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872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铰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诸如可折叠便携电话和笔记本式个人电脑的便携设备的铰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右手和左手操作的铰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如下列出的专利文件1中所记载的这种类型的铰接装置包括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彼此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和将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之一向另一个偏置的偏置装置。一对突起部件形成在第一可转动部件的与第二可转动部件相面对的表面上,并且在圆周方向相互间隔180度。一对接合凹部形成在第二可转动部件的与第一可转动部件相面对的表面上,并且在圆周方向相互间隔180度。第一凸轮面形成于在第二可转动部件的圆周方向上的每个接合凹部的一个侧部上,第二凸轮面形成在第二可转动部件的圆周方向上的每个接合凹部的另一侧部上。接合凹部对的第一凸轮表面在圆周方向上相隔180度,第二凸轮面也在圆周方向上相隔180度。形成在相同接合凹部上的第一凸轮面和第二凸轮面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预定的角度(例如,20度)。当突起部件对与第一凸轮面分别邻接时,偏置装置的偏置力被转化为转动偏置力,用于将第一可转动部件相对于第二可转动部件沿一个方向转动。当突起部件对与第二凸轮面分别邻接时,偏置装置的偏置力被转化为转动偏置力,用于将第一可转动部件相对于第二可转动部件沿另一个方向转动。
在上述铰接装置中,由于突起部件对、两个第一凸轮面和两个第二凸轮面相互距离180度并且第一和第二凸轮面相互间隔预定角度(例如,20度)布置时,它们可被组装成当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被转动到预定位置时,突起部件对分别与第一凸轮面邻接。它们也可组装成使得突起部件对分别与第二凸轮面邻接。如果前一种装置被称为右手操作铰接装置,那么后一种装置可被称为左手操作铰接装置。
在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铰接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在作为便携设备之一的可折叠便携电话中,两个能够进行不同手操作的铰接装置被用作一套。两个铰接装置之一在便携电话的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相邻端部的转动轴线方向上可转动地连接一个侧部,其是便携设备的一个和另一个,另一个铰接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另一侧部。每个铰接装置的第一可转动部件不可转动地连接于便携电话的发送部分,第二可转动部件不可转动地连接于接收部分。由于采用这种结构,接收部分通过铰接装置可转动地连接于发送部分。接收部分的转动范围设定在折叠位置和通话位置之间,在折叠位置处,接收部分邻接发送部分的前表面,在通话位置处,接收部分从折叠位置处转动预定的角度并且与发送部分的预定部分邻接。
当接收部分被转动至折叠位置时,右手操作铰接装置的突起部件对与第一凸面分别邻接,左手操作铰接装置的突起部件对分别与第二凸面邻接。在这种情况下,左手和右手操作铰接装置的每个的偏置装置的偏置力被转化为转动偏置力,用于将接收部分沿着某一方向(一个方向)从通话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该转动偏置力将接收部分保持在折叠位置,在此处,接收部分与发送部分的前表面邻接。当接收部分转动至通话位置时,右手操作铰接装置的突起部件对分别与第二凸轮面邻接,左手操作铰接装置的突起部件对分别与第一凸轮面邻接。在这种情况下,左手和右手操作铰接装置的每个的偏置装置的偏置力被转化为转动偏置力,从而将接收部分沿着某一方向(另一方向)从折叠位置转动至通话位置。该转动偏置力将接收部分保持在通话位置,在此处,接收部分与发送部分的预定位置邻接。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申请未审公开No.2001-152728发明内容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在传统铰接装置用作便携电话的情况下,有必要在接收部分位于通话位置时使接收部分与发送部分的预定部分邻接。原因在于,当接收部分位于通话位置时,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沿另一个方向被转动偏置(在从折叠位置到通话位置的方向上),这样,除非接收部分被置于接收部分与发送部分相邻接的停止位置处,否则接收部分不能停止在通话位置。不过,在接收部分于通话位置处与发送部分邻接的情况下,如果沿从折叠位置朝向通话位置的方向施加的较大外力作用在位于通话位置的接收部分上,那么铰接装置、发送部分或者接收部分易于被损坏。
