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泵及其下泵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822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泵及其下泵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水栗及其下栗体。
【背景技术】
[0002 ]排水栗通常用于将下方的液体排向上方,以下结合图1-5,对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栗进行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排水栗一种设置方式的剖面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下栗体在一种设置方式中的组装分解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下栗体的组装分解剖视图;图4为图2所示下栗体的组装完成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下栗体的剖视图。
[0003]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排水栗包括电机A、叶轮B和下栗体C,通常情况下,下栗体C的出水口朝向水平方向,但是,为了缩小排水栗的安装空间,可将下栗体C的出水口设置成竖直向上的结构。
[0004]如图2-5所示,考虑到实际制作工艺,需要将下栗体C分为栗主体10和弯头20两部分,之后再将二者组装在一起,形成所述下栗体C。为实现栗主体10与弯头20的连接,现有技术中,栗主体10的一侧延伸形成接管30,以插入弯头20的端头处,组装形成所述下栗体C。同时,在栗主体10的接管30的外圆周涂抹有胶水,以便与弯头20粘结固定。
[0005]采用上述直接涂抹胶水进行粘结的固定方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6]1、由于气密性及强度要求,必须保证圆周面的胶水涂抹均匀并适量,但实际工艺操作上很难同时满足这两点,也就使得上述装配方式对工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无法保证生产合格率;
[0007]2、栗主体10的接管30外径以及弯头20的内径在公差内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装配效果,因此,上述装配方式对栗主体10和弯头20的尺寸公差要求较高。
[0008]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排水栗及其下栗体,以提高下栗体的装配便捷性,同时提高装配可靠性,降低对产品尺寸公差的要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栗及其下栗体,能够提高装配便捷性,同时提高密封和装配可靠性,降低对下栗体的尺寸公差要求。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栗的下栗体,包括栗主体以及具有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的弯头,所述栗主体的出水口设有接管,所述第一端头与所述接管连通,所述接管和所述第一端头中,其中一者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凹槽,另一者设有凸部,以便所述凸部插入所述凹槽后粘结固定。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下栗体,以接管和第一端头中的一者设置凹槽,另一者设置凸部,然后向凹槽中注入胶水,通过凹槽储存胶水,此时,在胶水自身流动特性的作用下,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凹槽的槽底;接着,可以凸部插入凹槽中,凸部的顶端完全浸润在胶水中,使得凸部的顶端面与密封固定在凹槽中;而且,在胶水的表面张力以及凸部的挤压力作用下,部分胶水会扩张至凸部的两侧面与凹槽的两侧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将凸部的两侧面与凹槽的两侧壁密封且固定连接。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下栗体,可以有效提高栗主体与弯头的密封和装配可靠性。
[0012]本实用新型中,胶水在自身流动特性的作用下会均匀地涂覆在凸部与凹槽之间,与现有技术中涂胶的方式相比,胶水的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密封和装配的可靠性;而且,与现有技术中涂胶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控制涂胶的均匀性,有效利用了胶水的流动特性,仅需控制每次的注胶量即可保证密封以及装配可靠性,因此,注入胶水后即可完成装配,使得操作更加简单便捷,显著提高了装配效率;再者,与现有技术中涂胶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可储存胶水,即使接管与第一端头的尺寸公差较大,也可以通过控制注胶量实现可靠的密封连接,降低了对尺寸公差的要求,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实际加工效率,可操作性更强。
[0013]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内侧壁的长度大于其外侧壁的长度。
[0014]可选地,所述凸部的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且两者的差值处于预定范围内。
[0015]可选地,所述接管和所述第一端头中,其中一者以管端面的中部凹进形成所述凹槽,处于所述凹槽两侧的管端面形成第一定位面;另一者以管端面的中部突出形成所述凸部,处于所述凸部两侧的管端面形成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二定位面抵接。
[0016]可选地,所述凹槽为环形槽。
[0017]可选地,所述接管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端头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以使得连接后所述第二端头朝上。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一者为定位凸台,另一者为与所述定位凸台配合的定位槽。
[0019]可选地,所述接管设有所述凹槽,所述第二端头设有所述凸部。
[00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排水栗,包括上述排水栗的下栗体。
[002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栗具体有上述的下栗体,故上述下栗体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栗,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技术中排水栗一种设置方式的剖面图;
