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边输出的散热型三头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3798发布日期:2023-07-23 15:2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双边输出的散热型三头蠕动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三头蠕动泵,具体为一种可双边输出的散热型三头蠕动泵。


背景技术:

1、三头蠕动泵分别在电机的上端设置两组泵头,并在电机的另一端设置一组泵头,可在输送工作时,提高电机的使用效率,但在使用时,容易导致泵体和电机出现过热的情况,并配合设置的降温结构,对电机和泵体进行降温处理,但现有的三头蠕动泵降温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

2、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开(公告)号:cn209212522u中“一种多管道蠕动泵”其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管道蠕动泵,包括第一固定板、外壳、电路板和风扇,所述风扇的上方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风扇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表面通过第二螺栓螺纹固定有电磁阀,所述外壳内位于电路板异于风扇一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外壳表面位于散热孔下方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固定有滚轴,所述滚轴一端连接有传动轮,所述滚轴上方活动安装有压板,所述外壳的端面位于压板背离电路板的一侧开设有管道卡槽,所述外壳的内部位于压板背离传动轮的一侧设有弹簧自锁开关。本实用新型具备设有电磁阀,可自动切换蠕动泵内部的管道路径,自动切换试剂和清洗液的管道从而缩短蠕动泵管道的清理时间的优点;

3、在上述装置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传动轮,达到了将电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轮传动至滚轴上,之后由滚轴和压板对管道进行挤压分流控制管道内液体的流量,蠕动泵就像用手指夹挤一根充满流体的软管,随着手指向前滑动管内流体向前移动。蠕动泵也是这个原理只是由滚轴取代了手指。通过对泵的弹性输送软管交替进行挤压和释放来泵送流体。就像用两根手指夹挤软管一样,随着手指的移动,管内形成负压,液体随之流动,但在使用时方便对蠕动干过程的管道进行降温处理,导致泵体的外壳摩擦产生的热量较为严重。

4、另外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开(公告)号:cn213540681 u中“一种液体胶水蠕动泵驱动器散热装置”其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胶水蠕动泵驱动器散热装置,包括冷却套环,所述冷却套环上设有用于实现冷却套环安装束紧的束紧机构,所述冷却套环上设有用于实现冷却套环与液体胶水蠕动泵驱动器安装部位卡接固定的缓冲卡块机构,所述冷却套环内设有用于实现提升冷却套环对液体胶水蠕动泵驱动器散热效果的循环扇叶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设置循环扇叶机构实现对蠕动泵驱动器进行液体散热,配合进水管与出水管实现冷却液体的循环过程,实现对蠕动泵驱动器散热效率的提升,防止蠕动泵驱动器温度过高影响蠕动泵驱动器的正常使用与液体胶水的输送过程;

5、在上述装置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循环扇叶机构实现对蠕动泵驱动器进行液体散热,配合进水管与出水管实现冷却液体的循环过程,实现对蠕动泵驱动器散热效率的提升,防止蠕动泵驱动器温度过高影响蠕动泵驱动器的正常使用与液体胶水的输送过程,通过设置束紧机构与缓冲卡块机构实现装置与蠕动泵驱动器之间的便捷安装与束紧,实现装置与蠕动泵驱动器的便捷固定与拆卸,但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液体散热在出现管道漏水时,容易对蠕动泵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双边输出的散热型三头蠕动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使用时方便对蠕动干过程的管道进行降温处理,导致泵体的外壳摩擦产生的热量较为严重,设置液体散热在出现管道漏水时,容易对蠕动泵造成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双边输出的散热型三头蠕动泵,设置有便于进行工作的泵体,并在泵体的中下段组装电机;

3、包括:散热架,嵌套连接于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且散热架的外表面左右两侧设置有进风口,并在散热架的外表面左右两侧安装有卡块,并且卡块的内表面卡合连接有半导体制冷板;

4、支撑圈,安装于所述散热架的内表面下端,且支撑圈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涡扇,并且散热架的内表面下端安装有出风通道,同时出风通道的外表面前后两侧安装有主流道;

