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性塑胶活套管与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269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挠性塑胶活套管与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的活套接头结构,尤其该活套接头的唇口是呈锥状(外端大内端小),而超过设置有胶圈区域后的区域部分,其口径则呈倒锥状(外端小内端大)。当可挠性塑胶活套管套接后,由于该活套接头形状结构是特殊设计,而可增加管线接口的可挠度。在管线有遇到弯曲或地层下陷地形,或遭受地震而管线受到起伏挠曲等情况下,则仍能维持活套管优异的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而且,本实用新型所创新的一种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由于其结构具有双弧圈面,在双弧圈面中间交界处,则形成凹陷区域构成一凹槽,以供一硬质塑胶衬环嵌入定位,可以增强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的刚性及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与可挠性塑胶活套管搭配组合使用时,可再增强塑胶活套管的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同时并可防止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发生移位或脱离,更可达到调节活套管的松紧度。
本申请人为国内最具规模而生产能最大及质量最优良的PVC管制造厂商,而且本申请人所研发实用新型的活套管产品至今仍然在国内被广受延续采用。主要原因乃在于本申请人的活套管产品结构特殊,承耐水压高,而且水密性优异,施工简便迅速,故确实具有实用的功效。对于PVC管材套接承口结构而言,本申请人大多有提供出贡献和突破。
然而,经过九二一大地震灾难后,从管线所受到的损伤程度,本申请人发现上述活套管产品虽然已经应用及实际施工多年,却仍有未臻完美的境地,探究结果认为目前PVC管除了需要具备更佳的耐冲击性外,其活套管的承口结构,在地形弯曲的管线配管情况下,以及由于地震而会发生管线挠曲起伏变动的情况下,仍然需具备能够维持管线接合部份的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



图1所示,现有的塑胶活套管结构,其活套接头(20)的唇口部(30)与内端口径(40)均是直线状,一旦与管材完成套接后,由于在两者之间保留的间隙很小,当管线线路有弯曲不直时,在进行套接施工上则会较为困难,如强行加以套入,则胶圈(50)容易被顶入而导致发生漏水。倘若能够顺利套入,则在接合处的容许可挠曲角度,(如图2所示的α角)大约在3~4度之间,相当有限。而且如图2所示的现有活套管活套接头(20)的唇口(30)与内端相接合处(40),很容易折撞破损,且胶圈(50)若受到压力不平均时,亦常会发生漏水现象。当遇到施工场地欠佳的场所,更易产生施工不良而导致漏水的弊病。
再者,虽然塑胶活套管的活套接头(20)为便利套接施工,在唇口(30)部位都留有相当程度的间隙,再配合胶圈(50)以维持相当程度的弹性,其软硬度都维持在shore A 50~65度之间,但当管线完成接合施工后而实际使用时,却发生所施加的水压常常将胶圈(50)驱动往前移位,而造成水密性功能丧失,产生漏水;若遇到管线配合地形需要弯曲时,则管线常因弯折关系而使得其内径的一边因此而间隙扩大,又造成容易漏水结果,甚至有时会因水压过大而使得胶圈从间隙而脱离正常水密位置,故造成大量漏水现象;然而,倘若为免除上述弊端,则将唇口(30)部位所留有的间隙变小,影响所及则造成在套接施工上相当困难而且费时费力,尤其遇到管线配合地形需要管曲时,套接施工更加明显困难,若强行套入,则胶圈(50)必然会被顶离其设置位置,而不能发挥密封效果,而导致漏水现象。为此,若将该胶圈的硬度因此增加,以防止胶圈因受内压而逼迫脱离致产生漏水现象,则又因为胶圈硬度变硬的后果,而造成施工困难,以及造成水密性不良的诸多缺点。
何况中国台湾先天上属于地震地带,地层因地震而发生起伏折曲变化,塑胶管线路接合处,则常受到地层变动所发生的下陷、起伏或挠曲现象,而遭受破损或漏水。
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的诸多缺点,遂依据所累积的工地实际配管施工经验,努力研究和开发试验,终于完成一种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结构,利用其活套接头具备可挠性的特性,使得管线接合处的容许可挠角度(如如图2所示的α角),相对于现有的塑胶活套管结构,可增加至3~4倍,在曲挠的状况下仍能维持现有的塑胶活套管原本具备的优异水密性及承耐水压强度。同时,本申请人在研究和开发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结构时,一并创造出可与可挠性塑胶活套管搭配组合的一种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结构,使得该胶圈的刚度增加,并可防止胶圈因内压过大而被逼迫脱离,而施工容易及具备优良水密性的特性。将本实用新型的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与可挠性塑胶活套管搭配组合使用时,塑胶活套管的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可再增强,亦可调节活套管松紧度的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结构,尤其是改进的活套管的活套接头结构,以增加原来现有塑胶活套管容许可挠曲的角度至三倍或四倍,并且仍可维持现有塑胶活套管原本具有的优异水密性及承耐水压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结构,尤其是改进的活套管的活套接头的形状结构,其唇口是呈外端大于内端的锥状,而超过设置有胶圈位置后的区域,则成形呈外端小于内端的倒锥状,而增加原来现有塑胶活套管容许可挠曲的角度至三倍或四倍。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结构,而可与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搭配组合使用,由于该胶圈结构具有由双弧圈交界而形成的凹陷中段部,并供一硬质塑胶衬环嵌入定位,故可增强该胶圈结构强度,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的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可再增强,亦可达到调节活套管松紧度的效果。