解决该问题的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铰接装置,包括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相互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的至少一个沿着所述转动轴线朝向另一个进行偏置的偏置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之一的相面对表面处设置有突起部件,该突起部件朝向另一可转动部件的相面对表面突出,并且在所述偏置装置的作用下压靠所述另一个可转动部件的相面对表面,所述另一可转动部件的相面对表面处设置有形成在围绕所述转动轴线的圆周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在与所述第二凹部相对侧的侧部处设置有第一凸形面,该第一凸形面邻接所述突起部件,从而围绕所述转动轴线沿一个方向将所述偏置装置的偏置力转化为转动偏置力,所述第二凹部在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对侧的侧部处设置有第二凸形面,该第二凸形面邻接所述突起部件,从而沿相反的方向将所述偏置装置的偏置力转化为转动偏置力,所述第三凹部在所述另一可转动部件的相面对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两个侧部处设置有一对锁定面,该对锁定面邻接所述突起部件的两侧部,从而以预定大小的力阻止所述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进行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和第二凸形面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并且穿过所述对锁定面之间的圆周方向的中心的直线对称布置。
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和第二凹部在所述另一可转动部件的相面对表面的圆周方向上相互连续并且整体构成单一凹部。不过,第一和第二凹部可分离地形成并且布置成沿圆周方向相互隔开。
理想的是,铰接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转动轴线、可转动地相互连接的第一和第二铰接部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的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从而使所述一个可转动部件不可转动,但是可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所述另一可转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从而使所述另一个可转动部件不可转动并且被阻止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离开所述一个可转动部件超出预定的位置。
发明效果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通过组装使得突起可在第一凸形面和锁定面对之间转动,则可获得用于左手操作或右手操作中的一个的铰接装置,通过组装使得突起可在第二凸形面和锁定面对之间转动,则可获得用于另一只手操作的铰接装置。在铰接装置被组装入诸如便携电话的便携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组装使得当接收部分位于通话位置时突起与锁定面对邻接,那么接收部分可在预定大小的力的作用下停止在通话位置。因此,在过大外力沿着从折叠位置到通话位置的方向作用于接收部分上时,突起通过爬过锁定面而从第三凹部脱离,因此允许接收部分进一步转动超出通话位置。因此,铰接装置可在发送部分或接收部分处被防止损坏。


图1是本发明一项实施例的前视图;图2是沿图1的线X-X所作的剖视图;图3是上述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可转动部件的视图,图4A是其透视图,图4B是其前视图,图4C是其侧视图,和图4D是其后视图;图5是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可转动部件的视图,图5A是其透视图,图5B是其前视图,图5C是其侧视图,和图5D是其后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铰接装置的第一可转动部件和第二可转动部件之间关系的展开图;图7是示出具有用作一套的两个根据本发明的两个铰接装置的便携电话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其中接收部分被转动至折叠位置;图8是上述便携电话的一个实例的侧视图,其中接收部分被转动至通话位置;图9是沿图8的线X-X所作的放大垂直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A 铰接装置L 转动轴线1 第一铰接部件2 第二铰接部件3 第一可转动部件4 第二可转动部件6 盘簧(偏置装置)
