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866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汽车的燃料移送配管等中、用于管彼此的连接的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的燃料移送配管中,快速连接器作为连接燃料管的管接头被广泛使用。在管的一方安装该快速连接器,将快速连接器的壳体插入另一方的需连接的配合管中后,再压入保持件,由此不必采用螺栓等紧固部件,可利用一次性操作使管简单地彼此连接。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技术是快速连接器的代表性的现有技术。
如图12所示,在由这种快速连接器连接的配合管2的末端部上,通过末端加工形成有环绕外周部的环形脊部3,通过从壳体4的窗部处将滑动式保持件5由快速连接器的半径方向压入,保持件5的肋6的端缘部6a卡合在环形脊部3上,从而可限制配合管2以使其不脱落。
根据快速连接器,首先将管2插入壳体4中,然后再压入保持件5,这是正确的连接顺序,但是如图13所示,时常存在先压入保持件5的情况。此时当在壳体4中插入管2时,环形脊部3抵接在保持件5的肋6的与端缘部6a相反的一侧的端缘部6b上,于是就不能进一步插入管2,成为不完全结合的状态。在快速连接器和管2成为不完全结合的状态时,从外观上不能与完全结合了的状态相区别。为此,在现有的快速连接器中,在处于不完全结合状态下时,o形环7达不到管2的前端,从而可通过泄漏检查时的流体漏出来判断不完全结合状态。
另一方面,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描述有进行了研究而从外观上一眼就可区别出与管2的不完全结合状态的快速连接器。该快速连接器成为如下的结构,即除保持件之外另外利用结合确认部件,只要配合管插入到完全结合位置而未与保持件结合,则从快速连接器上就不会简单地拆下结合确认部件。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5,542,716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206683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11-230456号发明内容然而,在现有快速连接器中,即使可以从完全结合状态区别出不完全结合状态,也不能防止自身产生不完全结合状态。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上述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点,提供一种快速连接器,若配合管的末端没有充分地插入到正常的完全结合位置,则不能压入保持件并锁定,从而不会产生不完全结合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快速连接器,包括壳体,具有环形脊部的配合管的末端插入其中;保持件,从开口于上述壳体的窗部与轴方向成直角地插入;由上述保持件限制上述环形脊部,以结合上述配合管和上述壳体,其特征在于,组合当上述管插入在上述壳体中而超过了上述环形脊部可与上述保持件结合的位置时可压入该保持件的结合确认部件、与上述保持件而成。
根据本发明可知,只要不插入到超过可完全结合配合管的位置,则结合确认部件绝对不会因干涉部的干涉而脱离,所以不能压入保持件,从而能可靠防止在保持件和管之间产生不完全结合状态。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是该快速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的纵剖视图,图4(a)表示配合管的环形脊部抵接在结合确认部件上的位置,图4(b)表示配合管的环形脊部还未超过与保持件的锁定点的位置。
图5是表示将配合管插入到了能够压入保持件的位置的状态的快速连接器的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环形脊部位于图5的位置时的结合确认部件被推压扩展状态的快速连接器的横剖视图。
图7是通过保持件使配合管的环形脊部处于完全结合的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的纵剖视图。
图8是图7中的快速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快速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中的保持件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中的卡合确认部件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快速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中的壳体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2是现有快速连接器的纵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在现有快速连接器中配合管处于不完全结合位置时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快速连接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中,附图标记10表示快速连接器。12表示快速连接器10的壳体,16表示保持件。图2表示在处于保持件16被临时组装在壳体12上的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0的侧面,图3是图2中的快速连接器10的主视图,图4是将管14插入图2中的快速连接器10时的纵剖视图。
