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套管结构的泵智能化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06867发布日期:2023-03-24 23:2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套管结构的泵智能化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体的智能化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套管结构的泵智能化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泵制造业已向模块化、节能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智能泵(intelligent pumps)也开始有较大范围的应用,这一类泵体具有一定的计算和自动处理能力,能通过不同的传感器与智能硬件的组合实时监控泵体运行环境和运行状态,并控制泵体运行以实现泵体的开闭和功率调整,其在泵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以及选型等各方面都具有优势。
3.而近年来随着环保和能效方面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和严格,为了应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能耗要求并满足精确的工艺流程控制需求,在饮用水、污水处理、建筑和化工等基于水体应用的行业领域开始寻求和采用更可靠和更先进的智能泵系统。但基于生产生活现状,在智能泵系统完全普及和应用之前,非智能的传统泵体在相关领域中依然有较大比例的应用,将这些非智能泵体一次性全部替换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成本较高也不现实,因而对上述非智能泵体进行智能化改造成为一个可选的过渡技术路径。
4.目前,对非智能泵体的智能化改造多是直接在管路上设置传感器部件,并通过传感器部件的反馈数据来实现对非智能泵体的智能化反馈控制,在此过程中需要在管路中布置较多的结构件和功能件,另外,不同的结构件和功能件的应用场景存在差异,有的使用条件粗放,有的使用条件苛刻;因而需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进行装配,以避免影响控制效果,而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外加结构件和功能件,多为独立装配,集成化处理结构较少且多存在功能简单、结构件装配稳定性差、运行环境不可控、自动化运行程度低、安装维护不方便、密封性存在缺陷等问题。限制了上述非智能泵体的改进型智能结构件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套管结构的泵智能化改进结构,用于对该变频泵的智能化控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
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基于套管结构的泵智能化改进结构,用于接入带非智能泵体的管路中,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成型有中继管体以及电控单元;
8.所述中继管体为直管,且管内径与作为用水管道的待接入水管内径一致,中继管体在两端与所述待接入水管装配连接;
9.所述中继管体上成型有流量计,并在所述流量计的下游还设置有凸节,中继管体贯穿所述凸节,并在凸节中成型有与中继管体并联的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支路管体内径为中继管体内径的1/20~1/50,并在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支路管体上还分别成型缓冲囊腔,所述缓冲囊腔为长圆形容积腔,并在所述
缓冲囊腔的侧壁上成型有传感器探头装配部;所述第二支路在所述缓冲囊腔的进液口端还连接有对流入第二支路及缓冲囊腔中流入的液体进行降速处理的缓流装置;
10.所述传感器探头装配部以及所述非智能泵体与所述电控单元电性连接。
11.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装配于非智能泵体出液端的管体上,并与非智能泵体保持0.3~1m的间距;
12.所述非智能泵体优选为泵体电机转速可调的变频泵体;
13.所述非智能泵体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连接管段所采用的管体为刚性管体。
14.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中继管体两端设置有快接接头或者法兰接头,并通过所述快接接头或者所述法兰接头与待接入水管装配连接;
15.所述中继管体在利用快接接头与待接入水管进行装配连接时采用全氟橡胶密封圈、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丁基合成橡胶密封圈中的一种来保证接头的密封性能。
16.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流量计为电磁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中的一种。
17.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在所述中继管体的相对侧对称设置。
18.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缓流装置包括盘管,所述盘管前端通过第二支路连接中继管体,后端通过漏斗体连接所述缓冲囊腔,并在所述漏斗体与缓冲囊腔连接的截面位置成型有错位网面。
19.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水泵插座,所述电控单元上设置有插头作为取电结构,水泵插座通过所述电控单元间接取电。
2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套管结构的泵智能化改进结构集成程度高,易于装配和连接使用,功能扩展性好,可用与在非智能泵体的管路上进行连接以实现对非智能泵体的智能化改进,其能通过实际需求装配不同的传感器单元,并根据传感器单元的反馈数据来通过电控单元对非智能泵体进行开闭和功率调整,进而达到对水泵的流量扬程等技术参数的调整,起到智能控制的作用;