32 端面(第一可转动部件的与第二可转动部件相面对的表面)33 突起部件42 端面(第二可转动部件的与第一可转动部件相面对的表面)43 短凹部(第三凹部)43a 锁定面43b 锁定面44 长凹部(第一和第二凹部)44a 倾斜表面(第一凸轮面)44b 倾斜表面(第二凸轮面)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1至9描述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至9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铰接装置A包括,如图1至3所示,第一铰接部件1、第二铰接部件2、第一可转动部件3、第二可转动部件4、铰接轴5和盘簧(偏置装置)6。
第一铰接部件1包括剖面为圆形的圆柱部件11。该圆柱部件11的一端开口,另一端被底部件12封住。一对导引槽13、13沿着圆柱件11的轴线(旋转轴)L朝向底部件12延伸,该对导引槽形成在圆柱部件11的开口侧的端面上。该对导引槽13、13布置成在圆柱部件11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180度。通孔14形成在底部件12的中心部分。通孔14的轴线与旋转轴线L对齐。
第二铰接部件2包括剖面为圆形的板部件21。板部件21布置在圆柱部件11的前面,其一端(图1和2中的右端面)与圆柱部件11的开口侧的端面相对并且其轴线与圆柱部件11的轴线L对齐。锁定凹部22形成在第二铰接部件22与第一铰接部件1相面对的端面上。接合圆柱部件23整体形成在第二铰接部件2的另一端面上。接合圆柱部件23设置有一对切口槽24、24,该对槽从其前端面延伸至板部件21。由于设置有切口槽对24、24,接合圆柱部件23的直径可被放大和减小。环形接合凹部25形成在接合圆柱部件23的外圆周表面上。
第一铰接部件1和第二铰接部件2通过铰接轴5围绕轴线L可转动地相互连接。也就是,铰接轴5包括盘状头部件51;直径增加轴部件52,该部件整体附接于头部件51的一个端面;直径减小轴部件53,该部件整体附接于直径增大的轴部件52的远端面;和固定轴部件54,该部件整体附接于直径减小轴部件53的远端面。头部件51、直径增加轴部件52、直径减小轴部件53和固定轴部件54是共轴形成的。直径增加轴部件52穿过第一铰接部件1的通孔14,从而使得轴部件52可围绕轴线L转动并且可沿着轴线L的方向移动。在装配入板部件21的中心部分之后,固定轴部件54被嵌紧。这样,第二铰接部件固定于固定轴部件54。结果,第一和第二铰接部件1、2通过铰接轴5围绕轴线L可转动地相互连接。而且,头部件51与第一铰接部件1的底部12的邻接可防止第一铰接部件1沿着从第二铰接部件2到第一铰接部件1的方向脱离铰接轴5。
第一可转动部件3和第二可转动部件4按照从第一铰接部件1到第二铰接部件2的顺序布置在第一铰接部件1和第二铰接部件2之间。第一可转动部件3具有盘状结构。第一可转动部件3的中心部分被铰接轴5的直径增大轴部件52的在直径减小轴部件53侧上的端部穿过,从而使第一可转动部件3可沿轴线L的方向转动和移动。一对导引突起31、31形成在第一可转动部件3的外周表面上从而在第一可转动部件3的圆周方向上相互隔开180度。各个导引突起31、31装配入第一铰接部件1的对应导引槽13、13,从而使导引突起31、31可在轴线L的方向上移动,但是不可在第一铰接部件1的圆周方向上移动。由于这种结构,第一可转动部件3连接于第一铰接部件1,从而使第一可转动部件3不可转动但可在轴线L的方向上移动。因此,第一可转动部件3与第一铰接部件1一致地围绕轴线L转动。
第二可转动部件4具有盘状结构。第二可转动部件4容纳在第二铰接部件2的锁定凹部22中。第二可转动部件4的一端面几乎位于和第二铰接部件2的与第一铰接部件1相面对的一端面相同的平面上。一对锁定突起41、41形成在第二可转动部件4的外周表面上。各个锁定突起41、41与对应锁定凹部22、22接合,从而不可在第二铰接部件2的圆周方向上转动,由此不可转动地将第二可转动部件4与第二铰接部件2连接。虽然第二可转动部件4沿轴线L的方向可移动地容纳在锁定凹部22中,但是第二可转动部件4在如后文所述的组装完成整个铰接装置A之后不会沿着轴线L的方向基本上相对于第二铰接部件2移动。因此,第二可转动部件4与第二铰接部件2一致地围绕轴线L转动。因此,第二可转动部件4可与第二铰接部件2整体形成。
盘簧6容纳在第一铰接部件1的圆柱部件11的内周表面与铰接轴5的直径增大轴部件52的外周表面之间的环形空间中,从而使盘簧6沿轴向压缩。该盘簧6的一端邻接铰接部件1的底部件12,另一端邻接第一可转动部件3。盘簧6促使第一可转动部件3抵靠第二可转动部件4。结果,第二可转动部件4被促使抵靠第二铰接部件2,由此防止第二可转动部件4从第一可转动部件3向第二可转动部件4方向移动。
如图2至4所示,第一可转动部件3的面对第二可转动部件4的端部(相对面)32形成为垂直于轴线L的平面。突起部件33形成在该端面32上。该突起部件33围绕轴线L布置在圆周上并且沿着圆周延伸。突起部件33的远端面33a形成为垂直于轴线L的平面。远端面33a在盘簧6的偏置力的作用下与第二可转动部件4的面对第一可转动部件3的端面(相对面)42压力接触。如图4和6所示,突起部件33在两端部(第一可转动部件33的圆周方向上的两端部,即围绕轴线L的圆周方向)处分别具有邻接表面33b、33c,每个表面都形成为弧形表面或其他凸形弯曲表面。邻接表面33b、33c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尺寸。而且,邻接表面33b、33c相对于穿过邻接表面33b、33c之间中心并且垂直于轴线L的线对称布置。每个邻接表面33b、33c的一个端部光滑过渡至远端面33a。也就是,远端面33a用作邻接平面33b、33c的接触平面。
