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蓄能器阀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6138发布日期:2023-11-30 12:4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蓄能器阀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液压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双蓄能器阀组。


背景技术:

1、在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是为了一般地呈现本公开的背景的目的。在本部分中描述的程度上,当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地也不暗示地被认为是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2、采用油气悬架的车辆,在车辆行驶时需要使悬架系统处于弹性状态,在车身姿态调整及上装使用时需要使悬架系统处于刚性状态,在车身姿态需要调整时实现悬架系统与外接油源的油液交换,在车辆处于非车身姿态调整时实现悬架系统内部油液的保持。这就需要在油气弹簧与蓄能器之间增加用于油液通断控制的单元,同时在油气悬架与外接油源之间增加用于控制油液进出的控制单元。一方面实现油气悬架的刚、弹性转换控制,一方面实现对车身姿态的调节控制。

3、目前采用油气悬架的车辆车身姿态调整及车身位置保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换向阀及调速阀来实现车身姿态的调整,同时利用液压锁(液控单向阀或平衡阀)来实现车身位置的保持;另一种是利用换向阀及调速阀来实现车身姿态的调整,同时利用手动球阀实现车身位置的保持。但目前采用的换向阀及调速阀存在集成度不高、结构庞大及泄漏量偏大等不足;液压锁具有结构庞大及泄漏量偏大等不足,手动球阀具有操作繁琐及自动化程度不高的不足。且油气悬架的刚、弹性转换控制单元与车身姿态调节控制单元功能相对独立,具有集成度不高的不足,整体表现出安装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以及集成度不高的缺陷。因此该调节阀组不利于在紧凑空间下的灵活布置,也无法满足悬架系统多样化的功能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蓄能器阀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阀组功能性单一且结构复杂的问题。

2、本申请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3、一种双蓄能器阀组,其包括阀块以及设在所述阀块上的两个蓄能器,所述阀块内部设有油路,所述阀块上设有:

4、外接油口,所述外接油口通过所述油路与两个所述蓄能器分别连通;

5、弹簧连接油口,设有两个,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蓄能器相连通;

6、测压接头,所述测压接头设有两个,并分别与两个所述蓄能器连通;

7、第一阀体,位于所述外接油口与所述弹簧连接油口之间的油路上;

8、第二阀体,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阀体与两个所述蓄能器之间的油路上;

9、第三阀体,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弹簧连接油口与两个所述蓄能器之间的油路上;

10、手动阀体,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阀体与两个所述第二阀体之间的油路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第三阀体为电磁阀体。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为常闭电磁阀。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第三阀体均为常通电磁阀。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设置一个,且所述第一阀体靠近所述蓄能器一侧设有两条所述油路分别与两个所述蓄能器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第三阀体均位于所述阀块的第一端面上。

16、进一步地,所述手动阀体和所述测压接头位于所述阀块的第二端面上。

1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蓄能器分别设在所述阀块的第三端面与第四端面上。

1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弹簧连接油口与所述外接油口设在所述阀块的第五端面上。

19、进一步地,所述阀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阀块的第六端面上。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21、本申请通过在包括阀块上设置两个蓄能器,两个蓄能器同时与外接油口连接,两个蓄能器分别连接阀块上的弹簧连接油口以及测压接头,还在外接油口与蓄能器之间设置第一阀体,在第一阀体与蓄能器之间设置第二阀体,在弹簧连接油口与蓄能器之间设置第三阀体,以及第一阀体与两个第二阀体之间的手动阀体,通过第一阀体、第二阀体以及第三阀体之间的配合,控制阀块内油路的导通状态,调节与弹簧连接油口连接的油气悬架为弹性状态或刚性状态,配合手动阀体的控制操作,调节与弹簧连接油口连接的油气悬架为连通状态或者相互独立状态,并可调节油气悬架升高或者降低的动作,提高不同工况下的多种控制作业需要,提高适用性,油液控制程度高,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蓄能器阀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块以及设在所述阀块上的两个蓄能器,所述阀块内部设有油路,所述阀块上设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蓄能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第三阀体为电磁阀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蓄能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为常闭电磁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蓄能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第三阀体均为常通电磁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蓄能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设置一个,且所述第一阀体靠近所述蓄能器一侧设有两条所述油路分别与两个所述蓄能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蓄能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和所述第三阀体均位于所述阀块的第一端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蓄能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阀体和所述测压接头位于所述阀块的第二端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蓄能器阀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蓄能器分别设在所述阀块的第三端面与第四端面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蓄能器阀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簧连接油口与所述外接油口设在所述阀块的第五端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蓄能器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阀块的第六端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蓄能器阀组,包括阀块以及设在所述阀块上的两个蓄能器,所述阀块内部设有油路,所述阀块上设有外接油口、弹簧连接油口、测压接头、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以及手动阀体,通过第一阀体、第二阀体以及第三阀体之间的配合,控制阀块内油路的导通状态,调节与弹簧连接油口连接的油气悬架为弹性状态或刚性状态,配合手动阀体的控制操作,调节与弹簧连接油口连接的油气悬架为连通状态或者相互独立状态,并可调节油气悬架升高或者降低的动作,提高不同工况下的多种控制作业需要,提高适用性,油液控制程度高,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熙隆,王萍,毛楚男,李立军,关春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