5、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泵体的外表面边端,且支撑架的内表面上端嵌套连接有嵌套块,并且嵌套块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控制架,并在第一控制架的下表面组装有主流道;

6、分流管,安装于所述第一控制架的外表面上端,且分流管的外表面上端安装有第二控制架,并在第二控制架上方组装的分流管的外表面安装有分散管,并且分散管的外表面安装有散热器和降温器,而且散热器的内表面下端设置有主风道,并在主风道的外表面上端均匀的设置有排风道,同时降温器的内表面上端安装有降温板。

7、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组装,并形成进风通过半导体制冷板,以及出风形成分流并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限流,提高降温的效果,并根据不同的结构形状,对不同的部件进行降温处理。

8、优选的,所述散热架通过卡块与半导体制冷板构成限位的卡合结构,且半导体制冷板和进风口关于散热架的内表面中端对称设置,并且进风口的外表面形状呈镂空状结构。

9、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嵌套组装,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出现脱落,并提高进风的降温处理。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圈与散热架构成整体化结构,且散热架与涡扇构成内置的旋转结构,并且散热架与出风通道的外表面上端嵌入式在设置,同时主流道关于出风通道的外表面前后端相对设置。

11、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嵌套组装,提高涡扇的稳定旋转,并将降温的风通过出风通道设置的主流道进行降温处理。

12、优选的,所述嵌套块与支撑架构成内置的嵌套支撑结构,且嵌套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架和第二控制架构成整体化结构。

13、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并提高第一控制架和第二控制架限流使用的稳定性。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架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盘,且转盘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并且连杆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一,同时挡板一的外表面嵌套连接有第一控制架。

15、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转动调节,提高控制风量的稳定性。

16、优选的,所述转盘与第一控制架构成旋转结构,且转盘通过连杆与挡板一构成联动的转动结构,并且挡板一与第一控制架构成内置的移动结构。

17、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提高装置旋转的稳定性,并配合设置的挡板一,有效的控制主流管上的风量处理。

18、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架通过分流管与分散管、散热器和降温器形成连通的通风结构,且排风道关于散热器的内表面中轴线等角度设置,并且降温板的内表面上侧形状呈上侧向内倾斜状结构。

19、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进行稳定的组装,并配合设置的等角度的排风道对泵体降温处理,进而配合降温板对电机降温。

20、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架的内表面轴转转动连接有齿轮,且齿轮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条,并且齿条的外表面下端安装有限位块,并将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控制架的内表面,同时齿条的外表面外侧安装有挡板二。

21、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形成稳定的啮合调节,可控制分流管上的挡板二进行位置移动,控制风量的输出。

22、优选的,所述挡板二通过齿条和齿轮与第二控制架构成啮合的联动结构,且挡板二与齿条构成整体化结构,并且齿条通过限位块与第二控制架构成限位的滑动结构。

23、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防止挡板二移动时出现倾斜。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1.该可双边输出的散热型三头蠕动泵,设置有便于进行降温的涡扇,并配合散热架设置的进风口,以及卡块对半导体制冷板的组装,可提高进入风量的稳定性和降温性,并通过设置的支撑圈,提高涡扇使用时稳定性,将制冷后的风量移动至出风通道组装的主流道和分流管,并配合第一控制架和第二控制架,以及散热器和降温器的使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26、2.该可双边输出的散热型三头蠕动泵,设置有便于进行稳定支撑的支撑架,并对嵌套块对安装的第一控制架和第二控制架进行稳定嵌套支撑,并在工作时,配合转盘调节连杆控制挡板一的位置,进而控制主流道的出风量,避免对泵体或者电机造成损坏,并且可调节齿轮控制齿条进行调节挡板二进行限位移动,并配合齿条组装的限位块,防止挡板二出现倾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27、3.该可双边输出的散热型三头蠕动泵,设置有便于进行分向流动的分散管,并通过散热器设置的主风道进行均匀的流动,并配合排风道进行均匀的排风形成降温设置,进而设置的降温器内侧组装的倾斜状结构的降温板,提高电机的降温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