如图2和5所示,第二可转动部件4的面对第一可转动部件3的端面42形成为垂直于轴线L的平面。短凹部(第三凹部)43和长凹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44形成在该端面42中。短凹部43和长凹部44所处的圆周与突起部件33所处的圆周相同,并且沿着该圆周延伸。而且,短凹部43和长凹部44布置成使得它们在圆周方向上的中心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180度。
短凹部43的宽度(第二可转动部件4的径向方向的宽度)等于或者大于突起部件33的宽度。不过,其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大致等于或者稍微短于突起部件33的长度。短凹部43在其两端设有锁定面43a、43b并且每个锁定面43a、43b包括诸如弧形表面的凸形弯曲表面。锁定面43a、43b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尺寸。而且,如图6的虚线所示,当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3、4的位置(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3、4的位置在下文被称为“锁定位置”)使得当锁定面43a、43b之间的在围绕轴线L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心对齐邻接表面33b、33c之间的圆周方向上的中心时,锁定面43a、43b的中间部分分别与对应邻接表面33b、33c的中间部分相邻接。在锁定面43a、43b分别邻接所述邻接表面33b、33c的情况下,由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3、4造成的相对转动在盘簧6的偏置力作用下受预定大小的力而被阻止。
在围绕轴线L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凹部44的长度被设定为长于突起部件33在相同方向上的长度。长凹部44的宽度被设定为等于或者长于突起部件33的宽度。因此,突起部件33可被置入长凹部44。倾斜表面(凸轮面)44a、44b形成在长凹部44的圆周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所述倾斜表面朝向长凹部44的底表面向下倾斜。倾斜表面44a、44b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尺寸,但是它们的倾斜方向是相反的。而且,倾斜表面44a、44b相对于通过第二可转动部件4的圆周方向上的短凹部43的中心(该中心位于围绕轴线L的圆周方向上的邻接表面33b、33c之间)、并且垂直于轴线L的线对称地布置。
由于倾斜表面44a、44b如上所述进行布置,所以当第一可转动部件3相对于第二可转动部件4从锁定位置开始沿一个方向(如图6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相对转动预定的开启/关闭角(例如,大概160度)时,突起部件33的邻接表面33c如图6的实线所示与长凹部44的倾斜表面44a相邻接。随后,盘簧6的偏置力通过邻接表面33c和倾斜表面44a转化为转动偏置力。通过该转动偏置力,第一可转动部件3相对于第二可转动部件4沿着一个方向(箭头A所示的方向)被偏置。另一方面,当可转动部件3相对于第二可转动部件4从锁定位置沿着另一方向(图6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以开启/关闭角相对转动时,邻接表面33b如图6的虚线所示与倾斜表面44b邻接。随后,盘簧6的偏置力通过邻接表面33b和倾斜表面44b转化为转动偏置力。通过该转动偏置力,第一可转动部件3相对于第二可转动部件4沿着另一方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被偏置。
图7和8示出使用上述铰接装置A的便携电话(便携设备)B。便携电话B包括发送部分C和接收部分D,这两个部分作为一对部件在便携设备中可转动地相互连接。发送部分C和接收部分D通过一套铰接装置A、A可转动地相互连接。发送部分C和接收部分D的转动范围被限制在图7所示的折叠位置和图8所示的通话位置。
也就是,如图9所示,两个连接圆柱部件C1(只示出一个连接圆柱部件C1)形成在发送部分C的接收部分D侧的一端部上。这两个连接圆柱部件C1在左右方向(轴线L的方向)上相互隔开。它们的轴线相互对齐并且处于左和右方向。第二铰接部件2被装配入连接圆柱部件C1。连接圆柱部件C1具有形成在其内周表面上的键部C2和环形突起部分C3。通过使键部C2与形成在第二铰接部件2的外周表面上的键槽26相接合,第二铰接部件2不可转动地连接于发送部分C。而且,通过使环形突起部分C3与接合凹部25相接合,第二铰接部件在轴线L方向上不可转动地连接于发送部分C。环形突起部分C3通过将接合圆柱部分23插入连接圆柱部件C1的外开口部分而与接合凹部25相接合,同时减小接合圆柱部分23的直径。
两个连接圆柱部件D1(只示出一个连接圆柱部件)形成在接收部分D的发送部分C侧上的一端部上。两个连接圆柱部件D1邻近地布置在两个连接圆柱部件C1的外侧,在连接圆柱部件D1与连接圆柱部件C1之间几乎没有间隙。第一铰接部件1的圆柱部件11装配入连接圆柱部件D1。键部D2形成在连接圆柱部件D1的内周表面上,该键部D2装配入形成在第一铰接部件1的外周表面上的键槽15。由于上述结构,第一铰接部件1不可转动地连接于接收部分D。圆柱部件11的第二铰接部件2侧上的端部穿过连接圆柱部件D1并且可转动地装配于连接圆柱部件C1。由于这种结构,发送部分C和接收部分D围绕轴线L可转动地相互连接。形成在连接圆柱部件C1的内周表面上的键部C2没有延伸至圆柱部件C1的装配入圆柱部件11的端部,因此,键部C2不会阻止圆柱部件11转动。
