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装置、压缩机泵体组件和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86724发布日期:2023-12-15 01:2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输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压缩机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输油装置、压缩机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1、在制冷行业中,人们逐步追求超大制冷量设备,而制冷设备的核心部件为压缩机。为了满足大制冷量,压缩机需要高速化及大排量化技术。为解决高速化及大排量化技术问题,防止损伤零部件,则需要对压缩机内部各零部件进行充分润滑。

2、目前,压缩机所需的润滑油是由压缩机主轴中心油孔下端嵌入一段直线型吸油管,通过过盈配合连接,吸油管内装有导油片,导油片与压缩机主轴的中心孔过盈配合。通过旋转主轴,润滑油由吸油管下端的吸油口进入吸油管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导流片将油输送至主轴中心孔通道,再输送至压缩机壳体内,对各零部件进行充分润滑。

3、现有的输油方式主要依靠压缩机主轴旋转产生离心力的作用达到输油目的,离心力的大小与压缩机的转速呈正比关系,压缩的转速高低决定离心力大小,因此限制常规压缩机的最低转速尤为重要。然而,在制冷设备中,为了满足制冷工况的需求,对压缩机有较低转速的要求,而压缩机处于较低转速下,离心力小,输油减弱,此时压缩机泵体内的各可动部件之间润滑不足,从而出现磨损,影响压缩机可靠性。

4、以上也就是说,当压缩机主轴转速较低时,现有技术中的输油装置存在对压缩机泵体内的各可动部件润滑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油装置、压缩机泵体组件和压缩机,用于解决当压缩机主轴转速较低时,输油装置存在对压缩机各可动部件润滑不足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油装置,包括压缩腔,压缩腔包括:腔体,其具有内腔;以及叶盘旋转机构,其可转动地设置在内腔内,叶盘旋转机构内设置有出油通道,出油通道用于向压缩机供油;其中,压缩腔的容积随叶盘旋转机构的旋转而发生变化;当压缩腔容积变小时,其内的润滑油被压入出油通道以向压缩机供油。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出油通道的输出端设置有插接口,插接口与压缩机主轴的一端相适配,压缩机主轴与插接口插接配合,压缩机主轴能够带动叶盘旋转机构在内腔内转动。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叶盘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内腔内;以及多个叶片,沿转动轴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转动轴的外周上;其中,出油通道设置在转动轴内,插接口设置在转动轴远离内腔的一端,转动轴与腔体之间限定出环形腔,多个叶片将环形腔分隔成多个压缩腔,环形腔包括第一环形腔部和与第一环形腔部连接的第二环形腔部;当相邻的两个叶片在第一环形腔部内滑动时,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形成的压缩腔容积恒定不变;当相邻的两个叶片在第二环形腔部内滑动时,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形成的压缩腔容积变小,且与出油通道连通。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环形腔的横截面为圆环,圆环的内环为圆形,圆环的外环包括第一弧线段和与第一弧线段连接的第二弧线段,第一弧线段的半径为d1,第一弧线段的圆心到第二弧线段的距离d2小于等于d1,第一弧线段所在的圆弧形腔壁为第一环形腔部的外侧壁,第二弧线段所在的圆弧形腔壁为第二环形腔部的外侧壁,叶片在第一环形腔部的外侧壁或第二环形腔部的外侧壁内滑动。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叶片为可变形叶片,叶片在第一环形腔部内滑动时不发生变形,位于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的压缩腔的容积恒定不变,叶片在第二环形腔部内滑动时发生变形,位于相邻的两个变形的叶片之间的压缩腔的容积变小。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变形叶片包括:柔性部位,其受力发生变形;以及圆形头部,设置在柔性部位的一端上,其与环形腔接触;以及尾部,设置在柔性部位的另一端,尾部与转动轴连接。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叶片为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式叶片,伸缩式叶片的一端为连接端,其与转动轴连接,伸缩式叶片的另一端为伸缩端,与环形腔接触。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叶片为滑动式叶片,转动轴的外周上开设有径向滑孔,滑动式叶片滑动设置在对应的径向滑孔内,径向滑孔内还设置有弹簧,弹簧能够将滑动式叶片按压在环形腔上。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腔体包括:下腔体,具有圆形开口腔;以及上盖板,盖设在圆形开口腔的开口处;以及凸块,设置在下腔体内,上盖板将凸块压紧在圆形开口腔内;其中,凸块具有内弧形面,其朝远离下腔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凸起,内弧形面的起始边和终止边与圆形开口腔的内壁面贴合,圆形开口腔、内弧形面和上盖板限定出内腔。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圆形开口腔的腔底设置有第一定位槽,上盖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槽,凸块一端位于第一定位槽,其另一端位于第二定位槽内。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下腔体上设置有吸油口,吸油口与第一环形腔部连通,用于向压缩腔提供润滑油。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动轴为阶梯轴,沿转动轴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段、中间轴段、过滤段和第二轴段,其中第一轴段设置有插接口,且伸入上盖板内,中间轴段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叶片,过滤段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第二轴段与下腔体枢转连接,中间轴段、第一轴段和过滤段内贯穿设置有中心流道孔,中心流道孔的一端与过滤孔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插接口连通,压缩腔容积变小时,其内的润滑油被压入多个过滤孔进行过滤后再进入中心流道孔,出油通道包括过滤孔和中心流道孔。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圆形开口腔为阶梯腔,沿圆形开口腔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内径逐渐变小的内凹第一层、内凹第二层、内凹第三层和内凹第四层,其中内凹第一层用于安装上盖板,内凹第二层用于安装中间轴段和多个叶片,内凹第三层用于安装过滤段,内凹第四层用于安装第二轴段,内凹第二层的底部设置有与内凹第三层连通的连通槽,连通槽与容积变小时的压缩腔连通。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包括:压缩机泵体,用于压缩空气;以及上述的输油装置;其中,压缩机泵体的压缩机主轴与输油装置连接,用于向压缩机泵体提供润滑油。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壳体组件;以及电机,设置在壳体组件内;以及上述的压缩机泵体组件,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及分离器组件,与压缩机泵体组件的进气口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叶盘旋转机构在内腔内的转动,以实现压缩腔的容积变化。利用压缩腔的容积变化,压缩压缩腔内的润滑油,从而实现了向压缩机的压缩机泵体进行连续输油。与相关技术中相比,即使叶盘旋转机构在内腔内的转动速度较低,该种利用压缩腔容积变化的供油方式也不会受到转动速度的影响而出现供油不充分的情况,能够确保向压缩机的压缩机泵体进行连续输油。从而确保油足够的润滑油对压缩机泵体进行充分润滑。