为使贵审查员更能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且能相信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合乎专利性的条件,而足以获准专利,兹举以下实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现有的塑胶活套管结构图;图2为显示现有的塑胶活套管接合处容许可挠的α角度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与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图组合结构图;图5为显示嵌入于本实用新型的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的凹陷中段部的硬质塑胶衬环结构,其截面可为U形、半圆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梯形等形状的示意图。
附图主要部件的标号1、可挠性塑胶活套管 2、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3、雄管端 4、斜面5、小弧圈 6、大弧圈7、凹陷中段部 8、切角9、间隙 10、间隙11、接头唇口 12、管径部份13、间隙 20、现有塑胶活套管的活套接头30、现有塑胶活套管的活套接头的唇口部40、内端口径 50、已知的胶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结构与
图1所示的现有塑胶活套管结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现有塑胶活套管的活套接头(20)的唇口部(30)与内端口径(40)均是直线状,而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1)的接头唇口(11)则呈外端大于内端的锥状,参见图4,并于超过设置有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位置后的管径部分(12)区域,则成形呈外端小于内端的倒锥状。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1)结构,其外型呈V型凸状,前端呈有锥状的沟槽,而唇口(11)插口则呈外端大而内端小的锥状,而管径部份在紧邻着设置有胶圈区域的区域,则成形呈外端较小而内端较大的倒锥状。
因此,如图3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1)安设有已知的胶圈(50)后,再与雄管端(3)管材接合套入,则管线接合处得以容许可挠曲的角度,如图2所示的α角,即可增加至原来现有塑胶活套管容许可挠曲的角度三倍或四倍。
所以,即使在地形处于弯挠的条件下,或者地层因地震而发生起伏折曲变化下,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1)管线接合处,因为容许可挠曲的角度大大增加的缘故,并不会导致破损或产生漏水现象,而仍能维持现有塑胶活套管原本具备的优异水密性及承耐水压强度。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与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前所述,当被套接的雄管端(3)欲套接于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1)内时,因可挠性塑胶活套管(1)的接头唇口(11)是呈锥状,亦即成形为外端大而内端小的形状;而超过装设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后的管径部份(12),则再成为一倒锥形的形状,亦即形成为外端口径小而内端口径大的形状。所以,管线接合处得以容许可挠曲的角度,参见图2所示的α角,可增加至原来现有塑胶活套管容许可挠曲的角度三倍或四倍。而其中所示的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形状,其外边轮廓具有一斜面(4)并与一大弧圈(6)相切而构成,但在大弧圈(6)的右上角处则形成一切角(8);而其内边轮廓的前端则形成一小弧圈(5)与斜面(4)交接,后端则为由大弧圈(6)所围绕形成的圆弧曲线,小弧圈(5)与大弧圈(6)的圆弧曲线则在中段区域围绕形成凹陷中段部(7),而得以供一硬质塑胶衬环(7)嵌入定位。
如此组合后,可挠性塑胶活套管(1)的接头唇口(11)因呈锥状,故接头唇口(11)与雄管端(3)形成有间隙(10);而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与可挠性塑胶活套管(1)组合后,则其上所构成的切角(8)与可挠性塑胶活套管(1)亦形成一间隙;再者,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的凹陷中段部(7)与雄管端(3)间因此则形成有间隙(9),而经过装设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后的管径部份(12),亦因呈倒锥形状,与雄管端(3)亦形成有间隙(13)。
当雄管端(3)管材套入可挠性塑胶活套管(1)内,因为需要经过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的小弧圈(5)与大弧圈(6)二处的紧密接触,所以具有双层密封的效果,而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的小弧圈(5)与大弧圈(6)因紧密接触关系而被压迫变形的体积,则可推挤填充于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所构成的切角(8)间隙内,以及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的凹陷中段部(7)与雄管端(3)间形成的间隙(9)内,所以更可增加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的套接密封紧密度。