快速连接器10的壳体12构成为阴形的接头,开口设有插入配合管14的管插入口20,而且还一体形成可通过压入来安装树脂制的管17的阳形的压入安装部18,所以如图4所示,在壳体12的内部沿着轴方向贯通形成有带阶梯的通道21。
此外,在壳体12的前端部上沿着周向形成有狭缝状的保持件插入口22,用来从与轴方向呈直角的方向插入保持件16。
壳体12包括侧壁部23a、23b和第1圆筒部25a,而且压入安装部18隔着直径较小的第2圆筒部25b而与该第1圆筒部25a相连续。如图4所示,在第1圆筒部25a的内部安装有O形环27和用来防止该O形环27飞出的O形环保持器28。
在图1、图4中,配合管14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金属制或者是树脂制的管,通过施行末端加工,在距离末端既定距离远的位置处形成有环绕外周部的环形脊部30。从壳体12的保持件插入口22插入的保持件16与该环形脊部30卡合时,则会限制配合管14使其不脱开。
保持件16是在两侧具有平行延伸的锁定用的腿部31a、31b的塑料或金属制的U字形部件,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与现有保持件相比,这种保持件构成为壳体轴方向的长度大为切短的薄形保持件。保持件插入口22的宽度和保持件16的宽度相对应。
如图1、图3所示,在保持件16的腿部31a、31b的内侧一体形成有U字形的肋32。该U字形的肋32的弯曲面的曲率与配合管14的外周面的曲率大致相等。因而,插入到壳体12内的配合管14可与肋32嵌合。在保持件16的腿部31a、31b的前端部分别形成锁定爪34a、34b,当将保持件16压入正常的位置处时,则该锁定爪34a、34b卡合在壳体12的侧壁部23a、23b的下缘,所以可以进行锁定以使保持件16不脱离壳体12(参考图8)。在锁定了保持件16的状态下,保持件16的肋32的端面32a成为环形脊部30的限制面,于是管14被结合而不会从壳体12脱开(参考图7)。另外,在保持件16的锁定爪34a、34b卡合在壳体12的侧壁部23a、23b的下缘上的状态下,欲强行拆下保持件16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8kgf左右为临界基准力,只要不施加这以上的作用力,就具有不使保持件16的锁定爪34a、34b脱开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6中,用于锁定的腿部31a、31b与用来对保持件16和配合管14处于完全结合的位置关系进行确认的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组合,该结合确认部件36a、36b成为一体化的结构。
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形状呈细长杆状,在锁定用的腿部31a、31b的旁边平行延伸,且腿部31a、31b与结合确认部件36a、36b之间形成狭缝35,在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前端部上形成有爪部37a、37b。该爪部37a、37b与锁定爪34a、34b方向相反。
另外,在壳体12上设置有干涉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的干涉部38。如图1以及图3所示,该干涉部38沿着第1圆筒部25a的通道口的开口缘呈月牙状延伸,其两端部分别成为抵接在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上的干涉边39a、39b。
在对结合确认部件36a、36b不施加任何作用力的状态下,将爪部37a、37b的间隔A设定为小于配合管14的环形脊部30的直径B,当插入管14时,环形脊部30必定会碰到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而且,在对结合确认部件36a、36b不施加作用力的状态下,还将干涉部38的干涉边39a、39b的间隔设定为使干涉边39a、39b位于爪部37a、37b的正下方的位置。在该状态下,无论怎样压入保持件16,只要不施加恒定以上的临界基准以上的作用力,就不能压入。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8kgf为临界基准力,在此以下的力不能压入,由此设定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强度。
环形脊部30由横截面U字形地鼓出的曲面形成,平滑地碰到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使向着外侧推压扩展的力作用于结合确认部件36a、36b。如图5所示,当将管14充分插入到环形脊部30和结合确认部件36a、36b在同一平面上相互重合的位置处时,如图6所示,结合确认部件36a、36b在环形脊部30的作用下被推压扩展到最大限度,结果使得爪部37a、37b离开干涉部38的干涉边39a、39b。在成为这种状态时,可压入保持件16。