技术特征:

1.一种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腔,所述压缩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的输出端设置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与压缩机主轴的一端相适配,所述压缩机主轴与所述插接口插接配合,所述压缩机主轴能够带动所述叶盘旋转机构在所述内腔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盘旋转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的横截面为圆环,所述圆环的内环为圆形,所述圆环的外环包括第一弧线段和与所述第一弧线段连接的第二弧线段,所述第一弧线段的半径为d1,所述第一弧线段的圆心到所述第二弧线段的距离d2小于等于d1,所述第一弧线段所在的圆弧形腔壁为所述第一环形腔部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弧线段所在的圆弧形腔壁为所述第二环形腔部的外侧壁,所述叶片在所述第一环形腔部的外侧壁或所述第二环形腔部的外侧壁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可变形叶片,所述叶片在所述第一环形腔部内滑动时不发生变形,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的所述压缩腔的容积恒定不变,所述叶片在所述第二环形腔部内滑动时发生变形,位于相邻的两个变形的所述叶片之间的所述压缩腔的容积变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叶片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具有伸缩功能的伸缩式叶片,所述伸缩式叶片的一端为连接端,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伸缩式叶片的另一端为伸缩端,与所述环形腔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滑动式叶片,所述转动轴的外周上开设有径向滑孔,所述滑动式叶片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径向滑孔内,所述径向滑孔内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能够将所述滑动式叶片按压在所述环形腔上。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开口腔的腔底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槽,所述凸块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其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上设置有吸油口,所述吸油口与所述第一环形腔部连通,用于向所述压缩腔提供润滑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为阶梯轴,沿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段、中间轴段、过滤段和第二轴段,其中所述第一轴段设置有所述插接口,且伸入所述上盖板内,所述中间轴段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叶片,所述过滤段的外周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第二轴段与所述下腔体枢转连接,所述中间轴段、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过滤段内贯穿设置有中心流道孔,所述中心流道孔的一端与所述过滤孔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插接口连通,所述压缩腔容积变小时,其内的所述润滑油被压入多个所述过滤孔进行过滤后再进入所述中心流道孔,所述出油通道包括所述过滤孔和所述中心流道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开口腔为阶梯腔,沿所述圆形开口腔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内径逐渐变小的内凹第一层、内凹第二层、内凹第三层和内凹第四层,其中所述内凹第一层用于安装所述上盖板,所述内凹第二层用于安装所述中间轴段和多个所述叶片,所述内凹第三层用于安装所述过滤段,所述内凹第四层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轴段,所述内凹第二层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内凹第三层连通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容积变小时的所述压缩腔连通。

14.一种压缩机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5.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油装置、压缩机泵体组件和压缩机,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当压缩机主轴转速较低时,输油装置存在对压缩机各可动部件润滑不足的问题。包括压缩腔,所述压缩腔包括:腔体,其具有内腔;以及叶盘旋转机构,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内腔内,所述叶盘旋转机构内设置有出油通道,所述出油通道用于向压缩机供油;其中,所述压缩腔的容积随所述叶盘旋转机构的旋转而发生变化;当所述压缩腔容积变小时,其内的润滑油被压入所述出油通道以向压缩机供油。本发明中利用压缩腔容积变化的供油方式不会受到转动速度的影响而出现供油不充分的情况,能够确保向压缩机的压缩机泵体进行连续输油。

技术研发人员:祝韬,梁社兵,阙沛祯,崔雪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