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3066发布日期:2023-11-17 14:3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地机用多路阀及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平地机作为筑路机械的主力机型之一,其整车动作及执行机构较多,有左、右提升油缸,前推油缸/后松油缸、铰接转向油缸、前轮倾斜油缸、铲刀回转马达、铲刀摆动油缸,铲刀引出油缸以及辅助转向油缸。工作装置动作多,而且要求具有复合动作,例如左右提升油缸复合,铲刀引出与铲土角变换复合等,要求复合动作效果好,同步性好,控制精度高。

2、目前一些平地机用户追求低价格的机型,大多数采用齿轮泵配机械操纵的开中心多路阀,复合动作效果较差,操纵舒适度不佳;中端用户的机型,大多数采用负载敏感变量泵配手动或液控负载敏感多路阀,复合动作效果较好,但操纵轻便性、智能控制不佳。而大型高端用户,更追求操纵舒适度及控制精度,尤其矿用大马力平地机,多采用负载敏感泵配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

3、目前国内这类机型上,配置进口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其先导级采用无主减压阀设计,直接用高压电比例减压阀(p口最大耐压320bar)作为先导级,高压的电比例减压阀目前国产的比例特性及控制精度不佳,而进口价格较高,周期较长;另一方面,进口多路阀首联不带抗冲击阀,在闭中心多路阀阀杆快速回中位时,从泵出口到阀一段管路瞬间压力冲击较大;第三,其ls溢流阀为大流量溢流阀,溢流损失大。其下图为当前进口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基本原理。

4、因此,现有大马力(一般为300马力以上)平地机的进口多路阀整阀周期长,价格贵,还会出现不定期涨价现象;另一方面,进口多路阀,不愿意结合具体机型的工况进行细节改动及匹配设计,上述多路阀只能用于变量负载敏感泵,种种条件的制约,一度造成主机厂产品订单无法按时交予用户。而专门为平地机开发的电控大流量负载敏感多路阀目前在国内还是处于空白阶段,严重制约了大马力平地机的交货期及技术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大马力平地机多路阀抗冲击性能较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及其控制系统。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包括主进油口、回油口、反馈油路、进油联和多个第一工作联,所述的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工作阀芯和第一工作油口,所述的进油联上设有主溢流阀、反馈溢流阀和抗冲击阀,所述的主进油口分别通过主溢流阀与回油口相连、通过抗冲击阀与回油口相连、通过第一工作阀芯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所述抗冲击阀的弹簧腔与反馈油路相连,所述抗冲击阀阀前用于接收主进油口的压力油并与弹簧腔弹簧的设定压力及反馈油路的压力油相互配合控制抗冲击阀的开口大小。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先导控制联,所述的先导控制联包括先导控制油路和主减压阀,所述的主进油口通过主减压阀与先导控制油路相连,所述的第一工作联上设有先导减压阀,所述的先导控制油路通过先导减压阀与第一工作阀芯相连并用于控制第一工作阀芯动作。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先导控制联上设有先导溢流阀,所述的先导控制油路通过先导溢流阀与回油口相连。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先导减压阀与第一工作阀芯的两端相连用于控制第一工作阀芯的位置,所述的先导减压阀为电比例减压阀。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工作阀芯的出油口通过两个补偿阀芯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所述的进油联上设有定流量阀,所述的反馈油路通过定流量阀与回油口相连。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反馈油路通过反馈溢流阀与回油口相连,所述的反馈油路上设有第一反馈阻尼,所述的第一反馈阻尼设于反馈溢流阀进油口前。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反馈油路上与工作泵连接处设有第二反馈阻尼。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冲击阀的设定开启压力在定量工作泵系统中小于定量工作泵的出口压力,在负载敏感工作泵系统中高于负载敏感工作泵的出口压力。

10、一种采用上述的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的控制系统,包括工作泵和功能多路阀,所述的功能多路阀上包括功能反馈油口和多个功能工作联,所述工作泵的出油口分别与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和功能多路阀相连,所述的功能多路阀与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共用所述的进油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功能反馈油口通过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上的反馈油路与工作泵相连。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抗冲击阀,能够将多路阀阀的压力峰值消除掉,消除液压冲击,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进油口、回油口、反馈油路、进油联和多个第一工作联,所述的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工作阀芯和第一工作油口,所述的进油联上设有主溢流阀、反馈溢流阀和抗冲击阀,所述的主进油口分别通过主溢流阀与回油口相连、通过抗冲击阀与回油口相连、通过第一工作阀芯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所述抗冲击阀的弹簧腔与反馈油路相连,所述抗冲击阀阀前用于接收主进油口的压力油并与弹簧腔弹簧的设定压力及反馈油路的压力油相互配合控制抗冲击阀的开口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先导控制联,所述的先导控制联包括先导控制油路和主减压阀,所述的主进油口通过主减压阀与先导控制油路相连,所述的第一工作联上设有先导减压阀,所述的先导控制油路通过先导减压阀与第一工作阀芯相连并用于控制第一工作阀芯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先导控制联上设有先导溢流阀,所述的先导控制油路通过先导溢流阀与回油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先导减压阀与第一工作阀芯的两端相连用于控制第一工作阀芯的位置,所述的先导减压阀为电比例减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阀芯的出油口通过两个补偿阀芯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所述的进油联上设有定流量阀,所述的反馈油路通过定流量阀与回油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油路通过反馈溢流阀与回油口相连,所述的反馈油路上设有第一反馈阻尼,所述的第一反馈阻尼设于反馈溢流阀进油口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馈油路上与工作泵连接处设有第二反馈阻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阀的设定开启压力在定量工作泵系统中小于定量工作泵的出口压力,在负载敏感工作泵系统中高于负载敏感工作泵的出口压力。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泵和功能多路阀,所述的功能多路阀上包括功能反馈油口和多个功能工作联,所述工作泵的出油口分别与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和功能多路阀相连,所述的功能多路阀与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共用所述的进油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反馈油口通过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上的反馈油路与工作泵相连。


技术总结
一种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及其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大马力平地机多路阀抗冲击性能较弱的问题。它包括工作泵、功能多路阀、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所述的大马力平地机用多路阀包括主进油口、回油口、反馈油路、进油联和多个第一工作联,所述的进油联上设有主溢流阀、反馈溢流阀和抗冲击阀,所述的主进油口分别通过主溢流阀与回油口相连、通过抗冲击阀与回油口相连;所述抗冲击阀的弹簧腔与反馈油路相连,所述抗冲击阀阀前用于接收主进油口的压力油并与弹簧腔弹簧的设定压力及反馈油路的压力油相互配合控制抗冲击阀的开口大小。本技术设置抗冲击阀,能够将多路阀阀的压力峰值消除掉,消除液压冲击,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姜洪,史浙安,唐红彩,李贺,张善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圣邦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