本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如上地构成,接下来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就保持件16相对于壳体12的临时组装进行说明。
在图1中,当从开口于壳体12的保持件插入口22轻轻地插入保持件16时,则如图3所示,保持件16的腿部31a、31b的前端的锁定爪34a、34b,卡挂在形成于壳体12的侧壁部23a、23b的内侧上的卡槽40a、40b。这时的保持件16的位置是临时组装位置,在该位置处,结合确认部件36a、36b位于图3中所示的位置,爪部37a、37b保持间隔A。
本实施方式的快速连接器10作为下述制品被出货以提供给需要者,所述制品是指在壳体12上临时组装保持件16,将树脂制的管17压入到快速连接器10的压入连接部18中,由此。若需要者是例如汽车的组装工厂,在把快速连接器10用于向着发动机供给燃料的燃料配管的连接工序的情况下,将连接方的金属制管14插入到壳体12中,仅压入保持件16即可。
如图4(a)所示,从管插入口20插入连接方的管14的末端时,则管14的环形脊部30抵接在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上。在环形脊部30位于图4(a)所示的位置处时,管14的插入不够充分,即使要压入保持件16,因为干涉部38的干涉边39a、39b要碰到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而出现干涉,所以也不能压入保持件16。
在此,当进一步插入管14时,环形脊部30推压扩展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于是推压的手上会感觉到有阻力。如图5所示,当将环形脊部30推压直到碰在O形环保持器28上时,环形脊部30与结合确认部件36a、36b并排在同一平面上。此时的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和干涉边39a、39b的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爪部37a、37b离开干涉边39a、39b而处于不干涉的位置,由此保持件16首次成为可压入的状态。
于是,在压入保持件16时,腿部31a、31b的锁定爪34a、34b卡合在壳体12的侧壁部23a、23b的下缘。这时的快速连接器10的纵截面如图7所示的那样。此外,图8是从管插入口20观察此时快速连接器10的图。
因为脱开方向的力作用于配合管14上时,环形脊部(annularridge)30因抵接在保持件16的肋32的端缘32a而受到限制,所以阻止管14的轴方向的移动。这样通过保持件16牢固地结合配合管14和快速连接器10,该结合状态是锁定着的。此时,当然在壳体12和管14之间处于由O形环27有效密封的状态。此外,只要不以既定的临界基准力以上的力拉拽保持件16,则锁定爪34a、34b具有不会受到破损的相应强度,优选的情况是,即使最低以8kgf以下的拉力也不会破损且不能拆下保持件16。
与此相对,管14的插入不够充分,如插入到图4(b)中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管14的环形脊部30的一端,处于与作为保持件16的限制面的肋32的端面32a大体相同的位置。在该位置上,按道理是处于环形脊部30通过保持件16结合而得到的锁定点上。
但是,在该位置处,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没有由于环形脊部30的作用而完全推压扩展开,爪部37a、37b会碰到干涉边39a、39b,从而阻止保持件16的压入。而且,即使对保持件16施加压入力,稍加施力也不会压入,所以可凭借直觉确认出管14还未充分插入到结合位置。在结合确认部件36a、36b上只要不施加既定临界基准力以上的力,就会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不弯曲或缺损,偏离干涉边39a、39b,优选的情况是,以8kgf以下的力也不会破损,从而无法压入保持件16。
因而,图5的位置、即只要管14的环形脊部30没有达到完全超过锁定点的位置,则爪部37a、37b就不会脱离由干涉边39a、39b带来的干涉。换而言之,通过结合确认部件36a、36b,可对完全压入环形脊部30直到超过锁定点的情况进行确认。另外,超过了锁定点时干涉解除到何种程度,这可通过在保持件16中由腿部31a、31b和结合确认部件36a、36b之间的狭缝35的宽度来决定。这样,若进行中途半端的插入,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绝对不会从干涉边39a、39b所引起的干涉中脱离,所以不能压入保持件16,可靠防止保持件16和管14产生不完全结合状态。
下面,图9是表示保持件16的变形例的图。在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前端的爪部37a、37b上,为了易于卡止在干涉边39a、39b上而形成有凹部42a、42b。
在上述变形例中,即使在管14的中途半端插入的状态下压入保持件16,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同样也会碰到干涉边39a、39b,但是在爪部37a、37b上设置凹部42a、42b,由此可进一步防止爪部37a、37b脱离干涉边39a、39b。即、如图10所示,由于压入力P在将凹部42a、42b向干涉边39a、39b推压的方向起作用,所以结合确认部件36a、36b在左右的箭头A、B所示的方向上难以偏离,只要确认部件36a、36b或干涉边39a、39b不破损,就不会偏开。
