、油箱、控制主阀及浮动调节控制阀组。
5.其中,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控制主阀的一侧分别与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所述控制主阀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液压泵及所述油箱连接。所述控制主阀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的常规工作状态。
6.所述浮动调节控制阀组的一侧分别与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所述浮动调节控制阀组的另一侧分别与所述液压泵及所述油箱连接。所述浮动调节控制阀组用于控制调节所述液压缸的浮动压力。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浮动调节控制阀组包括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的一侧与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的另一侧与所述液压泵及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的一侧与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的另一侧与所述液压泵及所述油箱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包括第一浮动截止位、第一浮动位和第一浮动增压位。
9.在所述第一浮动截止位的状态下,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与所述液压泵及所述油箱均截止;
10.在所述第一浮动位的状态下,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与所述油箱连通;
11.在所述第一浮动增压位的状态下,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与所述液压泵连通。
12.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包括第二浮动截止位、第二浮动位和第二浮动增压位;
13.在所述第二浮动截止位的状态下,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
向阀与所述液压泵及所述油箱均截止;
14.在所述第二浮动位的状态下,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与所述油箱连通;
15.在所述第二浮动增压位的状态下,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与所述液压泵连通。
16.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包括第一电控口和第二电控口。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包括第三电控口和第四电控口。控制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控口、所述第二电控口、所述第三电控口及所述第四电控口连接,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及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的工作位及油口开度。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件、第二压力检测件及控制单元。
18.所述第一压力检测件与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二压力检测件与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件、所述第二压力检测件及所述控制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件及所述第二压力检测件的检测结果分别控制所述控制电源与所述第一电控口、所述第二电控口、所述第三电控口及所述第四电控口之间的通流大小,以调节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及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的工作位及油口开度。
1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控制主阀的第一控制油口及第二控制油口上设置有主阀压力检测组件。所述主阀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控制主阀的工作状态。所述主阀压力检测组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主阀压力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控制电源与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及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的连通状态。
2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控制主阀包括液控比例换向阀。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包括伸出位、收缩位及截止位。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包括所述第一控制油口和所述第二控制油口。
21.在所述伸出位的状态下,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与所述油箱连接;
22.在所述收缩位的状态下,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与所述液压泵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与所述油箱连接;
23.在所述截止位的状态下,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均通过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与所述液压泵及所述油箱截止。
2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所述主阀压力检测组件包括梭阀和第三压力检测件。
25.所述梭阀的第一进油口与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接。所述梭阀的第二进油口与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接。所述梭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三压力检测件连接。所述第三压力检测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26.在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处于所述伸出位或者所述收缩位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控制电源与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及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截止;
27.在所述液控比例换向阀处于所述截止位的状态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控制电
源与所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及所述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连通。
2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浮动调节控制阀组与所述液压泵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油液回流的单向阀。
2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之间设置有安全阀。
3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
3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中,液压缸通过控制主阀与液压泵及油箱连通,控制主阀用于控制液压缸的常规工作状态。其中,液压缸的常规工作状态包括:液压缸的有杆腔通过控制主阀与液压泵或者油箱连接,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控制主阀与油箱或者液压泵连接,以使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或者收缩,并带动安装至液压缸上的执行机构调节其作业高度。
32.液压缸通过浮动调节控制阀组与液压泵及油箱连通,浮动调节控制阀组用于控制液压缸的浮动状态及调节液压缸的浮动压力。其中,液压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均通过浮动调节控制阀组与油箱连通时,液压缸处于完全浮动状态,安装至液压缸上的执行机构与作业面之间的接触力完全取决于该执行机构的自身重力。液压缸的有杆腔及无杆腔中的一者与液压泵连接,另一者与油箱连接,通过浮动调节控制阀组控制进入液压缸有杆腔及无杆腔中一腔内的通油量,并使液压缸有杆腔及无杆腔中另一腔处于与油箱连通的浮动状态,来调节液压缸的浮动压力。
33.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在液压泵和油箱与液压缸之间设置浮动调节控制阀组,并通过浮动控制阀组控制调节液压缸的浮动压力,其能够根据实际工况灵活调节液压缸的浮动压力,进而调节安装至液压缸上的执行机构与作业面之间的接触力,提升了该液压控制系统的使用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34.进一步,由于该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附图说明
