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潜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50阅读:9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潜油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铁路油槽车、油库或储贮器中的低闪点汽油、煤油、柴油及丙烷、苯酚、液态烃、丙酮的卸送设备。
已有的卸油设备是用往复泵或真空泵与离心泵联机卸送低闪点油品的。往复泵或真空泵把鹤管与离心泵之间的管内空气抽真空,然后离心泵运转,卸送低闪点油品,这一过程是处在负压工作状态。因此,在高温(25℃以上)时候以及高原地区卸油时,经常出现“气阻”现象,使油槽车不能及时卸油,耽误铁路车皮周转;造成油品蒸发损耗,浪费能源。另一种卸油设备是长轴泵,虽然该设备是正压工作,不产生“气阻”。但仍旧是用防爆电机提升油品,并且是设置在油液面的上端。由于防爆电机的老化及其他不测原因,仍然会发生易爆事故,使人们有不安全感,所以不能得到推广应用。人们希望有一种既能消除“气阻”现象,又能保证安全的卸送低闪点油品及化工液态原料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又能克服“气阻”的新的卸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用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驱动装在泵中的气动马达,进行卸送油作业。它是由壳体、双向转动气动马达,输出轴、叶轮、导向叶、进气管、排气管和鹤管接口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用压缩空气作动力源和选用铝合金材质,使用安全可靠。放置在油液中,使用时,它处于正压工作状态,不会产生“气阻”现象。因此,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在全气候条件下工作,提高了卸送油品效率,减少油品浪费。同时,它又能与全国铁路系统现有的卸油槽鹤管配套使用,节省投资,方便用户。
图1是气动潜油泵结构图。
图2是气动马达和导向叶铸为一体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气动马达(7)的外壳与泵的壳体(4)铸成一体,其外形的二端成流线型。叶轮(3)装在输出轴(6)的一端,输出轴(6)的另一端和气动马达的转子(8)相连结。导向叶(11)同壳体连结。进气管(5)、排气管(12)同气动马达的气缸相通。气动马达(7)由气缸(9)、转子(8)和叶片(10)组成。气动马达(7)以及输出轴(6)、叶轮(3)的总体装置的方向是正向的(向上)。接口(1)与卸油槽鹤管连结。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方案。它的气动马达(7)的外壳和导向叶(11)铸成一体。进气管(5)和排气管(12)是在泵的壳体(4)的里面,直接同气动马达(7)连结。气动马达(7)以及输出轴(6)、叶轮(3)的总体装置的方向是倒向的(向下)。
本实用新型用途极广。卸送油品时,将它放置在槽车、油库等容器的液位低部。压缩空气经进进气管(5),进入气缸(9),驱动叶片(10)和转
子(8),带动输出轴(6)和叶轮(3),产生升力,实现卸送低闪点油品及化工液态原料的目的。使用时安全、方便。在高原、高温和低气压地区,使用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放置在油液中卸送低闪点油品的气动潜油泵,其特征是由泵壳(4)、双向转动气动马达(7)、输出轴(6)、叶轮(3)、导向叶(11)、进气管(5)、出气管(12)、以及鹤管接口(1)所组成。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动潜油泵,其特征是气动马达(7)装在泵的壳体里面,它的外壳与泵壳(4)铸成一体。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动潜油泵,其特征是气动马达(7)装在泵的壳体里面,它的外壳与导向叶(11)铸成一体。
4.按照权利要求
1或2或3所述的气动潜油泵,其特征是气动马达(7)的形状是两端成流线型。
5.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气动潜油泵,其特征是气动马达(7)以及输出轴(6)、叶轮(3)的总体装置方向,可以正向(向上),也可以倒向(向下)。
专利摘要
一种油槽车卸油的气动潜油泵。可以用于油槽车、油库或贮器中卸送低闪点汽油、煤油、柴油、丙烷、苯酚、液态烃、丙酮。气动潜油泵直接放置在低闪点油液中,用压缩空气做动力源,驱动气动马达,卸送油液。克服了已有卸油设备存在“气阻”的缺点,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能够在全气候条件下作业。减少油品的浪费,提高卸油的效率。同时,它可以同铁路系统已有的卸油槽鹤管配套使用,节省投资、方便用户。
文档编号F04D13/04GK86202468SQ86202468
公开日1987年5月6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23日
发明者徐步春, 季灯 申请人:浙江省山煤制品石油储存设备厂, 浙江省石油工业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