另外,如图4所示,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的凹陷中段部(7),由于有提供一硬质塑胶衬环(7)嵌入定位,所以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的刚性及强度因此得到结构增强,管线完成接合后实际使用时,所施加的水压将不容易将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驱动移位,而达到再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的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亦可调节活套管松紧度的效果。
如图5所示,嵌入于本实用新型的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的凹陷中段部(7)内的硬质塑胶衬环(7)结构,其截面可为U形、半圆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梯形等形状,均具有达到增强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2)刚性及强度的效果,进而达到再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的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可挠性塑胶活套管因具有锥状的唇口,而有优异的可挠性能,在地形处于弯曲的条件下,或者地层因地震而发生起伏折曲变化下,仍可维持良好的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结构,其套接施工简便又迅速。
3、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结构,可吸收管线因热胀冷缩所造成的长度变化。
4、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即使管内水压过高时,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仍然不致脱出而发生漏水现象。
5、本实用新型的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嵌入有硬质塑胶衬环,而增强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的刚性及强度,与可挠性塑胶活套管搭配组合使用可得到相辅相成效果,具有优异的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结构。
相信贵审查员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塑胶活套管与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结构,确实具备有实用性、新颖性及创造性等可核准专利性的条件,敬祈贵局能早日赐准专利,甚感德便。
权利要求1.一种可挠性塑胶活套管与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外型呈V型凸状,前端呈有锥状的沟槽,而唇口插口则呈外端大而内端小的锥状,而管径部分在紧邻着设置有胶圈区域的区域,则成形呈外端较小而内端较大的倒锥状,当活套管相互套接后,可增加套接的可挠曲角度与套接的简易性,使管线遇有弯曲时,仍可易于插接施工,当地层下陷起伏管线有挠曲的情况下,仍能维持活套管原有的水密性与承耐水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挠性塑胶活套管与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与其相配合而设置于该胶圈区域的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其形状结构是在其朝外轮廓具有一斜面并与一大弧圈相切构成,大弧圈右上角处则形成一切角;而朝内轮廓的前端则形成一小弧圈与该斜面交接,后端则由该大弧圈所围绕形成的圆弧曲线;小弧圈与大弧圈的圆弧曲线,则在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中段区域围绕形成凹陷中段部,以供一硬质塑胶衬环嵌入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挠性塑胶活套管与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嵌入设置于该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的凹陷中段部内的硬质塑胶衬环,其截面可为U形、半圆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梯形等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可挠性塑胶活套管的活套接头结构,其唇口呈外端大内端小的锥状,在超过衬环嵌入式活套胶圈后处,其口径呈外端小内端大的倒锥状。套接活套管后可增加管线接口的可挠度,如遇管线弯曲、地层下陷地形,或遭受地震而管线受到起伏挠曲时,仍维持活套管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活套胶圈的双弧圈面的凹陷区构成凹槽,供硬质塑胶衬环嵌入定位,增强活套胶圈的刚性及强度,活套胶圈与活套管组合使用可再增强水密性与承耐水压强度,并防止活套胶圈移位或脱离。
文档编号F16L27/00GK2503295SQ0122346
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1日
发明者林丰钦 申请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