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6.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37.附图标记:
38.100、液压缸;200、液压泵;300、油箱;400、控制主阀;401、伸出位;402、收缩位;403、截止位;404、第一控制油口;405、第二控制油口;500、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1、第一浮动截止位;502、第一浮动位;503、第一浮动增压位;504、第一电控口;505、第二电控口;600、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1、第二浮动截止位;602、第二浮动位;603、第二浮动增压位;604、第三电控口;605、第四电控口;701、第一压力检测件;702、第二压力检测件;703、第三压力检测件;704、梭阀;800、控制单元;901、单向阀;902、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作业机械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特别限定。
45.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缸100、液压泵200、油箱300、控制主阀400及浮动调节控制阀组。
46.其中,液压泵200与油箱300连接。控制主阀400的一侧分别与液压缸10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控制主阀400的另一侧分别与液压泵200及油箱300连接。控制主阀400用于控制液压缸100的常规工作状态。
47.浮动调节控制阀组的一侧分别与液压缸10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浮动调节控制阀组的另一侧分别与液压泵200及油箱300连接。浮动调节控制阀组用于控制调节液压缸100的浮动压力。
48.液压缸100通过控制主阀400与液压泵200及油箱300连通,控制主阀400用于控制液压缸100的常规工作状态。其中,液压缸100的常规工作状态包括:液压缸100的有杆腔通过控制主阀400与液压泵200或者油箱300连接,液压缸100的无杆腔通过控制主阀400与油箱300或者液压泵200连接,以使液压缸100的活塞杆伸出或者收缩,并带动安装至液压缸100上的执行机构调节其作业高度。
49.液压缸100通过浮动调节控制阀组与液压泵200及油箱300连通,浮动调节控制阀组用于控制液压缸100的浮动状态及调节液压缸100的浮动压力。其中,液压缸100的有杆腔与无杆腔均通过浮动调节控制阀组与油箱300连通时,液压缸100处于完全浮动状态,安装至液压缸100上的执行机构与作业面之间的接触力完全取决于该执行机构的自身重力。液压缸100的有杆腔及无杆腔中的一者与液压泵200连接,另一者与油箱300连接,通过浮动调节控制阀组控制进入液压缸100有杆腔及无杆腔中一腔内的通油量,并使液压缸100有杆腔及无杆腔中另一腔处于与油箱300连通的浮动状态,来调节液压缸100的浮动压力。
50.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在液压泵200和油箱300与液压缸100之间设置浮动调节控制阀组,并通过浮动控制阀组控制液压缸100的浮动状态以及调节液压缸100的浮动压力,其不仅能够使液压缸100处于完全浮动状态,还能够根据实际工况灵活调节液压缸100的浮动压力,进而调节安装至液压缸100上的执行机构与作业面之间的接触力,提升了该液压控制系统的使用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浮动调节控制阀组包括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和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的一侧与液压缸100的无杆腔连接,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的另一侧与液压泵200及油箱300连接。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的一侧与液压缸100的有杆腔连接,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的另一侧与液压泵200及油箱300连接。
52.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包括第一浮动截止位501、第一浮动位502和第一浮动增压位503。在第一浮动截止位501的状态下,液压缸100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与液压泵200及油箱300均截止;在第一浮动位502的状态下,液压缸100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与油箱300连通;在第一浮动增压位503的状态下,液压缸100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与液压泵200连通。
53.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包括第二浮动截止位601、第二浮动位602和第二浮动增压位603。在第二浮动截止位601的状态下,液压缸100的有杆腔通过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与液压泵200及所述油箱300均截止;在第二浮动位602的状态下,液压缸100的有杆腔通过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与油箱300连通;在第二浮动增压位603的状态下,液压缸100的有杆腔通过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与液压泵200连通。
54.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包括第一电控口504和第二电控口505。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包括第三电控口604和第四电控口605。控制电源分别与第一电控口504、第二电控口505、第三电控口604及第四电控口605连接,以分别控制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及第二
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的工作位及油口开度。
55.例如,如图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和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均为三位三通电磁比例换向阀。其中,液压缸100的无杆腔通过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与液压泵200及油箱300连通,以供液压缸100的无杆腔进油或者回油。液压缸100的有杆腔通过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与液压泵200及油箱300连通,以供液压缸100的有杆腔进油或者回油。控制电源与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的第一电控口504和第二电控口505连接,以通过输入至第一电控口504及第二电控口505内的电流大小控制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的工作位。控制电源与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的第三电控口604及第四电控口605连接,以通过输入至第三电控口604及第四电控口605内的电流大小控制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的工作位。
56.例如,当需要使液压缸100进行浮动作业时,可以先将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及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分别切换至第一浮动位502和第二浮动位602,以使液压缸100的有杆腔及有杆腔均有油箱300连通。此时,液压缸100处于完全浮动状态。例如,如图1所示,控制电源向第一电控口504、第二电控口505、第三电控口604及第四电控口605输入的电流大小为0时,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及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分别能够切换至第一浮动位502和第二浮动位602。
57.当需要调节液压缸100的浮动压力时,应当保证液压缸100有杆腔和无杆腔中的一者与液压泵200连通,另一者与油箱300连通。例如,在调节液压缸100浮动压力的过程中,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切换至第一浮动增压位503时,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应当切换至第二浮动位602;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切换至第二浮动增压位603时,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应当切换至第一浮动位502。同时,通过控制控制电源向第一电控口504、第二电控口505、第三电控口604及第四电控口605输入的电流大小,能够控制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及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的工作位及油口开度,进而调节液压缸100浮动压力的方向及大小。
58.当液压缸100处于常规工作状态时,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及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应当分别切换至第一浮动截止位501和第二浮动截止位601。通过调节控制主阀400的工作状态,实现液压缸100常规工作状态的调节。