另一方面,在完全插入管14时,虽说在爪部37a、37b上设有凹部42a、42b,不过不会阻碍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爪部37a、37b向着箭头A方向打开的作用。
接下来,图11是表示壳体12的变形例的图。在开口于壳体12的管插入口20上,在不妨碍管14的环形脊部30通过的范围内形成有伸出的支承部44a、44b。该支承部44a、44b设置在保持件16的肋32上,用来支持肋32。
图11(a)是位于未压入保持件16的位置,图11(b)是位于压入保持件16的位置。此时,肋32的两端部45a、45b的一部分与支承部44a、44b相重合。
在图7中,施加拔出管14的力时,则力从管14的环形脊部30施加在肋32的端面32a上。若该力较大则肋32变形,有可能使管14脱开。
但是,在图11(b)中,通过在壳体12上设置有支承部44a、44b,肋32的与端面32a相反一侧的端面的一部分(端部45a、45b和支承部44a、44b重合的部分)碰到支承部44a、44b,于是受到支承,所以可防止肋32的变形,管14不会脱开。
以上,就本发明而言,列举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6中,具有一定宽度的狭缝35位于保持件16的腿部31a、31b和结合确认部件36a、36b之间。在该狭缝35的宽度几乎没有的情况下,即、在腿部31a、31b和结合确认部件36a、36b的边界处设有切缝的情况也作为狭缝35的一方式而包含在内。
此外,由于本发明可容易适用于与现有的保持件相比大幅变薄的薄型保持件16,所以如现有的图12所示,不用延伸壳体的长度,反之,在短小紧凑的基础上,可明确区分完全结合或还未完全结合中的任一状态。
另外,以保持件和结合确认部件为一体结构的情况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快速连接器进行了说明,但是同样也可以是保持件和结合确认部件分体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速连接器,包括壳体,具有环形脊部的配合管的末端插入其中;保持件,从开口于上述壳体的窗部与轴方向成直角地插入;形成为由上述保持件限制上述环形脊部,从而结合上述配合管和上述壳体,组合当上述管插入上述壳体而超过了上述环形脊部可与上述保持件结合的位置时可压入该保持件的结合确认部件、与上述保持件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确认部件和上述保持件具有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上形成有干涉部,在未完全插入上述管的状态下,该干涉部干涉上述结合确认部件,从而阻止该结合确认部件向着压入方向的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件包括肋,具有与上述管的环形脊部相卡合以限制该环形脊部的端面;腿部,具有卡合在壳体的侧壁部上的锁定爪,上述结合确认部件与上述保持件的腿部邻接地延伸,在结合确认部件的前端部具有与上述干涉部抵接的爪部。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结合确认部件的爪部上具有用来卡止在上述干涉部上的凹部。
6.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支承部,在拉力作用于处于结合状态下的上述管上的情况下,该支承部碰抵上述肋的与限制上述环形脊部的端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面,从而支持该肋。
7.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只要上述管的环形脊部不完全超过上述保持件的肋的端面,则具有以下强度在既定的临界基准力以下的压力下上述结合确认部件的爪部不会离开上述干涉部,从而不能压入该保持件。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管和壳体借助上述保持件结合的状态下,保持件具有在上述临界基准力以下的拉力作用下不会脱离的强度。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临界基准力是8kgf。
10.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保持件的腿部和上述结合部件之间夹有狭缝。
11.权利要求2或10所述的快速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件包括薄型的U字形保持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连接器,只要是在未充分把配合管的末端插入到正常的完全结合位置处,则压入保持件后就不能锁定,从而消除产生的不完全结合状态。当管(14)插入壳体(12)而超过了环形脊部(30)可与保持件(16)结合的位置时,可压入保持件(16)的结合确认部件(36a)、(36b)与保持件(16)组合。
文档编号F16L37/14GK1894533SQ20048003704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
发明者鹤见和之 申请人:三樱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