发送部分C和接收部分D可例如采用下述方式相互组装。首先,将发送部分C和接收部分D置于通话位置。连接圆柱部件C1、C2的轴线预先对齐。对于铰接装置A、A,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3、4通过适当地相对转动第一和第二铰接部件1、2而被置于锁定位置。也就是,突起部件33的邻接表面33b、33c分别与短凹部43的锁定面43a、43b压力接触。随后,每个铰接装置A穿过连接圆柱部件D1的外开口部分顺序地插入连接圆柱部件D1、C1,接合圆柱部件23首先穿过。此时,当发送部分C和接收部分D置于通话位置并且每个铰接装置A的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3、4被置于锁定位置时,连接圆柱部件C1、D1的键部C2、D2线性对齐,第一和第二铰接部件2、3的键槽15、26线性对齐。因此,通过将每个铰接装置A的键槽15、26的位置与连接圆柱部件C1、D1的键部C2、D2对齐,第一和第二铰接部件1、2可容易地插入连接圆柱部件D1、C1。之后,环形突起部件C3装配入接合凹部25,由此完成发送部分C和接收部分D的组装。
假定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便携电话B中,发送部分C和接收部分D位于通话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铰接装置A的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3、4位于锁定位置,并且如图6所示,每个铰接装置A的邻接表面33b、33c分别与接触锁定面43a、43b(参见图6中的左和右突起部件33和短凹部43)压接触。由于这种结构,接收部分D在预定大小的力的作用下被阻止转动。因此,接收部分D可在从折叠位置朝向通话位置的方向(该方向在后文称为“打开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关闭方向”)超过通话位置转动。在过量外力沿打开方向作用在通话位置的接收部分D上时,接收部分D被转动超过通话位置。因此,发送部分C、接收部分D或铰接装置A可在外力的作用下防止被损坏。
当接收部分D在超过预定大小的力的作用下被推向折叠位置时,接收部分D克服盘簧6产生的转动偏置力朝向折叠位置转动。此时,在一个铰接装置(该铰接装置在后文被称为左手操作铰接装置)A中,邻接表面33b随着接收部分D的转动而爬过锁定面43a(参见图6所示的突起部件33和短凹部43)。在另一铰接装置(该铰接装置在后文被称为右手操作铰接装置)A中,邻接表面33c随着接收部分D的转动而爬过锁定面43b(参见图6右侧所示的突起部件33和短凹部43)。之后,突起部件33的远端面33a在第二可转动部件4的端面42上滑动地移动,同时接收部分D从通话位置转动至折叠位置。接收部分D在远端面33a和端面42之间的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可停止在通话位置与折叠位置之间的任何可选位置。
当接收部分D被转动到折叠位置的该侧的例如大约10度的位置处,左手操作铰接装置A的邻接表面33c开始接触倾斜表面44a(参见图6的实线所示的突起部件33和长凹部44)。同时,右手操作铰接装置A的邻接表面33b开始接触倾斜表面44b(参见图6的虚线所示的突起部件33和长凹部44)。结果,在左手操作铰接装置A中,第一可转动部件3相对于第二可转动部件4在基于盘簧6的偏置力的转动偏置力的作用下沿图6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被转动偏置,同时在右手操作铰接装置A中,第一可转动部件3相对于第二可转动部件4在基于盘簧6的偏置力的转动偏置力的作用下沿图6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被偏置。在左手操作铰接装置A中沿箭头A方向的转动偏置力和在右手操作铰接装置A中沿箭头B方向的转动偏置力沿相同方向作用于接收部分D上。也就是,它们沿着从通话位置到折叠位置的方向进行作用。随后,接收部分D相对于发送部分C在各个铰接装置A、A的转动偏置力作用下、沿着从通话位置到折叠位置的方向被转动偏置。当接收部分D转动至接收部分D邻接发送部分C的折叠位置时,接收部分D就不能再进一步转动并且在盘簧6产生的转动偏置力作用下被保持在折叠位置。
在折叠位置处的接收部分D可克服盘簧6产生的转动偏置力朝向通话位置转动。当接收部分D转动到例如通话位置侧大约10度的位置时,左手操作铰接装置A的邻接表面33b开始接触锁定面43a,右手操作铰接装置A的邻接表面33c开始接触锁定面43b。随后,盘簧6的转动偏置力被转化为转动偏置力。通过该转动偏置力,接收部分D从折叠位置向通话位置被转动偏压。当接收部分D到达通话位置时,在左右和右手操作铰接装置A、A的任何一个中,邻接表面33b、33c接触短凹部43的锁定面43a、43b。这样,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3、4在预定大小的力的作用下被防止进行相对转动,因此,接收部分D在预定大小的力的作用下被置于通话位置。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铰接装置A中,以完全相同方式组装的铰接装置A可被用作左手或右手操作铰接装置。而且,作为突起部件33的两端部的邻接表面33b、33c与作为短凹部43的两端部的锁定面43a、43b压接触。这样,由于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3、4以及因此,便携电话的发送部分C和接收部分D在预定大小的力的作用下被防止相对转动,在更大外力作用在接收部分D时允许接受部分D进行转动。因此,发送部分C、接收部分D或铰接装置A被防止损坏。