5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件701、第二压力检测件702及控制单元800。
60.第一压力检测件701与液压缸100的无杆腔连接,第二压力检测件702与液压缸100的有杆腔连接。控制单元800与第一压力检测件701、第二压力检测件702及控制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单元800用于基于第一压力检测件701及第二压力检测件702的检测结果分别控制控制电源与第一电控口504、第二电控口505、第三电控口604及第四电控口605之间的通流大小,以调节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及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的工作位及油口开度。
61.例如,第一压力检测件701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检测件702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100的无杆腔连通,并用于检测液压缸100的无杆腔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液压缸100的有杆腔连通,并用于检测液压缸100的有杆腔压力。控制单元800内预设有液压缸100有杆腔和无杆腔的目标压力值。当第一压力传感器及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与控制单元800内的目标压力值存在偏差时,控制单元800通过调节输
入至第一电控口504、第二电控口505、第三电控口604及第四电控口605内的电流大小,以使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切换至合适的工作位及合适的油口开度。进而,将液压缸100的浮动压力调节至目标状态。
62.此处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800可以是诸如单片机或plc等的常规硬件控制装置。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手段无需借助软件程序实现,仅依靠硬件装置或硬件电路即可执行。
6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主阀400的第一控制油口404及第二控制油口405上设置有主阀压力检测组件。主阀压力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控制主阀400的工作状态。主阀压力检测组件与控制单元800连接。控制单元800基于主阀压力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控制电源与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及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的连通状态。
6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主阀400包括液控比例换向阀。液控比例换向阀包括伸出位401、收缩位402及截止位403。液控比例换向阀包括第一控制油口404和第二控制油口405。第一控制油口404和第二控制油口405用于控制液控比例换向阀切换工作位及油口开度。
65.在伸出位401的状态下,液压缸100的无杆腔通过液控比例换向阀与液压泵200连接,液压缸100的有杆腔通过液控比例换向阀与油箱300连接;
66.在收缩位402的状态下,液压缸100的有杆腔通过液控比例换向阀与液压泵200连接,液压缸100的无杆腔通过液控比例换向阀与油箱300连接;
67.在截止位403的状态下,液压缸100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均通过液控比例换向阀与液压泵200及油箱300截止。
68.液压缸100处于常规工作状态时,通过控制主阀400控制液压缸100的动作。例如,当需要控制液压缸100的活塞杆伸出动作时,将液控比例换向阀切换至伸出位401。此时,液压缸100的无杆腔进油,液压缸100的有杆腔回油,液压缸100的活塞杆向外伸出移动。当需要控制液压缸100的活塞杆收缩动作时,将液控比例换向阀切换至收缩位402。此时,液压缸100的有杆腔进油,液压缸100的无杆腔回油,液压缸100的活塞杆向内收缩移动。当需要控制液压缸100保持当前工作状态时,将液控比例换向阀切换至截止位403。此时,液压缸100的活塞杆保持当前状态不变。
69.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主阀压力检测组件包括梭阀704和第三压力检测件703。
70.梭阀704的第一进油口与液控比例换向阀的第一控制油口404连接。梭阀704的第二进油口与液控比例换向阀的第二控制油口405连接。梭阀704的出油口与第三压力检测件703连接。第三压力检测件703与控制单元800电性连接。
71.在液控比例换向阀处于伸出位401或者收缩位402的状态下,控制单元800控制控制电源与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及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截止;
72.在液控比例换向阀处于截止位403的状态下,控制单元800控制控制电源与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及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连通。
73.例如,如图1所示,第三压力检测件703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液控比例换向阀的第一控制油口404及第二控制油口405是否有压力输出。当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梭阀704的出油口有压力输出时,表明该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液控比例换向阀
处于伸出位401或者收缩位402。控制单元800控制控制电源与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和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断开。即,控制电源无法向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和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供给控制电流,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和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分别处于位于中位的第一浮动截止位501403和第二浮动截止位601403。
74.当第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梭阀704的出油口处无压力输出时,表明该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液控比例换向阀处于截止位403。此时,控制单元800控制控制电源与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和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连通。进而,控制单元800能够向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和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供给控制电流,通过调节控制电流的大小,实现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和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的工作位及油口开度大小的控制。
75.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可知,通过在液控比例换向阀的第一控制油口404及第二控制油口405处设置第三压力检测件703,并且控制单元800基于第三压力检测件703的压力检测结果控制控制电源与第一电磁比例换向阀500与第二电磁比例换向阀600的连通状态,能够提升液压控制系统浮动状态的触发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小操作人员误操作的可能性。
7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浮动调节控制阀组与液压泵200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油液回流的单向阀901。
77.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液压泵200的出油口与油箱300之间设置有安全阀。902例如,如图1所示,安全阀包括溢流阀。
78.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在浮动调节控制阀组与液压泵200之间设置单向阀901,能够防止油液回流至液压泵200处,对液压泵200造成损害。另外,在液压泵200与油箱300之间设置安全阀,能够有效保护液压泵200受到高压冲击。
79.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
80.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作业机械包括挖掘机。挖掘机包括推土铲,推土铲与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液压缸100连接。
81.此处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定。例如,上述作业机械还可以包括起重机等。
82.进一步,由于该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8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