[0023]图2为现有技术中下栗体在一种设置方式中的组装分解的立体图;
[0024]图3为图2所示下栗体的组装分解剖视图;
[0025]图4为图2所示下栗体的组装完成立体图;
[0026]图5为图4所示下栗体的剖视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下栗体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栗主体与弯头组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图6所示下栗体的剖面图;
[0029]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下栗体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栗主体与弯头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其中,图8a为组装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8b为组装分解状态的剖面图;
[0030]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下栗体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栗主体与弯头的组装完成示意图,其中,图9a为组装完成状态的立体图,图9b为组装完成状态的剖面图,图9c为图9b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3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栗主体一种设置方式的剖面图;
[0032]图11为图10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栗主体一种设置方式的立体图;
[0034]图13为图12所示栗主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弯头一种设置方式的立体图;
[0036]图15为图14所示弯头的剖面图。
[0037]图1-5 中:
[0038]电机A、叶轮B、下栗体C;
[0039]栗主体10、弯头20、接管30;
[0040]图6-15 中:
[0041 ]栗主体1、接官11、弟一定位部111、弯头2、弟一?而头21、弟一■定位部211、弟一^而头22、凹槽3、内侧壁31、外侧壁32、第一定位面33、凸部4、第二定位面41。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排水栗及其下栗体,能够提高装配便捷性,同时提高密封和装配可靠性,降低对下栗体的尺寸公差要求。
[004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排水栗及其下栗体进行具体介绍,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44]本文所述的上下以排水栗正常使用状态为参照,排水栗正常使用时,靠近地面的方向为下,远离地面的方向为上。本文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为了区分结构相同或类似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0045]如图1所示,排水栗通常由上栗体和下栗体组装而成,本实用新型针对下栗体进行改进,鉴于排水栗包含的部件较多,本文仅对其下栗体中与弯头连接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其他部分请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4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栗,包括下栗体,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可以仅在于下述下栗体的结构。
[0047]如图6-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栗的下栗体,包括栗主体1和弯头2,其中,栗主体1的出水口处可以设有接管11,弯头2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头21和第二端头22,弯头2可以其第一端头21与栗主体1的接管11连接,进而实现接管11与弯头2的连通,将栗主体1的水经由弯头2向外排出。本实用新型的下栗体,接管11和第一弯头2中的其中一者可以设有用于容纳胶水的凹槽3,另一者设有凸部4;同时,可以采用灌封或者点胶等方式向凹槽3中注入胶水,使得胶水储存在凹槽3中,然后将凸部4插入凹槽3中,即可实现凸部4与凹槽3的粘结固定。
[0048]可以理解,向凹槽3中注入胶水的方式多样,不限于上述灌封或点胶的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自动或者手动的多种形式实现胶水的注入。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灌封与点胶的区别主要在于每次的注胶量,灌封的单次注胶量较大,点胶的单次注胶量较小,可以根据凹槽3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注胶方式。
[0049]本实用新型的下栗体,在弯头2第一端头21与栗主体1的接管11中,一者设有凹槽3,另一者设有凸部4,凹槽3中灌封或者点胶注入胶水,可利用胶水自身的流动性充满整个凹槽3,实现凸部4与凹槽3的可靠密封和固定。与现有技术中涂胶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凹槽3储存胶水,并利用胶水的流动性实现胶水的均匀分布,一方面无需控制涂胶的均匀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胶水的分布均匀性,避免出现密封和连接弱环;而且,装配时只需采用灌封或点胶的方式向凹槽3内注入胶水即可,操作更加简单便捷,提高了装配效率;由于采用凹槽3储存胶水,即使接管11与第一端头21之间存在较大的尺寸公差,也可以通过控制注胶量实现栗主体1与弯头2的密封连接,从而降低了对加工尺寸的精度要求,进而提尚了广品的实际加工效率。
[005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凹槽3的内侧壁31的长度可以大于外侧壁32的长度。所述内外是以接管11或者弯头2的中心为参照的,靠近接管11或弯头2的中心的一侧为内,远离中心的一侧为外。所述长度是指在接管11的轴向上的延伸距离,或者在弯头2的第一端头21的朝向上的延伸距离。
[0051]当凹槽3的内侧壁31长度大于外侧壁32长度时,外侧壁32的端部更加靠近凹槽3的槽底,即使注胶量过大,多余的胶水也会优先从外侧壁32向外溢出,而不会沿内侧壁31溢出至接管11或者弯头2的内管壁,从而可以避免胶水溢出影响排水栗的性能。
[0052]凸部4的长度也可以小于凹槽3的深度,且两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