这里应该指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必要时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进行许多改变和改进。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邻接表面33b、33c和锁定面43a、43c由凸形弯曲表面构成。但是,也应该接受的是,它们可由平的倾斜表面构成。虽然由平面形成的倾斜表面43a、43b被用作凸轮面,但是类似于锁定面44a、44b的凸形弯曲表面可代替平的倾斜表面44a、44b进行使用。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倾斜表面44a、44b形成在长凹部44的两个端部上。不过,也可以接受的是,将长凹部44沿第二可转动部件4的圆周方向分为两个,倾斜表面44a形成在一个凹部的短凹部43侧的端部上,倾斜表面44b形成在另一凹部的短凹部43侧的端部上。
工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的铰接装置可用于诸如便携电话和笔记本类型的个人电脑的便携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铰接装置,包括围绕转动轴线可转动地相互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的至少一个沿着所述转动轴线朝向另一个进行偏置的偏置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之一的相面对表面处设置有突起部件,该突起部件朝向另一可转动部件的相面对表面突起,并且在所述偏置装置的作用下压靠所述另一个可转动部件的相面对表面,所述另一可转动部件的相面对表面处设置有形成在围绕所述转动轴线的圆周上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在与所述第二凹部相对侧的侧部处设置有第一凸形面,该第一凸形面邻接所述突起部件,从而围绕所述转动轴线沿一个方向将所述偏置装置的偏置力转化为转动偏置力,所述第二凹部在与所述第一凹部相对侧的侧部处设置有第二凸形面,该第二凸形面邻接所述突起部件,从而沿相反的方向将所述偏置装置的偏置力转化为转动偏置力,所述第三凹部在所述另一可转动部件的相面对表面的圆周方向上的两个侧部处设置有一对锁定面,该对锁定面邻接所述突起部件的两侧部,从而以预定大小的力阻止所述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进行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和第二凸形面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并且穿过所述对锁定面之间的圆周方向的中心的直线对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凹部在所述另一可转动部件的相面对表面的圆周方向上相互连续并且整体构成单一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接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转动轴线、可转动地相互连接的第一和第二铰接部件,所述第一和第二可转动部件的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件,从而使所述一个可转动部件不可转动,但是可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所述另一可转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铰接部件,从而使所述另一个可转动部件不可转动并且被阻止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离开所述一个可转动部件超出预定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突起(33),其形成在第一转动部件(3)的端表面(32)上。短凹部(43)和长凹部(44)形成在第二转动部件(4)的端表面(42)。在短凹部(43)的两端上形成接合表面(43a、43b),从而以预定力通过抵靠突起(33)的两端而防止第一和第二转动部件(3、4)的相对转动。长凹部(44)的一端上形成倾斜表面(44a),该表面通过抵靠突起(33)的一端沿着一个方向相对于第二转动部件(4)转动推动第一转动部件(3)。在长凹部(44)的另一端上形成倾斜表面(44b),该表面通过抵靠突起(33)的一端沿着另一方向相对于第二转动部件(4)转动推动第一转动部件(3)。倾斜表面(44a、44b)布置成关于穿过接合表面(43a、43b)之间的中心并且垂直于第二转动部件(4)轴线的线对称。
文档编号F16C11/04GK1902405SQ20048004019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9日
发明者冨泽健二 申请人:思嘎茨讷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