21.通过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的双支路结构设计能够满足不同传感器单元的使用条件,以提高传感器数据的精确度,从而在不使用智能泵的情况下达到优化和保护整个泵送系统稳定流程工艺,减少故障维修,延长泵送系统寿命,提高泵送效率,节能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23.其中:1、法兰接头;2、中继管体;3、壳体;4、元件腔;5、显示屏;6、壳体面板;7、三脚插座;8、电源插头;9、流量计;10、过水管腔;11、第一支路;12、第一缓冲囊腔;13、传感器探头装配部;14、盘管;15、漏斗体;16、第二缓冲囊腔;17、第二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5.参见图1的一种基于套管结构的泵智能化改进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
该套管结构用于在连接有非智能泵体的管路上进行装配,其管路上对应装配的泵体为非智能、且电机转速可调的变频泵体;本实施例的泵智能化改进结构可用于对该非智能泵体进行反馈控制已实现类似于智能泵体的使用效果,其控制方式为对变频泵体的开闭和功率调整。
26.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有上述非智能泵体的管路中用于输送的介质为水,应用场景为污水净化池净水出水管。
27.该套管结构的主体包括中继管体2以及套装在中继管体2上的壳体3,该中继管体2为热镀锌钢管,其两端分别成型有一个法兰接头1作为连接件,套管结构通过两端的法兰接头1在对应管路上进行法兰装配连接,且中继管体2的管内径与作为用水管道的待接入水管内径一致。装配时,对应管路上被控制的非智能泵体与套管结构之间通过与中继管体2同材质的热镀锌钢管直管作为连接管段进行装配连接,而该连接管段的长度为0.8m,上述结构设置一方面能以方便进行接线,而另一方面减少管路过程对泵送出水端出水的相关测量参数造成影响。
28.而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进行快装快接,中继管体2的出水端可以通过设置有快接接头在套管结构出水侧(图1中的左侧)的待接入水管进行装配连接;而为了保证快接接头在水压下的密封性能,快接接头与待接入水管之间采用全氟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
29.壳体3为pc注塑壳体,其壳体3的右侧上部具有空腔,并以该空腔作为元件腔4装配有电控单元,该电控单元可以为市售pcb板结构电控单元,任意具有收集数据、根据收集数据进行运算、根据运算结果输出控制信号功能的pcb板均可。
30.壳体3在元件腔4的上表面上通过壳体面板6进行面封闭,该壳体面板6上成型有显示屏5以及三脚插座7,并在元件腔4中还连接有一根伸出的电线连接电源插头8,以通过电源插头8对套管结构进行供电。其中,显示屏5用于显示结构内元器件的运行状态,而三脚插座7用于插装临近设置的非智能泵体的插头,电控单元通过电源插头8接电,通过三脚插座7实现对非智能泵体的间接供电。
31.中继管体2穿装于该壳体3中,壳体3的壳内封装有一个流量计9,该流量计9为电磁流量计,用于直接测量中继管体2中的水流量,并将水流量数据转化为数据信号输入电控单元。壳体3在流量计9的下游侧(右侧)还设置有凸节结构,该凸节结构中设置有第一支路11以及第二支路17,其中,第一支路11设置于中继管体2下部,而第二支路17设置于中继管体2上部,第一支路11与第二支路17均与中继管体2的过水管腔10相连通以实现在过水管腔10中的并联取水,同时第一支路11与第二支路17具有相同的进水管内径和出水管内径,且上述进水管内径和出水管内径均为中继管体2内径的1/30以减少对中继管体2中流量和压力的影响。
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路11与第二支路17上分别连接有第一缓冲囊腔12和第二缓冲囊腔16,第一缓冲囊腔12和第二缓冲囊腔16均为长圆形容积腔,且在第一缓冲囊腔12和第二缓冲囊腔16的侧壁上均成型有传感器探头装配部13,第一缓冲囊腔12和第二缓冲囊腔16中的传感器探头装配部13均预留有四个传感器探头装配位,通过传感器探头装配部13上的传感器探头装配位上插装符合装配条件的对应传感器探头,即可利用该传感器探头检测对应第一缓冲囊腔12或者第二缓冲囊腔16中的相应数据值。
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囊腔12的水流物理数据无限接近于过水管腔10中的水流
数据,主要可用于装配物理参数类的传感器探头,如温度、水压、静压等。
34.而第二缓冲囊腔16在第二缓冲囊腔16前段设置有盘管14以及漏斗体15的组合作为缓流装置,其盘管14可以对第二支路17进水端的水流进行降速处理,而漏斗体15在第二缓冲囊腔16连接的截面位置成型有错位网面,通过该错位网面能对通过盘管14进行降速处理的水流进行二次降速,从而在第二缓冲囊腔16得到相对稳定的水测量环境。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有对流入第二缓冲囊腔16中水进行降速处理的缓流装置,因而更适合在第二缓冲囊腔16中装配离子浓度类的传感器探头来在第二缓冲囊腔16中进行离子浓度检测,以避免高流速条件下在过水管腔10中直接检测所可能造成的高数据误差情况。
35.本实施例的结构在使用时,先选定对应的传感器探头在对应的第一缓冲囊腔12和/或第二缓冲囊腔16的传感器探头装配部13位置进行装配,如在本实施例中,就在第一缓冲囊腔12中插装有水温传感器探头以及水压传感器探头,在第二缓冲囊腔16中插装有氯离子浓度传感器探头。
36.装配完成后利用法兰接头1在管路上进行装配,装配完成且确保不漏水后,将临近的非智能泵体的插头插装在壳体3的三脚插座7上,然后通过电源插头8对结构进行接电即可使用。
37.使用时,电控单元用于对传感器探头装配部13上装配的上述三组传感器数据进行收集:若水温传感器探头、水压传感器探头、氯离子浓度传感器探头在设定范围值内即通过电控单元对三脚插座7供电,并控制连接的非智能泵处于工作状态,同时流量计9记录流量数据;当对应的三个传感器探头数据出现偏差时,电控单元通过反馈的数据得到相应偏差后,电控单元通过预设置的处理方式对非智能泵进行关闭/功率调整操作,即能通过收集的数据实现对非智能泵体的智能化反馈控制。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