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2635发布日期:2024-03-05 12:0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水泵。


背景技术:

1、真空泵广泛应用于小家电类产品中,一般设有一进一出的入口和出口,泵体内设置机械装置,通过机械装置反复压缩和拉伸皮碗以持续形成负压,在出口处形成正压,达到流体不断进入和排出的循环过程。

2、现有的真空泵设计的体积一般比较大,或相同体积的泵吸力相对偏低,流量较小,且在装配时比较困难,抽水效率较低。为此,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0195985u公开的一种微型真空泵做了改进,包括电机、底座、气囊座,气囊座的上方设置有下盖,下盖上设置有上盖,底座与电机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动轴,且底座的内部位于转动轴上设置有偏心轮,偏心轮的上表面开设有偏心孔,偏心孔的内部通过驱动轴与摆臂活动固定,底座的边缘处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环,下盖和气囊座之间设置有吸气气囊,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有单向阀片,该微型真空泵设置了密封垫和密封环,通过在固定时挤压密封垫和密封环,使密封环将气室进行紧密的密封,保证气室的密封性,防止真空泵做功过程中漏气,提高真空泵的负压,从而获得更好的吸力。类似上述水泵的改进,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密封性以及泵的吸力,但其流体通道的打开和关闭仅依靠单向阀片实现,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略为欠缺。

3、又如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9242185u公开的止回阀式水泵对类似上述水泵做了改进,其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及气压驱动装置;第一主体设有进水口、出水口;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与进水口贯通,出水腔与出水口贯通;第二主体设有进水通孔、出水通孔;第二主体与气压驱动装置之间设有流通腔;进水通孔贯通进水腔和流通腔,出水通孔贯通出水腔和流通腔,第二主体上活动设有伞形止回阀;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设有单向阀;气压驱动装置可致动伞形止回阀和单向阀;进水时,伞形止回阀打开进水通孔,单向阀封闭住出水通孔,水流依次从进水口、进水腔、进水通孔而流入流通腔;出水时,单向阀打开出水通孔,伞形止回阀封闭住进水通孔,水流从流通腔依次经出水通孔、出水腔从出水口排出。然而,由于其第二主体上设置的伞形止回阀和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设置的单向阀所占据的空间较大,对水泵的流量影响较大,工作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部结构稳定的真空水泵,其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设置阀片组件以增大流量,从而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真空水泵,包括电机、底座、壳体以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盖,所述底座内设有摆动件,所述壳体内设有皮碗,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下方,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摆动件连接的偏心件,所述皮碗的下端设有连接脚,连接脚与摆动件连接,所述上盖与壳体之间设有阀片组件;所述阀片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阀片、阀片隔件以及第二阀片,第二阀片覆盖在所述皮碗上;所述第一阀片上设有阀片入口、阀片出口,所述阀片隔件上设有入口通孔、出口通孔,所述第二阀片上设有阀片通孔,所述阀片通孔设有活动挡片,所述进水口、阀片入口、入口通孔依次连通形成进水通道,所述阀片通孔、出口通孔、阀片出口、出水口依次连通形成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与皮碗的气囊腔连通,所述活动挡片可拨动使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气囊腔分隔或连通。

4、改进之一,所述第一阀片的本体和所述第二阀片的本体均为平面片状结构。

5、改进之二,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孔,壳体的上端面的周沿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台阶,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台阶之间为第一卡接位;所述皮碗包括所述气囊腔和设置于气囊腔下方所述连接脚,连接脚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摆动件连接,所述气囊腔的上端周沿设有延伸片,所述延伸片恰好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接位上;所述第一台阶的高度与所述延伸片的厚度相等。

6、改进之三,每个所述第一台阶上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阀片的边缘上设有第二卡接位,所述第二卡接位恰好卡设于所述第二台阶上;所述第二卡接位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台阶的数量相同。

7、改进之四,所述第二台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阀片的厚度,所述阀片隔件的下端面周沿设有第三卡接位,所述第三卡接位恰好卡设于所述第二台阶上;所述第三卡接位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台阶的数量相同。

8、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挡片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阀片通孔的投影面积,所述活动挡片可向下拨动;当活动挡片向下拨动时,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气囊腔连通;当活动挡片复位时,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气囊腔被分隔,所述阀片通孔未被活动挡片遮挡的部分使所述气囊腔保持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9、更进一步地,所述阀片出口呈条形状,所述阀片出口与所述阀片隔件上的所述出口通孔错位布设。

10、优选地,所述皮碗设有三个气囊腔,每个所述气囊腔的下端设有所述连接脚。

11、优选地,所述上盖、壳体和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第一阀片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螺栓同时穿过连接孔将第一阀片固定在上盖与壳体之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水泵的内部结构简单而稳定,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设置阀片组件,该阀片组件包括有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阀片、阀片隔件和第二阀片,同时在阀片组件上设置相应的开口以与上盖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形成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由于阀片组件的平面面积加大,使得相应的开口也同步增加,增大了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流量,从而提高了真空水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水泵,包括电机、底座、壳体以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盖,所述底座内设有摆动件,所述壳体内设有皮碗,所述电机设置在底座的下方,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摆动件连接的偏心件,所述皮碗的下端设有连接脚,连接脚与摆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壳体之间设有阀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片的本体和所述第二阀片的本体均为平面片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孔,壳体的上端面的周沿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台阶,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台阶之间为第一卡接位;所述皮碗包括所述气囊腔和设置于气囊腔下方所述连接脚,连接脚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摆动件连接,所述气囊腔的上端周沿设有延伸片,所述延伸片恰好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接位上;所述第一台阶的高度与所述延伸片的厚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水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台阶上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阀片的边缘上设有第二卡接位,所述第二卡接位恰好卡设于所述第二台阶上;所述第二卡接位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台阶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阀片的厚度,所述阀片隔件的下端面周沿设有第三卡接位,所述第三卡接位恰好卡设于所述第二台阶上;所述第三卡接位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台阶的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片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阀片通孔的投影面积,所述活动挡片可向下拨动;当活动挡片向下拨动时,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气囊腔连通;当活动挡片复位时,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气囊腔被分隔,所述阀片通孔未被活动挡片遮挡的部分使所述气囊腔保持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出口呈条形状,所述阀片出口与所述阀片隔件上的所述出口通孔错位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碗设有三个气囊腔,每个所述气囊腔的下端设有所述连接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真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壳体和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片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螺栓同时穿过连接孔将第一阀片固定在上盖与壳体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水泵,包括电机、底座、壳体以及上盖,上盖与壳体之间设有阀片组件;阀片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阀片、阀片隔件以及第二阀片,第二阀片覆盖在皮碗上;第一阀片上设有阀片入口、阀片出口,阀片隔件上设有入口通孔、出口通孔,第二阀片上设有阀片通孔,阀片通孔设有活动挡片,进水口、阀片入口、入口通孔依次连通形成进水通道,阀片通孔、出口通孔、阀片出口、出水口依次连通形成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与皮碗的气囊腔连通,活动挡片可拨动使进水通道与气囊腔分隔或连通。本技术的真空水泵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设置阀片组件以增大流量,从而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海利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