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条消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6834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齿条消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床纵向进给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实现长行程车床精确纵向传动的双齿条消隙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车床进给传动系统中,主要有滚珠丝杠螺母传动、静压螺母传动。滚珠丝杠螺母传动其刚度较差,主要用于行程较短的机床,若将其用在行程较长的机床,随着丝杠的加长其挠度增大丝杠中部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导致达不到传动精度。虽然静压螺母牙条为无磨损、无间隙传动,但它是高附加值产品,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长行程车床进给纵向传动的双齿条消隙系统,该消隙系统能消除正、反转间隙,保证传动精确,刚度与工艺性能好,调整方便,价格适宜,性能价格比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齿条消隙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电机轴、降速轴、传力轴、两组二级齿轮轴、两个牙棒轴以及各轴上固装有的柱齿轮组成;电机轴与降速轴之间、降速轴与传力轴之间、传力轴与两组二级齿轮轴之间、两组二级齿轮轴与两个牙棒轴之间均由柱齿轮连接,传力轴两端分别固装有模数齿数相同、旋向相反的传力斜齿轮,传力斜齿轮分别经一组二级齿轮轴上装有的柱齿轮与一个牙棒轴连接,两个牙棒轴外端固装有消隙齿轮;传力轴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蝶簧,蝶簧外端活动安装有螺母压盖。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车床进给传动系统中,将普通的滚珠丝杠螺母传动更换为双齿条与床身牙条的啮合来实现传动的目的。与普通的滚珠丝杠螺母传动相比,本实用新型因采取双齿条与床身牙条啮合,在传动过程中,可以消除正、反转双向间隙,弥补滚珠丝杠螺母传动刚度差的不足;可采用数控定位,以确保传动高精度,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可靠、适用性强、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的优点;提高了机床的整体性能,特别适用于重型卧式车床的纵向进给装置应用。与静压蜗母牙条比较,具有价格适宜,性能价格比高的优势。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重型卧式车床纵向进给的结构展开图。
图中1-电机,2-蝶簧,3-螺母压盖,4-电机轴,5-降速轴,6-传力轴,7-第一组二级齿轮轴、701-正转轴,8-第二组二级齿轮轴、801-反转轴;9-第一牙棒轴,10-第二牙棒轴,11-床身齿条,Z1、Z2-第一对柱齿轮,Z3、Z4-第二对柱齿轮,Z5、Z6-传力斜齿轮,Z7、Z8-传力被动轮,Z9、Z11-第一组二级齿轮,Z10、Z12-第二组二级齿轮,Z13、Z14-变速轮,Z15、Z16-牙棒齿轮,Z17、Z18-消隙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双齿条消隙系统,由床身齿条11,电机轴4、降速轴5、传力轴6、第一、第二组二级齿轮轴7、8、第一、第二牙棒轴9、10以及各轴上固装有的柱齿轮组成;电机轴4与电机1连接,电机轴4与降速轴5之间由第一对柱齿轮Z1、Z2连接,降速轴5与传力轴6之间由第二对柱齿轮Z3、Z4连接,传力轴6与第一组二级齿轮轴之间由传力斜齿轮Z5与传力被动轮Z7连接,传力轴6与第二组二级齿轮轴之间由传力斜齿轮Z6与传力被动轮Z8连接,第一组二级齿轮轴7的两轴之间由第一组二级齿轮Z9、Z11连接,第二组二级齿轮轴8的两轴之间由第二组二级齿轮Z10、Z12连接,第一组二级齿轮轴7的被动轴与第一牙棒轴9之间由变速轮Z13与牙棒齿轮Z15连接,第二组二级齿轮轴8的被动轴与第二牙棒轴10之间由变速轮Z14与牙棒齿轮Z16连接;第一牙棒轴9外端固装有消隙齿轮Z17、第二牙棒轴10外端固装有消隙齿轮Z18,消隙齿轮Z17、Z18分别与两床身齿条11啮合相接;传力轴6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蝶簧2,蝶簧2外端活动安装有螺母压盖3。
本实用新型的消隙原理是通过旋紧传力轴6顶端的螺母压盖3,压迫碟簧2,使传力轴6产生一定的轴向位移,再利用传力轴6轴上一对齿数、模数相同但旋向相反的传力斜齿轮Z5、Z6使正转轴701与反转轴801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旋转。以此来达到消隙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双齿条消隙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电机轴(4)、降速轴(5)、传力轴(6)、两组二级齿轮轴(7、8)、两个牙棒轴(9、10)以及各轴上固装有的柱齿轮组成;所述电机轴(4)与所述降速轴(5)之间、所述降速轴(5)与所述传力轴(6)之间、所述传力轴(6)与所述两组二级齿轮轴(7、8)之间、所述两组二级齿轮轴(7、8)与所述两个牙棒轴(9、10)之间均由柱齿轮连接,所述传力轴(6)两端分别固装有模数齿数相同、旋向相反的传力斜齿轮(Z5、Z6),所述传力斜齿轮(Z5、Z6)分别经一组二级齿轮轴上装有的柱齿轮与一个牙棒轴连接,所述两个牙棒轴(9、10)外端固装有消隙齿轮(Z17、Z18);所述传力轴(6)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蝶簧(2),所述蝶簧(2)外端活动安装有螺母压盖(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齿条消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4)与所述降速轴(5)之间由第一对柱齿轮(Z1、Z2)连接,所述降速轴(5)与所述传力轴(6)之间由第二对柱齿轮(Z3、Z4)连接,所述传力轴(6)与第一组二级齿轮轴(7)之间由传力斜齿轮(Z5)与传力被动轮(Z7)连接,所述传力轴(6)与所述第二组二级齿轮轴(8)之间由所述传力斜齿轮(Z6)与传力被动轮(Z8)连接,所述第一组二级齿轮轴(7)的两轴之间由第一组二级齿轮(Z9、Z11)连接,所述第二组二级齿轮轴(8)的两轴之间由第二组二级齿轮(Z10、Z12)连接,所述第一组二级齿轮轴(7)的被动轴与所述第一牙棒轴(9)之间由变速轮(Z13)与牙棒齿轮(Z15)连接,所述第二组二级齿轮轴(8)的被动轴与所述第二牙棒轴(10)之间由变速轮(Z14)与牙棒齿轮(Z16)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实现长行程车床精确纵向传动的双齿条消隙系统。它由电机轴、降速轴、传力轴、两组二级齿轮轴、两个牙棒轴以及各轴上固装有的柱齿轮组成;电机轴与降速轴之间、降速轴与传力轴之间、传力轴与两组二级齿轮轴之间、两组二级齿轮轴与两个牙棒轴之间均由柱齿轮连接,传力轴两端分别固装有模数齿数相同、旋向相反的传力斜齿轮,传力斜齿轮分别经一组二级齿轮轴上装有的柱齿轮与一个牙棒轴连接,两个牙棒轴外端固装有消隙齿轮;传力轴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蝶簧,蝶簧外端活动安装有螺母压盖。该消隙系统能消除正、反转间隙,保证传动精确,具有性能可靠、适用性强、结构简单、调整方便、价格适宜、性能价格比高的优势。
文档编号F16H19/04GK2856590SQ20052010583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日
发明者李维谦 申请人: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